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诗玛》回来了!
1
作者 郭玲春 《电影. 典藏》 2023年第2期68-69,共2页
山林里的牡丹又开了,勤劳美丽的姑娘阿诗玛回来了。由撒尼族民间传说改编的电影《阿诗玛》,最近要和观众见面了。这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一九六五年摄制完成的一部彩色宽银幕影片。当年这部影片还未及公映,便被江青那双罪恶的黑手点为“毒... 山林里的牡丹又开了,勤劳美丽的姑娘阿诗玛回来了。由撒尼族民间传说改编的电影《阿诗玛》,最近要和观众见面了。这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一九六五年摄制完成的一部彩色宽银幕影片。当年这部影片还未及公映,便被江青那双罪恶的黑手点为“毒草”。阿诗玛无法为自己申辩,便被贴上封条,锁进仓库整整十年。和融的春风催开了山林里的花,阿诗玛终于重整新妆,走到群众中来了。这是文艺领域里解放思想、加快步伐的一个起点、一个可喜的信号。由此,记者想到采访《阿诗玛》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电影制片厂 《阿诗玛》 阿诗玛 撒尼族 解放思想 文艺领域 民间传说 宽银幕
原文传递
我是这样写新闻的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玲春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33-34,共2页
一位年轻的同行对我的新闻报道打过这样的比方:你象个烹饪师,把现成的菜肴拿来,添些酱醋油糖,再撒点葱、姜调料。如此而已。我不如辛勤的采集者那样去发掘素材,失去了根基的新闻往往是昙花一现。如果要从采访、写作中归结得失,那也象端... 一位年轻的同行对我的新闻报道打过这样的比方:你象个烹饪师,把现成的菜肴拿来,添些酱醋油糖,再撒点葱、姜调料。如此而已。我不如辛勤的采集者那样去发掘素材,失去了根基的新闻往往是昙花一现。如果要从采访、写作中归结得失,那也象端出冷藏的拼盘,很杂,而且没有一点儿新鲜味道。于是,我只能重复一个已经为前人实践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者 会议报道 背景材料 全国人大会议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儿童演员 征文比赛 可信程度 征文大赛
原文传递
为“这次不同”呼好——评菲尔·戴维森的一篇现场报道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玲春 《中国记者》 1986年第5期45-46,共2页
面对一场毁灭性的灾害,凭着未泯灭的人的良知,路透社记者菲尔·戴维森一改往常传递新闻时的旁观与冷峻,直截了当地向读者宣布:“但这次不同”。或许,这便是他报道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喷发一稿之所以震慑人心的原因之一。象被这篇消... 面对一场毁灭性的灾害,凭着未泯灭的人的良知,路透社记者菲尔·戴维森一改往常传递新闻时的旁观与冷峻,直截了当地向读者宣布:“但这次不同”。或许,这便是他报道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喷发一稿之所以震慑人心的原因之一。象被这篇消息所吸引的人一样,我试着去探明“同”与“不同”的真正含意。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报道 戴维森 火山喷发 伊斯 天刚 我自己 外国记 我不知道 活下去 道一
原文传递
纪念文学巨匠逝世十周年 茅盾对34本文学作品的点评首次披露
4
作者 郭玲春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24-224,共1页
文学巨匠茅盾辞世十年后的今日,文人学者会聚在他北京的故居,称他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学运动中一面高扬的旗帜。茅盾文苑耕作六十五年,创作的1200万字,绘出变动着的中国社会画卷;翻译150万言,促进对外国进步文艺的系统译介;严峻。
关键词 新文学运动 文学巨匠 现代文学 文学作品 文人学者 十年 现实主义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馆 陈荒煤 沙汀
原文传递
依靠群众办报 繁荣新闻评论 《今日谈》《广播漫谈》征文评奖揭晓
5
作者 郭玲春 《新闻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4-4,共1页
中国的一些普通百姓对国事与民情常常乐于发表议论。自去年12月至今年5月,有4万多篇纵说方针大计或身边琐细的言论文章投向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和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漫谈》。如果把这些来稿当作是一种由群众自选题目的民意测验,... 中国的一些普通百姓对国事与民情常常乐于发表议论。自去年12月至今年5月,有4万多篇纵说方针大计或身边琐细的言论文章投向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和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漫谈》。如果把这些来稿当作是一种由群众自选题目的民意测验,从中能把握各阶层的舆论热点和社会期望。有感而发的小文章,有谈及党风或抨击某种社会风尚与个人道德修养,有盛赞经济改革或乡风民俗及时代新貌。政治话题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经济与文化方面的评述;作者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党政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人为多,而海南、广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日谈 新闻评论 舆论热点 乡风民俗 湖北人民 社会期望 个人道德修养 经济改革 办报人 社会风尚
原文传递
并非“过眼烟云”——读《纽约时报》的两篇专栏文章
6
作者 郭玲春 《中国记者》 1988年第1期59-60,39,共3页
在惯于披露凶杀案的西方报界,这则消息原属平常:凯瑟琳正值青春年华,凌晨下班,在纽约街头遇歹徒掠劫,她呼救未果终于被害。需要申明的是,这桩“新闻”发生的时间距今已23年。然而,无论是当日的新鲜由头,或是如今旧话重提,美国记者埃... 在惯于披露凶杀案的西方报界,这则消息原属平常:凯瑟琳正值青春年华,凌晨下班,在纽约街头遇歹徒掠劫,她呼救未果终于被害。需要申明的是,这桩“新闻”发生的时间距今已23年。然而,无论是当日的新鲜由头,或是如今旧话重提,美国记者埃·姆·罗森塔尔在与他敏锐的同行们的较量中,都棋高一著。写于1964年事发之时的《麻木不仁之症》和1987年执笔的《我听见有人高声尖叫》两篇专栏文章,仿佛信手拈来,其实是苦心经营,又据此著书、编剧,惊动了纽约的民众和更广泛的读者群。同样是一起事件,一堆素材,从记者的角度作探视,我试着寻找罗森塔尔为自己竖立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森塔尔 专栏文章 纽约街头 旧话重提 纽约时报 凯瑟琳 奥斯汀 我不知道 回过头 毫无察觉
原文传递
读曲志红的《血·根·缘》
7
作者 郭玲春 《中国记者》 1986年第8期34-35,共2页
小序新闻改革的步伐还不曾与时代的鼓点相合。然而,无可阻挠的趋势已冲击着版面上的千篇一律。我们注意到不甘自囿的、跃跃欲试的,很多是年轻的同行。这一代人是格外地幸运了。天时、地利任他们松缓地舒展身子。我们也绝不低估他们的劳... 小序新闻改革的步伐还不曾与时代的鼓点相合。然而,无可阻挠的趋势已冲击着版面上的千篇一律。我们注意到不甘自囿的、跃跃欲试的,很多是年轻的同行。这一代人是格外地幸运了。天时、地利任他们松缓地舒展身子。我们也绝不低估他们的劳绩。那些有所思考和追求的作品给人以启示和联想。成功却未必成熟,其中某些经验与失误,是共同的题目。这就是《新闻业务》所以要特辟“新人新作”专栏对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文章给予推荐、评介。你若有意于此,不妨把正尝试的各种体例的新闻(尽量短些),包括不同见解的评论寄来一读。这里是一块待耕的园地。欢迎你走进新闻探索者的队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这一代人 新人新作 新闻工作者 新闻改革 主任记者 来去匆匆 告诉我 生活圈子 人物通讯 电视屏幕
原文传递
沈从文告别亲友读者
8
作者 郭玲春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57,共1页
没有人为他主持这最后的仪式,也没有名人为他致悼词,只有他的家人,他亲近的朋友和弟子,今天在八宝山公墓一个素朴的灵堂里,向他——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沈从文先生告别。
关键词 告别 读者 亲友 沈从文 文学家 主持
原文传递
一位新华社老记者的心声
9
作者 郭玲春 《中国记者》 2021年第12期12-12,共1页
在新华社九十华诞的盛大庆典上,在庄严和喜庆的时刻,作为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有幸代表490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向尊敬的领导、来宾和年轻的同仁们,表达我们由衷的祝愿,也如同面对着家里的亲人,说几句心里话。
关键词 新华社 九十华诞 大家庭
原文传递
缪雨印象
10
作者 郭玲春 《当代劳模》 2000年第4期27-27,共1页
我与缪雨第一次见面是在办公室里。我心里有些发怵,因为他是我的顶头上司。他不经意地朝我望了一眼,便立即将身子伏在密密麻麻的稿纸堆里,只露出了光光的一个头顶。那时我还年轻,在一片肃穆的七十年代思想常常“走神”。
关键词 七十年 顶头上司 办公室 巴金 纸堆 伏案 墙角 作品 眼睛 向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