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海域锦州25-A构造区中生界火山岩有利储层成因
1
作者 牛成民 于海波 +5 位作者 单玄龙 王冰洁 郭景震 邹玉洁 庞赫 衣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8-1800,共13页
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勘探潜力较大,但是对于火山岩优质储层发育规律尚缺乏深入认识。针对探讨中生界火山岩有利储层成因这一难点,综合应用钻井数据、铸体薄片及物性测试资料,对渤海海域锦州25-A构造区中生界火山岩的储集... 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勘探潜力较大,但是对于火山岩优质储层发育规律尚缺乏深入认识。针对探讨中生界火山岩有利储层成因这一难点,综合应用钻井数据、铸体薄片及物性测试资料,对渤海海域锦州25-A构造区中生界火山岩的储集空间类型、物性、孔隙微观结构等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火山岩优质储层发育的条件和储层发育模式。研究表明:锦州25-A构造区中生界火山岩主要发育中酸性溢流相下部亚相的粗安岩和安山岩,以及少量的基性溢流相玄武岩。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中酸性溢流相的粗安岩和粗面岩中,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为主,主要发育基质溶孔、晶内溶孔和裂缝,在火山岩顶部的风化砂砾岩中也可见一些粒间孔。储层孔隙度平均为20.3%,渗透率平均为0.209 mD~((1)),属于高孔-低渗型储层。火山岩体顶面经过长时间风化剥蚀顶部常发育厚层风化壳;同时在母岩带中还发育有喷发单元间次级风化壳的内幕储层;有效裂缝方向主要为NEE—SWW和NS向,为上述风化作用形成有利储层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本文建立了“以风化作用主控,火山岩顶部发育厚层风化壳储层,喷发单元顶部发育次级薄层风化壳内幕储层”的火山岩规模型储层发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辽东湾凹陷 锦州25-A构造区 中生界 火山岩储层 风化壳 发育模式
下载PDF
渤海海域明化镇组下段砂体构型与连通性分析
2
作者 于海波 许鹏 +3 位作者 李龙 王启明 孙希家 郭景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3,共12页
渤海海域浅层明化镇组下段时期,沉积体系复杂、类型多样,已发现的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在曲流河和浅水三角洲中,砂体横向变化快,接触关系复杂,形成了储层空间展布及内部结构复杂的砂体,砂体构型及连通性决定了砂体发育规模及其展布范围,控... 渤海海域浅层明化镇组下段时期,沉积体系复杂、类型多样,已发现的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在曲流河和浅水三角洲中,砂体横向变化快,接触关系复杂,形成了储层空间展布及内部结构复杂的砂体,砂体构型及连通性决定了砂体发育规模及其展布范围,控制了岩性圈闭的大小及其油气分布。根据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海域浅层明化镇组下段砂体构型开展精细解剖,建立复杂沉积体系砂体构型模式,开展储层构型控制的砂体分布及演变特征研究,分析单砂体内部连通性。结果表明:曲流河砂体之间垂向叠置关系包括独立型、叠加型与切叠型,平面叠置关系主要以侧接型为主,以条带状展布为典型特征;浅水三角洲砂体构型要素主要由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组成,垂向上以对接型、切叠型为主,平面上呈现枝状、朵状和片状展布。在砂体构型样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三维地震、地球化学等资料和手段,结合构造和沉积特征,通过砂体叠置模式对比、原油运移充注分析和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等方法,有效判识了明下段砂体的连通性,为浅层岩性圈闭落实和大面积岩性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构型 砂体连通性 曲流河 浅水三角洲 浅层岩性油藏勘探 渤海海域明下段
下载PDF
松辽盆地泰康隆起带青二、三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次 被引量:5
3
作者 昌婷 许浩 +4 位作者 周海燕 卞从胜 王岚 王亮 郭景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5,共8页
基于流体包裹体测试资料,应用PetroMod-1D软件恢复泰康隆起带代表井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对松辽盆地泰康隆起带青二、三段储层油气成藏期次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泰康隆起带青二、三段砂岩储层中包含液态烃、气液烃、气态烃... 基于流体包裹体测试资料,应用PetroMod-1D软件恢复泰康隆起带代表井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对松辽盆地泰康隆起带青二、三段储层油气成藏期次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泰康隆起带青二、三段砂岩储层中包含液态烃、气液烃、气态烃和含烃盐水4种包裹体,包裹体颜色主要显示为淡黄色、黄绿色、绿色、蓝白色和蓝色荧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均呈现双峰特征,其中均一温度2个峰值分别为80~90℃和100~110℃,盐度2个峰值分别为2%~4%和6%~8%,表明储层中主要有2期油气充注;第1期包裹体形成于嫩江组沉积末,该期圈闭初具雏形,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烃源岩进入排烃门限,泰康隆起带青二、三段储层充注少量低成熟的气态烃和液态烃;第2期包裹体形成于明水组沉积末,圈闭已定型,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烃源岩达到排烃高峰,且与区域性构造运动时期相对应,是泰康隆起带青二、三段储层的关键油气成藏期。该研究成果为泰康隆起带油气成藏地质时期研究和勘探目标优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康隆起带 青二、三段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油气充注 成藏期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中19-6凝析气田凝析油成熟度判定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安文 于海波 +2 位作者 王飞龙 梁舒艺 郭景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54-2362,共9页
关于渤海湾盆地渤中19-6凝析气田凝析油成熟度存在成熟与高成熟两种截然不同观点,尚未达到统一定论。本文综合利用轻烃、饱和烃和芳烃成熟度参数对凝析油成熟度进行了综合判定,并深入分析了凝析油和天然气的成因关系及凝析气藏形成机制... 关于渤海湾盆地渤中19-6凝析气田凝析油成熟度存在成熟与高成熟两种截然不同观点,尚未达到统一定论。本文综合利用轻烃、饱和烃和芳烃成熟度参数对凝析油成熟度进行了综合判定,并深入分析了凝析油和天然气的成因关系及凝析气藏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异庚烷值与庚烷值、T_(s)/(T_(s)+T_(m))与C_(29)Ts/(C_(29)Ts+C_(29)H)、甲基单金刚烷指数与甲基双金刚烷指数、甲基菲指数、二苯并噻吩类成熟度参数和TNR_(2)显示渤中19-6凝析气田凝析油处于成熟阶段。结合天然气成熟度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可知渤中19-6凝析气田的原油成藏期早于天然气,随着晚期大量天然气的充注,油气会发生相控混溶作用形成含液态烃的气流体,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混溶后烃类体系的露点以上,则形成凝析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 相控混溶作用 凝析油 渤中19-6凝析气田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鄂西宜昌地区页岩气成藏地质特征 被引量:58
5
作者 张君峰 许浩 +3 位作者 周志 任鹏飞 郭景震 王琼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7-899,共13页
通过分析鄂西宜昌地区页岩气的地质特征,探讨了页岩气成藏的控制因素。结合黄陵隆起的构造演化特征将鄂西宜昌地区的演化划分为刚性基底形成、盖层沉积、隆升改造3个阶段。鄂西宜昌地区受构造演化的控制,其震旦系陡山沱组、寒武系牛蹄... 通过分析鄂西宜昌地区页岩气的地质特征,探讨了页岩气成藏的控制因素。结合黄陵隆起的构造演化特征将鄂西宜昌地区的演化划分为刚性基底形成、盖层沉积、隆升改造3个阶段。鄂西宜昌地区受构造演化的控制,其震旦系陡山沱组、寒武系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3套页岩在沉积期主体处于相对深水的沉积环境,与四川盆地内部陡山沱组、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3套页岩具有相同的沉积背景和组成特征,具备形成页岩气的物质条件。基于已发现气藏的解剖,从保存条件和热演化过程2个方面分析了黄陵隆起在鄂西宜昌地区3套页岩气成藏过程中的关键控制作用。鄂西宜昌地区古老刚性隐伏隆升基底的形成时间早、分布广、抗挤压能力强、隆升时间晚且持续时间长,其上覆寒武系、震旦系和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古老页岩层系的深埋时间短、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构造稳定、保存条件好,为页岩气的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藏特征 黄陵隆起 复杂构造 鄂西宜昌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