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造沸石对含磷废水的吸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石岩 郭汶俊 +3 位作者 郭东鑫 周超见 李亚雄 卜顺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90-92,共3页
采用人造沸石对废水中的磷素进行静态吸附实验,探究了废水中磷浓度、吸附时间、沸石粒径、温度、p H值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mg/L的磷质量浓度下沸石饱和吸附量为118 mg/kg;磷质量浓度小于30 mg/L,沸石的吸附量随磷质量浓度... 采用人造沸石对废水中的磷素进行静态吸附实验,探究了废水中磷浓度、吸附时间、沸石粒径、温度、p H值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mg/L的磷质量浓度下沸石饱和吸附量为118 mg/kg;磷质量浓度小于30 mg/L,沸石的吸附量随磷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沸石吸附磷的最佳吸附时间为120 min、温度为25-45℃、p H值为8-9;随着沸石粒径的减小,沸石的吸附量逐渐增大.沸石粒径小于100目时,沸石吸附量达到112 mg/kg,接近饱和吸附量,但从经济、实际应用方面考虑,不建议选择太小粒径的沸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沸石 废水 吸附
下载PDF
醇水体系制备纳米Pd/Fe颗粒去除水中2,4-DCP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永祥 白冰 +2 位作者 杨文静 郭汶俊 李雅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5-570,共6页
为了提高纳米铁的活性和分散性,在醇水体系下制备出纳米钯铁(Pd/Fe)双金属颗粒并表征,将制得的纳米Pd/Fe颗粒应用于水中2,4-二氯苯酚(2,4-DCP)的去除,考察了材料投加量、反应温度、初始pH值、2,4-二氯苯酚初始浓度等因素对2,4-DCP去除... 为了提高纳米铁的活性和分散性,在醇水体系下制备出纳米钯铁(Pd/Fe)双金属颗粒并表征,将制得的纳米Pd/Fe颗粒应用于水中2,4-二氯苯酚(2,4-DCP)的去除,考察了材料投加量、反应温度、初始pH值、2,4-二氯苯酚初始浓度等因素对2,4-DCP去除的影响,分析了2,4-DCP的去除机理并进行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在醇水体系中制备纳米铁有利于纳米颗粒的稳定分散;钯的加入将脱氯途径转变为催化加氢,极大改善了2,4-DCP的去除效果;当2,4-DCP初始浓度为20 mg/L、反应温度30℃、纳米Pd/Fe颗粒投加量为2 g/L时,2,4-DCP可在5 h内去除99.9%;反应过程符合修正的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酚 醇水体系 钯铁 加氢脱氯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的含水层参数确定 被引量:5
3
作者 谭璟 张永祥 +2 位作者 张大胜 郭汶俊 王中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71-74,80,共5页
水文地质参数是地下水数值模拟中重要的参数,通常通过抽水试验进行水文地质参数的反演,并用一个复杂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来描述反演过程,然而传统方法如图解法等因人为因素造成计算结果精度低。提出利用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求解含水层参数... 水文地质参数是地下水数值模拟中重要的参数,通常通过抽水试验进行水文地质参数的反演,并用一个复杂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来描述反演过程,然而传统方法如图解法等因人为因素造成计算结果精度低。提出利用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求解含水层参数的优化函数问题,即把某一条人工鱼与最优人工鱼的距离作为该人工鱼的视野并计算步长,步长和视野随着迭代次数的继续不断调整变化,加快了收敛速率并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度。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人工鱼群算法计算结果可靠、收敛快、精度高,是一种求解含水层参数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群算法 水文地质参数 反演 参数计算
下载PDF
CMS包覆纳米零价铁去除2,4-二氯酚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汶俊 张永祥 +2 位作者 井琦 白冰 常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289-3296,共8页
针对纳米零价铁(Fe^0)去除2,4-二氯酚(2,4-DCP)时易团聚、易氧化、去除效率差等问题,采用环境友好材料羧甲基淀粉钠(CMS)对纳米零价铁进行了包覆,制成包覆型纳米零价铁。探究了包覆比例(CMS:Fe0)、pH、包覆型纳米零价铁投加量等单因素... 针对纳米零价铁(Fe^0)去除2,4-二氯酚(2,4-DCP)时易团聚、易氧化、去除效率差等问题,采用环境友好材料羧甲基淀粉钠(CMS)对纳米零价铁进行了包覆,制成包覆型纳米零价铁。探究了包覆比例(CMS:Fe0)、pH、包覆型纳米零价铁投加量等单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包覆比例、pH、包覆型纳米零价铁的投加量为考察因素,以2,4-DCP的去除率为响应值,采用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探究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2,4-DCP的影响。利用响应面优化模型对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2,4-DCP进行优化。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包覆型纳米零价铁去除2,4-DCP的最佳条件为pH 3.0,纳米零价铁包覆比例3.59:1,包覆型纳米零价铁的投加量7.96 g·L^(-1),模型预测2,4-DCP的最高去除率为90.03%,实验值为85.77%,两者相对误差为4.73%,证明了优化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型纳米零价铁 2 4-二氯酚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F-127改性纳米零价铁及对水中2,4-DCP的去除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永祥 李雅君 +2 位作者 井琦 王晋昊 郭汶俊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59-2566,共8页
为了增强纳米零价铁的分散性,本研究采用环境友好型材料Pluronic F^-127对纳米零价铁(NZVI)进行表面改性,形成分散型纳米零价铁(F-NZVI),并用于水中2,4-DCP的去除.通过不同质量比的F-NZVI颗粒沉降试验和对2,4-DCP的去除试验,发现存在沉... 为了增强纳米零价铁的分散性,本研究采用环境友好型材料Pluronic F^-127对纳米零价铁(NZVI)进行表面改性,形成分散型纳米零价铁(F-NZVI),并用于水中2,4-DCP的去除.通过不同质量比的F-NZVI颗粒沉降试验和对2,4-DCP的去除试验,发现存在沉降去除和悬浮去除两个阶段,确定F^-127与NZVI颗粒的最佳质量比为2∶1,2,4-DCP最大去除率为72.32%.通过SEM、FTIR、XRD、XPS对样品进行表面形貌、组成和晶体结构分析,发现F^-127对提高NZVI分散性和抗氧化性有显著作用.通过控制不同因素研究F-NZVI去除水中2,4-DCP的最优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2,4-DCP初始浓度为20mg·L^-1时,F-NZVI去除2,4-DCP的最佳pH值为5,F-NZVI最佳投加量为3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ronic F-127 分散性 2 4-DCP 去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