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新经济形势下粮食生产安全对植保的要求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浩川 《山西农经》 2020年第12期108-109,共2页
现阶段,农业经济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产需在中长期仍维持紧平衡态势,粮食安全将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多重考验。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复杂国际形势下,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出发,论述植保对粮食生... 现阶段,农业经济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产需在中长期仍维持紧平衡态势,粮食安全将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多重考验。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复杂国际形势下,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出发,论述植保对粮食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新形势下对粮食生产植物保护的责任要求,提出了统筹实施防治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植物保护
下载PDF
玉米苗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2
作者 郭浩川 《河北农业》 2011年第7期34-35,共2页
一、症状与病原 玉米苗枯病主要发生在6月中、下旬,玉米生长4—7叶期,表现的症状特点是叶片边缘首先出现黄褐色枯死条斑,个别叶片或植株出现萎焉,3—5天后叶片变青灰色或黄褐色枯死。发病株根毛初期出现淡黄色至黄褐色侵染点,1—... 一、症状与病原 玉米苗枯病主要发生在6月中、下旬,玉米生长4—7叶期,表现的症状特点是叶片边缘首先出现黄褐色枯死条斑,个别叶片或植株出现萎焉,3—5天后叶片变青灰色或黄褐色枯死。发病株根毛初期出现淡黄色至黄褐色侵染点,1—2天后即变为黄褐色水渍状坏死,严重时皮层腐烂,根毛脱落。拔起病株,在根部发病部位有时出现白色、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苗枯病 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 症状特点 分生孢子 玉米生长 发病部位 病原菌
下载PDF
经典名方升陷汤配方颗粒与水煎液的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郭浩川 王杰敏 +3 位作者 张玉玲 宋永兴 孙会改 马东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3-637,共5页
目的建立升陷汤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对7种指标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比较不同厂家配方颗粒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DAD-ELSD)法;采用Agilent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1... 目的建立升陷汤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对7种指标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比较不同厂家配方颗粒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DAD-ELSD)法;采用Agilent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芒果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异阿魏酸、芒柄花苷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黄芪甲苷、知母皂苷BII、桔梗皂苷D采用ELSD检测器:蒸发器温度80℃;雾化器温度50℃;气体流速1.6 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建立升陷汤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及7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升陷汤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7个共有峰,并指认了1、3、4、5、11、12、13号峰分别为芒果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异阿魏酸、芒柄花苷、知母皂苷BII、桔梗皂苷D和黄芪甲苷;3个厂家升陷汤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HPLC-DAD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50;聚类分析和PCA结果一致,升陷汤水煎液S4与配方颗粒S3更为接近;OPLS-DA将样品分为4类,并筛选出3个VIP值大于1的差异性成分。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反映了升陷汤饮片水煎液及配方颗粒多成分的整体面貌,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可为升陷汤的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陷汤 配方颗粒 HPLC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金银花初生代谢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喜真 张玉玲 +3 位作者 郭浩川 郑玉光 郭慧 马东来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5,共7页
利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对不同产地金银花初生代谢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代谢通路的富集分析,探讨了不同产地金银花初生代谢物化学成分的... 利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对不同产地金银花初生代谢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代谢通路的富集分析,探讨了不同产地金银花初生代谢物化学成分的差异代谢机制。共确定了28种初生代谢物、10种初生差异代谢物以及3条主要差异代谢通路。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金银花的初生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不同产地金银花的初生差异代谢物在氨酰-tRNA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以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途径中存在着显著差异。该方法可为快速区分金银花产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代谢组学 初生代谢物 柱前衍生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原文传递
不同采收期辛夷挥发油GC-MS分析及其抗氧化、抗菌活性
5
作者 王杰敏 郭浩川 +4 位作者 赵梦薇 孙会改 宋永兴 郑玉光 马东来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75-1484,共10页
目的:分析不同采收期辛夷挥发油的组分和相对含量,探讨5个采收期辛夷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并评价其抗氧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5个采收期辛夷药材进行挥发油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并计算各... 目的:分析不同采收期辛夷挥发油的组分和相对含量,探讨5个采收期辛夷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并评价其抗氧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5个采收期辛夷药材进行挥发油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并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对5个采收期辛夷的成分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差异性化合物;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法测定辛夷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96孔板法研究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第4采收期(2023年2月10日)辛夷药材总挥发油平均含量最高;从辛夷挥发油中鉴定出38个成分,筛选得到12个差异性化合物,包括γ-衣兰油烯、榄香烯、δ-杜松烯、α-松油醇等,其中γ-衣兰油烯、别香橙烯、2-茨醇、樟脑和顺式-4-侧柏醇在第4采收期相对含量最大,与挥发油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个采收期辛夷挥发油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抗菌活性,第4采收期抗氧化能力最强,且对五种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结论:5个采收期辛夷挥发油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在各采收阶段其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推测2月初为辛夷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抗氧化 抗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