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俯卧位通气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
作者 沈蕾 柴玲 +6 位作者 孙美艳 董宁 张思婷 廖新威 郭成桦 孙文秀 张林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6期37-43,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提取并汇总成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俯卧位通气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俯卧位通气规范化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各指南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相关文献,由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 目的检索、评价、提取并汇总成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俯卧位通气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俯卧位通气规范化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各指南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相关文献,由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与汇总。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3篇临床决策、5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最终形成包括人员准备、院感防控、护理评估、实施要点、风险管理、健康教育和特殊人群照护等7个方面共48条的最佳证据。结论在证据应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基于具体临床情境,制订个体化俯卧位通气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成人 俯卧位通气 呼吸治疗 循证护理
下载PDF
HIV阳性患者个体化网络程序的可用性评价
2
作者 金依霖 朱政 +7 位作者 胡天天 杨中方 余骏雯 何加敏 潘燕云 孙文秀 孙美艳 郭成桦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8期1982-1988,共7页
目的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患者症状网络个体化程序的可用性。方法于2023年12月-2024年2月选取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自愿咨询门诊就诊的HIV感... 目的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患者症状网络个体化程序的可用性。方法于2023年12月-2024年2月选取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自愿咨询门诊就诊的HIV感染者、中心个案管理师等为研究对象。并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对HIV患者个体化网络程序依次进行简捷形成性可用性评价、全面形成性可用性评价以及总结性可用性评价,收集量性及质性数据。结果研究共纳入22位研究对象,完成了三阶段的可用性评价,对所收集的质性资料编码归类后,形成了4个主题,对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部分问题及时进行了修正。结论该程序的功能基本符合设计者的要求,满足用户期望,不存在明显的可用性问题。为后续程序改进、个性化患者症状管理方案设计及临床推广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可用性评价 症状网络 个体化网络 移动医疗程序
下载PDF
男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获益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成桦 黄瑛 +1 位作者 李莎莎 李玉梅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263-1267,共5页
目的调查男护士职业认同和影响职业获益的相关因素,从而更加有效地管理男护士,并通过增进其职业认同和职业获益来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7年1—6月上海市和广州市132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男护士... 目的调查男护士职业认同和影响职业获益的相关因素,从而更加有效地管理男护士,并通过增进其职业认同和职业获益来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7年1—6月上海市和广州市132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男护士的年龄、科室、学历、编制等一般资料;职业认同评价量表评分;职业获益量表评分。结果 132名男护士的职业认同总分为(111.41±18.87)分,职业获益的总分为(100.73±19.11)分,两者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历、年龄和科室对男护士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获益感的影响不明显(均P>0.05);在不同编制的男护士中,是否有编制对其职业认同和职业获益感的影响因素比较明显,有编制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获益优于无编制者,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9,P=0.031;t=6.852,P=0.010);男护士的职业认知评价、社会支持、职业社交技巧、职业挫折应对和职业自我反思的评分与职业认同相关因素呈正相关(P<0.05)。结论男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获益与临床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投入和对护理的情感关系密切,若处理不好相关的影响因素,则会造成护士的离职倾向与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护士 职业认同 职业获益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视频辅助培训在提高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君 曹燕华 +2 位作者 于冬梅 郭成桦 高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视频辅助培训在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护士80名为研究对象。按入职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入职)和观察组(2017... 目的探讨视频辅助培训在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护士80名为研究对象。按入职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入职)和观察组(2017年1-12月入职),每组40名。对照组护士接受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即急诊科带教老师示范教授;而观察组护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除颤、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呼吸机使用、有创呼吸机使用、心肺复苏机使用、气管插管配合、气管镜吸痰配合等操作视频二维码的使用。培训期为6个月,培训结束后考核护士的急救操作成绩、医生对护士急救能力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各项急救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生对护士的急救能力满意度得分亦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辅助培训可提高急救护士的急救能力、提高医生对护士急救能力的满意度,且具有便捷、安全、经济等优点,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培训 急救能力 护士 二维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