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达岭林场黄栌枯萎病防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瑞峰 沈冲 +5 位作者 李必萌 杜辰明 李奇岩 王奥 崔轻舟 王永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组合和施药技术对八达岭林场黄栌枯萎病林间控制效果,探讨黄栌枯萎病有效防控措施,旨在保障北京地区黄栌健康和红叶景观安全。【方法】选择枯草芽孢杆菌、50%嘧菌酯、156 g/L丙环唑、50%多菌灵和45%咪鲜胺等5种药剂...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组合和施药技术对八达岭林场黄栌枯萎病林间控制效果,探讨黄栌枯萎病有效防控措施,旨在保障北京地区黄栌健康和红叶景观安全。【方法】选择枯草芽孢杆菌、50%嘧菌酯、156 g/L丙环唑、50%多菌灵和45%咪鲜胺等5种药剂,采用灌根、树干注射和两者相结合的施药方式,共设置12个处理,对八达岭林场黄栌枯萎病开展林间防治试验。【结果】通过比较各处理在2021—2022年间黄栌枯萎病病情指数,得出当年防治效果最好的施药组合是灌根丙环唑结合树干注射多菌灵与嘧菌酯复配,校正病情指数为5,防治效果达到88%。并且,该组合中有26.67%植株保持健康,健康植株数量最多。第2年5月病情指数最低的施药组合是灌根枯草芽孢杆菌结合树干注射多菌灵与嘧菌酯复配,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健康植株数量最多,且往年重度发病样树均转为无病或轻度发病,病情指数仅有3.33。其他施药方式和药剂组合均在不同程度上缓解黄栌枯萎病的发生,但是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灌根丙环唑和树干注射多菌灵与嘧菌酯复配组合防治效果最佳,灌根枯草芽孢杆菌结合树干注射多菌灵与嘧菌酯复配组合在感病治疗及防治效果方面均表现良好,两者均可作为黄栌枯萎病的防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根 树干注射 化学防治 黄栌枯萎病
下载PDF
PEG干旱胁迫下甜高粱生理响应与抗旱性比较
2
作者 阎昊 张伟 +4 位作者 王官 贾峥嵘 王磊 赵威军 郭瑞峰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1期29-34,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甜高粱品系在受到干旱胁迫时生理生态响应机制,并筛选出具有优良抗旱性的甜高粱恢复系。实验设计了4个不同浓度的PEG-6000水溶液:50、100、150、200 g/L,并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组,通过测量各处理组的发芽率、发芽势、...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甜高粱品系在受到干旱胁迫时生理生态响应机制,并筛选出具有优良抗旱性的甜高粱恢复系。实验设计了4个不同浓度的PEG-6000水溶液:50、100、150、200 g/L,并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组,通过测量各处理组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芽干重、根干重、干物质转运率等指标,评估了不同甜高粱品系的抗旱性能。研究结果显示,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芽干重、根干重、干物质运转率整体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处理下品种2和品种7发芽势表现最好,浓度小于200 g/L处理下发芽势均未出现显著下降,在浓度达到200 g/L分别较对照下降11.5%、17.8%;品种7发芽率表现最好,20%的PEG浓度处理下较对照下降最少(5.6%);品种6胚根长表现最好,150 g/L处理下,胚根长较对照增长7.1%;品种3和品种4胚芽长表现最好,在100 g/L和150 g/L处理下胚芽长均是较对照降低最少。品种2干物质运转率表现最好,所有处理均较对照下降最少。可见不同甜高粱品系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各有不同。综合分析表明,不同的甜高粱品系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存在差异。通过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得出8个甜高粱品系的抗旱性排序为:品种3>品种7>品种4>品种6>品种2>品种5>品种8>品种1。这一结果为甜高粱的抗旱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干旱胁迫 干物质运转率 隶属函数
下载PDF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瑞峰 《华夏教师》 2024年第5期100-101,共2页
随着新课程和新高考的改革,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定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都要求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以往单一、分散的知识点教学,系统性的大单元教学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 随着新课程和新高考的改革,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定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都要求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以往单一、分散的知识点教学,系统性的大单元教学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区域认知程度。因此,本文以湘教版高中地理为例,研究了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大单元教学 目标设计
下载PDF
基于数据扩充与无阈值递归图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
4
作者 邢海青 郭瑞峰 +2 位作者 杨浙川 熊小雨 施永涛 《浙江电力》 2024年第6期88-100,共13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不仅能将电能流向透明化,还能简化智能电表安装流程,从而有效降低负荷监测成本。为提高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的负荷识别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数据扩充与无阈值递归图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采用去噪扩散概率模型对小...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不仅能将电能流向透明化,还能简化智能电表安装流程,从而有效降低负荷监测成本。为提高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的负荷识别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数据扩充与无阈值递归图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采用去噪扩散概率模型对小样本负荷数据进行数据扩充,以提升负荷识别方法的鲁棒性;通过去除递归图的Heaviside函数实现无阈值递归图以高效表征负荷特征,并结合Transformer深度学习网络构建负荷识别框架。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到3个实测数据集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负荷识别准确度,改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数据扩充 负荷识别 深度学习 递归图
下载PDF
玉米螟赤眼蜂对不同分布方式米蛾卵的寄生研究
5
作者 王慧贤 张烨 +1 位作者 朱文雅 郭瑞峰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59-863,共5页
玉米螟赤眼蜂是一种优良的卵寄生性天敌,寄主卵的分布方式会影响赤眼蜂的寄生偏好。为了明确寄主卵不同空间格局及排列方式对赤眼蜂寄生偏好的影响,分别模拟了米蛾卵在顶、侧、底分布以及新旧米蛾卵以镶嵌或间隔排列时玉米螟赤眼蜂对其... 玉米螟赤眼蜂是一种优良的卵寄生性天敌,寄主卵的分布方式会影响赤眼蜂的寄生偏好。为了明确寄主卵不同空间格局及排列方式对赤眼蜂寄生偏好的影响,分别模拟了米蛾卵在顶、侧、底分布以及新旧米蛾卵以镶嵌或间隔排列时玉米螟赤眼蜂对其的寄生情况。结果发现,玉米螟赤眼蜂在搜索寄主过程中会优先选择临近位置的卵粒开始寄生,且当出蜂位置和寄主卵位置同时位于接种区顶部或底部时,该区域卵的寄生率相对较高,为49.42%、68.58%;新旧卵镶嵌排列时,新卵区的寄生卵分布比例相对更高,分别为57.31%、60.26%,但左右排列和间隔排列时,旧卵区的寄生卵分布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48.21%、48.36%。寄主卵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均能不同程度影响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行为,因此,接蜂时宜将卵卡放置在接种区顶端向下,接蜂位置临近卵卡位置最佳;将新、旧卵以左右排列时,可提高旧卵在混用时的寄生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米蛾卵 分布方式 寄生差异
下载PDF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探究
6
作者 郭瑞峰 《学周刊》 2024年第27期142-144,共3页
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道路,提供了更有利的技术支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得到有效拓展,同时能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更加轻松和积极的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道路,提供了更有利的技术支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得到有效拓展,同时能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更加轻松和积极的学习氛围,不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文章分析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信息技术 策略
下载PDF
艾灸健康人百会穴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赵宁侠 郭瑞林 +2 位作者 任秦有 郭瑞峰 潘娜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艾灸百会穴治疗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本校健康男性学员30名,年龄20-22岁。取百会穴,悬起温和灸,每次5-10 min,每日1次,共5次。应用上海麦登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CBA CV-300型),探头频率... 目的:探讨艾灸百会穴治疗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本校健康男性学员30名,年龄20-22岁。取百会穴,悬起温和灸,每次5-10 min,每日1次,共5次。应用上海麦登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CBA CV-300型),探头频率5 MHz,由固定专人操作,分别于艾灸治疗前及艾灸治疗后测试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艾灸百会穴5 d后,受试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与艾灸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右两侧颈总动脉血液Qmean(平均流量)、Vmean(平均流速)及Vmin(最小流速)增加显著(P〈0.01),脑血管Rv(外周阻力)、DR(动态阻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艾灸健康人百会穴可使颈总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脑部外周血管阻力明显降低,脑部血液供应明显改善。这对揭示艾灸百会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百会穴 脑血管血流动力学 血流速度 外周阻力
下载PDF
槲皮素、别嘌醇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及肝、肾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敬群 王军 +4 位作者 尹中信 郭瑞峰 陈健 梁化印 刘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8-463,共6页
对比研究槲皮素、别嘌醇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雄性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 d,第5天采用次黄嘌呤法制备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采用比色法、连续监测法、化学氧化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测定大鼠血清中尿酸(UA... 对比研究槲皮素、别嘌醇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雄性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 d,第5天采用次黄嘌呤法制备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采用比色法、连续监测法、化学氧化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测定大鼠血清中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尿素及肌酐(Cr)含量。结果显示:别嘌醇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尿酸水平(P<0.01),而槲皮素对血清尿酸无影响;槲皮素和别嘌醇显著降低大鼠ALT和AST水平(P<0.01),对TBIL和DBIL水平无明显影响,显著提高β2-MG,Cys-C水平(P<0.01),别嘌醇治疗组大鼠血清尿素和C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造模组和给药组可见大鼠肾脏轻度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表明:槲皮素对大鼠血清尿酸水平无明显影响,而别嘌醇降尿酸作用显著。造模和给药对肝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但造模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槲皮素对轻度肾损伤未见明显的保护作用,别嘌醇给药后加重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槲皮素 别嘌醇 次黄嘌呤 肝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毒死蜱-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17
9
作者 郭瑞峰 黄彬彬 +2 位作者 杨晓伟 吴祖建 吴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9-414,共6页
以毒死蜱为芯材,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为载体(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毒死蜱缓释微球,考察了芯壁材质量比及聚乳酸浓度对微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乳酸浓度增加时,载药量和包封率、粒径均随之增加;当芯壁材质量比减小(... 以毒死蜱为芯材,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为载体(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毒死蜱缓释微球,考察了芯壁材质量比及聚乳酸浓度对微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乳酸浓度增加时,载药量和包封率、粒径均随之增加;当芯壁材质量比减小(由1∶2减小至1∶5)时,微球粒径、载药量也逐渐减小;包封率在芯壁材质量比为1∶3和1∶4时分别为89.88%±1.67%和90.55%±1.86%;当芯壁材质量比小于1∶2时,微球呈光滑完整的球形。差示扫描量热检测分析证明,毒死蜱和聚乳酸能够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表明合适的芯壁材比例和聚乳酸浓度有利于提高制备微球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聚乳酸 微球 缓释
下载PDF
结肠、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的探讨 被引量:33
10
作者 虞积耀 丁华野 +12 位作者 丁彦青 陆江阳 郭瑞峰 黄勇 王仰坤 王嘉羚 陆平 宁浩勇 杨光之 芮海涛 郝艳 陈建 李宏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8-11,i003-i004,共6页
目的 结合WHO(2 0 0 0 )对结肠、直肠癌的诊断标准 ,对结肠、直肠内窥镜活检癌的临床病理诊断进行探讨。方法 对 12 15例结肠、直肠活检诊断癌的标本进行回顾性阅片 ,确定癌侵及黏膜下层的标准 ,并与相应的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进... 目的 结合WHO(2 0 0 0 )对结肠、直肠癌的诊断标准 ,对结肠、直肠内窥镜活检癌的临床病理诊断进行探讨。方法 对 12 15例结肠、直肠活检诊断癌的标本进行回顾性阅片 ,确定癌侵及黏膜下层的标准 ,并与相应的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进行对照 ,进行手术前后的病理诊断分析。结果 将 12 15例活检诊断结肠、直肠癌的标本与手术切除标本对比 ,其中 1173例活检诊断结肠癌 ,其中不能肯定癌侵及黏膜下层者 74 2例 ,手术后标本均为浸润癌 ,4 2例为腺瘤癌变 ,手术后标本有 3例癌局限在黏膜内。结论 建议在结肠活检癌的病理诊断中对不能确定癌侵及黏膜下层的病例不使用黏膜内肿瘤诊断 ,因为事实上这些病例绝大多数已是浸润癌。黏膜内肿瘤诊断主要应用于腺瘤及腺瘤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组织活检 病理学诊断 直肠癌 黏膜内肿瘤
下载PDF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可预防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形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爱民 李培建 +3 位作者 杨晓明 郭瑞峰 王清明 贺福初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9-261,共3页
观察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hALR)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建立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的同时予rhALR腹腔注射。观察大鼠存活率,血清ALT、AST、LDH水平,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及肝... 观察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hALR)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建立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的同时予rhALR腹腔注射。观察大鼠存活率,血清ALT、AST、LDH水平,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及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rhALR可提高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存活率;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ALT、AST、LDH水平;病理检查显示rhALR有明显减轻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的测定也表明rhALR预防组大鼠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及阴性对照组。结论: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可预防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增强因子 预防 免疫复合物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墙体高度对日光温室内夜间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温祥珍 梁海燕 +1 位作者 李亚灵 郭瑞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0-983,共4页
试验对墙体高度分别为1.26m、0.96m、0.66m、0.36m的4个温室模型内夜间气温进行了测试,并通过逐步减少或排除空气蓄热、土壤蓄放热几组试验,研究了墙体高度对日光温室夜间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墙体高度对温室夜间温度能够产生明显影响... 试验对墙体高度分别为1.26m、0.96m、0.66m、0.36m的4个温室模型内夜间气温进行了测试,并通过逐步减少或排除空气蓄热、土壤蓄放热几组试验,研究了墙体高度对日光温室夜间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墙体高度对温室夜间温度能够产生明显影响,随墙体高度增加,温室夜间温度提高,墙体高度为1.26m的温室夜间平均温度较0.36m的温室提高1.2~1.8℃;对夜间温度相对变化速率分析结果证实,温室墙体高度增加,夜间降温速度减慢;墙体高度与室内夜间温度相关分析表明,墙体面积/总表面积的比值每增加0.1,温室内夜间平均温度提高0.5℃左右。故随墙体高度增加,温室保温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墙体高度 夜间温度 保温性 墙体面积
下载PDF
黑色全膜覆盖对高粱根区土壤温湿度的影响及杂草抑制效应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建华 郭瑞峰 +1 位作者 曹昌林 白文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129-4138,共10页
【目的】在雨养旱作地区,土壤温度、水分和耕作措施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明确雨养旱作区高粱生产中全膜覆盖对高粱根区土壤环境条件的影响及对杂草的抑制效应,为促进高粱增产奠定基础。【方法】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 【目的】在雨养旱作地区,土壤温度、水分和耕作措施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明确雨养旱作区高粱生产中全膜覆盖对高粱根区土壤环境条件的影响及对杂草的抑制效应,为促进高粱增产奠定基础。【方法】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修文试验基地,以高粱品种晋糯3号为材料,采用顺序排列设计,于2017和2018年分别开展黑色全膜覆盖、白色全膜覆盖和裸地栽培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高粱根区0—15 cm土壤日地温、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杂草的抑制效应和高粱生长、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黑色全膜覆盖能有效提高高粱各生育期耕层土壤温度,与白色全膜覆盖处理相比,0—15 cm土壤日地温平均降低1.14℃(P<0.05);同时,黑色全膜覆盖具有与白色全膜覆盖基本相同的保墒效果,各土层土壤平均含水率略高于白色全膜覆盖区,较裸地平均提高1.89个百分点,并可显著(P<0.05)提高裸地0—1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黑色全膜覆盖显著降低高粱田间杂草发生量,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96%和93%以上,防效优于白色全膜覆盖(P<0.05),具有更为彻底的杂草防控作用。黑色全膜覆盖对高粱出苗率、穗长、一级枝梗数、穗粒数等性状无明显影响,但对高粱株高、株高整齐度、生育期、千粒重、产量及效益有影响。黑色全膜覆盖60 d高粱的株高及株高整齐度高于白色全膜覆盖;黑色全膜覆盖生育期与裸地基本相当,而白色全膜覆盖生育期较短,较裸地缩短4—6 d;黑色全膜覆盖千粒重、产量显著(P<0.05)高于白色全膜覆盖和裸地处理,2017和2018年千粒重较白色全膜覆盖分别增加3.72%和3.78%,较裸地分别增加6.95%和7.06%;产量较白色全膜覆盖分别提高6.72%和6.94%,较裸地分别提高19.27%和20.03%;2017和2018年黑色全膜覆盖较白色全膜覆盖分别增收1529.82和1599.76元/hm2,较裸地分别增收3025.38和3215.52元/hm2。【结论】建议在雨养旱作区高粱生产中,采用黑色全膜覆盖替代白色全膜覆盖,促进高粱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全膜覆盖 高粱 土壤含水率和温度 杂草抑制 性状
下载PDF
基于OpenCV的机器视觉尺寸测量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郭瑞峰 袁超峰 +1 位作者 杨柳 彭光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3-257,共5页
通过对激光测距传感器与机器视觉的研究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不同于结构光和双目尺寸测量的更为简单有效的新方法和新技术。首先对灰度直方图比较分析选取了最佳滤波方法,然后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测距... 通过对激光测距传感器与机器视觉的研究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不同于结构光和双目尺寸测量的更为简单有效的新方法和新技术。首先对灰度直方图比较分析选取了最佳滤波方法,然后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测距和单目视觉传感器进行边缘的精确检测。激光测距传感器实现了对采样目标车厢进行快速测距定位,计算出采样机械手与目标车辆的相对位置关系。视觉传感器准确识别车厢尺寸及定位,为煤炭采样机械手自动采样提供了实现基础。检测目标是拉煤货运火车车厢,给煤炭采样行业带来更为简单有效,准确的目标定位的识别系统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OPENCV 边缘检测 尺寸测量
下载PDF
添加表面活性助剂对2种药剂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封云涛 郭晓君 +4 位作者 李光玉 杨静 郭瑞峰 张鹏九 张润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2-215,共4页
为了探索添加表面活性助剂对药剂防治小菜蛾效果的影响,采用叶片残留药膜法研究了两种药剂中分别添加两种表面活性助剂后对小菜蛾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表明,有机硅表面活性助剂0.03%Silwet 408对2%甲氨基阿维菌素... 为了探索添加表面活性助剂对药剂防治小菜蛾效果的影响,采用叶片残留药膜法研究了两种药剂中分别添加两种表面活性助剂后对小菜蛾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表明,有机硅表面活性助剂0.03%Silwet 408对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ME)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使之对小菜蛾幼虫毒力提高了2.37倍,而矿物源增效剂0.3%GY-Spry对2%甲维盐ME没有明显增效作用;两种表面活性助剂对20%阿维·杀虫单ME均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两种表面活性助剂均能显著提高两种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7d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1%和96%以上,均显著优于药剂单独使用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助剂 甲维盐 阿维·杀虫单 增效作用 小菜蛾
下载PDF
乳腺皮脂腺样癌临床病理诊断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健 郭瑞峰 +3 位作者 梁化印 杜双存 田茹 董红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皮脂腺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乳腺皮脂腺样癌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癌组织由两型细胞构成:一型为未分化细胞,较基底细胞胞质丰富;另一型为较分化细胞,胞界清楚,胞体宽大,胞质丰... 目的探讨乳腺皮脂腺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乳腺皮脂腺样癌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癌组织由两型细胞构成:一型为未分化细胞,较基底细胞胞质丰富;另一型为较分化细胞,胞界清楚,胞体宽大,胞质丰富,有小空泡,两型细胞均可见1~3个小红核仁。癌细胞排列成不规则小叶,各小叶中两型细胞的数目和分布不一,部分似皮脂腺小叶结构。可见癌组织与残存小叶内导管上皮移行结构,部分区域伴鳞化。结论皮脂腺样癌为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可能源自小叶内导管上皮皮脂腺化生。确诊须符合下列标准:①肿物位于乳腺实质内;②具备皮脂腺分化特点及恶性特征;③可见癌组织与乳腺导管上皮移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诊断 样癌 临床病理学特征 特殊类型乳腺癌 免疫组化标记 上皮移行 未分化细胞 皮脂腺分化 癌组织 诊断要点 光镜观察 细胞构成 基底细胞 细胞排列 乳腺导管 内导管 小叶 可见 不规则 结构 胞质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癌分子分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健 张旭 +3 位作者 田茹 郭瑞峰 梁化印 董红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对乳腺导管内癌进行分子分型。方法收集50例乳腺导管内癌存档蜡块,用单克隆抗体CK5/6、CK8、CK18、34βE12、p63、S-100、SMA、CD10、CD117、EGFR、ER、PR和HER2进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按照免疫... 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对乳腺导管内癌进行分子分型。方法收集50例乳腺导管内癌存档蜡块,用单克隆抗体CK5/6、CK8、CK18、34βE12、p63、S-100、SMA、CD10、CD117、EGFR、ER、PR和HER2进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按照免疫表型分为5种类型:腺腔A型(ER+/PR+/HER2-)、腺腔B型(ER+/PR+/HER2+)、正常乳腺样型(ER-/PR-/HER2-且不表达基底/肌上皮标记及EGFR)、HER2过表达型(ER-/PR-/HER2+)和基底细胞样型(ER-/PR-/HER2-,且至少表达一种基底型角蛋白和(或)肌上皮标记物或EGFR)。结果腺腔A型16例(32%),腺腔B型19例(38%),HER2过表达型13例(26%),基底细胞样型2例(4%),无正常乳腺型。2例基底细胞样型,均表达CK5/6、CD117,例1同时表达SMA,例2表达CK8、CK18、34βE12、S-100,均为高级别导管内癌。结论乳腺导管内癌可按免疫表型进行分子分型,部分导管内癌具有与基底细胞样癌相同的免疫表型,可能是基底细胞样癌的前驱病变,其诊断依赖于免疫组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 导管内癌 免疫表型分型
下载PDF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可逆转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爱民 杜双存 +3 位作者 杨晓明 郭瑞峰 王清明 贺福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了解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抗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活性。方法:建立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完成后予hALR腹腔注射。观察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目的:了解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抗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活性。方法:建立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完成后予hALR腹腔注射。观察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及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可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ALT、AST、LDH水平;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的测定表明hALR治疗组大鼠肝组织胶原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及阴性对照组;病理组织切片也发现hALR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及阴性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可逆转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蛋白质类 免疫刺激复合物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不同ER、PR状态乳腺癌中AR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健 张旭 +4 位作者 田茹 刘艺 董红梅 郭瑞峰 梁化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AR在不同ER、PR状态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ER、PR在173例乳腺癌中的表达,依据结果分组:(1)AR状态分组:AR阳性组和AR阴性组;(2)ER、PR状态分组:En组(ER、PR均阴性)、Ep组[ER和(或)PR阳性];(3)AR、E... 目的探讨AR在不同ER、PR状态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ER、PR在173例乳腺癌中的表达,依据结果分组:(1)AR状态分组:AR阳性组和AR阴性组;(2)ER、PR状态分组:En组(ER、PR均阴性)、Ep组[ER和(或)PR阳性];(3)AR、ER、PR联合分组:En-AR+(En组且AR阳性)、En-AR-(En组且AR阴性)、Ep-AR+(Ep组且AR阳性)、Ep-AR-(Ep组且AR阴性),其中En-AR-又称为均阴性组,其他三组统称为部分或完全阳性组。不同分组方法比较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p组AR阳性率62.8%(54/86),En组AR阳性率37.9%(33/8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AR阳性组体积小、核分裂少、组织学分级低(P<0.05);En-AR-组表现为核分裂多、组织学分级高(P<0.01),此外En组内AR阳性者核分裂少、组织学分级低(P<0.05),Ep组内AR阳性者临床分期高(P=0.000),En-AR+、Ep-AR+、Ep-AR-比较均无差异。结论AR在不同激素状态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不同,ER、PR均阴性乳腺癌表达AR者预后较好,ER、PR阳性乳腺癌表达AR者临床分期高。在选择针对性药物时应考虑到不同激素受体状态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雄激素 受体 雌激素 P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在苹果叶片表面的润湿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瑞峰 高越 +5 位作者 张鹏九 刘中芳 封云涛 张润祥 庾琴 范仁俊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5-219,共5页
采用光学视频接触角测量仪测定了苹果叶片的表面自由能,以及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 beta-cyfluthrin EW)稀释液的表面张力及静态接触角、0~60 s动态接触角。结果表明:苹果叶片近轴面的表面自由能为52.76 mJ/m2,以极性分量为... 采用光学视频接触角测量仪测定了苹果叶片的表面自由能,以及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 beta-cyfluthrin EW)稀释液的表面张力及静态接触角、0~60 s动态接触角。结果表明:苹果叶片近轴面的表面自由能为52.76 mJ/m2,以极性分量为主导;而远轴面的表面自由能为21.79 mJ/m2,且以色散力分量(非极性分量)为主导。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2000倍稀释液的表面张力为52.45 mN/m,与25 g/L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稀释液的相近,远低于去离子水的表面张力74.65 mN/m;其静态接触角与25 g/L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稀释液的无显著差异,且在0~60 s内接触角下降趋势最快。研究表明:苹果叶片的近轴面比远轴面更易被药液润湿;在苹果园喷施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时,药液的稀释倍数不宜太高,以2000倍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氟氯氰菊酯 水乳剂 润湿性 接触角 表面自由能 表面张力 苹果叶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