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报人陈铭德的用人之道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泽恩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03-104,共2页
陈铭德是四川长寿(今属重庆)人,1929年和好友吴竹似、刘正华在南京创办《新民报》。此后,他一直主持《新民报》,并使《新民报》在抗战后发展成为拥有“五社八版”的报业集团。任何事业要取得发展,人才都是最重要的因素。《新民报... 陈铭德是四川长寿(今属重庆)人,1929年和好友吴竹似、刘正华在南京创办《新民报》。此后,他一直主持《新民报》,并使《新民报》在抗战后发展成为拥有“五社八版”的报业集团。任何事业要取得发展,人才都是最重要的因素。《新民报》能够在民国时期取得较大的发展,与陈铭德的用人之道是分不开的。本文所分析的陈铭德的用人之道,指的是陈铭德在与记者、编辑等报人交往时所展现的理念、态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人之道 报人 《新民报》 报业集团 民国时期 后发展 创办 主持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新动能发展的金融需求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彩连 李慕蓉 +1 位作者 郭泽恩 穆雨婷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业转型升级成为完成十三五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过往面临着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存货积压、农户增收乏力等问题,进行新动能建设迫在眉睫。从农业供给侧进行改革衍生出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问题的可实行与之对应的结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业转型升级成为完成十三五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过往面临着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存货积压、农户增收乏力等问题,进行新动能建设迫在眉睫。从农业供给侧进行改革衍生出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同问题的可实行与之对应的结构、内涵改革,如抵押担保的创新,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动能 金融支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业升级
下载PDF
清代川渝地区民间墓碑撰书“名手”研究
3
作者 罗晓欢 郭泽恩 《艺术博物馆》 2023年第3期30-37,共8页
四川的方志有云:“碑志联语,皆请名手撰书。”这几乎是川渝地区清代民间墓碑刻书法文字的通例,也是中国历代墓志铭文的撰写传统。笔者集中考察了川渝地区清代民间墓葬建筑的“碑志联语”及其撰文书丹者,发现所谓“名手”是包括地方文人... 四川的方志有云:“碑志联语,皆请名手撰书。”这几乎是川渝地区清代民间墓碑刻书法文字的通例,也是中国历代墓志铭文的撰写传统。笔者集中考察了川渝地区清代民间墓葬建筑的“碑志联语”及其撰文书丹者,发现所谓“名手”是包括地方文人、乡绅以及官员在内的底层文人群体。这一群体的大量题写,不仅成为川渝地区墓葬建筑的重要装饰,如今还是重要的文化景观和历史遗存。这些题写从内容、形式以及传播方式上深刻地影响着其时的乡民,“名手”们也通过这样的活动在乡风教化与乡村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笔者这一研究不仅让川渝清代民间碑刻“名手”作为一个文化群体浮现出来,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乡村文化传承、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的特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墓葬 碑刻书法 法名手乡村治理
原文传递
四川地区清墓碑坊中的龙猪斗图像考辩
4
作者 何静 郭泽恩 《美术文献》 2023年第6期21-23,共3页
龙猪斗是四川地区众多清墓碑坊中流行的雕刻图像之一。文章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对出现在木制门窗以及牌坊上的龙猪斗图像进行初步考证,得出此图表现了《临潼山》这一经典戏曲故事的结论。该图的构成形式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变化体现出工... 龙猪斗是四川地区众多清墓碑坊中流行的雕刻图像之一。文章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对出现在木制门窗以及牌坊上的龙猪斗图像进行初步考证,得出此图表现了《临潼山》这一经典戏曲故事的结论。该图的构成形式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变化体现出工匠的守旧与创新,也从侧面展现了民间戏曲图像的生成方式以及传播媒介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刻图像 戏曲文化 清墓碑坊
原文传递
饭瓢岭和南渡江
5
作者 林天德 郭泽恩 《椰城》 2008年第8期8-8,共1页
在定安县居丁镇与雷鸣镇交界的平地上,一座石峰平地里拔地而起,突兀高耸。人们称它为尖岭,又称文笔峰。在这座岭东北面的旧州,有一座像倒扣的饭瓢一样的山峰,人们叫它做"饭瓢岭"。它挺拔着。
关键词 南渡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