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琼行 付勤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21-21,共1页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山东省立医院(250021)郭琼行付勤烨近年来,我院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39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1~70岁。发病均在2周以...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山东省立医院(250021)郭琼行付勤烨近年来,我院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39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1~70岁。发病均在2周以内。其中左侧29例,右侧10例;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静脉 血栓形成 DVT 治疗
下载PDF
散发性非息肉性大肠癌微卫星DNA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琼行 魏农 +2 位作者 郭辰虹 林立明 陈丙玺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14-116,共3页
为分析D2S441、D2S119和D2S1233个微卫星DNA标记位点不稳定性,研究SNPCC发生机理的分子基础。应用PCR-SSLP扩增微卫星D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31例临床诊断为散发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的肿... 为分析D2S441、D2S119和D2S1233个微卫星DNA标记位点不稳定性,研究SNPCC发生机理的分子基础。应用PCR-SSLP扩增微卫星D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31例临床诊断为散发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的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正常组织的D2S441、D2S119和D2S1233个微卫星DNA标记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1例中,2例在所检测的3个位点均存在微卫星DNA不稳定性。提示微卫星DNA不稳定性与散发性非息肉性大肠癌发生有关,可通过检测微卫星DNA不稳定性筛选大肠癌高危人群,以便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PCC 大肠癌 微卫星 DNA不稳定性
下载PDF
胸腺嘧啶磷酸化酶的表达与卡培他滨治疗大肠癌疗效评价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琼行 郭辰虹 +2 位作者 刘洪俊 常宏 石玉龙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9期977-978,共2页
用ELTSA方法 ,测定服用卡培他滨和未服用卡培他滨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胸腺嘧啶磷酸化酶 (thymi dinephosphorylase ,TP)的表达。结果用卡培他滨后结直肠癌组织的TP浓度均数为 ( 4 67 48± 10 49)ng/mL ;未用为( 180 3 0± ... 用ELTSA方法 ,测定服用卡培他滨和未服用卡培他滨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胸腺嘧啶磷酸化酶 (thymi dinephosphorylase ,TP)的表达。结果用卡培他滨后结直肠癌组织的TP浓度均数为 ( 4 67 48± 10 49)ng/mL ;未用为( 180 3 0± 7 64 )ng/mL ;用卡培他滨肿瘤组织中浓度均数比未用组浓度均数高 2 5 9倍 ,t>2 660 ,P <0 0 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测定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的TP表达水平 ,可以作为评价卡培他滨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药物疗法 脱氧胞苷/治疗应用 磷酸化酶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琼行 吕涛 《中级医刊》 1998年第3期24-25,22,共3页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DVT 外科手术 溶栓疗法
下载PDF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老年急腹症18例分析
5
作者 郭琼行 石玉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辅助治疗 急腹症 老年人 疗效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
6
作者 郭琼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外科手术 吻合器
下载PDF
凝血因子V基因Leiden突变和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辰虹 郭琼行 +3 位作者 龚瑶琴 陈丙玺 常宏 周海斌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V基因G16 91A突变 (Leiden突变 )和凝血酶原基因G2 0 2 10A突变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对 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和 10 0例正常对照的健康人群进行凝血因子V基因G16 91A突变和凝... 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V基因G16 91A突变 (Leiden突变 )和凝血酶原基因G2 0 2 10A突变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对 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和 10 0例正常对照的健康人群进行凝血因子V基因G16 91A突变和凝血酶原基因G2 0 2 10A突变检测。结果 :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和 10 0例正常对照组中均未检出凝血因子V基因G16 91A突变和凝血酶原基因G2 0 2 10A突变。结论 :凝血因子V基因G16 91A突变和凝血酶原基因G2 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V基因 凝血酶原基因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及Toll样受体2/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田飞 张黎 +4 位作者 郭琼行 崔彬 张紧 张淑卿 邓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248-250,25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enase-1,HO-1)和Toll样受体2/4(Toll-likereceptor2/4,TLR2/4)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检测30例直肠癌组织中HO-1蛋白以及HO-1mRNA、TLR2/4mRNA的表达。结果:直肠癌组...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enase-1,HO-1)和Toll样受体2/4(Toll-likereceptor2/4,TLR2/4)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检测30例直肠癌组织中HO-1蛋白以及HO-1mRNA、TLR2/4mRNA的表达。结果:直肠癌组织中HO-1蛋白表达(13/3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3/30)(P<0.05),HO-1mRNA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织(t=15.24,P<0.05);直肠癌组织中TLR2/4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且HO-1mRNA与TLR2/4mRNA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HO-1和TLR2/4在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呈正相关,提示参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血红素氧合酶-1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胃间质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乐平 靖昌庆 +2 位作者 石玉龙 刘洪俊 郭琼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6-27,共2页
对51例胃间质瘤(GST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查发现CD117阳性47例(92.2%),CD34阳性36例(66.7%),平滑肌抗体(SMA)阳性12例(23.5%),S100阳性7例(13.7%)。恶性GSTs的5年生存率(53.8%)及潜在恶性GSTs的5年生存率(61.1%... 对51例胃间质瘤(GST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查发现CD117阳性47例(92.2%),CD34阳性36例(66.7%),平滑肌抗体(SMA)阳性12例(23.5%),S100阳性7例(13.7%)。恶性GSTs的5年生存率(53.8%)及潜在恶性GSTs的5年生存率(61.1%)较良性GSTs的5年生存率(90.7%)低(P<0.05)。肿瘤完全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72.4%)较姑息性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41.9%)高(P<0.05)。表明免疫组化指标CD117和CD34的检测有助于GSTs的诊断正确率,手术的关键是切除范围要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间质瘤 免疫组化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状况的测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俊田 方志沂 +1 位作者 宫东尧 郭琼行 《实用癌症杂志》 1995年第2期93-95,共3页
对30例乳腺癌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两周检测了静脉末梢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NK)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状况,其中20例于术后6周重复检测。结果显示,乳腺癌病人术前NK、OKT4、OKT4/OKT8... 对30例乳腺癌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两周检测了静脉末梢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NK)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状况,其中20例于术后6周重复检测。结果显示,乳腺癌病人术前NK、OKT4、OKT4/OKT8活性均降低,并随病情的进展呈减低趋势,在晚期病人中OKT8增高尤其明显。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6周时NK、OKT4、OKT4/OKT8均明显回升,而OKT8显著降低。由此可见手术切除癌灶对病人的免疫恢复起积极作用。相关分析表明NK活性与OKT4、OKT4/OKT8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协同抗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自然杀伤细胞 活性 T细胞亚群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在乳腺癌中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俊田 方志沂 +1 位作者 宫东尧 郭琼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690-691,共2页
随着免疫学尤其是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为探索肿瘤与机体免疫状况的关系,近年来测定肿瘤病人外周血中NK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日渐增多。本文应用2项联合于术前、术后2周、6周3个时期进行测定,并行相关分析研究乳腺癌病人的免疫状况。
关键词 乳腺癌 杀伤细胞 天然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人工直肠瓣和人工内括约肌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1
12
作者 宫东尧 田兴松 +4 位作者 郭琼行 卜宪久 孔令伦 李钦利 田宝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7,共2页
采用人工直肠瓣和人工内括约肌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60例,效果满意。所用游离的肠平滑肌片成形人工内括约肌,能长期生存,不会吸收或脱落,亦不会形成瘢痕组织和僵硬的肌管,有一定的括约功能。人工直肠瓣似一个闸门能起阻挡粪... 采用人工直肠瓣和人工内括约肌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60例,效果满意。所用游离的肠平滑肌片成形人工内括约肌,能长期生存,不会吸收或脱落,亦不会形成瘢痕组织和僵硬的肌管,有一定的括约功能。人工直肠瓣似一个闸门能起阻挡粪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低位 人工直肠瓣 人工内括约肌
下载PDF
B超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附30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琼 刘吉勇 郭琼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3年第4期37-38,共2页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病人中男22人,女8人。发病年龄为30~70岁,其中60~70岁16例。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最短半个月,最长6年,患者中绝大部分以腹痛为主要症状。方法检测前一天晚餐后至次晨检查前禁食,检查时先取仰卧位作常规扫查,再嘱病人饮...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病人中男22人,女8人。发病年龄为30~70岁,其中60~70岁16例。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最短半个月,最长6年,患者中绝大部分以腹痛为主要症状。方法检测前一天晚餐后至次晨检查前禁食,检查时先取仰卧位作常规扫查,再嘱病人饮水800~1000ml(内加胃B超快显液1~2支)使胃充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颖 张黎 郭琼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4期284-286,316,共4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2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胃60.0%(72/120),空回肠27.5%(33/120),十二指肠8.3%(10/120),结直肠4.2%(5/120)。72例胃间质瘤中22例为恶性(30...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2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胃60.0%(72/120),空回肠27.5%(33/120),十二指肠8.3%(10/120),结直肠4.2%(5/120)。72例胃间质瘤中22例为恶性(30.5%),33例空回肠间质瘤中27例为恶性(81.8%)。空回肠间质瘤恶性率高于胃间质瘤(P<0.05)。肿瘤发生坏死20例,其中18例为恶性(90.0%),Ki-67>15%者15例均为恶性。出现坏死或Ki-67>15%的胃肠道间质瘤恶性率高(P<0.05)。11例复发或转移者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6例有效。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可初步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复发或转移者可以试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学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颖 张黎 郭琼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2期1077-1079,1082,共4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s)属于多潜能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相比分化潜能更广,不受伦理学方面的限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既往大量研究证实bmMSCs在合适的条件下不仅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s)属于多潜能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相比分化潜能更广,不受伦理学方面的限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既往大量研究证实bmMSCs在合适的条件下不仅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等中胚层细胞.而且可以分化为外胚层和内胚层的细胞,成为多种组织修复的种子细胞与基因治疗的良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骨髓祖代细胞·修复·重建
下载PDF
人工直肠瓣和人工内括约肌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附60例报告)
16
作者 宫东尧 郭琼行 田兴松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19-20,共2页
我院1987~1995年采用人工直肠瓣和人工内括约肌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60例,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42例,女18例,年龄37~72岁,平均49岁。肿瘤下界距肛缘5cm以下22例,5.1~7cm38例,肿瘤最大直径7cm,最小3cm... 我院1987~1995年采用人工直肠瓣和人工内括约肌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60例,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42例,女18例,年龄37~72岁,平均49岁。肿瘤下界距肛缘5cm以下22例,5.1~7cm38例,肿瘤最大直径7cm,最小3cm,活动无粘连,无一例超过直肠1/2周径。60例全部作直肠镜检查,均有典型的直肠癌征象,病理均予以确诊。50例行钡灌肠检查,均有典型的直肠癌表现。Dukes分期:B期48例,C期12例。手术方法:方法Ⅰ38例,方法Ⅱ2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 直肠癌 人工直肠瓣 人工括约肌 保肛术
下载PDF
靶向ING1基因的miR-622真核表达载体在胃癌细胞MKN-45中的鉴定及其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凯 李乐平 +4 位作者 郭琼行 苗瑞政 程力 靖昌庆 王金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2810-2815,共6页
目的:研究构建靶向ING1基因的miR-622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其转染人胃癌细胞株MKN-45细胞后对ING1基因的干扰效果及其功能.方法:将外源性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Super/miR-622转染到人胃癌细胞株MKN-45内,经G418筛选并建立高表达miR-622的稳定... 目的:研究构建靶向ING1基因的miR-622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其转染人胃癌细胞株MKN-45细胞后对ING1基因的干扰效果及其功能.方法:将外源性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Super/miR-622转染到人胃癌细胞株MKN-45内,经G418筛选并建立高表达miR-622的稳定转染胃癌细胞株.稳定表达该miR-622的胃癌细胞为:MKN-45-pSuper/miR-622组,转染空质粒细胞及未处理细胞为对照组(MKN-45-pSuper组和MKN-45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miR-622在稳定转染细胞的表达,蛋白印迹检测其对ING1基因表达的干扰效果,通过细胞增殖和周期实验验证miR-622在胃癌细胞MKN-45中的功能.结果:与pSuper空载体组相比,转染了pSuper/miR-622高表达质粒的MKN-45细胞中ING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降低了4.63倍(1.83±0.86vs8.47±1.43,P<0.05);与转染pSuper空载体的MKN-45细胞对照组相比,转染了pSuper/miR-622高表达质粒的MKN-45细胞地促进了胃癌细胞增殖(P<0.05),而转染了pSuper空载体的MKN-45细胞组与正常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pSuper/miR-622组在胃癌细胞G0/G1期为21.45±0.16而pSuper空载体组48.21±0.34;pSuper/miR-622组在胃癌细胞G2/M期为53.67±0.41而pSuper空载体组20.27±0.18,与pSuper空载体组细胞相比较,miR-622的高表达促进了胃癌细胞周期的演化.结论:miR-62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稳定表达胃癌细胞筛选成功,为继续深入的研究miR-622在胃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RNA-622 表达载体 MKN-45 细胞
下载PDF
B型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8
作者 郭琼行 王晓岩 明德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8-19,共2页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过去主要依靠临床检查及静脉造影。由于DVT无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仅有50%左右。静脉造影的准确性虽然很高,因具有损伤性,不宜重复、费用较高等缺点,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因此,近年来国...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过去主要依靠临床检查及静脉造影。由于DVT无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仅有50%左右。静脉造影的准确性虽然很高,因具有损伤性,不宜重复、费用较高等缺点,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因此,近年来国外开展了许多无损伤检查方法的探索,其中以多普勒超声和B型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而后一种方法,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报道,现将我院自1990年7月~1991年6月使用B型超声方法对46条可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查及同静脉造影对比的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腹股沟斜疝的家系分析
19
作者 孙茜 郭琼行 +2 位作者 石晓枝 郭辰虹 王小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z1期22-,共1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腹股沟是否为遗传病及遗传方式.方法随机选择57例住院行手术患者及其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调查57个家系,根据现症者、同胞及一、二级亲属中腹股沟斜疝患者及非患者的情况,准确绘制出家系图,以明确的表达祖孙三代及具有血缘... 目的分析先天性腹股沟是否为遗传病及遗传方式.方法随机选择57例住院行手术患者及其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调查57个家系,根据现症者、同胞及一、二级亲属中腹股沟斜疝患者及非患者的情况,准确绘制出家系图,以明确的表达祖孙三代及具有血缘关系的一个家族患病情况,用一般家系分析方法,分析其遗传方式,同时给予分离数学模型计算机程序分析.结果共收集57个家系,患者135例,其中男124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136:1,有家族的个家系,无家族史的9个家系,其中男性患者核心家庭40个家系.家系分为4类.图1:父母一方为患者,且二级亲属中有患者共15个家系,图2:父母一方为患者,其二级亲属中无患者,共17个家系;图3:父母双方非患者,但其二级亲属中有患者,共26个家系;图4:散发病例共9个家系,家系分析表明男性患者分离比,P=0.4529,外显率0.9058.用分离分析数学模型计算机程序分析,分离比P=0.45,外显率0.90,与家系分析结果一致.我们的结果显示,腹股沟斜疝的垂直传递和高分离比的结果表明为常染色体显性从性遗传,不完全外显,外显率为0.90~0.9058,我们注意到父系传递基因占优势,可以提示病原学的基因印记作用.结论先天性腹股沟斜疝是遗传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从性遗传,不完全外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遗传学 染色体异常 家庭
下载PDF
下肢静脉曲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琼行 郭辰虹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对本院1991~1996年门诊及住院的下肢静脉曲张(VVLE)患者68个家系的遗传方式、男女患者比及传递的方式进行研究,以探讨该病的遗传学特点。方法用Weinberg的先证者法计算确认概率π;用分离分析计算机程序... 目的对本院1991~1996年门诊及住院的下肢静脉曲张(VVLE)患者68个家系的遗传方式、男女患者比及传递的方式进行研究,以探讨该病的遗传学特点。方法用Weinberg的先证者法计算确认概率π;用分离分析计算机程序计算分离比P和散发病例比例X。结果3种婚配型U×U、U×A和A×A混合分析及U×A、U×U多发家庭分别分析,VVLE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完全外显,外显率分别为91.94%、78.14%和69.92%,混合分析散发病例比例为24.32%;U×U总体分析,VVLE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散发病例比例为36.75%。结论VVLE主要为迟发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完全外显。U×U婚配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比例为男女=2.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遗传分析 分离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