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和免疫治疗时代的肝癌转化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傲 郭德镇 周俭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我国主要肝恶性肿瘤。多数肝癌患者在确诊时为中晚期,不适合接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的根治性治疗。转化治疗的内涵是将初始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癌通过系统治疗转化为可手术切除,可显著改善预后。近年来,肝癌靶向药物...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我国主要肝恶性肿瘤。多数肝癌患者在确诊时为中晚期,不适合接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的根治性治疗。转化治疗的内涵是将初始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癌通过系统治疗转化为可手术切除,可显著改善预后。近年来,肝癌靶向药物和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药物的大量涌现为转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基于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转化治疗是肝癌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目前靶向和免疫治疗时代肝癌转化治疗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靶向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转化治疗
下载PDF
短串联重复序列分型鉴定肝癌肝移植术后超晚期复发肿瘤起源的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郭德镇 黄傲 +7 位作者 张势域 成剑文 王宇鹏 闫加艳 黄晓武 樊嘉 杨欣荣 周俭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分析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型鉴定肝癌肝移植术后超晚期复发肿瘤起源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发生超晚期肿瘤复发患者的原发灶和复发灶样本,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15个STR基因座片段,通过... 目的分析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型鉴定肝癌肝移植术后超晚期复发肿瘤起源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发生超晚期肿瘤复发患者的原发灶和复发灶样本,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15个STR基因座片段,通过分析病灶STR位点一致性进行鉴定。结果STR基因座的检测和对比结果显示,复发灶中的15个STR位点(D3S1358、vWA、D8S1179、D21S11、D18S51、D2S441、D19S433、TH01、FGA、D22S1045、D5S818、D13S317、D10S1248、D1S1656、D12S391)与原发灶相同,似然率为2.28×10^(18),因此排除了复发灶为供肝新生肿瘤的可能性,证实其为原发灶起源的复发肿瘤。结论STR分型可以有效地对肝癌肝移植术后超晚期复发肿瘤的起源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 超晚期复发 短串联重复序列分型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解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闫加艳 郭德镇 +2 位作者 陈霏雨 周俭 杨欣荣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6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名就读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学专业研究生,分别完成传统教学方法和三维可视化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基于外科学教材、肝脏解剖图谱、肝脏增强CT图像和...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名就读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学专业研究生,分别完成传统教学方法和三维可视化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基于外科学教材、肝脏解剖图谱、肝脏增强CT图像和手术录像,三维可视化教学基于增强CT的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和手术录像。每种教学方法结束后,受培训学生分别完成对应的评估量表,包括受培训者主观评价、肝脏脉管解剖、肝段解剖和模拟手术规划4个方面评估内容。结果:三维可视化教学方法下的受培训学生主观评价得分显著高于传统二维影像教学方法得分[(33.3±5.4)分vs(22.0±9.2)分,P<0.001]。三维可视化教学下的学生在掌握肝脏基本脉管解剖得分[(30.5±6.3)分vs(19.8±9.2)分,P<0.001]、肝脏空间脉管解剖得分[(15.9±2.5)分vs(10.0±4.6)分,P<0.001]和模拟手术规划得分[(16.1±2.7)分vs(11.4±4.5)分,P<0.001]的得分能力上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而2种教学方法下受培训学生对于掌握肝段解剖得分能力方面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9.3)分vs(15.7±9.9)分]。结论: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临床教学在临床医学生中有较高的接受度,其教学效果总体上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三维可视化 解剖 教学
下载PDF
挽救性肝移植治疗门静脉栓塞后肝脏体积增生不足的肝门胆管癌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势域 郭德镇 +3 位作者 闫加艳 杨欣荣 黄傲 周俭 《中国临床医学》 2022年第5期885-888,共4页
1病例资料1.1介入手术患者男性,52岁,2020年9月14日因“恶心、干呕、全身刺痒2月余”入院。上腹部MRI检查(图1)提示肝门部胆管恶性肿瘤伴上方胆道系统扩张;PET/CT未见明确FDG代谢异常。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TBIL)113.7μmol/L,白蛋白(AL... 1病例资料1.1介入手术患者男性,52岁,2020年9月14日因“恶心、干呕、全身刺痒2月余”入院。上腹部MRI检查(图1)提示肝门部胆管恶性肿瘤伴上方胆道系统扩张;PET/CT未见明确FDG代谢异常。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TBIL)113.7μmol/L,白蛋白(ALB)28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15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70 U/L,γ-谷氨酰转移酶(GGT)789 U/L,糖类抗原199(CA199)821 U/mL。结合病史、影像学资料及临床检验结果,诊断为肝门胆管癌(Bismuth-Corlette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胆管癌 肝移植 门静脉栓塞 残余肝体积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中晚期肝细胞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势域 成剑文 +7 位作者 闫加艳 郭德镇 姜芝峰 杜凡 陈财忠 樊嘉 周俭 杨欣荣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7-985,共9页
背景与目的:三维(3D)可视化技术借助计算机对CT和(或)MRI的检查图像进行3D立体重建,可直观、清晰地将肝脏、胰腺、胆道、血管及肿瘤的形态和空间分布等进行展示,这对于明确肝脏脉管系统的解剖变异、准确计算残余肝体积以及手术规划具有... 背景与目的:三维(3D)可视化技术借助计算机对CT和(或)MRI的检查图像进行3D立体重建,可直观、清晰地将肝脏、胰腺、胆道、血管及肿瘤的形态和空间分布等进行展示,这对于明确肝脏脉管系统的解剖变异、准确计算残余肝体积以及手术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术前肝脏3D可视化评估在中国肝癌分期(CNLC)Ⅱ~Ⅲa期患者外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017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CNLCⅡ~Ⅲa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接受的评估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影像学评估组和3D可视化评估组。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共有11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CNLCⅡ~Ⅲa期HCC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常规影像学评估组74例,3D可视化评估组3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直径、肿瘤数量、大血管侵犯情况、CNLC分期、预防性介入治疗和辅助靶向治疗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影像学评估组和3D可视化评估组的90 d病死率分别为2.8%(1/36)和4.1%(3/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3D可视化评估组的OS率和RFS率均明显优于常规影像学评估组(P=0.024;P=0.0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3D可视化评估是OS和RFS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5;P=0.010)。结论:术前3D可视化评估可显著改善中晚期HCC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在中晚期HCC外科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成像 三维 预后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肺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德镇 黄傲 +3 位作者 王宇鹏 闫加艳 杨欣荣 周俭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68-1077,共10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肺转移影响因素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339例肝细胞癌行肝移植后肺转移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99例,女40例;中位年龄...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肺转移影响因素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339例肝细胞癌行肝移植后肺转移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99例,女40例;中位年龄为54岁,年龄范围为23~73岁。339例病人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方法以2∶1比例分为训练集226例和验证集113例。病人均行经典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观察指标:(1)训练集和验证集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2)随访情况。(3)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肺转移影响因素分析。(4)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肺转移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肺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肺转移率和绘制肺转移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进行评价。绘制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1)训练集和验证集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训练集和验证集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情况:训练集226例病人与验证集113例病人均获得随访。训练集病人随访时间为5.2~6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9.3个月;验证集病人随访时间为4.3~6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0.4个月。截至末次随访时间,训练集病人中21.24%(48/226)发生肺转移,发生肺转移中位时间为8.5个月;验证集病人中19.47%(22/113)发生肺转移,发生肺转移中位时间为7.8个月。训练集和验证集病人术后肺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05)。(3)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肺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甲胎蛋白、肿瘤长径、肿瘤分化程度、血管侵犯、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术后治疗是影响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肺转移的相关因素(风险比=0.465,3.413,1.140,3.791,2.524,2.053,1.833,95%可信区间为0.263~0.822,1.740~6.695,1.091~1.191,1.763~8.154,1.903~3.349,1.047~4.027,1.038~3.238,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长径、血管侵犯是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肺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0.462,1.076,2.170,95%可信区间为0.253~0.843,1.013~1.143,1.545~3.048,P<0.05)。(4)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肺转移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肺转移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C-index为0.810,95%可信区间为0.758~0.863;在验证集C-index为0.802,95%可信区间为0.723~0.881,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训练集中,6个月、1年、2年列线图预测模型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95%可信区间为0.725~0.905)、0.863(95%可信区间为0.809~0.917)、0.835(95%可信区间为0.771~0.900)。验证集中,6个月、1年、2年列线图预测模型ROC的AUC分别为0.873(95%可信区间为0.801~0.945)、0.858(95%可信区间为0.760~0.956)、0.841(95%可信区间为0.737~0.945)。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列线图模型公式=33.30006+(-33.30006)×年龄(≤50岁=0,>50岁=1)+2.85714×肿瘤长径(cm)+31.58571×血管侵犯(M0=0,M1=1,M2=2,肉眼癌栓=3)。模型风险评分最佳阈值为77.5分,风险评分≥77.5分为高危组,风险评分<77.5分为低危组。训练集中,高危组和低危组病人6个月、1年、2年肝移植后肺转移率分别为16.7%、39.2%、46.4%和1.4%、4.1%、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6,P<0.05)。验证集中,高危组和低危组病人6个月、1年、2年肝移植后肺转移率分别为17.6%、29.0%、39.5%和0、3.1%、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9,P<0.05)。结论年龄、肿瘤长径和血管侵犯是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肺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肺转移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移植 肺转移 列线图模型 血管侵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