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温优良 罗毅卿 +2 位作者 唐小冬 郭才添 张铭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赣南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及神经康复科住院的PSCI患者90例,按照患者意愿及就诊顺序分为TEAS组、...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赣南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及神经康复科住院的PSCI患者90例,按照患者意愿及就诊顺序分为TEAS组、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TEAS组和电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刺激神庭、百会等穴位。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采用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评定量表(LOTCA)、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和改良版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LOTCA、MoC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3组患者LOTCA、MoCA、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2周,电针组及TEAS组LOTCA、MoC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电针组LOTCA、MoC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TEAS组LOTCA、MoC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及电针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OTCA、MoC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及TEAS组治疗前后LOTCA、MoCA、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电针组及TEAS组治疗2周、4周后LOTCA、MoCA、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 TEAS与电针一样,刺激神庭、百会等穴位可以改善PSCI,且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在一定时间阶段TEAS治疗效果与疗程呈正比,但电针治疗不具有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卒中 经皮神经电刺激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温优良 唐小冬 +1 位作者 郭才添 张铭金 《现代医院》 2017年第10期1510-1514,1518,共6页
目的从行为学、形态学、电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面观测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全脑缺血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椎动脉结合短时间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建立痴呆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根据随机... 目的从行为学、形态学、电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面观测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全脑缺血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椎动脉结合短时间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建立痴呆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n=15)、安慰刺激组(n=15)和TEAS组(n=15)。治疗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和跳台实验,记录各组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效应(LTP)。治疗4周后处死大鼠,留取大脑海马组织。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采用光镜(HE染色)及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CA3区细胞形态及神经元可塑性;免疫组化法(TUNEL染色)观察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安慰刺激组和TEAS组水迷宫检测均显示全时程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5),TEAS组较安慰刺激组明显缩短(P<0.05);TEAS组和安慰刺激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原平台象限游泳路程比及游泳时间缩短明显,TEAS组较安慰刺激组明显延长(P<0.05)。安慰刺激组和TEAS组跳台实验均显示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安慰刺激组比较,TEAS组跳台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减少(P<0.05)。TEAS组LTP,海马BDNF表达较安慰刺激组显著升高(P<0.01)。光镜下可见TEAS组海马CA1、CA3区神经细胞排列、层次数量、细胞受损程度均明显改善;电镜下可见TEAS组示病理改变基本同安慰刺激组,但髓鞘病理改变减轻,且突触间隙宽度及PSD的厚度等反映可塑性变化的重要指标高于该组,未见断裂现象;TUNEL检测显示安慰刺激组和TEAS组阳性细胞数目较模型组减少,且TEAS组减少更为明显。结论 TEAS可上调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的形成以促使LTP和突触的可塑性提高,使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痴呆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凋亡 认知
下载PDF
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35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郭才添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998-998,共1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感染治疗 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三联疗法 替硝唑 临床分析 根除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西沙必利与奥美拉唑二联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2例临床观察
4
作者 郭才添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寻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减少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西沙必利10mg,PO,tid,奥美拉唑20mg,PO,Bid,疗程8周;对照组32例,给雷尼替丁150mg,PO,Bid,西沙必利10mg,PO,tid... 目的:寻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减少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西沙必利10mg,PO,tid,奥美拉唑20mg,PO,Bid,疗程8周;对照组32例,给雷尼替丁150mg,PO,Bid,西沙必利10mg,PO,tid,疗程8周。疗程结束后给予西沙必利维持8周。观察两组治疗结果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半年后未复发率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半年后未复发率56.2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半年后未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者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在减少胃食管反流病复发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必利 奥美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