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瞬时波强技术构建濡脉脉象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星宇 郭思薇 +7 位作者 魏世超 骆杰伟 曹双双 林宁 叶振盛 郭苗苗 孟晓嵘 黄昉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9-23,共5页
目的基于瞬时波强(WI)技术初步构建濡脉脉象图,丰富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濡脉组(28例)与平和脉组(30例),使用ALOKA 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寸口脉象,采集WI脉象图和数据,从压力波(P)、血流波(U)、WI[(d P/d... 目的基于瞬时波强(WI)技术初步构建濡脉脉象图,丰富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濡脉组(28例)与平和脉组(30例),使用ALOKA 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寸口脉象,采集WI脉象图和数据,从压力波(P)、血流波(U)、WI[(d P/dt)(d U/dt)]、时间三维构建濡脉及平和脉的WI脉象图,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寸口濡脉U波形总体趋势较平和脉起伏平缓,波幅减小,波宽增大,上升支和下降支斜率均较平和脉减小。P波的重搏前波(潮波,h3)靠近主波(h1)或提前出现,与主波融合呈宽大圆钝平顶,或h3超过h1而使波峰有切迹。濡脉前向压缩波(W1)较平和脉减小,前向膨胀波(W2)增大,W2波出现在较远离W1波处,WI波呈星状一角形态,下降支凹面向上。与平和脉组比较,濡脉W1、射血前期时间(R-1st)、射血时间(1st-2nd)、增大指数(AI)减小(P<0.05),W2、WI值推导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WI)增大(P<0.05);协方差调整混杂因素后,2组W1、W2、R-1st、1st-2nd、AI、PWV-WI的总体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P波、U波、WI波三维构建的濡脉WI脉图能更准确地反映濡脉波形特点,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诊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波强技术 濡脉 平和脉 脉象图
下载PDF
基于瞬时波强技术(Wave Intensity)滑脉脉象图的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魏世超 曹双双 +7 位作者 骆杰伟 林宁 叶振盛 郭思薇 郭苗苗 孟晓嵘 黄昉萌 郑星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18-1521,共4页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I)检测寸口滑脉参数,构建基于WI技术的滑脉脉象图,建立一种新型的脉诊技术。方法应用ALOKA 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寸口滑脉与平和脉的WI各30例,从压力波(P)、血流波(U)、(d P/dt)(d U/dt)...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I)检测寸口滑脉参数,构建基于WI技术的滑脉脉象图,建立一种新型的脉诊技术。方法应用ALOKA 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寸口滑脉与平和脉的WI各30例,从压力波(P)、血流波(U)、(d P/dt)(d U/dt)、时间三维构建WI图像。结果平和脉波型特点:前向压缩波(W1)波幅较滑脉为小,反向压缩波(NA)较滑脉浅,前向膨胀波(W2)不明显,射血前期时间(R-1st)时间较滑脉脉长;压力波(P)可见较低振幅的重搏前波,血流波(U)呈拱型圆钝,波幅为小。滑脉波型特点:滑脉U主波高尖,且血流振幅较平和脉明显增大,呈徒增徒降趋势;P主波(h1)波幅较平和脉为大,重搏前波(h3)时相后移,叠加或隐没于降中峡附近,△P(h1-h3)减少或呈负值。NA波较深,与W1的下降支连成一个凹面向上的波形。W2不明显或消失。滑脉组W1、NA、血管僵硬度(β)较平和脉组偏高,滑脉组R-1st、射血时间(1st-2nd)、增大指数(AI)较平和脉组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WI技术于脉象研究可使滑脉图更具可观性、可辨性、客观性,利于祖国传统脉学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波强 滑脉 脉像图
下载PDF
基于瞬时波强技术的弦脉脉象图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双双 魏世超 +7 位作者 郭思薇 林宁 叶振盛 郑星宇 骆杰伟 郭苗苗 孟晓嵘 黄昉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检测寸口弦脉参数,构建基于WI技术的弦脉脉象图,建立一种新型的脉诊技术。方法:应用ALOKA 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寸口弦脉与平和脉的WI各30例,从压力波(P)、血流波(U)、压力变化(dP·dt^(-1))与速度变...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检测寸口弦脉参数,构建基于WI技术的弦脉脉象图,建立一种新型的脉诊技术。方法:应用ALOKA 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寸口弦脉与平和脉的WI各30例,从压力波(P)、血流波(U)、压力变化(dP·dt^(-1))与速度变化(dU·dt^(-1))、时间三维构建WI图像。结果:寸口平和脉波型特点:W1波幅较人迎脉为小,NA较人迎脉明显,W2甚至图形不明显或消失,R-1^(st)时间较人迎脉长;P波的重搏前波(潮波)出现较人迎脉为早,更靠近主波;人迎脉U主波向上呈"Λ"型,而寸口脉呈拱型圆钝"∩"型,且波幅为小。寸口弦脉波型特点:寸口弦脉U主波方向向上呈"Λ"型,而寸口平和脉呈"∩"型,且弦脉血流振幅较平和脉明显增大,呈徒增徒降趋势;NA波较深,W2波不明显;WI主波W1特征图型:弯月刀型。弦脉组W1、NA、W2、PWVβ较平和脉组增高,而弦脉组R-1^(st)、1^(st)-2^(nd)、AI较平和脉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WI技术于脉象研究可使弦脉图更具可观性、可辨性、客观性,利于传统脉学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波强 弦脉 脉图 参数分析
下载PDF
IM即时通信统一监控管理技术研究与实现
4
作者 郭思薇 马兆丰 +2 位作者 蒋铭 钮心忻 杨义先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2-46,82,共6页
通过对主流即时通信软件的通信机制进行分析,解析整理出多种即时通信文本传输协议,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即时通信统一监控管理系统-IMSMMS。IMSMMS通过会话关联,解决了先前的消息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有效截取问题。IMSMMS不仅能对主流即时通信(... 通过对主流即时通信软件的通信机制进行分析,解析整理出多种即时通信文本传输协议,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即时通信统一监控管理系统-IMSMMS。IMSMMS通过会话关联,解决了先前的消息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有效截取问题。IMSMMS不仅能对主流即时通信(MSN、Fetion、雅虎通等)的文本信息进行提取,还能够对MSN和雅虎通这两个不同即时通信软件之间互相发送的文本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并且通过设置敏感词,能够过滤出涉及敏感词的消息。实验数据表明,IMSMMS在通过网关携带即时通信文本信息的数据包每秒小于1000个时,仅有小于0.21%的漏检率。所以,IMSMMS对于中小型规模企业网,能够进行有效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通信 协议分析 会话关联 监控管理
下载PDF
骆杰伟“止血修络”论与地榆应用临证经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丽 谢丽君 +3 位作者 郭思薇 朱耀彬 黄昉萌 骆杰伟(指导) 《中医药通报》 2021年第5期23-25,共3页
地榆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托毒生肌等功效,是止血类代表药。骆杰伟教授认为止血类中药具有“修络护脉、修复组织”的作用,是中医止血功效的微观实质之一,并创新性地提出“止血修络”论。本文主要介绍骆杰伟教授基于此观... 地榆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托毒生肌等功效,是止血类代表药。骆杰伟教授认为止血类中药具有“修络护脉、修复组织”的作用,是中医止血功效的微观实质之一,并创新性地提出“止血修络”论。本文主要介绍骆杰伟教授基于此观点应用地榆治疗各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及其理论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临证经验 骆杰伟 止血修络论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孟晓嵘 代礼润 +7 位作者 余庆华 黄昉萌 郭思薇 吴永希 高原 骆杰伟 魏世超 郑星宇 《中国医药》 2018年第12期1766-1770,共5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病变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CAS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5年1-6月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28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NAFLD组(66例)和无脂肪肝组(...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病变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CAS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5年1-6月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28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NAFLD组(66例)和无脂肪肝组(217例);同时无NAFLD及CAS患者77例,单纯CAS组140例,单纯NAFLD组15例,CAS合并NAFLD组51例。应用Spearman相关方法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相关性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NAFLD组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无脂肪肝组[7.5(2.1,19.0)分比2.5(0.0,9. 8)分](P=0.001);2组CTA钙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2型糖尿病比例均明显高于无脂肪肝组(均P <0. 01)。单纯CAS组、单纯NAFLD组、CAS合并NAFLD组CTA积分及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6.9(0.0,120. 2)、0.0(0.0,0.0)分比23. 9(0.0,188.1)分,6. 5(2. 5,12.4)、0.0(0.0,0.0)分比13.0(5.0,22.0)分](均P<0.05);3组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2型糖尿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CAS合并NAFLD组的中重度脂肪肝占比明显高于单纯NAFLD组[54.9%(28/51)比13. 3%(2/15)](P <0. 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AFLD的严重程度与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232,P<0. 001; r=0.32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1支冠状动脉病变为参考系,NAFLD患者2支及3支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对危险度(比值比)分别为4. 832(95%置信区间:1.307~17.799)和5.820(95%置信区间:1.248~27. 151)(均P<0.05)。结论 NAFLD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肝阳上亢证与睡眠、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孟晓嵘 陈秋耘 +6 位作者 高原 黄昉萌 郭思薇 吴永希 骆杰伟 魏世超 郑星宇 《福建中医药》 2019年第3期4-9,共6页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肝阳上亢证(Hly)与血压变异性、睡眠时长、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探讨睡眠对高血压病影响。方法采集25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标准差(SD)、平均(m),白...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肝阳上亢证(Hly)与血压变异性、睡眠时长、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探讨睡眠对高血压病影响。方法采集25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标准差(SD)、平均(m),白天(d)、夜间(n)]、昼夜节律[下降率(drop)]、血压负荷(L)以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时长、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肌酐(Cr)、尿酸(UA)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Hly组喝酒、吸烟、夜睡<6h组、午睡<0.5h组人数构成比高于非Hly组(P<0.05)。②Hly组24hmPP、24hDBPSD、dDBPSD、n SBPSD、nDBPSD均高于非Hly组(P<0.05),Hly组nSBPdrop低于非Hly组(P<0.05),Hly组24hSBPL、24hDBPL、dSBPL、dDBPL、nSBPL、nDBPL高于非Hly组(P<0.05)。③与夜睡<6 h的患者比较,夜睡6~8h和夜睡>8h患者的24hDBPSD、dSBPSD、dDBPSD、nSBPSD、nDBPSD明显降低(P<0.05);与午睡>1 h的患者比较,午睡<0.5h和午睡0.5~1h患者的24hSBPSD、dSBPSD明显降低(P<0.05),午睡<0.5h患者的nSBPSD明显降低(P<0.05)。④与PSQI≥8分的患者比较,PSQI<8分的24hSBPSD、24hDBPSD、dSBPSD、nSBPSD、nDBPSD、nSBPL、24hSBPL明显下降(P<0.05),nSBPdrop、nDBPdrop明显提高(P<0.05)。⑤PSQI指数与24hSBPSD、24hDBPSD、dSBPSD、dDBPSD、nSBPSD、nDBPSD、24hSBL、dSBPL、nSBPL呈正相关(P<0.05),与nSBPdrop、nDBPdrop呈负相关(P<0.05)。结论肝阳上亢证高血压患者存在较大血压变异性,与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血压变异性 肝阳上亢证 睡眠时长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骆杰伟教授对“长新冠”的中医辨证施治思路
8
作者 池武 王劲东 +9 位作者 阮丹郸 张键辉 陈丽 黄昉萌 戴超俊 郭思薇 陈莹 张雪梅 朱耀彬 骆杰伟 《海峡药学》 2023年第11期16-19,共4页
“长新冠”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急性感染控制后在不同时间段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呈现多系统、异质性、复发性与缓慢性的特征。无论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急性感染的症状严重程度如何,都可能会受到影响。“长新冠”临床表现有疲劳、失眠、焦虑... “长新冠”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急性感染控制后在不同时间段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呈现多系统、异质性、复发性与缓慢性的特征。无论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急性感染的症状严重程度如何,都可能会受到影响。“长新冠”临床表现有疲劳、失眠、焦虑、血栓、脱发、性功能障碍、肝肾损害、心肌损害、胸痛、甲亢等。骆杰伟教授以阴阳平衡、气血精津液以及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总结长新冠的症状、证候特点及不同感染人群的体质特征,提出了“长新冠”的中医辨证诊治思路并应用于“阳康门诊”,取得较好的反响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新冠 中医辨证 中医治法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外周血LncRNA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思薇 魏世超 +5 位作者 骆杰伟 黄程勇 郑星宇 黄昉萌 吴永希 曾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3期242-247,I0004,共7页
目的:为了寻找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通过Arraystar LncRNA芯片分析,找到差异表达LncRNA,行生物信息学对比分析。结果:本实验利用Fold change进行差异LncRNAs筛选(Fold change≥2.0),... 目的:为了寻找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通过Arraystar LncRNA芯片分析,找到差异表达LncRNA,行生物信息学对比分析。结果:本实验利用Fold change进行差异LncRNAs筛选(Fold change≥2.0),结果发现:差异表达上调的LncRNA总共有1 082个,差异表达下调的LncRNA总共有521个。差异反义(antisense)LncRNAs共有24个,差异lincRNAs共有130个;差异高保守LncRNAs表达上调的有39个,表达下调的有21个;差异生物学过程相关LncRNAs表达上调的有203个,表达下调的有142个;差异疾病相关LncRNAs表达上调的有220个,表达下调的有139个;差异组织特异性LncRNAs表达上调的有340个,表达下调的有218个。其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大部分为反义或基因间LncRNA,大部分与癌症疾病有关,参与了细胞周期、凋亡、增生等基本的生物学过程。发现在多囊肾组ENST00000413645(P=9.066 4E-07,Fold Change=5.367 391 5)、NR_117100(P=2.607 15E-05,Fold Change=6.823 964 7)、NR_103753(P=3.195 93E-05,Fold Change=11.429 959 6)、NR_003367(P=0.003 377 454,Fold Change=2.470 739 8)参与了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增生、细胞粘附、血管生成、新陈代谢、DNA损伤、致癌基因相关的生物学过程等且与肾脏疾病相关,差异较为显著,因而猜测其与ADPKD的发病关系密切。查找LncRNA与其邻近的mRNA发现,反义LncRNA ENST00000568795相关的邻近mRNA基因Symbol为PKD1,其P=0.028 959 977、Fold change=2.245 613 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差异表达的ENST00000413645、NR_117100、NR_103753、NR_003367和ENST00000568795与ADPKD的发病存在密切关系,有望作为其诊疗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 LncRNA ADPKD Arraystar LncRNA芯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