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气棕色碳来源与光学特征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小飞
余锋
+4 位作者
赵纾樱
宋奕颖
张蕊
郭景宁
陈庆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53,共16页
在碳质气溶胶的研究中,发现大气中存在的吸光性物质不只有黑碳(BC),部分有机碳(OC)在紫外-近可见波段也具有吸光能力,吸光部分呈棕色或棕褐色而被称为棕碳(BrC).综述了大气颗粒物中BrC的来源、化学组成与光学特征,以获得不同来源下BrC...
在碳质气溶胶的研究中,发现大气中存在的吸光性物质不只有黑碳(BC),部分有机碳(OC)在紫外-近可见波段也具有吸光能力,吸光部分呈棕色或棕褐色而被称为棕碳(BrC).综述了大气颗粒物中BrC的来源、化学组成与光学特征,以获得不同来源下BrC光学特征的差异.从来源看,BrC主要分一次来源和二次来源,不同源BrC光学特征也不同,化石燃料源的BrC吸光能力强于生物质燃烧源BrC,且有着更高的波长依赖性;从发色团组成来看,水溶性和非水溶性BrC中识别的发色团主要为类腐殖质、多环芳烃、类蛋白质和硝基芳香族化合物等.发色团被认为是决定BrC吸光特性的关键,这些发色团在300~400 nm波段的吸光贡献约为30%~70%.最后,阐述了BrC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并对BrC在光学的研究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碳
光学特性
发色团
来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渭南市冬季PM_(2.5)化学组成及来源解析
2
作者
郭景宁
李小飞
+3 位作者
余锋
张蕊
高月
杨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474-6485,共12页
基于2020年12月16日至2021年1月14日采集的渭南PM_(2.5)样品,分析了PM_(2.5)中碳质组分和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并利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法(PMF)、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等方法对其来源与源地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渭南冬...
基于2020年12月16日至2021年1月14日采集的渭南PM_(2.5)样品,分析了PM_(2.5)中碳质组分和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并利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法(PMF)、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等方法对其来源与源地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渭南冬季夜间和白天ρ(PM_(2.5))、ρ(OC)、ρ(EC)、ρ(TWSIIs)的平均值分别为:119.08、17.02、6.20、34.20μg·m^(-3)和130.66、18.09、6.22、50.65μg·m^(-3).采样期间水溶性离子浓度表现为:F^(-)>NO_(3)^(-)>Ca^(2+)>SO_(4)^(2-)>Na^(+)>Cl^(-)>NH_(4)^(+)>K^(+)>Mg^(2+)(白天);NO_(3)^(-)>SO_(4)^(2-)>Ca^(2+)>NH_(4)^(+)>F^(-)>Na^(+)>Cl^(-)>K^(+)>Mg^(2+)(夜间).白天PM_(2.5)呈酸性,夜间呈碱性.采样期间SOR和NOR值分别为0.20和0.09,白天NH_(4)^(+)与SO_(4)^(2-)和NO_(3)^(-)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04和0.07,夜间为0.09和0.65.PMF模型解析表明,渭南冬季PM_(2.5)的来源主要为燃煤和工业排放源、扬尘源和二次源.后向轨迹结合潜在源分析指出,渭南冬季PM_(2.5)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西北向远源传输,主要受甘肃、内蒙古南部以及宁夏等地影响;另一类为本地排放,受渭南邻近城市咸阳、西安和铜川等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化学组成
污染特征
潜在源地
渭南
原文传递
题名
大气棕色碳来源与光学特征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小飞
余锋
赵纾樱
宋奕颖
张蕊
郭景宁
陈庆彩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53,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366,41801048)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LQG2133)。
文摘
在碳质气溶胶的研究中,发现大气中存在的吸光性物质不只有黑碳(BC),部分有机碳(OC)在紫外-近可见波段也具有吸光能力,吸光部分呈棕色或棕褐色而被称为棕碳(BrC).综述了大气颗粒物中BrC的来源、化学组成与光学特征,以获得不同来源下BrC光学特征的差异.从来源看,BrC主要分一次来源和二次来源,不同源BrC光学特征也不同,化石燃料源的BrC吸光能力强于生物质燃烧源BrC,且有着更高的波长依赖性;从发色团组成来看,水溶性和非水溶性BrC中识别的发色团主要为类腐殖质、多环芳烃、类蛋白质和硝基芳香族化合物等.发色团被认为是决定BrC吸光特性的关键,这些发色团在300~400 nm波段的吸光贡献约为30%~70%.最后,阐述了BrC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并对BrC在光学的研究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棕碳
光学特性
发色团
来源
研究进展
Keywords
brown carbon
optical properties
chromophores
source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P402 [天文地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渭南市冬季PM_(2.5)化学组成及来源解析
2
作者
郭景宁
李小飞
余锋
张蕊
高月
杨雯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474-648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366)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LQG2133)。
文摘
基于2020年12月16日至2021年1月14日采集的渭南PM_(2.5)样品,分析了PM_(2.5)中碳质组分和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并利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法(PMF)、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等方法对其来源与源地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渭南冬季夜间和白天ρ(PM_(2.5))、ρ(OC)、ρ(EC)、ρ(TWSIIs)的平均值分别为:119.08、17.02、6.20、34.20μg·m^(-3)和130.66、18.09、6.22、50.65μg·m^(-3).采样期间水溶性离子浓度表现为:F^(-)>NO_(3)^(-)>Ca^(2+)>SO_(4)^(2-)>Na^(+)>Cl^(-)>NH_(4)^(+)>K^(+)>Mg^(2+)(白天);NO_(3)^(-)>SO_(4)^(2-)>Ca^(2+)>NH_(4)^(+)>F^(-)>Na^(+)>Cl^(-)>K^(+)>Mg^(2+)(夜间).白天PM_(2.5)呈酸性,夜间呈碱性.采样期间SOR和NOR值分别为0.20和0.09,白天NH_(4)^(+)与SO_(4)^(2-)和NO_(3)^(-)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04和0.07,夜间为0.09和0.65.PMF模型解析表明,渭南冬季PM_(2.5)的来源主要为燃煤和工业排放源、扬尘源和二次源.后向轨迹结合潜在源分析指出,渭南冬季PM_(2.5)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西北向远源传输,主要受甘肃、内蒙古南部以及宁夏等地影响;另一类为本地排放,受渭南邻近城市咸阳、西安和铜川等地影响.
关键词
PM_(2.5)
化学组成
污染特征
潜在源地
渭南
Keywords
PM_(2.5)
chemical compositions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potential source and source area
Weinan City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气棕色碳来源与光学特征研究进展
李小飞
余锋
赵纾樱
宋奕颖
张蕊
郭景宁
陈庆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渭南市冬季PM_(2.5)化学组成及来源解析
郭景宁
李小飞
余锋
张蕊
高月
杨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