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能谱参数定性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颈部转移淋巴结 被引量:9
1
作者 郭油油 李咏梅 +3 位作者 王静杰 韩永良 孔丽娜 陈晓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参数对定性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后颈部转移淋巴结的价值。方法选取PTC术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30例、共74枚肿大淋巴结,其中49枚为转移性淋巴结(转移组),25枚为非转移性淋巴结(非转移组)。另选30例良性病变患者...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参数对定性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后颈部转移淋巴结的价值。方法选取PTC术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30例、共74枚肿大淋巴结,其中49枚为转移性淋巴结(转移组),25枚为非转移性淋巴结(非转移组)。另选30例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增生组(30枚良性肿大淋巴结)。行双源CT平扫及增强扫描,测量并比较组间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碘浓度(分别记为IC_(平扫)、IC_(动脉)、IC_(静脉))及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K)。结果 3组间IC_(平扫)、IC_(动脉)、IC_(静脉)、NIC及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转移组IC_(平扫)低于非转移组及良性增生组,IC_(动脉)、NIC及K值均高于非转移组及良性增生组(P均<0.05);非转移组与良性增生组间IC_(平扫)、IC_(动脉)、IC_(静脉)、NIC及K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源CT能谱参数可用于定性诊断PTC术后颈部转移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默认网络及额顶网络功能连接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韩永良 李咏梅 +5 位作者 罗琦 曾春 王静杰 杜思霖 张小辉 郭油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数据,观察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患者大脑默认网络(default ... 目的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数据,观察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患者大脑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及额顶网络(frontoparietal network,FPN)功能连接的异常以及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例NMO患者(NMO组)及2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f MRI扫描,所得数据利用DPARSFA软件预处理,然后利用GIFT软件行ICA分析,并用SPM8比较两组默认网络及额顶网络功能连接的差异,同时分析有差异脑区的时间序列信号与临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及病程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MO组DMN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舌回,延伸到右侧顶上小叶及左侧辅助运动区;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包括右侧额中回及右侧枕中回;NMO组FPN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为双侧楔叶,无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右侧舌回与病程呈正相关(r=0.682,P<0.05)。结论 NMO患者静息态DMN、FPN均存在功能连接异常,提示患者的脊髓及视神经病变不仅引起患者相应的临床症状,局部结构损伤所致的功能改变也不仅仅局限于病变对应的区域,脑功能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互相关联的网络,存在损伤与代偿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脑网络 独立成分分析 功能连接
下载PDF
糖尿病足的磁共振表现及相关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廖旦 程庆丰 +4 位作者 韩永良 罗琦 刘义 郭油油 李咏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DF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临床及MRI影像特点。结果:(1)临床结果:足部皮肤溃疡59例,足部胼胝7例,足部畸形4例;31例CT血管造影术提示下肢动脉硬化,其中9例足...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DF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临床及MRI影像特点。结果:(1)临床结果:足部皮肤溃疡59例,足部胼胝7例,足部畸形4例;31例CT血管造影术提示下肢动脉硬化,其中9例足背动脉闭塞。平均病程为9.18年,最长病程40年。(2)影像检查结果:28例诊断为骨髓炎,21例骨髓水肿,8例夏科氏关节合并感染,9例骨髓炎伴脓肿形成,4例伴窦道形成。结论:MRI能够清晰显示DF足部骨质及软组织病变范围及程度,结合MRI影像特征和临床分析,有利于监测DF病变发展及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磁共振 影像诊断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患者中枢听觉传导通路的扩散张量成像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油油 李咏梅 +3 位作者 刘义 张小辉 时晓清 廖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54-1658,共5页
目的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追踪技术探讨有听力损害的多发性硬化(MS)患者听觉中枢传导通路的纤维显微结构改变。方法收集存在听力损害的MS患者15例(MS组),其中单侧听力损害8例,双侧7例;另收集健康对照组15名。以MS组和对照组脑干... 目的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追踪技术探讨有听力损害的多发性硬化(MS)患者听觉中枢传导通路的纤维显微结构改变。方法收集存在听力损害的MS患者15例(MS组),其中单侧听力损害8例,双侧7例;另收集健康对照组15名。以MS组和对照组脑干内外侧丘系(LL)、中脑下丘(IC)分别为ROI1、ROI2进行DTI;再借助纤维追踪技术观察两侧颞横回(ROI3)中枢听觉皮层的纤维走行,比较两组不同ROI神经纤维的FA、ADC值,并分析MS组单侧听力损害患者有差异的DTI参数值与临床扩展致残量表(EDSS)评分和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MS组双侧听力损害患者的听觉传导通路ROI1(P=0.016)、ROI2(P=0.038)、ROI3(P=0.007)的FA均低于对照组,ROI1(P=0.016)、ROI2(P=0.039)ADC值高于对照组,ROI3的ADC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MS组单侧听力损伤患者的损伤侧仅ROI1(P=0.022)、ROI3(P=0.029)FA低于对照组。MS组单侧听力损害患者有差异的DTI参数值与EDSS评分、病程均无相关性。结论 MS患者中枢听觉传导通路DTI参数存在异常,可为临床听力损害提供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听神经 纤维示踪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纤维示踪成像技术对多发性硬化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油油 李咏梅 +3 位作者 刘义 韩永良 尹平 廖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43-747,共5页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多发性硬化症状之一。应用扩散张量成像纤维示踪(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fiber tracer technology,DTI-FT)技术研究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无神经血管原因、无可视三叉神经病...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多发性硬化症状之一。应用扩散张量成像纤维示踪(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fiber tracer technology,DTI-FT)技术研究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无神经血管原因、无可视三叉神经病灶,但有TN症状病人的神经纤维微观结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MS三叉神经痛病人20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两组年龄、性别相符,利用纤维示踪技术追踪所有被试两侧三叉神经纤维走行,比较MS三叉神经痛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双侧纤维追踪图及纤维束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将MS组感兴趣区FA、ADC分别与临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es scale,EDSS)评分、病程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MS组患TN侧与健侧与健康对照组病人相比、患TN侧与健侧相比,FA值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患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健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DC值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TN侧与健侧相比,ADC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A值和临床EDSS评分、病程具有负相关性(P<0.05),ADC与临床数据无相关性。结论:MS病人不仅患TN侧三叉神经DTI参数存在异常,健侧亦存在异常,DTI可发现常规磁共振检测不到的微观损伤,为临床MS三叉神经功能损伤提供直接证据、揭示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三叉神经痛 纤维示踪成像 3D-超快速循环稳态进动成像
下载PDF
双侧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的HRCT及MRI特点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郭油油 李咏梅 +4 位作者 曾春 王静杰 刘义 尹平 廖旦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究双侧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HRCT和磁共振3D-超快速循环稳态进动成像(3DFIESTA)成像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临床确诊的LVAS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14例均行HRCT和MRI 3D-FIESTA序列扫描,同时进... 目的:探究双侧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HRCT和磁共振3D-超快速循环稳态进动成像(3DFIESTA)成像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临床确诊的LVAS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14例均行HRCT和MRI 3D-FIESTA序列扫描,同时进行内耳道MRI三维重建。结果:LVAS是一种前庭导水管(VA)扩大引起儿童先天进行性听力下降的疾病,常为双侧患病,临床表现为中到极重度的听力损失;14例患者HRCT平扫表现为VA的喇叭状或裂隙样扩大,VA直径范围1.5-4.3mm,平均2.4mm;VA扩大程度与听力损失程度不具有相关性;MRI表现为VA和内淋巴囊的异常扩大。结论:HRCT是准确诊断LVAS的重要检查,可获得VA扩大的具体值;MRI及内耳道三维重建结果较HRCT更能无创且直观地显示LVAS扩大的内淋巴囊及其他内耳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高分辨率体层摄影术 3D-超快速循环稳态进动成像 内耳道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