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内胆管癌的疗效评估
1
作者
彭强
尹小勇
+4 位作者
曹智强
郭润兮
田明
李枝俊
冉江林
《甘肃医药》
2023年第10期889-892,共4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22年9月接受TACE联合MWA治疗的30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联合治疗后疾病缓解率达63.3%,...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22年9月接受TACE联合MWA治疗的30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联合治疗后疾病缓解率达63.3%,联合治疗后肿瘤标记物明显下降,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CA199值分别为(151.8±72.9)U/mL、(87.5±61.5)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例患者CA199恢复至正常参考值,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CEA值分别为(26.1±28.9)U/mL、(8.7±7.2)U/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例患者CEA恢复至正常参考值,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肿瘤体积分别为(89.1±83.2)cm3、(50.4±40.5)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结论:TACE联合MWA是肝内胆管癌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介入放射学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乳酸、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
被引量:
7
2
作者
尹小勇
董科
+5 位作者
杨正东
何显军
何鑫
郭润兮
赵芸芸
张克波
《西部医学》
2021年第7期1001-1004,1015,共5页
目的研究乳酸、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的联合检测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效果,为HLAP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3月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43例HLAP患者按病程严重程度分为...
目的研究乳酸、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的联合检测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效果,为HLAP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3月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43例HLAP患者按病程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n=63)、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SAP组,n=49)、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31),比较三组HLAP患者乳酸、D-D、FIB水平。另按预后分为存活组(n=132)和死亡组(n=11)。比较不同预后的HLAP患者乳酸、D-D、FIB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乳酸、D-D、FIB对HLA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乳酸、D-D、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AP组乳酸、D-D、FIB水平显著高于MAP组、MSAP组,MSAP组乳酸、D-D、FIB显著高于MAP组(P<0.05)。死亡组乳酸、D-D、FIB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D-D预测HLAP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值(AUC)最高(0.886、0.831),临界值分别为0.899 mg/L、0.963 mg/L,敏感度为77.42%、81.82%,特异度为97.32%、88.64%;联合预测HLAP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AUC分别为0.927、0.851,敏感度为80.65%、90.91%,特异度为91.96%、77.24%。结论乳酸、D-D、FIB均可作为预测HLA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指标,单一指标预测时以D-D效能最佳,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血浆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高脂血症胰腺炎
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部Castleman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润兮
周业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期175-177,共3页
Castleman病(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症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956年由Castleman首次报道并命名。临床上按肿大淋巴结的分布分为局灶型(LCD)和多中心型(MCD)。病理学上按组织学特征分为...
Castleman病(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症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956年由Castleman首次报道并命名。临床上按肿大淋巴结的分布分为局灶型(LCD)和多中心型(MCD)。病理学上按组织学特征分为透明血管型(HV)、浆细胞型(PC)和兼有二者特征的混合型。HV型约占80%~90%,常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内胆管癌的疗效评估
1
作者
彭强
尹小勇
曹智强
郭润兮
田明
李枝俊
冉江林
机构
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处
《甘肃医药》
2023年第10期889-892,共4页
基金
广元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1ZDYF0034)。
文摘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22年9月接受TACE联合MWA治疗的30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联合治疗后疾病缓解率达63.3%,联合治疗后肿瘤标记物明显下降,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CA199值分别为(151.8±72.9)U/mL、(87.5±61.5)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例患者CA199恢复至正常参考值,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CEA值分别为(26.1±28.9)U/mL、(8.7±7.2)U/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例患者CEA恢复至正常参考值,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肿瘤体积分别为(89.1±83.2)cm3、(50.4±40.5)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结论:TACE联合MWA是肝内胆管癌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介入放射学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酸、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
被引量:
7
2
作者
尹小勇
董科
杨正东
何显军
何鑫
郭润兮
赵芸芸
张克波
机构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
四川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
出处
《西部医学》
2021年第7期1001-1004,1015,共5页
基金
四川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18PJ493)。
文摘
目的研究乳酸、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的联合检测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效果,为HLAP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3月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43例HLAP患者按病程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n=63)、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SAP组,n=49)、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31),比较三组HLAP患者乳酸、D-D、FIB水平。另按预后分为存活组(n=132)和死亡组(n=11)。比较不同预后的HLAP患者乳酸、D-D、FIB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乳酸、D-D、FIB对HLA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乳酸、D-D、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AP组乳酸、D-D、FIB水平显著高于MAP组、MSAP组,MSAP组乳酸、D-D、FIB显著高于MAP组(P<0.05)。死亡组乳酸、D-D、FIB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D-D预测HLAP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值(AUC)最高(0.886、0.831),临界值分别为0.899 mg/L、0.963 mg/L,敏感度为77.42%、81.82%,特异度为97.32%、88.64%;联合预测HLAP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AUC分别为0.927、0.851,敏感度为80.65%、90.91%,特异度为91.96%、77.24%。结论乳酸、D-D、FIB均可作为预测HLA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指标,单一指标预测时以D-D效能最佳,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
关键词
乳酸
血浆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高脂血症胰腺炎
严重程度
预后
Keywords
Lactate
Plasma D-dimer
Fibrinogen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Severity
Prognosis
分类号
R576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部Castleman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润兮
周业江
机构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期175-177,共3页
文摘
Castleman病(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症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956年由Castleman首次报道并命名。临床上按肿大淋巴结的分布分为局灶型(LCD)和多中心型(MCD)。病理学上按组织学特征分为透明血管型(HV)、浆细胞型(PC)和兼有二者特征的混合型。HV型约占80%~90%,常无症状,
关键词
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症
诊断
治疗
分类号
R597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内胆管癌的疗效评估
彭强
尹小勇
曹智强
郭润兮
田明
李枝俊
冉江林
《甘肃医药》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乳酸、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
尹小勇
董科
杨正东
何显军
何鑫
郭润兮
赵芸芸
张克波
《西部医学》
202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腹部Castleman病临床研究进展
郭润兮
周业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