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炭阱吸附装置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的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淑政 刘苏静 +3 位作者 马宣宣 杨翠云 周世伟 夏传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6-719,共4页
设计组装了炭阱吸附装置,并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测定了银杏叶和利马豆的挥发性有机物。采用炭阱吸附装置与固相微萃取(SPME)收集银杏叶的挥发性有机物,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炭阱吸附装置对银杏叶挥发性有机物的富集效果... 设计组装了炭阱吸附装置,并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测定了银杏叶和利马豆的挥发性有机物。采用炭阱吸附装置与固相微萃取(SPME)收集银杏叶的挥发性有机物,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炭阱吸附装置对银杏叶挥发性有机物的富集效果优于SPME方法。实验还采用内标法对利马豆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初步的定量,两次实验结果的重复性较好。由于炭阱吸附装置能够很好地收集植物的挥发性有机物,且可以进行多个样品的平行实验及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定量研究,因此炭阱吸附装置与GC-MS联用更适合用于实验室中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阱吸附装置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有机物 银杏叶 利马豆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技术及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翠云 郭淑政 +2 位作者 刘琪 刘苏静 苑学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479-16482,16553,共5页
石油污染土壤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微生物作为土壤中最重要的生物类群,若受到石油污染的影响,其群落结构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于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以及评价石油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 石油污染土壤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微生物作为土壤中最重要的生物类群,若受到石油污染的影响,其群落结构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于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以及评价石油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石油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系统地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技术及其在石油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微生物多样性 磷脂脂肪酸法 BIOLOG微平板法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下载PDF
北京城区大气苯系物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超 林伟立 +2 位作者 韩婷婷 马志强 郭淑政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0-469,共10页
使用在线分析仪于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城区对大气中的苯系物(BTEX)进行连续监测.监测期间BTEX平均体积分数为(5.05±5.23)×10^(-9),其中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及邻二甲苯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51±1.70)×1... 使用在线分析仪于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城区对大气中的苯系物(BTEX)进行连续监测.监测期间BTEX平均体积分数为(5.05±5.23)×10^(-9),其中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及邻二甲苯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51±1.70)×10^(-9)、(2.22±2.05)×10^(-9)、(0.38±0.46)×10^(-9)、(0.53±0.56)×10^(-9)和(0.41±0.46)×10^(-9).BTEX浓度低于早前研究,季节变化也有所差异.BTEX日变化特征为白天浓度低于夜晚,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浓度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5:00、14:00和13:00;在冬季交通早高峰,BTEX出现明显的次峰值.根据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计算了BTEX各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其中甲苯OFP值最大,为(6.86±5.54)×10^(-9).OFP值的季节变化特征与BTEX浓度变化一致,表现为秋季>冬季>夏季.通过特征物种比值法发现北京城区夏季受燃煤和溶剂挥发等综合影响,秋季主要受交通源排放的影响,冬季则主要受燃煤排放的影响.通过间/对二甲苯与乙苯比值发现北京夏季和冬季BTEX以新鲜排放源为主,秋季以老化气团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系物 变化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 特征物种比值
下载PDF
轨迹聚类分析法研究青藏高原上空的大气输送 被引量:1
4
作者 安士健 郭淑政 +2 位作者 陈熠 张田甜 林伟立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5-40,共6页
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且对气候变化等敏感。由于远离工业化地区,大气环境十分清洁,但其恶劣的环境限制了科学研究的深入进行。本文利用HYSPLIT4轨迹模式及NCEP全球同化气象数据计算2001全年青藏高原6个不同地点上空的气团... 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形复杂,生态脆弱且对气候变化等敏感。由于远离工业化地区,大气环境十分清洁,但其恶劣的环境限制了科学研究的深入进行。本文利用HYSPLIT4轨迹模式及NCEP全球同化气象数据计算2001全年青藏高原6个不同地点上空的气团后向轨迹,结合聚类统计技术对轨迹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与高原气候特征及其季节变化特点进行比较,考察轨迹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研究青藏高原大气输送的可行性。从总体上说,大气轨迹聚类统计的结果与高原上不同季节天气系统的变化和在空间上的差异是相互印证的。利用以上方法获得了青藏高原上空大气输送途径的季节变化和在空间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后向轨迹 聚类分析 大气输送
下载PDF
高原城市拉萨典型VOCs排放源成分谱特征
5
作者 郭淑政 叶春翔 +4 位作者 林伟立 陈熠 曾立民 尹晴晴 刘雪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11-2018,共8页
高海拔地区低的气压和含氧量会影响燃烧和溶剂挥发过程,进而影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然而,人们对海拔3 000 m以上的燃烧源或挥发源的VOCs排放特征的认识有限.拉萨市正在经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VOCs排放源日趋复杂.... 高海拔地区低的气压和含氧量会影响燃烧和溶剂挥发过程,进而影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然而,人们对海拔3 000 m以上的燃烧源或挥发源的VOCs排放特征的认识有限.拉萨市正在经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VOCs排放源日趋复杂.采集拉萨市机动车尾气、汽油挥发、柴油挥发、液化石油气和燃香等排放源VOCs样品进行分析,研究成分谱特征,并与平原地区的相比较.发现液化石油气VOCs排放谱以丙烷和丁烷为主,与平原地区的一致;汽油挥发中1,2,4-三甲苯占比最高,而汽油车尾气中异戊烷、正丁烷和丙烷占比高,1,2,4-三甲苯占比较低,这不同于平原地区的结果;柴油挥发比汽油及汽油车排放具有更高占比的C7以上高碳化合物;柴油车排放中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占比最高,而平原地区则是丙烯和C7以上烷烃占比高;燃香排放中OVOC占比最高,特征示踪物是乙腈,且有不容忽视的异戊二烯排放.从甲苯与苯的比值上看,汽油车及柴油车排放与平原地区的结果基本一致,但两地区柴油挥发和燃香排放则不同.从苯、甲苯和乙苯比例三元图上看,柴油挥发落在工业及溶剂排放区内,有别于平原地区的结果 .与其它城市一样,烯烃和芳香烃化合物也是高原城市中具有高反应活性VOCs组分,二者分别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有重要的贡献.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城市地区不同VOCs源的组分特征与平原地区有所差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应对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源谱 成分谱 排放特征 羟基消耗速率(L_(·OH)) 臭氧生成潜势(OF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