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血性休克对猪一氧化氮与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冬梅 李文志 +3 位作者 郭悦平 张莉莉 周华成 田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4头体重为14~17kg的健康雄性家猪,随机均分为失血性休克组(H组)和对照组(C组)。H组按照Wigger’s改良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经股动脉快速放血使MAP降至40mm...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4头体重为14~17kg的健康雄性家猪,随机均分为失血性休克组(H组)和对照组(C组)。H组按照Wigger’s改良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经股动脉快速放血使MAP降至40mmHg,维持90min,然后回输血液及等量的复方氯化钠。C组处理同H组,但未放血。各组分别在休克前、休克末、复苏末、复苏后30、60、120、240min记录MAP、HR、CV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CWP)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浆NO与ET水平以及动脉血乳酸盐浓度(Lac)的变化。结果H组休克末MAP、PAP和CVP降低而HR升高,PCWP无显著变化。血浆NO水平在休克后逐渐升高,复苏后60min显著高于休克前和C组水平(P<0.05),此后一直维持较高水平,240min时达到高峰;休克后ET水平显著增加,并显著高于C组及休克前(P<0.05),复苏后逐渐下降。结论失血性休克后血浆NO、ET水平增加,在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可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一氧化氮 内皮素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在失血性休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冬梅 李文志 +2 位作者 张莉莉 王楠 郭悦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在失血性休克(HS)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4头体重为14~17 kg的健康雄性家猪,随机分成两组:失血性休克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7头。H组按照Wigger’s改良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经股动脉快...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在失血性休克(HS)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4头体重为14~17 kg的健康雄性家猪,随机分成两组:失血性休克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7头。H组按照Wigger’s改良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经股动脉快速放血使MAP降至40 mmHg,维持90 min,然后回输血液及等量的复方乳酸钠。C组处理同实验组,但不放血。各组分别在休克前、休克末、复苏末、复苏后0.5、1、2、4 h分别记录MAP、HR、PAP、PCWP、CVP,测定股动脉血、肺动脉血中CO含量,以及动脉血乳酸盐浓度和血浆中NO水平。结果H组休克后MAP、PAP和CVP降低而HR升高,PCWP无显著变化。休克后肺动脉血CO水平逐渐增加,复苏后2 h显著高于休克前,并高于C组,此后逐渐下降;股动脉血CO水平无显著变化;血浆NO水平在休克后逐渐升高,复苏后1 h显著高于休克前和对照组水平。乳酸盐浓度在失血后显著升高,休克末达峰值,显著高于休克前和C组,以后逐渐下降,至4 h恢复到休克前水平。结论HS后肺动脉血中CO水平增加,与NO共同参与HS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复苏后 股动脉 肺动脉 内源性一氧化碳 HS 升高 对照组 CVP 血浆
下载PDF
烟碱对大鼠移植肺NF-κB表达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文刚 王琦 +2 位作者 潘鹏 郭悦平 刘天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7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评价外源性烟碱对大鼠移植肺损伤以及NF-κB表达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8只);肺移植组(C组;16只,供体、受体各8只);肺移植+烟碱处理组(N组;16只,供体、受体各8只)。S组只进行开胸等操... 目的评价外源性烟碱对大鼠移植肺损伤以及NF-κB表达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8只);肺移植组(C组;16只,供体、受体各8只);肺移植+烟碱处理组(N组;16只,供体、受体各8只)。S组只进行开胸等操作不进行肺移植;N组于肺移植术后15min时腹腔注射烟碱2 mg/kg。肺移植术后2 h取移植肺组织,进行肺组织病理损伤(LIS)评分,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肺组织NF-κB表达,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结果 C组NF-κB的表达明显高于N组和S组,S组NF-κB的表达最低。与C组比较N组和S组血浆IL-6、IL-1β和TNF-α浓度降低。与C组比较,N组和S组W/D和LIS评分降低;但N组仍比S组W/D和LIS评分高。结论外源性烟碱可能通过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减少NF-κB的表达及随后TNF-α、IL-1β和IL-6的合成,减轻大鼠移植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烟碱 抗炎通路
下载PDF
一氧化碳对脑死亡供体肺脏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付志杰 周华成 +3 位作者 郭悦平 刘金锋 崔晓光 李文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评价吸入一氧化碳(CO)对脑死亡诱发肺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H组)仅吸入40%O2150min,模型组(BD组)和研究组(CO组)在... 目的评价吸入一氧化碳(CO)对脑死亡诱发肺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H组)仅吸入40%O2150min,模型组(BD组)和研究组(CO组)在确认脑死亡前均吸入40%O2,脑死亡后再分别吸入40%O2和40%O2+0.025%CO120min。分别于脑死亡前后行动脉血气分析。实验结束测定肺脏静态压力-容积(P-V)曲线,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D),检测肺脏组织病理变化,并记录肺组织损伤评分(LIS)。使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肺脏组织中p38、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c-junN末端蛋白激酶(JNK)的蛋白表达。结果与SH组比较,BD组和CO组动脉血PaO2/FiO2、BE和pH值明显降低,P-V曲线降低(P<0.05),肺组织W/D和LIS评分升高(P<0.05)。与BD组比较,CO组血气指标和P-V曲线升高(P<0.05),LIS评分降低(P<0.05)。与SH组比较,BD组磷酸化p38(p-p38)、磷酸化ERK(p-ERK)和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BD组比较,CO组p-p38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强(P<0.05),p-ERK蛋白表达下降(P<0.05),但p-JNK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吸入0.025%CO对大鼠脑死亡致肺损伤有保护效应,可能与调节MAPK信号系统p38和ERK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脑死亡 肺损伤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对颅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术后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媛 郭悦平 +1 位作者 周期 高振忠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994-998,共5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对颅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术后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138例行颅脑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因素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9例。麻醉诱导前,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1μg/kg,...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对颅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术后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138例行颅脑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因素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9例。麻醉诱导前,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1μg/kg,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围术期一般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20 min(T_0)、麻醉诱导结束即刻(T_(1))、手术结束即刻(T_(2))、术后2 h(T_(3))、术后6 h(T_(4))、术后1 d(T_(5))、术后3 d(T_6)检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在T_(1)~T_(5)时刻HR更低,在T_(1)~T_(4)时刻MAP均更低(P<0.05)。观察组T_(2)~T_6时刻血清NSE、S100β、iNOS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颅脑动脉瘤介入手术麻醉可明显缩短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降低NSE、S100β、iNOS水平,减轻脑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动脉瘤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介入手术 神经损伤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悦平 刘艳 +4 位作者 刘颖 于佳岐 王超 周杨 张海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1期1607-1612,共6页
目的:利用体外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探讨心肌α2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Ctl组)、心律失常模型组(Model组)、心律失常+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心律失常+... 目的:利用体外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探讨心肌α2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Ctl组)、心律失常模型组(Model组)、心律失常+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心律失常+育亨宾+右美托咪定组(Yoh+Dex组)、心律失常+育亨宾组(Yoh组)。Ctl组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Model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Dex组、Yoh+Dex组、Yoh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给药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术后利用BL-420E系统记录心电图;采用Curtis和Walker心率失常评分法对心率失常严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各组大鼠寿命进行生存分析;造模完成21 d后TTC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急性分离大鼠心肌细胞,降低细胞外液pH值模拟心肌缺血,膜片钳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结果:与Ctl组比较,Model组心律失常评分和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QTc间期延长;与Model组和Yoh组比较,Dex组的大鼠心律失常评分降低(P<0.001),死亡率、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缩短QTc间期(P<0.01)、APD_(50)、APD_(90)(P<0.05),α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抑制了右美托咪定的作用。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激动心肌α2受体,影响动作电位复极过程,防治缺血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α_(2)受体 心律失常 动作电位时程
下载PDF
α-生育酚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性质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晏斐 郭悦平 +6 位作者 于佳岐 李泽友 刘莉 吕水燕 王琨 赵瑶 高亚男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4期745-750,共6页
目的:通过处方优化制备包封率与载药量均较高的α-生育酚(AT)脂质体,并对脂质体进行药物含量测定和初步性质评价。方法:采用薄膜水化结合探头超声法制备AT脂质体;以制剂外观、稳定性、包封率等因素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AT脂质体的... 目的:通过处方优化制备包封率与载药量均较高的α-生育酚(AT)脂质体,并对脂质体进行药物含量测定和初步性质评价。方法:采用薄膜水化结合探头超声法制备AT脂质体;以制剂外观、稳定性、包封率等因素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AT脂质体的处方;建立HPLC法测定AT脂质体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通过2,2-二苯基-1-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考察AT脂质体的体外抗氧化性;通过放置法考察AT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AT脂质体的最优处方为蛋黄卵磷脂、胆固醇、脱氧胆酸钠、AT质量比5.8∶1∶1.1∶1.8,水化介质选择pH 5.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AT脂质体外观呈淡乳白色液体状态,包封率为(97.22±1.50)%,载药量为17.68%。AT脂质体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与AT对照溶液相近。低温条件下3个月内放置稳定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制得的AT脂质体包封率高,载药量大,体外抗氧化活性高,低温稳定性好,为AT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生育酚 脂质体 含量测定 抗氧化 稳定性
下载PDF
4-DAMP抑制A375黑色素瘤增殖作用及机制研究
8
作者 靳浩槟 魏子湘 +5 位作者 于佳岐 高强 杨希蕊 王丽娟 郭悦平 刘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241-250,共10页
目的:研究毒蕈碱型M3受体拮抗剂(4-diphenylacetoxy-N-methylpiperidine-methiodide,4-DAMP)对黑色素瘤增殖的抑制作用,从而探讨M3受体拮抗剂在抗肿瘤领域的发展前景及意义。方法:利用MTT [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 目的:研究毒蕈碱型M3受体拮抗剂(4-diphenylacetoxy-N-methylpiperidine-methiodide,4-DAMP)对黑色素瘤增殖的抑制作用,从而探讨M3受体拮抗剂在抗肿瘤领域的发展前景及意义。方法:利用MTT [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检测肿瘤细胞活力;EdU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增殖情况。成年雄性BALB/c裸小鼠分为对照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组(20 mg·kg-1·d-1)及4-DAMP组(2 mg·kg-1·d-1),建立荷瘤模型。连续给药21 d后处死小鼠,计算抑制率、脾指数。实时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A375细胞系中M3R、MIA(melanoma inhibitory activity)、SP-1 (transcription factor Sp1)、Lnc-SPRY4-IT1(SPRY4 Intronic Transcript 1)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K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蛋白含量的表达。结果:MTT及EdU均表明,4-DAMP可明显抑制A375细胞的活力(P<0.0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5-Fu组与4-DAMP组肿瘤体积及质量均明显减小(P<0.05);H&E染色可见细胞间隙变大,结缔组织纤维增多。qRT-PCR结果表明,4-DAMP或转染si-M3R均可降低细胞内MIA、SP-1以及LncRNA-SPRY4-IT1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4-DAMP或转染si-M3R后均可降低细胞内ERK1/2的表达。结论:M3受体拮抗剂4-DAMP在细胞及动物实验中均能抑制黑色素瘤增殖发挥抗肿瘤功效,降低肿瘤细胞内MIA、SP-1的mRNA和LncRNA-SPRY4-IT1的表达,同时抑制了ERK1/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75细胞 黑色素瘤 4-DAMP 增殖
下载PDF
吗啡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郭悦平 李文志 +2 位作者 徐咏梅 李咏梅 席宏杰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吗啡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4 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吗啡预处理组(M组)。I-R、M组通过阻断左肺门2 h及再灌注2 h造成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 目的探讨吗啡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4 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吗啡预处理组(M组)。I-R、M组通过阻断左肺门2 h及再灌注2 h造成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组阻断左肺门前30 min经肺动脉注入吗啡4 mg/kg,I-R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S组手术操作同其他两组,但不行左肺门阻断及给药。分别在阻断左肺门前(缺血前)、再灌注5、30、60、90及120 min时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气道峰压(PIP),并在缺血前、再灌注60、120min时测定血浆内皮素-1 (ET-1)浓度,实验结束时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肺湿干重比(W/D),并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S组比较,I-R、M组再灌注各时点PaO2下降,I-R组再灌注30-120 min 时MPAP升高,I-R、M组再灌注60-120 min时PIP升高(P<0.05);与I-R组比较,M组再灌注60-120 min时MPAP、PIP降低,PaO2升高(P<0.05)。再灌注60、120min时I-R组ET-1浓度高于M、S组(P< 0.05),M组与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BALF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W/D高于S 组,低于I-R组(P<0.01)。结论吗啡4mg/kg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ET-1浓度及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预处理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中性粒细胞
原文传递
抗生素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郭悦平 李文志 +1 位作者 张瑞芹 黄宁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目的 研究抗生素对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功能的影响。方法  2 8只 Wistar大鼠在人工呼吸下行全肺灌洗 (4 0 m l/kg,37℃生理盐水 ) 8~ 10次。当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降至 13.3k Pa以下时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7只 )。 A组 :气管内注... 目的 研究抗生素对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功能的影响。方法  2 8只 Wistar大鼠在人工呼吸下行全肺灌洗 (4 0 m l/kg,37℃生理盐水 ) 8~ 10次。当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降至 13.3k Pa以下时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7只 )。 A组 :气管内注入 PS (0 .5 m l,5 0 m g/m l) ;B组 :气管内注入 PS (2 5 mg)与硫酸阿米卡星 (5 m g)混合液 0 .5 ml;C组 :气管内注入 PS(2 5 m g)与硫酸庆大霉素 (2 .5 mg)混合液 0 .5 ml;D组 :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 0 .5 ml。治疗后测定 5~ 15 0 m in的 Pa O2 及潮气量。同时对 A、B、C组经气管所注的液体测定各自的最小表面张力 (γmin)。结果  A、B、C 3组的γmin均在 5 .0 m N/m以下 ,组间无差异 (P>0 .0 5 )。 D组的 Pa O2 在治疗后仍维持在 13.3k Pa以下 ,潮气量也未见增加。 A、B、C组的 Pa O2 在治疗后均迅速上升 ,15 min时达 5 3.3k Pa以上 ,与 D组和治疗前比较呈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并维持此高值至实验结束。A、B、C组的潮气量在治疗后也显著升高 (与 D组及治疗前比 ,P<0 .0 5 )。结论 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与 PS混合后不影响 PS的活性 ,PS可作为抗生素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肺表面活性剂 呼吸功能试验 肺炎
原文传递
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移植肺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崔晓光 郭悦平 +4 位作者 高伟 张莉莉 曾宪章 陈晓杰 李文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移植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6只Wistar大鼠,供体鼠和受体鼠各13只,肺移植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和治疗组(n= 7)。对照组再灌注期间吸入50%N2-50%O2混合气体;治疗组再灌注期间吸... 目的探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移植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6只Wistar大鼠,供体鼠和受体鼠各13只,肺移植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和治疗组(n= 7)。对照组再灌注期间吸入50%N2-50%O2混合气体;治疗组再灌注期间吸入40%N2-60%O2- 100%CO2混合气体,调节吸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流量,维持吸入氧浓度5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80~100 mm Hg。记录受体鼠机械通气15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Pa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作为基础值,再灌注期间每15分钟记录1次,直至实验结束。再灌注90 min时放血处死大鼠,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浓度;取左肺组织,计算湿/干重比;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ax、Bcl-2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再灌注期间对照组MAP和PaO2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再灌注期间治疗组MAP、PaCO2和PaO2升高,BALF蛋白浓度、肺组织W/D、Bax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Bcl-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可抑制大鼠移植肺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酸血 肺移植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含氯胺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剂对洗肺鼠呼吸衰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秀云 李文志 +3 位作者 张瑞芹 耿英杰 郭悦平 郭英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讨含氯胺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剂 (PS)对洗肺鼠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  2 0只Wistar大鼠经戊巴比妥钠腹腔内麻醉后 ,经气管切开孔插入导管行人工呼吸。吸气峰压 (PIP)定为1 47kPa ,吸呼比为 1:1。将PIP及呼气终末正压 (PEEP)分别... 目的 探讨含氯胺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剂 (PS)对洗肺鼠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  2 0只Wistar大鼠经戊巴比妥钠腹腔内麻醉后 ,经气管切开孔插入导管行人工呼吸。吸气峰压 (PIP)定为1 47kPa ,吸呼比为 1:1。将PIP及呼气终末正压 (PEEP)分别调至 1 96kPa和 0 49kPa后对所有动物行全肺灌洗 (37℃生理盐水 ,40ml·kg-1) 8~ 10次。当动脉血氧分压 (PaO2 )降至 12kPa以下时 ,将动物随机分为A组及B组 ,每组各 10例。A组的动物经气管注入单纯的PS 2 5mg(0 5ml) ;B组则注入含有氯胺酮 2 5mg的PS 2 5mg(0 5ml)。 12 0min后撤离PEEP ,并将PIP调至 1 47kPa。结果 所有动物的PaO2经肺灌洗后由 5 9 4kPa降至 10 3kPa左右 (P <0 0 5 )。治疗后两组的PaO2均明显升高至肺灌洗前水平 (5 6 3kPa) (P <0 0 5 )。当撤离PEEP后 ,与灌洗前相比 ,A组的PaO2 明显下降至 2 0kPa以下 (P <0 0 5 ) ,而B组的则保持在 46kPa以上 (P >0 0 5 )。至实验结束时 ,B组的动物全部存活 ,而A组只有 4例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近综合征 肺灌洗 肺表面活性剂 氯胺酮
原文传递
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晓光 张丽娟 +2 位作者 谭晶 郭悦平 李文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66-1369,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2只,6周龄,体重220~280g,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两两配对实施肝脏原位移植1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体鼠随机分为2组(n=8):肝移... 目的探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2只,6周龄,体重220~280g,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两两配对实施肝脏原位移植1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体鼠随机分为2组(n=8):肝移植组(LT组)和治疗性高碳酸血症组(TH组)。LT组再灌注即刻吸入50%02—50%N1混合气体2h;TH组再灌注即刻吸入O2-M-CO2混合气体1h,调节气体浓度和呼吸频率,维持FiO250%、PaCO280~100mrnHg,而后继续吸人50%02—50%N1混合气体1h。再灌注期间记录MAP、PaO2和PaCO2。再灌注2h时,取动脉血样,测定血清ALT、AST、TNF-α、IL-1和IL-6的水平;取肝组织,测定NF-KB活性,计算凋亡指数,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LT组比较,TH组血清ALT、AST、TNF-α、IL-1和IL-6水平、肝组织NF-κB活性和凋亡指数降低,MAP、PaO1和PaCO2升高(P〈0.05)。TH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LT组减轻。结论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可减轻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抑制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酸血 肝移植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生物标志物在创伤性脑损伤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曹红玲 郭悦平 +3 位作者 王跃振 李爱民 杨万超 李文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73-578,共6页
背景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当今社会青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无疑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但是脑创伤在临床治疗中却是极其复杂的。如何尽早准确地判断TBI的严重程度对治疗和预后尤为重... 背景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当今社会青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无疑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但是脑创伤在临床治疗中却是极其复杂的。如何尽早准确地判断TBI的严重程度对治疗和预后尤为重要,生物标志物在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目的正是由于脑创伤病理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才致力于寻找能够评价脑创伤病情及预后的新方法。通过检测脑创伤患者体液中的一些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生物标志物来提高脑创伤的诊断能力,评估创伤后颅内的病理变化,从而有助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内容主要总结近些年来与TBI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在临床评判TBI预后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当下的研究热点[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MBP)、神经丝(neurofilaments, NFs)、C-Tau、微管结合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 MAP2)、泛素C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L1, UCHL1)、α-Ⅱ血影蛋白分解产物(α-Ⅱ spectrin breakdown product, SBDP)]和一些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微RNA(microRNA, miRNA)、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linding proteins, FABPs)、血浆铜蓝蛋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趋向生物标志物已经在一些疾病诊断方面显示出潜能,如癌症、心力衰竭、感染和家族遗传疾病等。检查一种疾病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的鉴定、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过程中的监控可能起到帮助作用。目前,对于脑创伤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寻找能够提高预测能力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