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电子废弃物回收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6
1
作者 郭甲嘉 苏明明 靳敏 《环境保护》 CSSCI 2018年第19期68-70,共3页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数量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互联网+"WEEE回收模式为高效回收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首先归纳了我国"互联网+"电子废...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数量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互联网+"WEEE回收模式为高效回收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首先归纳了我国"互联网+"电子废弃物回收模式的现状,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政府引导行业合作、"互联网+"技术系统持续更新、加强"互联网+"回收模式的宣传与推广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WEEE “互联网+”回收 循环经济 绿色供应链 再生资源
下载PDF
互联网+WEEE回收模式的路径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靳敏 郭甲嘉 苏明明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随着“互联网+”行动战略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互联网+回收模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的回收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文章系统梳理了互联网+WEEE回收模式的... 随着“互联网+”行动战略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互联网+回收模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的回收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文章系统梳理了互联网+WEEE回收模式的回收渠道及发展历程和特点,阐释了影响其发展的利益相关者间逻辑关联的相互作用:企业自身缺点局限了回收能力,政府职能缺失和消费者参与不足进一步加剧了企业困境,最终导致了企业盈利规模小,回收能力不足以带动整个产业规模化发展。从回收企业、消费者和政府3个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通过逆向推理列出突破制约的主要条件,基于经济、共享、生态和安全4个原则,设计出由核心利益相关者协同合作,兼顾回收、监督和宣教3个功能,可行性程度高、成本较小的政府主导型回收路径,并建议开展线上的统一回收平台和线下以社区为主布局智能回收设备或回收站点的建设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回收 WEEE 利益相关者 回收路径
下载PDF
国家公园体制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变迁——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甲嘉 沈大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430-6438,共9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经历了由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向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重要变迁。应用多源流理论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变迁。从内在逻辑、民主化程度和变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多源流理论在中国保护地变迁研究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经历了由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向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重要变迁。应用多源流理论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变迁。从内在逻辑、民主化程度和变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多源流理论在中国保护地变迁研究中的适用性;从问题源流、政治源流和政策源流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梳理了变迁的逻辑路线,总结了变迁的内容,变迁内容包括管理客体、管理主体和管理手段三个方面。结果表明: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变迁是问题源流、政治源流和政策源流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表现在问题源流中的指标数据和问题反馈促进了政策源流中政策建议和方案的提出,而焦点事件与政治源流中执政理念的冲突对变迁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政策源流存在渐进式完善过程,尤其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对政策源流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此次变迁的逻辑路径主要包含三股源流的相互作用,通过引入国家公园重塑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促进其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保护地体系 政策变迁 多源流理论 焦点事件 政策试点
下载PDF
绿色社区实践对城市环境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甲嘉 靳敏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21年第6期56-57,共2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环境质量也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城市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绿色社区的相关实践在社区层面推广生态环保和绿...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环境质量也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城市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绿色社区的相关实践在社区层面推广生态环保和绿色消费等理念,践行绿色生活行为。这有助于公民认识和行使自己的生态环境权利和责任,有助于为新时代城市环境治理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更丰富的经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治理 绿色社区 城市环境质量 绿色消费 生态环境 生态环保 社区层面 必要性和紧迫性
下载PDF
水价形成机制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5
作者 郭甲嘉 陈琛 《中国物价》 2021年第3期90-93,共4页
健全水价形成机制是水价改革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定价原则能有效指导水价改革。本文在梳理国际水价形成机制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水价形成机制所反映的公平性、成本回收、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及其应用方式。在深化改革和绿色价格机制... 健全水价形成机制是水价改革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定价原则能有效指导水价改革。本文在梳理国际水价形成机制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水价形成机制所反映的公平性、成本回收、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及其应用方式。在深化改革和绿色价格机制的现实需求下,建议我国水价改革应以调价机制和信息公开为突破,以阶梯式水价为抓手,积极落实供水服务成本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价 水价形成机制 定价原则 国际经验
下载PDF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的环境效益及空间格局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甲嘉 何宛谦 靳敏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6-636,共11页
明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回收处理的环境效益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促进回收处理体系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本文基于保有量系数法估算了充分规范回收处理和省际流动情景下2020年中国31个省份... 明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回收处理的环境效益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促进回收处理体系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本文基于保有量系数法估算了充分规范回收处理和省际流动情景下2020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WEEE回收处理量,测算了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并结合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环境效益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20年WEEE回收处理实现节约原材料和能源7621.5万t、减少污染物排放18978.9万t、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32.7万t;(2)WEEE回收处理的环境效益在空间上呈现"东强西弱"的总体格局;(3)WEEE回收处理的环境效益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局部空间关联特征表现为"东部沿海高-高集聚"、"北部省份低-低集聚"、福建省和江西省低-高异常、四川省高-低异常的特征。(4)WEEE回收处理环境效益前5位中的广东、浙江和河南并未形成高-高集聚的空间特征。据此,提出完善正规高效的WEEE回收处理体系、从区域空间尺度对WEEE回收处理设施及能力进行布局、提高具有明显集聚优势省份的WEEE回收处理设施利用率、充分发挥环境效益较高省份带动辐射作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回收处理 环境效益 保有量系数法 空间自相关 空间分布 集聚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水量分配和再分配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琛 郭甲嘉 沈大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9-812,共14页
流域水资源配置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本文应用破产理论和规则,研究了4种情形下的黄河流域水量分配和再分配,包括1987年流域水量分配、流域水量与入河泥沙量变化下的再分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再分配以及南... 流域水资源配置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本文应用破产理论和规则,研究了4种情形下的黄河流域水量分配和再分配,包括1987年流域水量分配、流域水量与入河泥沙量变化下的再分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再分配以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下的再分配。得到以下发现:①1987年流域水量分配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发现,分配最接近SSRs-PRO规则,在考虑省区地理位置的基础上体现了上下游统筹。②在当前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水沙关系变化情景下的分析表明,流域再次面临破产分配。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综合农业用水效率的再分配显示,用水效率高的山东、河南和四川在所有破产规则下分配水量都增加,而效率低的山西、青海、甘肃和宁夏都下降。④比较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50.0亿、90.0亿和170.0亿m^(3)的规模发现,调水90.0亿m^(3)并继续沿用"87方案"的SSRs-PRO规则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将破产理论应用于黄河流域为黄河流域水量分配和再分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破产分配 水量再分配 农业用水效率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