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细胞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相锐 吴封平 +1 位作者 潘敏 吴晓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4期2137-2139,共3页
目的 分析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患儿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探究BICE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收治的30例BICE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期收治不伴惊厥发作的30例轻度胃肠炎患儿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儿就诊当日静脉血2 ml,对炎症因子[白介... 目的 分析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患儿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探究BICE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收治的30例BICE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期收治不伴惊厥发作的30例轻度胃肠炎患儿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儿就诊当日静脉血2 ml,对炎症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IL-1、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CE患儿存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异常,通过对机体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可为该病症的尽早判定、预后评判提供有效参考,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胃肠炎 婴幼儿良性惊厥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儿科几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相锐 饶思思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儿科几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式。方法将我院儿科接收的272例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回顾性分析,深入的探究所有患儿患病之后的临床表现,在患儿疾病的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目的分析、对比儿科几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式。方法将我院儿科接收的272例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回顾性分析,深入的探究所有患儿患病之后的临床表现,在患儿疾病的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在所有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中,64例为智力低下患儿、65例为先天性脑积水患儿、50例为脑性瘫痪患儿、52例为癫痫患儿,还有41例为脑膜炎患儿,同时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后的精神状态评分(90.65±5.47)分和运动功能评分(91.45±5.22)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精神状态评分(70.08±3.21)分和运动功能评分(72.55±3.08)分(P<0.05)。结论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在影响患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制约其正常生活,这就需要儿科医护人员有效的应用治疗措施,帮助患儿尽快的恢复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 治疗方式
下载PDF
奥拉西坦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电图特征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郭相锐 高凯华 潘敏 《当代医学》 2022年第9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奥拉西坦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电图特征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研究奥拉西坦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电图特征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脑电图特征、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脑电图特征(α、β、θ、δ功率)、炎症因子水平(IL-1β、IL-6、TNF-α、N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β、δ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α、θ功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IL-1β、IL-6、TNF-α、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奥拉西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特征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小剂量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对血清细胞因子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郭相锐 潘敏 饶思思 《当代医学》 2022年第3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对血清细胞因子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治疗,... 目的探讨小剂量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对血清细胞因子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剂量托吡酯片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细胞因子指标[神经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SE、Hcy、IGF-1、IL-2、IL-6、TNF-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癫痫 丙戊酸钠 托吡酯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儿童性早熟19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胡华燕 谢薇 +1 位作者 杨培 郭相锐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467-247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性早熟的年龄、病因及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4月~2010年5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92例(男5例,女187例)性早熟儿童的年龄、临床特征、病因、实验室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性早熟中以女性为... 目的:探讨儿童性早熟的年龄、病因及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4月~2010年5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92例(男5例,女187例)性早熟儿童的年龄、临床特征、病因、实验室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性早熟中以女性为主,占97.4%,年龄以8月~1岁占2.08%,~3岁占28.12%,~9岁7月占69.79%。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乳房增大占92.9%,其次为乳房色素沉着占65.5%,外阴分泌物增多占12.3%,阴毛早现占4.3%和阴蒂(阴茎)、睾丸增大占4.6%,阴道出血占0.01%。病因:促性腺素依赖性性早熟(CPP)占26.4%,同性性早熟中女性除垂体肿瘤2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例、Williams综合征1例外,余均为特发性性早熟,男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例。非促性腺素依赖性性早熟(GIPP)占73.6%。女性均表现为同性性早熟,男性则因外源性摄入雌激素(避孕药)表现为异性性早熟3例。<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达28.12%,除1例CAH及1例垂体肿瘤外,均为GIPP,发病人群以农村儿童多见占87%,尤以留守儿童为主,以酸奶饮料代替牛奶,不加节制的喝饮料和吃油炸小零食以及误服避孕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儿童性早熟病因复杂,须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特别关注农村婴幼儿饮食安全,提高家长认知能力,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病因 婴幼儿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