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岛礁工作人员腰腿痛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新辉 罗汉宏 +3 位作者 胡晓林 蔡伟斌 丁柱 熊学华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4-525,共2页
目的分析驻南海热带岛礁工作人员腰腿痛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法,探讨腰腿痛发病及有关因素。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问卷有效应答人数1719人,应答率95.7%,腰腿痛患病率为63.8... 目的分析驻南海热带岛礁工作人员腰腿痛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法,探讨腰腿痛发病及有关因素。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问卷有效应答人数1719人,应答率95.7%,腰腿痛患病率为63.8%。相关病史、驻岛前环境、大风、频繁出入空调环境、经常弯腰工作、经常负重工作、工作消耗、驻岛前锻炼的OR值分别是12.56、5.99、6.58、2.05、3.23、4.27、5.93、0.29,P值均<0.01。结论南海岛礁特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是引发腰腿痛的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工作姿势,加强锻炼是防止腰腿痛发病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痛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骨水泥型自锁式人工髋关节假体的改良设计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新辉 杨俊 +9 位作者 范积平 于士龙 郝健 宋飞 秦文 陈大军 凌龙 库建斌 黄季萌 蔡伟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3-926,共4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分析骨水泥型自锁式髋关节假体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特点,为骨水泥型自锁式髋关节假体改良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有限元模型,模拟锁定螺钉在假体上不同位点下的固定状态,分析股骨、自锁式髋关节假体... 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分析骨水泥型自锁式髋关节假体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特点,为骨水泥型自锁式髋关节假体改良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有限元模型,模拟锁定螺钉在假体上不同位点下的固定状态,分析股骨、自锁式髋关节假体、螺钉、骨水泥在不同固定状态下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筛选出股骨-骨水泥-假体-螺钉匹配条件下的应力和位移总和均处于最小的最佳组合状态。实验设计分A组(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B组(骨水泥型自锁式髋关节假体)。于Minics系统下生成3D模型,优化假体,在Solidworks软件中与股骨重新定位及装配,导入Ansys进一步Ansys分析3组的应力及位移分布。结果 :骨水泥型自锁式髋关节假体有限元应力和位移分布参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假体中A、F、J 3点的应力和位移总和最小,故认为A-F-J组是最佳组合组。结论:骨水泥型自锁式髋关节假体上螺钉的最佳位点应选择应力和位移总和最小的A、F、J三点,该假体的设计和研发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螺钉 髋关节 假体 有限元
下载PDF
两种Steffee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郭新辉 刘景发 +2 位作者 朱青安 欧阳钧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9-151,共3页
采用9具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复制腰椎滑脱术式模型,分别用两种Steffee术式固定标本。施加10.0N·m的最大纯力矩,用脊柱三维运动立体测量系统观察它们对标本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在脊柱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 采用9具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复制腰椎滑脱术式模型,分别用两种Steffee术式固定标本。施加10.0N·m的最大纯力矩,用脊柱三维运动立体测量系统观察它们对标本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在脊柱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轴向旋转6个主运动状态下,滑脱状态的运动范围较完整状态的显著憎大,SteffecA、B两种状态较滑脱状态显著减小.SteffeeA方法运动范围均值小于SteffeeB方法,但两者间无显著住差异。结果提示:两种Steffee术式对腰椎滑脱均有良好的固定能力,相对而言,SteffeeA方法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生物力学 Steffee术式
下载PDF
几种后路内固定器械治疗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新辉 刘景发 +2 位作者 朱青安 欧阳均 钟世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37-40,共4页
代表P<0.01。表110Nm载荷下各处理组的运动范围(度)表2前屈、后伸运动范围均数两两比较注:Steffee、CD(无DTT)、CD(有DTT)、Luque组与栏头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3侧弯运动(左、右侧弯两两... 代表P<0.01。表110Nm载荷下各处理组的运动范围(度)表2前屈、后伸运动范围均数两两比较注:Steffee、CD(无DTT)、CD(有DTT)、Luque组与栏头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3侧弯运动(左、右侧弯两两比较结果相同)表4旋转运动(左、右轴向旋转两两比较结果相同)3讨论3.1脊柱的运动是复杂的联合运动。每一个主运动均有三个参数:(1)中性区,(2)弹性区,(3)运动范围。通过比较脊柱各主运动的运动范围,可以了解脊柱的稳定性。3.2本实验失稳模型模拟临床治疗腰椎滑脱术式:①切除崩裂峡部处增生的纤椎组织,将滑脱椎与下位椎体的小关节囊分离,完整取下滑脱椎后弓,可使神经组织充分减压,缓解腰痛症状。②摘除滑脱椎椎间盘髓核,切除上下软骨板,可加大椎间隙,有利于滑脱椎的复位及椎间植骨融合。椎体后部结构对脊柱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在后部结构中,小关节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压缩状态下,小关节是主要的抗扭转结构[1];在腰段脊柱中,是主要的抗剪应力的结构。单纯椎板切除加单侧小关节或双侧内1/3小关节切除,并不影响节段稳定性,而小关节单侧全切或双侧大于50%切除,均会导致腰椎不稳[1]。本实验L4后部结构切除及L4、L5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生物力学分析 后路内固定 器械治疗 运动范围 椎弓根螺钉系统 固定能力 主运动 抗扭转能力 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一期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新辉 杨俊 +4 位作者 范积平 何保华 杨敬 蔡伟斌 王强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6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一期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收治的26例采用一期经多裂肌与最长肌肌间隙行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合并... 目的 探讨一期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收治的26例采用一期经多裂肌与最长肌肌间隙行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高度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评估Frankel分级、植骨融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3.4±0.5)h(3.1-4.2 h),术中平均出血量(380±25)mL(350-620 mL),术后平均引流量(275±31)mL(220-340 mL)。2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4±2.2)个月(13-22个月)。术后7 d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椎体高度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Frankel分级亦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内固定牢固,植骨融合良好,无结核窦道或病情复发,后凸畸形无进展或加重。结论 对于胸腰椎结核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一期椎旁肌间隙入路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传统脊柱后路手术相仿,可明显恢复Cobb角和椎体高度,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植骨区融合效果佳,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清创术 骨折固定术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椎旁肌间隙入路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9
6
作者 熊学华 许月莲 +3 位作者 王克刚 郭新辉 胡晓林 蔡伟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221-1223,123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36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根据AO分型为A、B、C 3型,分别采用闭合手法复位中医小夹板外固定及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3种固定方法,分别进行骨折的复位评分、功...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36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根据AO分型为A、B、C 3型,分别采用闭合手法复位中医小夹板外固定及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3种固定方法,分别进行骨折的复位评分、功能评分,并比较不同固定方法之间复位评分及功能评分优良率.[结果]236例病人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4.6个月.3组当中A、B型骨折复位评分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别,功能评分小夹板外固定组及"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明显优于石膏外固定组,功能评分小夹板外固定组和"T"形钢板内固定组比较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别;C组当中无论是复位评分还是功能评分,"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其它2组.[结论]对于C型骨折,建议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A、B型骨折,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石膏固定 小夹板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36
7
作者 蔡伟斌 胡鸿璇 +2 位作者 郭新辉 杨俊 蔡维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2期9750-9755,共6页
背景:对于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均可应用。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普通解剖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应用胫骨近端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18例,其中锁定加压钢板4... 背景:对于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均可应用。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普通解剖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应用胫骨近端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18例,其中锁定加压钢板46例,解剖钢板72例。比较两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胫骨平台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5周,锁定钢板组平均14周,解剖钢板组平均16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内固定后各有2例因开放性骨折切口感染,运用抗生素及伤口换药后愈合,1例出现筋膜间室综合征(解剖钢板组,内固定后),经切开减压后渐愈。解剖钢板组出现轻度膝内翻2例,锁定钢板组出现轻度膝内翻1例。按Karlstrom评估标准,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93%,解剖钢板组优良率为79%,锁定钢板组疗效优良率明显优于解剖钢板组(P<0.05)。可见对于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比普通钢板有更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解剖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锁定钢板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杨俊 白杨 +5 位作者 聂军 蔡伟斌 叶汉深 洪加津 陈大军 郭新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473-4475,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C臂透视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75例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选择小腿前外和(或)内侧弧形小切口,通过锁定钢板楔形尾端...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C臂透视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75例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选择小腿前外和(或)内侧弧形小切口,通过锁定钢板楔形尾端插入式固定骨折两端,骨折部位均获得解剖复位。结果:75例患者获得9个月的随访,患肢皮缘无坏死、切口无感染、无大血管损伤,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关节无卡压,骨折处无畸形愈合,患肢无短缩、无关节退变等并发症发生,临床治愈率达100%。结论:胫骨锁定钢板的高度稳定性及创伤小等优点,必将提高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外科治疗的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三平面骨折 锁定钢板 骨折治疗 青少年
下载PDF
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战创伤致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6
9
作者 蔡伟斌 范积平 +8 位作者 吕扬阳 郭新辉 凌龙 秦文 宋飞 王莉 库建斌 范素珍 杨俊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战创伤致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ONFH)的效果。方法对36例战创伤导致的成人早期ONFH患者采用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战创伤致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ONFH)的效果。方法对36例战创伤导致的成人早期ONFH患者采用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于术前及术后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观察ONFH体积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2.4±0.11)个月随访。术后疼痛症状消失,行走正常,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随访6、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ONFH体积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战创伤致早期成人ONFH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股骨头坏死 干细胞移植 创伤
下载PDF
ADD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系统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俊 余斌 +9 位作者 杨双石 宋飞 张晟 张凯瑞 蔡伟斌 陈大军 叶汉深 库建斌 田凌彦 郭新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7-900,共4页
目的探讨德国百优ADD 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系统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DD 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器对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前路切开复位、减压、植骨... 目的探讨德国百优ADD 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系统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DD 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器对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前路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术后4个月获得牢固的骨性融合,调节器体内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纠正,术后患者感觉、运动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1例出现低钠血症,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采用ADD 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器行颈椎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可使颈椎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复位、减压及充分融合,改善明显感觉和运动功能。ADD 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系统操作安全、简单、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内固定效果确定,为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 前路手术 ADD 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器 脊髓损伤 内固定术
下载PDF
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伟斌 蔡晓虹 +2 位作者 胡鸿璇 郭新辉 肖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23-1926,共4页
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分析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特点、生物学的性能,以及在临床运用中的特点。新型内固定材料包括有限接触式接骨板、生物活性接骨板、生物可降解接骨板、记忆合金等。对内固定材料的生物力学研究... 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分析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特点、生物学的性能,以及在临床运用中的特点。新型内固定材料包括有限接触式接骨板、生物活性接骨板、生物可降解接骨板、记忆合金等。对内固定材料的生物力学研究、对板下骨血运的影响、应力遮挡作用、生物相容性是评定该材料是否具有临床运用价值的标准。利用生物实验模型、有限元分析材料的力学特性为未来内固定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寻找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骨血循环影响小、应力遮挡效应低,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的性能优良的内固定材料是未来骨折愈合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板 固定材料 骨折 应力遮挡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3种肢体长度测量方法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斌 郭新辉 +2 位作者 王建华 张炜剑 许啸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0期863-866,共4页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3种常用肢体长度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探讨影响其准确性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45例,男66例,女79例;年龄48~89岁,平均66.7岁。术中采用3...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3种常用肢体长度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探讨影响其准确性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45例,男66例,女79例;年龄48~89岁,平均66.7岁。术中采用3种不同的肢体长度测量方法,其中31例采用健侧对照法(A法),63例采用克氏针定位测量法(B法),51例采用解剖标志定位测量法(C法)。术后检查双下肢长度差,并比较这3种方法的准确性及肢体不等长的发生率。结果:145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上述3种方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法术后双下肢长度差的平均值分别为(8.7±5.7)、(3.1±2.6)、(5.6±5.3)mm,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准确性从高到低依次为B、C、A法。A、B、C法术后发生双下肢不等长的比例分别为32.3%、1.6%、11.8%,A法的发生比例较B、C法高,B法与C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的3种方法中克氏针定位测量法(B法)最为准确,解剖标志定位测量法(C法)其次,健侧对照法(A法)准确性最差。建议除股骨颈骨折患者外均采用克氏针定位测量法,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可采用解剖标志定位测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假体 下肢 长度不等
下载PDF
带神经血管蒂腓骨长肌腱复合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修复跟腱断裂并皮肤缺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俊 白杨 +6 位作者 蔡伟斌 陈大军 叶汉深 洪加津 宋飞 李乙尼 郭新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971-2973,共3页
目的探讨带神经血管蒂腓骨长肌腱复合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ge,VSD)技术修复跟腱断裂并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跟腱断裂及周围皮肤缺损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连同腓... 目的探讨带神经血管蒂腓骨长肌腱复合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ge,VSD)技术修复跟腱断裂并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跟腱断裂及周围皮肤缺损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连同腓骨长肌腱及足外侧皮瓣形成复合瓣,联合VSD技术一次性修复跟腱断裂并皮肤缺损。结果 22例患者获得9个月的随访,从手术时间、术后软组织肿胀程度、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组织渗出坏死及感染发生率、总住院时间方面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根据Arner-Lindholm评定法评定术后跟腱的功能,本组优14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5.5%。结论在跟腱断裂并皮肤缺损的开放性损伤的外科治疗中,带神经血管蒂腓骨长肌腱复合瓣联合VSD技术的应用,可一次性修复跟腱断裂及皮肤缺损,具有创面干洁、抗感染及愈合能力强、转移皮瓣复合力学的性能,大大提高了足踝部开放性外伤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长肌腱 皮瓣 封闭式负压引流 跟腱 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克氏针定位测量法应用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CroweⅠ、Ⅱ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肖斌 廖凡琼 +2 位作者 许啸 郭新辉 曹阳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克氏针定位测量法应用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CroweⅠ、Ⅱ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在恢复肢体长度方面的准确性,并与体表标志测量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析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CroweⅠ、Ⅱ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22例,男5例,女1... 目的分析克氏针定位测量法应用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CroweⅠ、Ⅱ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在恢复肢体长度方面的准确性,并与体表标志测量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析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CroweⅠ、Ⅱ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22例,男5例,女17例;年龄36~69岁,平均53.8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例,术前检查患肢短缩情况,术中分别采取体表标志测量法、克氏针定位测量法判断肢体长度。术后检查术肢长度恢复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测量方法在肢体长度恢复方面的准确性及两种方法对手术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表标志测量法、克氏针定位测量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分别为(6.0±3.4)mm、(3.3±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发生双下肢不等长的发生率分别为27.3%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时,如何做到双下肢等长仍是手术的一个难点,克氏针定位测量法的准确性明显高于体表标志测量法,且此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髋臼发育不良 肢体长度 不等长
下载PDF
中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熊学华 张玉亮 +3 位作者 王克刚 李健 郭新辉 曹阳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小夹板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7月应用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90例,并对其进行骨折的复位评分和功能评分。结果9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0个月,平均13.6个月,复位评... 目的观察中药小夹板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7月应用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90例,并对其进行骨折的复位评分和功能评分。结果9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0个月,平均13.6个月,复位评分优良率81%,功能评分优良率77%。结论手法复位中药小夹板外固定对大多数稳定型Colles骨折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 外固定
下载PDF
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库建斌 郭新辉 +4 位作者 曹阳 刁喜财 肖斌 熊学华 刘昕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9期1486-1487,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4例保守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与38例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方法优越性。结果:24...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4例保守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与38例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方法优越性。结果:24例保守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0.83%(17/24);内固定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9.47%(34/38),内固定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更好的疗效,是临床治疗的首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内固定治疗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 治疗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钽棒植入术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一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肖斌 郭新辉 +2 位作者 许啸 蔡伟斌 熊学华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2046-2047,共2页
对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青年患者,如何选择手术方案是骨科医生的一个难题。钽棒植入具有微创并可结合其他手术技术联合使用的优势,被认为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理想材料[1]。随着钽棒的广泛应用,二期需进一步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 对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青年患者,如何选择手术方案是骨科医生的一个难题。钽棒植入具有微创并可结合其他手术技术联合使用的优势,被认为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理想材料[1]。随着钽棒的广泛应用,二期需进一步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例逐渐出现。本文报道一例青年患者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钽棒植入术,术后短期内股骨坏死加重而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23岁,因'左髋关节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钽棒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8
作者 库建斌 郭新辉 +3 位作者 曹阳 肖斌 熊学华 刘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疗法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为前路手术治疗组(27例)与后路手术治疗组(93例)。对比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后路手术组平均出血量[(350&#...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疗法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为前路手术治疗组(27例)与后路手术治疗组(93例)。对比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后路手术组平均出血量[(350±100)ml]少于前路手术组[(1100±150)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9.853,P〈O.01)。后路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70±10)min]短于前路手术组[(145±30)mi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1.291,P〈O.01)。术后2年后路手术组植骨融合率(19.2%)低于前路手术组(63.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28.61,P〈0.01)。比较后路手术组手术前后ASIA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提示,后路手术组患者术后2年的脊髓神经功能与术前相比改善1—3级,且无一例患者发生原有神经症状加重,无一例患者发生新的神经症状。结论:后路手术同前路手术相比,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远期植骨融合率低等优势,疗效基本一致,但需要保持后纵韧带的完整性。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优先选择后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 植骨融合 胸腰椎爆裂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5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晓林 郭新辉 +1 位作者 赵兵清 肖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小腿 血液循环障碍 肢体伤残 骨科手术后 感觉障碍 及时处理 创伤后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致截瘫的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熊学华 许月莲 +3 位作者 郭新辉 曹阳 库建斌 宋国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32-1334,共3页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致截瘫的临床病因、治疗方法、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6年4月至2011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致截瘫病例1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X线、CT...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致截瘫的临床病因、治疗方法、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6年4月至2011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致截瘫病例1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X线、CT及MRI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明确脊髓受压位置、原因及决定手术治疗方案。15例患者其中11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示脊髓既有爆裂骨折块的压迫,又合并有骨化黄韧带的压迫;4例患者示无明显骨折碎块压迫,仅为骨化黄韧带压迫。15例患者手术均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括约肌功能评分评估疗效。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CT及MRI扫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6.5个月。1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术后括约肌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无明显恢复,其余10例术前括约肌功能JOA评分为0分;术后为(1.645±0.453)分;术前下肢运动功能JOA评分为0分;术后为(1.845±0.564)分;术前及术后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4例患者术中发现硬脊膜破裂,脑脊液外漏,经术中修补未见明显并发症。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骨化的胸椎黄韧带压迫脊髓是引起截瘫的一个重要原因,早期手术彻底减压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可使截瘫患者的功能部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骨化 椎体爆裂骨折 截瘫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