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中下游与江淮流域的降水量和入渗深度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郝志新 郑景云 +1 位作者 葛全胜 郭熙凤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2-667,共6页
为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清代档案中雨分寸记载所反映的降水信息,并重建1736—1911年的降水量序列,文中仿照清代雨分寸的观测方法,在黄河中下游和江淮流域(105°E以东,30°—40°N)选取了10个具有气候和土质代表性的站点,开展... 为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清代档案中雨分寸记载所反映的降水信息,并重建1736—1911年的降水量序列,文中仿照清代雨分寸的观测方法,在黄河中下游和江淮流域(105°E以东,30°—40°N)选取了10个具有气候和土质代表性的站点,开展了自然降水入渗实验,观测了降水量,降水强度,前期土壤含水量和降水入渗深度等参数.统计分析表明:降水量是影响入渗深度的主要因子,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且各因子对入渗深度的影响在黄河中下游和江淮流域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地降水量与入渗深度的关系方程,其中多数方程的方差解释量达60%以上,为利用清代雨分寸记载重建各地的降水量提供了定量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下游与江淮流域 降水量 入渗深度 雨分寸 气候重建
下载PDF
北京北直河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
2
作者 方同明 孙永华 +1 位作者 郭熙凤 王志辉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北直河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北京西部山区,矿体主要赋存于蓟县系铁岭组、雾迷山组,受断裂和层间裂隙控制。通过综合研究区域地质、控矿构造、矿床成因、矿床时空演化以及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等,发现成矿元素Ag,Pb,Zn地球化学异常与... 北直河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北京西部山区,矿体主要赋存于蓟县系铁岭组、雾迷山组,受断裂和层间裂隙控制。通过综合研究区域地质、控矿构造、矿床成因、矿床时空演化以及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等,发现成矿元素Ag,Pb,Zn地球化学异常与矿体展布基本一致,异常带连续稳定、规模大,是有利的银、铅、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且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在总结该矿床的矿床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的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直河银铅锌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模式 北京市
下载PDF
秦山岛陆生植被资源调查
3
作者 沈善瑞 郭熙凤 +1 位作者 张茜茜 赖晓芳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3期129-133,共5页
秦山岛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对其不断进行开发利用,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环境压力。为给秦山岛植被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秦山岛陆生植被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秦山岛陆生植物分为6... 秦山岛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对其不断进行开发利用,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环境压力。为给秦山岛植被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秦山岛陆生植被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秦山岛陆生植物分为69科、156属、180种,其中被子植物的数量占绝对优势,优势科有菊科、蔷薇科、豆科、禾本科、木犀科、桑科、榆科、大戟科和松科,优势属为苦苣菜属、卫矛属和松属,单科单属单种所占比例较高。在秦山岛陆生植被中,乔木类和草本植物居多,组成了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草丛等4个植被型。结果表明:秦山岛陆生种子植物的种属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山岛 陆生植被 植物群落 资源调查
下载PDF
讲好教育装备故事 踔厉奋发十年不怠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鹏 陈锡章 +2 位作者 苗渲明 郭熙凤 张赛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20期1-7,共7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召开全国教育大会,颁发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开启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召开全国教育大会,颁发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开启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历史新征程[1]。与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政策相呼应,《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作为一份全面反映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领域教育装备管理、教育技术应用的教育类科技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现代化 国家教育政策 教育技术应用 教育强国 教育装备管理 科技期刊 优先发展战略 党的教育方针
下载PDF
173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梅雨变化 被引量:47
5
作者 葛全胜 郭熙凤 +1 位作者 郑景云 郝志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792-2797,共6页
利用清代雨雪分寸资料,复原了1736~19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入出日期、雨期长度,重建了173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雨量变化序列,分析了梅雨的变化特征;并根据梅雨期长度与东亚夏季风指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1736年以来东亚夏... 利用清代雨雪分寸资料,复原了1736~19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入出日期、雨期长度,重建了173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雨量变化序列,分析了梅雨的变化特征;并根据梅雨期长度与东亚夏季风指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1736年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及与之对应的雨带位置阶段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入、出梅日期及雨期长度均存在明显的年一年代际变化,雨期长度除具有2,7~8,20~30及40a的年际与年代际周期外,还具有百年波动的信号.1736年以来,雨期长短、中国东部季风雨带位置移动与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1736~1770,1821-1870及1921-1970年等时段东亚夏季风偏强,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带多位于华北和华南,梅雨期偏短;1771-1820,1871~1920及1971~2000年等时段东亚夏季风偏弱,雨带多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偏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雪分寸资料 重建 过去300a 梅雨变化 长江中下游
原文传递
安徽铜陵角闪石堆晶体中的出溶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 被引量:4
6
作者 秦新龙 杜杨松 +2 位作者 李铉具 尹京武 郭熙凤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982-1989,共8页
在安徽铜陵地区鸡冠石、金口岭花岗闪长岩的角闪石堆晶体中发现了出溶的针状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研究表明,堆晶体角闪石主要为韭闪石,结晶于下地壳.出溶针状金属氧化物具希勒(Schiller)结构特征,单个出溶体大多呈针状,平行[100]的一组... 在安徽铜陵地区鸡冠石、金口岭花岗闪长岩的角闪石堆晶体中发现了出溶的针状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研究表明,堆晶体角闪石主要为韭闪石,结晶于下地壳.出溶针状金属氧化物具希勒(Schiller)结构特征,单个出溶体大多呈针状,平行[100]的一组最发育;出溶矿物组合为磁铁矿、含钛磁铁矿、钛磁铁矿和钛铁矿,TiO_2含量在0.29%~51.07%.出溶硫化物颗粒呈浑圆形-长圆形,多数排列较规则,近平行的串珠状或较密集的成串分布,少数呈散点状或单颗粒分布;硫化物主要为磁黄铁矿,次为方黄铜矿和黄铜矿,个别为黄铁矿.多数样品的出溶磁黄铁矿群体中,常见少量共生磁铁矿颗粒.硫化物贫Ni(一般Ni<0.5%,Ni/Fe<0.003),但磁黄铁矿含铜较高(可达2.93%).上述两类出溶矿物可共存于角闪石的同一出溶区域内.角闪石堆晶体中金属矿物出溶体的存在表明本区中生代下地壳岩浆中已溶解了一定数量的S,Fe和Cu等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铜陵 角闪石堆晶体 出溶 金属氧化物 硫化物 韭闪石 矿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