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牙髓再生治疗中iRoot BP Plus屏障的存在和厚度变化对冠方封闭性能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80颗牛切牙模拟人类未成熟牙齿。64颗牙齿(n=16,4组,3mm iRoot BP Plus;5mm iRoot BP Plus;12mm iRoot BP Plus,阴性对照;0mm ...评估牙髓再生治疗中iRoot BP Plus屏障的存在和厚度变化对冠方封闭性能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80颗牛切牙模拟人类未成熟牙齿。64颗牙齿(n=16,4组,3mm iRoot BP Plus;5mm iRoot BP Plus;12mm iRoot BP Plus,阴性对照;0mm iRoot BP Plus,阳性对照)进行染料渗漏实验,显微镜10倍下观察冠方染料微渗漏情况,并记录冠方染料渗漏深度的最大值。16颗牙齿(n=8,2组,3mm iRoot BP Plus;5mm iRoot BP Plus)进行界面空隙和微孔隙实验,微计算机扫描技术观察和记录iRoot BP Plus与根管牙本质壁的界面空隙和材料的微孔隙。结果 染料渗漏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与其他3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3组间的染料渗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界面空隙和微孔隙结果也显示,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oot BP Plus屏障的存在能够加强冠方封闭性能,屏障厚度变化对冠方封闭性能无明显的差异。基于成本的考虑,3mm iRoot BP Plus屏障可能是临床牙髓再生治疗的良好选择。展开更多
为了从分子水平探讨杜寒绵羊的多胎机制,本试验在山西省某养殖场采集了87只经产杜寒母绵羊的耳组织,选取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1B,BMPR-...为了从分子水平探讨杜寒绵羊的多胎机制,本试验在山西省某养殖场采集了87只经产杜寒母绵羊的耳组织,选取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1B,BMPR-1B)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PCR-RFLP法,结合母羊产羔数与所产羊羔初生重,分析其与杜寒绵羊多胎性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杜寒绵羊的BMPR-1B基因在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A→G突变,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G和GG,A等位基因频率(0.5230)略高于G等位基因(0.4770),A为优势等位基因;AG基因型频率(0.5172)高于GG(0.2184)和AA(0.2644)基因型,AG为优势基因型。χ2适合性检验显示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BMPR-1B基因第864位碱基未发生突变。杜寒绵羊的BMP15基因不存在V31D和S300G位点突变。在该群体中,BMPR-1B基因A746G位点GG、AG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1),羔羊初生重在3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BMPR-1B基因是影响杜寒绵羊繁殖性能的一个主效基因,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对杜寒绵羊进行辅助育种,初步排除BMP15基因突变对杜寒绵羊多胎性能影响的可能性。展开更多
文摘评估牙髓再生治疗中iRoot BP Plus屏障的存在和厚度变化对冠方封闭性能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80颗牛切牙模拟人类未成熟牙齿。64颗牙齿(n=16,4组,3mm iRoot BP Plus;5mm iRoot BP Plus;12mm iRoot BP Plus,阴性对照;0mm iRoot BP Plus,阳性对照)进行染料渗漏实验,显微镜10倍下观察冠方染料微渗漏情况,并记录冠方染料渗漏深度的最大值。16颗牙齿(n=8,2组,3mm iRoot BP Plus;5mm iRoot BP Plus)进行界面空隙和微孔隙实验,微计算机扫描技术观察和记录iRoot BP Plus与根管牙本质壁的界面空隙和材料的微孔隙。结果 染料渗漏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与其他3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3组间的染料渗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界面空隙和微孔隙结果也显示,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oot BP Plus屏障的存在能够加强冠方封闭性能,屏障厚度变化对冠方封闭性能无明显的差异。基于成本的考虑,3mm iRoot BP Plus屏障可能是临床牙髓再生治疗的良好选择。
文摘为了从分子水平探讨杜寒绵羊的多胎机制,本试验在山西省某养殖场采集了87只经产杜寒母绵羊的耳组织,选取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1B,BMPR-1B)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PCR-RFLP法,结合母羊产羔数与所产羊羔初生重,分析其与杜寒绵羊多胎性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杜寒绵羊的BMPR-1B基因在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A→G突变,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G和GG,A等位基因频率(0.5230)略高于G等位基因(0.4770),A为优势等位基因;AG基因型频率(0.5172)高于GG(0.2184)和AA(0.2644)基因型,AG为优势基因型。χ2适合性检验显示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BMPR-1B基因第864位碱基未发生突变。杜寒绵羊的BMP15基因不存在V31D和S300G位点突变。在该群体中,BMPR-1B基因A746G位点GG、AG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1),羔羊初生重在3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BMPR-1B基因是影响杜寒绵羊繁殖性能的一个主效基因,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对杜寒绵羊进行辅助育种,初步排除BMP15基因突变对杜寒绵羊多胎性能影响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