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门鸟类资源调查报告 被引量:7
1
作者 关贯勋 梁之华 +1 位作者 郭汉佳 苏毅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8,共8页
1989~2009年在澳门山林和沿海滩涂湿地对鸟类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共记录鸟类297种,加上文献中记录的3种,整理出澳门鸟类名录共300种,隶属17目56科。其中非雀形目有30科160种,占澳门鸟类总种数的53.33%;雀形目有26科140种,占澳门鸟类种数4... 1989~2009年在澳门山林和沿海滩涂湿地对鸟类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共记录鸟类297种,加上文献中记录的3种,整理出澳门鸟类名录共300种,隶属17目56科。其中非雀形目有30科160种,占澳门鸟类总种数的53.33%;雀形目有26科140种,占澳门鸟类种数46.67%。就数量来看,澳门鸟类中的优势种有9种,常见种44种,偶见种96种,稀有种则有151种。白腹海雕Haliaeetusleucogaster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33种。澳门鸟类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07》公约附录Ⅰ的有游隼Falcoperegrinusperegrinus、小青脚鹬Tringaguttifer和小杓鹬Numeniusminutus3种,属于公约附录Ⅱ的有29种。勺嘴鹬Eurynorhynchuspygmeus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列入极危(CR)鸟类,黑脸琵鹭Plataleaminor和小青脚鹬被列入濒危(EN)鸟类。易危(VU)鸟类有4种,近危(NT)鸟类有5种。本文成果可为今后长期监测和保护澳门鸟类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澳门 调查 区系组成 濒危鸟类
下载PDF
香港大埔滘天然次生林鸟类群落结构变化(英文)
2
作者 郭汉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993-4001,共9页
观察了香港最大的大埔溜天然次生林内鸟类群落结构在10a间的变化。用t梭验比较了1993—1995年和2003—2005年间的10种数量最高的鸟类的密度变化。所有的泛生境留鸟种类的密度均呈显著减少。两种树林种类的密度有显著增加,其中一种是本... 观察了香港最大的大埔溜天然次生林内鸟类群落结构在10a间的变化。用t梭验比较了1993—1995年和2003—2005年间的10种数量最高的鸟类的密度变化。所有的泛生境留鸟种类的密度均呈显著减少。两种树林种类的密度有显著增加,其中一种是本土种,另一种是外来种。香港树林鸟类群落的变化趋势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缺少有树林种类鸟居住的树林,和外来种的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群落 外来种 树林 树林种类 泛生境种类 香港
下载PDF
防洪改善计划对鸟类的生态影响(英文)
3
作者 郭汉佳 戴名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31-1233,共3页
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内有23hm2的鱼塘和22hm2的耕地,在“元朗锦田牛潭尾主要防洪改善计划”中被改变成两条防洪渠(防洪渠60号和43号)。于该防洪改善计划中的生态监察调查中发现这两条防洪渠的鸟类数量均较原先的生境大大减少。在耕地改... 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内有23hm2的鱼塘和22hm2的耕地,在“元朗锦田牛潭尾主要防洪改善计划”中被改变成两条防洪渠(防洪渠60号和43号)。于该防洪改善计划中的生态监察调查中发现这两条防洪渠的鸟类数量均较原先的生境大大减少。在耕地改变成防洪渠43号的过程中,鸟类密度由33.9只hm2减少至2.2只hm2。在鱼塘改变成防洪渠60号的过程中,鸟类密度由5.2只hm2减少至0.4只hm2。研究亦发现一些原本在鱼塘和耕地很常见的鸟类物种因为生境被改变而消失。这些转变可能和食物,植被及生境复杂程度的减少有关。另一方面,为纾缓因这防洪改善计划中损失的耕地生境,渠务署在防洪渠43号的河岸铺上混凝土草格,促进植物繁衍,为鸟类提供生境。但研究发现以混凝土草格建造的草坡并未能提供有效的纾缓措施,取代耕地生境以减少生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鸟类密度 鸟类种数 防洪改善计划 防洪渠 混凝土草格
下载PDF
新疆鸟类新纪录——池鹭 被引量:4
4
作者 马鸣 张浩辉 +5 位作者 郭汉佳 周智良 刘国亮 方健华 何文辉 江明亮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1年第4期76-77,共2页
On 11 June 2001, at the hinterland of Taklaimakan Desert ( 39°10`N ,83°40`E, 1100 m a.s.l.) in Xinjiang, west China, we observed one Chinese pond heron (Ardeola bacchus) in a small pond with reed (Phragmites... On 11 June 2001, at the hinterland of Taklaimakan Desert ( 39°10`N ,83°40`E, 1100 m a.s.l.) in Xinjiang, west China, we observed one Chinese pond heron (Ardeola bacchus) in a small pond with reed (Phragmites communis) near the Tarim Desert Highway . It may be migrating from south to north. We took some photos to record it. It is an unmistakable species: its head and neck are reddish brown, back is slaty blue, and white wings are distinctive in flight. It is a new species record in Xinjiang, an extremely arid region in Central Asia. According to Cheng(1987), the west and southwest distribution boundaries of this species in China are Qinghai Lake and south Xizang respectively. Chinese Pond Herons inhabit the wetlands generally. Most of the wetlands in the Taklamakan Desert exist in a small area (about 200 m 2 in general), and the interval distance between the wetlands is mostly about 250 km (e.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arim, Niya and Hotan rivers). Therefore the apperance of the Chinese Pond Heron at the hinterland of Taklamakan Desert, the largest mobile desert in China, is really a surprise ev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鹭 鸟类 新纪录 新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