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精准供给的德国实践与启示
1
作者 李静 郭烨凌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4,共10页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供需错位严重影响供给效率,精准供给已成为完善供给体系的必由之路。供需双方注意力的不断嵌入使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精准供给成为可能,但精准化理念下的智慧居家养老供给体系建设在注意力嵌入、加工、同步和交换方面...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供需错位严重影响供给效率,精准供给已成为完善供给体系的必由之路。供需双方注意力的不断嵌入使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精准供给成为可能,但精准化理念下的智慧居家养老供给体系建设在注意力嵌入、加工、同步和交换方面对供需双方注意力系统提出更高要求。经历初步探索期、综合推进期和巩固夯实期等发展阶段后,德国智慧居家养老领域已初步形成了多主体混合筹资、政企社多元供给、政府双环节监管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混合供给模式。此模式下,德国政府通过颁布法律条例、完善法定保险、资助技术开发、开展老年数字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在推动供需注意力嵌入、引导供给决策加工、提升注意力交换效率等方面均有所进展,但也存在供方注意力配置优化不足、供需注意力交换效率低下等问题。尽管中德国情有异,但德国的有益实践仍能为我国智慧居家养老领域解决“供需错位”难题提供启发。以德为镜,我国在推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精准供给过程中应着力建立引导注意力加工的法律支撑体系、加强推动注意力嵌入的要素支持力度、健全注意力高效运行的经济保障机制、搭建注意力高度同步的协同供给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养老服务 智慧居家养老 精准供给 智慧养老
下载PDF
农村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基于注意力理论视角
2
作者 郭烨凌 李静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36-240,共5页
基于注意力理论视角,探讨农村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问题,研究发现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口数字素养的不断提升、技术优势对供给主体的不断吸引暗示供需双方注意力的逐步嵌入,为农村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提供重要前提。农... 基于注意力理论视角,探讨农村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问题,研究发现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口数字素养的不断提升、技术优势对供给主体的不断吸引暗示供需双方注意力的逐步嵌入,为农村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提供重要前提。农村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以能力开发、政府助力、决策协同和实时监督为支点搭建供需双方注意力嵌入、加工、同步与配置机制。因此需要从坚持政府主导,引导市场注意力高效运行,搭建数字网络,实现多元主体注意力同步,夯实要素支持,奠定供方注意力嵌入基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老人注意力深度嵌入等路径推进农村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居家养老 农村社区 养老服务 供给 注意力理论
下载PDF
使用互联网有助于提高农村老人幸福感吗?--基于CFPS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静 郭烨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31-538,共8页
文章对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三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使用互联网对农村老人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使用互联网能显著提高农村老人主观幸福感评分。具体而言,使用互联网显... 文章对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三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使用互联网对农村老人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使用互联网能显著提高农村老人主观幸福感评分。具体而言,使用互联网显著提高农村老人身体健康自评分数和获取的代际支持,进而提升幸福感水平。然而,能充分享受到互联网这一技术红利的农村老人群体数量并不多,亟待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解决信息贫困难题、重塑互联网文化环境等方面加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幸福感 农村老人 赋权理论 养老服务
下载PDF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三医联动”改革分析——以“S市医改”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龙玉其 郭烨凌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50-69,共20页
经过多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民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的看病负担也大幅减轻;但是,长期以来,医疗、医药和医保各领域改革单兵突进,使改革效果大打折扣。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需要医药、医疗和医保“三医联动”,打破医... 经过多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民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的看病负担也大幅减轻;但是,长期以来,医疗、医药和医保各领域改革单兵突进,使改革效果大打折扣。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需要医药、医疗和医保“三医联动”,打破医药卫生领域存在的碎片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呈现的“碎片化”问题主要表现在治理目标、治理结构、治理资源、治理信息的碎片化。整体性治理能够有效破解碎片化困境,是解决医药卫生领域诸多问题的重要思路。医药卫生整体性治理要求改革实行目标整合、结构整合、资源整合和信息整合,以改善民众健康为目标,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改革协调机制,整合政府治理体制,加强医疗机构间协作机制,实现资源双向整合,构建大数据平台,发展“互联网+健康”。S市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积极推进整体性治理。在治理目标方面,着力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扭转医院内部不良激励约束机制;在治理结构方面,实现多主体多部门间的协调与整合;在治理资源方面,完善医共体内部资源共享机制;在治理信息方面,实行政府数据共享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改革后,患者就医倾向有所转变,资源配置的倒三角分布出现改变,由于信息技术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加持,公共卫生服务与互联网技术实现融合,医师的责任感更为牢固。然而,患者就医秩序倒三角分布现象依旧明显;控费难题犹在,基金赤字问题“死灰复燃”;“以药养医”乱象虽得到遏制,但存在转变为“过度手术”“过度检查”的可能;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运用不足;医药卫生整体性治理程度仍需提高。该市医改为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了诸如提高政府内部治理整体性、重视治理手段和信息技术的革新等宝贵经验,同样也启示改革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积极推进医疗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未来,还需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降低医疗费用增速、公立医院院长管理、信息化联动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治理 医改 三医联动 激励约束机制 医疗资源配置 治理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