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色未来:非洲未来主义视阈下的思辨小说与科幻电影
1
作者 郭沫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9,共8页
论述与评介“非裔未来主义”与在此基础上伸延发展的“非洲未来主义”,特别是以这二者为中心观念形成的当代非洲思辨小说与科幻电影。1993年出现的学理概念“非裔未来主义”已成为系统而富有影响力的文艺思潮运动,并衍生出新的“非洲未... 论述与评介“非裔未来主义”与在此基础上伸延发展的“非洲未来主义”,特别是以这二者为中心观念形成的当代非洲思辨小说与科幻电影。1993年出现的学理概念“非裔未来主义”已成为系统而富有影响力的文艺思潮运动,并衍生出新的“非洲未来主义”。二者共同倡导黑人拥有未来的主导权,关注非洲以及非洲移民的文化、思想、神话、哲学和世界观。这种试图改变人们对待非洲和地球未来的思考方式与艺术实践在今天仍能给具有类似遭遇的第三世界人民思考自我命运与未来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裔未来主义 非洲未来主义 非裔离散 思辨小说 科幻电影
下载PDF
当代消费场域下国产文艺片的生存之路——以《三城记》和《烈日灼心》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沫杉 《今传媒》 2016年第2期121-122,共2页
通过对2015年同时上映却结局迥异的两部文艺片《三城记》和《烈日灼心》在故事情节、明星阵容、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两部影片在电影市场成功或失败的因素,同时从中进一步从五个方面论述国产文艺片的生存之路,期待通过政府、制片... 通过对2015年同时上映却结局迥异的两部文艺片《三城记》和《烈日灼心》在故事情节、明星阵容、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两部影片在电影市场成功或失败的因素,同时从中进一步从五个方面论述国产文艺片的生存之路,期待通过政府、制片方和受众的多方努力解决当下中国多数文艺片口碑与票房之间的失衡现状,实现中国电影市场的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城记》 《烈日灼心》 文艺片 生存之路
下载PDF
《黑处有什么》:成长、父权与时代群像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沫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87-89,共3页
影片《黑处有什么》是一部悬疑类型外壳下的少女记述青春成长史,导演对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体制进行深层的追问,反映了年轻人的成长为父权折磨的代际问题,以及社会结构与个人成长之间的摩擦。本文对其所表达的迷茫困惑的少女成长、式微... 影片《黑处有什么》是一部悬疑类型外壳下的少女记述青春成长史,导演对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体制进行深层的追问,反映了年轻人的成长为父权折磨的代际问题,以及社会结构与个人成长之间的摩擦。本文对其所表达的迷茫困惑的少女成长、式微的父辈社会象征系统及还原时代真实情境的人物群像加以分析,通过对影片的文本细读,力图总结导演对自己一代青春历程的回顾及对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趋于僵化的社会体制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初期 青春 悬疑 少女
下载PDF
1960年代以前中国喜剧电影的审美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沫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98,共4页
喜剧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类型。从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到抗战胜利后的都市轻喜剧,到“十七年”时期的讽刺喜剧、歌颂喜剧与轻喜剧,无一例外都存在大量优秀的作品。本文梳理了中国喜剧电影诞生之初至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历... 喜剧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类型。从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到抗战胜利后的都市轻喜剧,到“十七年”时期的讽刺喜剧、歌颂喜剧与轻喜剧,无一例外都存在大量优秀的作品。本文梳理了中国喜剧电影诞生之初至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着重从1949年前的喜剧与“十七年”时期的喜剧两个时期来分析中国喜剧电影的情节编排和类型模式,以此为当今的国产喜剧片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十七年” 喜剧电影
下载PDF
中国亲子类节目的营销策略及竞争力分析
5
作者 郭沫杉 《科技传播》 2015年第23期14-16,共3页
当前国内亲子类节目众多,呈现出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它们在竞争中体现出取材发挥本土文化优势、节目模式多样化、节目借鉴有余创新不足、综合展示社会效应等状况。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亲子类节目的竞争力,可以采取精选内容,突出文化特点... 当前国内亲子类节目众多,呈现出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它们在竞争中体现出取材发挥本土文化优势、节目模式多样化、节目借鉴有余创新不足、综合展示社会效应等状况。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亲子类节目的竞争力,可以采取精选内容,突出文化特点;变换形式,彰显各自优势;制作精良,创新节目形态;推陈出新,实施原创工程;整合资源,实施品牌战略等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电视节目 营销策略 竞争力
下载PDF
离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跟腱腱围炎康复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邱范基 郭沫杉 《山东体育科技》 2020年第4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离心训练对运动员跟腱腱围炎康复的影响。方法:筛选出20位男性运动专项在校大学生运动员,诊断存在跟腱腱围炎,随机分成离心训练组和常规康复组,每组10人进行为期8周的康复训练,每4周进行一次评估,对康复效果进行整理分析和对... 目的:探讨离心训练对运动员跟腱腱围炎康复的影响。方法:筛选出20位男性运动专项在校大学生运动员,诊断存在跟腱腱围炎,随机分成离心训练组和常规康复组,每组10人进行为期8周的康复训练,每4周进行一次评估,对康复效果进行整理分析和对比。结果:1)离心训练组肌力、肌肉抗阻力量、关节活动度、疼痛、围度在干预后相比较干预前和常规康复组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常规康复组在肌力、肌肉抗阻力量、关节活动度、疼痛、围度数据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对比干预前有不同程度症状的减轻。结论:1)离心训练相较于牵拉、按摩等康复手段,对运动员跟腱腱围炎的康复效果和改善作用更优。2)常规康复和离心训练对运动员跟腱腱围炎的康复都有良好的作用。3)系统合理地进行离心训练,利于跟腱在长期的训练中产生适应性改变,使运动员更好地适应训练负荷,预防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训练 运动员 跟腱腱围炎 康复
下载PDF
《姜子牙》:英雄神话题材动画电影的宏大叙事与审美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郭沫杉 《中国电影市场》 2021年第1期37-42,共6页
2020年国庆档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以中国封神传说为文化IP,在自我与大他者关系的哲学命题、创新的动画技术和视觉奇观、父法规训下的叙事表达和人物设置三个维度,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动画逻辑美学形式;同时在追求严肃主题的叙事时暴露... 2020年国庆档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以中国封神传说为文化IP,在自我与大他者关系的哲学命题、创新的动画技术和视觉奇观、父法规训下的叙事表达和人物设置三个维度,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动画逻辑美学形式;同时在追求严肃主题的叙事时暴露出对情节编排和人物构建的弱点,值得中国动画电影人继续探索。《姜子牙》回归了严肃宏大的主题叙事,清晰地表述了中国英雄主义的价值内涵,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美式超级英雄的中国英雄想象,书写着另一种国漫复兴的浸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子牙》 主体性 英雄主义 原父归来
原文传递
重构“电影皇帝”:金焰20世纪30年代的明星形象建构
8
作者 郭沫杉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7-124,共8页
金焰的明星形象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影坛的标志性符号。身处特殊的历史转折时期,作为左翼影人的金焰成为底层话语的叙述者。他不仅在银幕上塑造了新青年与健美男性的角色形象,而且被联华影业公司包装成大众媒介中引领新式生活方式和拥有... 金焰的明星形象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影坛的标志性符号。身处特殊的历史转折时期,作为左翼影人的金焰成为底层话语的叙述者。他不仅在银幕上塑造了新青年与健美男性的角色形象,而且被联华影业公司包装成大众媒介中引领新式生活方式和拥有万千影迷的“电影皇帝”以及与范伦铁诺产生互文效应的“异族人”。本文从金焰明星地位生成的历史语境、银幕上的角色形塑及其在大众媒介中的明星形象三个方面入手,探讨金焰明星地位的形成路径及其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工业及特殊政治环境纠缠暗结的联系,以期充实学界对民国时期男明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焰 “电影皇帝” 明星形象 男性气质 左翼电影运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