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期加一剂蒽环类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SCCLG/SCCCG-APL协作组
1
作者 樊重 杨良春 +29 位作者 陈以乔 万伍卿 麦惠容 杨丽华 兰和魁 周敦华 李婉丽 郭碧赟 何飞 廖柳华 陈惠芹 甄子俊 贺湘玲 冯晓勤 陈国华 吉训琦 陈沫 黎巧茹 龙兴江 田川 符莹 罗杰思 黄丹萍 张晓莉 唐燕来 王丽娜 李毓 李彬 黄礼彬 罗学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6-90,96,共6页
目的成人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HR-APL)的去化疗诱导治疗,其疗效和安全性在儿童患者中尚未得到验证,需开展儿童的研究。方法数据来自华南儿童APL协作组的前瞻性研究资料,≤16岁、完成诱导治疗的NHR-APL患儿纳入分析。在砷剂+全... 目的成人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HR-APL)的去化疗诱导治疗,其疗效和安全性在儿童患者中尚未得到验证,需开展儿童的研究。方法数据来自华南儿童APL协作组的前瞻性研究资料,≤16岁、完成诱导治疗的NHR-APL患儿纳入分析。在砷剂+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治疗的基础上,比较加或不加1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米托蒽醌10mg/m^(2)(化疗或无化疗组)的缓解情况和不良事件率。结果化疗组139例,无化疗组27例,两组的诱导治疗结果比较:达血液学完全缓解的中位天数分别为26.0(22.0,31.5)d和31.0(27.5,35.0)d(P=0.002);分子学完全缓解分别有29.5%和3.7%(P=0.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分别有43.2%和74.1%(P=0.003);最高白细胞中位数分别为8.6(IQR 4.9,18.4)×10^(9)/L和22.7(IQR 16.0,41.7)×10^(9)/L(P<0.001);确诊分化综合征分别有5.8%和33.3%(P<0.001);出凝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4.4%和51.9%(P<0.001)。感染、颅内高压、心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相似(均P>0.1)。结论儿童NHR-APL可能有别于成人患者,与无化疗比较,诱导治疗加1剂量蒽环类疗效更好,并发症的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儿童 化疗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柔红霉素化疗心脏毒性反应的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郭碧赟 温红 黄建琪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柔红霉素(DNR)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患儿的心脏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接受DNR治疗的ALL患儿的资料,分析化疗后出现心脏毒性反应患儿的临床特点、ECG、24h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I(cTnI)、B型利钠肽... 目的观察柔红霉素(DNR)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患儿的心脏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接受DNR治疗的ALL患儿的资料,分析化疗后出现心脏毒性反应患儿的临床特点、ECG、24h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I(cTnI)、B型利钠肽(BNP)、超声心动图变化,按药物累积量进行分组分析,并对此类患儿应用心脏保护剂及换用替代药物去甲氧柔红霉素进行防治后跟踪随访。结果 92例患儿中有7例出现心脏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经暂停化疗并加强防治后,心脏损害均得到改善。结论治疗ALL患儿时,应采用有效监测方法,定期对心脏进行毒性监测,及时控制柔红霉素累积剂量,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以减少心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心脏毒性 儿童白血病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中毒后成功解救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郭碧赟 白海涛 +3 位作者 吴谨准 温红 王玥 连珠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23-124,140,共3页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儿童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其诊断更加精准,治疗方案更加完善,5年以上长期无病生存(long term disease free survival,L-DFS)率已达到80%以上[1-2]。其中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冲击化疗(...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儿童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其诊断更加精准,治疗方案更加完善,5年以上长期无病生存(long term disease free survival,L-DFS)率已达到80%以上[1-2]。其中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冲击化疗(>1g/m^2)可透过血脑、血眼、血睾丸屏障,作为庇护所治疗和全身巩固治疗的有效手段,在清除微小病灶、降低肿瘤复发率及预防髓外白血病的发生等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甲氨蝶呤(MTX)剂量的增加,相关副作用也增多,甚至可危及生命。现通过复习1例ALL患儿大剂量MTX中毒(48h MTX血药浓度高达58.32μmol/L)后成功解救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并发症、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甲氨蝶呤 中毒 白血病 文献复习
下载PDF
聚酰胺-胺型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碧赟 曹励之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2年第5期225-227,共3页
聚酰胺-胺型纳米载体是一种高分子多聚物,商品名为superfectTM,因为其形状及表面胺基团的设置精细,故有“人工球状蛋白”之称。它的表面主要为胺基团,具有结合、浓缩药物或DNA的能力,并将它们高效导入各种细胞,通过适当的修饰可以靶向定... 聚酰胺-胺型纳米载体是一种高分子多聚物,商品名为superfectTM,因为其形状及表面胺基团的设置精细,故有“人工球状蛋白”之称。它的表面主要为胺基团,具有结合、浓缩药物或DNA的能力,并将它们高效导入各种细胞,通过适当的修饰可以靶向定位,体外显示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因而可以在医学研究包括药物控释系统充当基因治疗中的基因转移载体,在诊断、监测中都可以起到重大的作用,目前是各学科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型纳米载体 研究进展 基因转移 药物载体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4例分析
5
作者 郭碧赟 温红 +2 位作者 黄建琪 陈玲 白海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2001-2010年在本院住院的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病历资料,为儿童ALL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初发AL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初发ALL患儿年就诊例数由2001年的8例上升到2010年的28例,平均年增长率为13... 目的分析2001-2010年在本院住院的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病历资料,为儿童ALL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初发AL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初发ALL患儿年就诊例数由2001年的8例上升到2010年的28例,平均年增长率为13.3%。男女性别比例为1.75∶1。儿童初发ALL的年龄分布以2~7岁组最多,起病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其中T-ALL 33例(17.9%),伴有髓系抗原表达2例;B-ALL 151例(82.1%),伴有髓系抗原表达11例。染色体异常47例(47/156),融合基因异常9例(9/20)。发病季节上差异无显著性。184例中92例接受治疗,化疗缓解率96.7%。化疗后合并感染率38.8%。结论本院初发儿童ALL的就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强儿童白血病的防治尤其重要。提高白血病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亦是目前应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儿童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闽南地区儿童实体肿瘤单中心研究
6
作者 郭碧赟 王玥 +3 位作者 温红 连珠兰 胡洋帆 白海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294-297,309,共5页
目的了解2015—2019年我院儿童实体肿瘤收治情况,为儿童实体肿瘤的防控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五年间我院14周岁以下467例新发儿童实体肿瘤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7例儿童实体肿瘤患者初次就诊科室各异,... 目的了解2015—2019年我院儿童实体肿瘤收治情况,为儿童实体肿瘤的防控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五年间我院14周岁以下467例新发儿童实体肿瘤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7例儿童实体肿瘤患者初次就诊科室各异,儿外科共收治205例,占43.9%,其次是儿内科98例,占21.0%;男性238例,女性229例,男女之比为1.04∶1;0~3岁病例数占比最高为52.9%,11~14岁年龄组最低为9.0%;手术/活检率99.1%;病理诊断率100%;良性肿瘤353例,占比75.6%,恶性肿瘤93例,占比19.9%,交界性21例,占比4.5%;良性肿瘤发病顺序为血管瘤、钙化上皮瘤、错构瘤等,恶性肿瘤则为恶性畸胎瘤、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颅内和脊髓内肿瘤、淋巴瘤和网状内皮细胞肿瘤等;恶性肿瘤基因检测率达到31.2%(29/93)。结论儿童实体肿瘤有自己的年龄及种类特点,发病率不容小觑,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改善,我们更需加强多学科合作使儿童实体肿瘤的防控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实体肿瘤
下载PDF
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合并感染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朝霞 曹励之 +1 位作者 郭碧赟 俞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2524-2527,共4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1998 ̄2003年收治的464例,640例次白血病患儿在化疗后的感染情况,包括感染日期、感染部位、发热持续时间、白细胞数、病原体、化疗阶段和抗生素使用情... 目的探讨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1998 ̄2003年收治的464例,640例次白血病患儿在化疗后的感染情况,包括感染日期、感染部位、发热持续时间、白细胞数、病原体、化疗阶段和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在640例次化疗病例中,共有272例次发生感染。其中,急淋患儿感染率高于急非淋患儿;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感染的绝大多数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在化疗阶段中,诱导缓解阶段易发生感染;白细胞数越低,感染率越高,发热持续时间越长;同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种类越多,感染几率越大。对于已感染患儿,使用抗生素加辅助治疗比单独使用抗生素者发热持续时间短。结论感染为白血病患儿在化疗后的主要合并症,易发生在诱导缓解阶段,尤其是粒细胞减少期,应加强对这部分患儿的管理;对白血病患儿化疗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应慎重,注意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感染 化疗 抗生素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ARID5B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珊珊 许锦平 +3 位作者 吴谨准 郭碧赟 温红 白海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ARID5B基因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闽南地区汉族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0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及116名年龄、性别、种族匹配的对照人群中的ARID5B基因rs7073837和rs10821936多态位点用荧光能量... 目的探讨ARID5B基因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闽南地区汉族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0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及116名年龄、性别、种族匹配的对照人群中的ARID5B基因rs7073837和rs10821936多态位点用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技术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易感性。结果两位点在两组人群中的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均>0.05)。多态性位点rs7073837在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rs10821936位点与对照组相比,TT、TC、CC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L组等位基因C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33,P<0.001),提示等位基因C是ALL发生的危险因素(OR=2.203,95%CI:1.507-3.220)。结论 ARID5B基因rs10821936位点是闽南地区汉族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携带突变基因序列C的个体可增加急性白血病的发病风险;而多态性位点rs7073837可能与儿童急性白血病人群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ARID5B基因 多态性 发病机制 儿童
下载PDF
长期小剂量凝血因子Ⅷ预防重度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的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温红 郭碧赟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FⅧ)长期小剂量次级预防重度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的疗效与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4月1日~2011年4月1日我院16位2~16岁重度血友病A患儿进行FⅧ预防性静脉输注(每次5~15 U/kg,间隔3 d),记录治疗前1年与治疗后... 目的探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FⅧ)长期小剂量次级预防重度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的疗效与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4月1日~2011年4月1日我院16位2~16岁重度血友病A患儿进行FⅧ预防性静脉输注(每次5~15 U/kg,间隔3 d),记录治疗前1年与治疗后1年的关节出血次数,同一关节反复出血的情况,治疗前后FⅧ抑制物产生情况,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丁肝、戊肝感染情况及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1年关节出血次数为(29.69±4.48),治疗后1年关节出血次数为(10.94±3.30)次,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靶关节出血发生率为45.2%,治疗后靶关节出血发生率为14.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FⅧ抑制物产生率为12.5%,产生率低及抗体滴度低,治疗前后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均阴性,肝功能正常。结论 FⅧ长期小剂量次级预防输注可有效减少中重度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次数,同时可有效减少靶关节出血发生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关节的功能,且FⅧ抑制物产生率及滴度低,无相关疾病传播,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凝血因子Ⅷ 预防治疗
下载PDF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预防紫癜肾及改善高凝状态的效果观察(附82例报告) 被引量:5
10
作者 温红 郭碧赟 苏潘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 血液高凝状态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预防 紫癜肾 高黏滞血症 肾损害 尿常规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明华 曹励之 郭碧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 通过对7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临床分析,探讨儿童AITL诊治方法。方法对近15年来诊断AITL住院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淋巴结活检特点、治疗方案及其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ITL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肝脾... 目的 通过对7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临床分析,探讨儿童AITL诊治方法。方法对近15年来诊断AITL住院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淋巴结活检特点、治疗方案及其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ITL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肝脾淋巴结大、贫血等为特点,病理学形态表现为三联征,免疫表型T、B淋巴细胞均有表达,以T系为主。结论 该病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确诊靠淋巴结活检,预后个体差异较大,治疗上应根据病情选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 淋巴瘤 儿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及/或地塞米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温红 郭碧赟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92-194,共3页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类 地塞米松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抗体生成
下载PDF
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其干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温红 郭碧赟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0-32,共3页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具有耗竭天冬氨酸的独特作用,使其成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在诱导缓解和强化治疗中的重要化疗药物,但随着近10余年来的广泛临床应用,L-Asp药物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1],出凝血功能异常、低蛋白水肿、胰腺...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具有耗竭天冬氨酸的独特作用,使其成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在诱导缓解和强化治疗中的重要化疗药物,但随着近10余年来的广泛临床应用,L-Asp药物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1],出凝血功能异常、低蛋白水肿、胰腺炎是常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门冬酰胺酶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强化治疗 凝血功能障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干预 药物不良反应 凝血功能异常
下载PDF
ARID5B基因rsl0821936多态位点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关联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4
作者 陈先睿 温红 +3 位作者 黄建琪 郭碧赟 白海涛 吴谨准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3期197-205,共9页
目的评价ARID5B基因rsl0821936多态位点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的关联。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CC、OVID、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上的中英文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03月。... 目的评价ARID5B基因rsl0821936多态位点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的关联。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CC、OVID、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上的中英文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03月。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数据和评价纳入文献,并进行文献偏倚风险评价。采用RevMan5.3和Stata 12.0软件,分别以风险等位基因频率、隐性、显性、共显性和等位基因模型对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的关联进行meta分析。结果 15篇文献共19个研究纳入meta分析,病例组11 542例,对照组30 205例。所有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风险等位基因频率(OR=1.77, 95%CI:1.70-1.85)、隐性(OR=1.94, 95%CI:1.61-2.23)、显性(OR=1.92, 95%CI:1.75-2.12)、共显性(OR=2.65, 95%CI:2.31-3.03;OR=1.71, 95%CI:1.54-1.89)及等位基因模型(OR=1.67, 95%CI:1.49-1.87)与儿童ALL易感风险均存在关联。按照种族进行分组分析显示,中国人群的显性模型(CC+TC vs TT)(OR=2.16,95%CI:0.93-5.00)与儿童ALL易感性无关,其余各基因模型亚组分析与增加儿童ALL发生风险仍具有关联。结论 ARID5B基因rsl0821936多态位点与增加儿童ALL易感风险可能存在关联,但与中国儿童ALL人群的易感相关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ARID5B rs10821936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以颅内静脉窦血栓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陈先睿 黄建琪 +3 位作者 郭碧赟 温红 白海涛 许锦平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1期76-79,共4页
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儿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儿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以颅内静脉窦血栓为首发表现缺乏特异性,在积极抗凝抗血栓治疗的同时应尽早找出... 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儿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儿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以颅内静脉窦血栓为首发表现缺乏特异性,在积极抗凝抗血栓治疗的同时应尽早找出原发病避免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单核细胞 急性 窦血栓形成 颅内 儿童
下载PDF
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32例
16
作者 林刚曦 骆宜茗 +3 位作者 陈玲 陈茂荣 郭碧赟 何必子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患儿采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与未采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凝血酶原... 目的探讨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患儿采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与未采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患儿,其出院时的情况较未采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的患儿好。对比两者纠正APTT延长的时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 颅内出血 凝血酶原复合物
下载PDF
136例次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病人的发热与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红 郭碧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简称粒缺)患儿发热与感染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0日我科47例共136例次化疗后粒缺病人的发热及感染情况。结果粒缺后发生发热91例次,发热率66.9%;感染54例次,感染率39.7%;发热中59.3%发生感染... 目的探讨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简称粒缺)患儿发热与感染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0日我科47例共136例次化疗后粒缺病人的发热及感染情况。结果粒缺后发生发热91例次,发热率66.9%;感染54例次,感染率39.7%;发热中59.3%发生感染;感染的发生率随粒缺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粒缺后发热率高,需尽早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一旦发热,先给予经验性用药,病原菌明确者参照药敏结果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疗法 粒细胞缺乏 发热 感染
下载PDF
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染色体6q16.3~21区域候选肿瘤抑制基因的定位与鉴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康睿 曹励之 +9 位作者 俞燕 杨明华 张朝霞 郭碧贇 谢岷 陈英 谭志红 王卓 胡婷 吴秀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71,共7页
为了克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候选肿瘤抑制基因,首先选取分布于6q16.3~21上的11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139例中国儿童ALL标本进行杂合性缺失(LOH)分析.分析显示32%的患者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LOH,且高频缺失区位于D6S1709~D6S... 为了克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候选肿瘤抑制基因,首先选取分布于6q16.3~21上的11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139例中国儿童ALL标本进行杂合性缺失(LOH)分析.分析显示32%的患者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LOH,且高频缺失区位于D6S1709~D6S301之间,大小为2cM.各位点LOH与白细胞总数、病态细胞数有显著性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形态学分型和免疫学分型无显著相关(P>0.05).进一步在高频缺失区域内,采用定位候选克隆策略、生物信息学技术及RT-PCR技术筛选、鉴定与儿童ALL相关的候选肿瘤抑制基因及其cDNA片段.在D6S1709~D6S301之间筛选到一个在儿童ALL细胞中低表达的EST(GenBank登录号:AA403058),与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比较,在15例ALL患者中有10例表达下调(P<0.05).采用数字化差异表达分析显示,位于6q16.3~21区域内的AMD1基因、PPIL6基因和WASF1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丰度要低于正常组织(P<0.05).上述结果为进一步在6q16.3~21区域克隆肿瘤抑制基因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q16.3~21 肿瘤抑制基因 杂合性缺失 表达序列标签(EST) 数字化差异表达分析
下载PDF
华南地区儿童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多中心研究
19
作者 郭碧赟 王玥 +9 位作者 李健 李春富 冯晓勤 郑敏翠 刘四喜 杨丽华 江华 徐宏贵 贺湘玲 温红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1-888,共8页
目的分析华南地区儿童核心结合因子(CBF)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华南急性髓系白血病协作组的9个医学中心确诊的584例初诊AM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融合基因结... 目的分析华南地区儿童核心结合因子(CBF)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华南急性髓系白血病协作组的9个医学中心确诊的584例初诊AM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融合基因结果分为CBF-AML组(189例)与非CBF-AML组(395例),其中CBF-AML组患儿分为AML1-ETO亚组(154例)与CBFβ-MYH11亚组(35例),根据诱导方案非随机选择结果分为A组[FLAG-IDA(氟达拉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134例]及B组[DAE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依托泊苷),55例],分析各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缓解率、复发率、病死率、分子遗传特征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584例AML患儿中男346例、女238例,其中CBF-AML患儿共189例,男117例、女72例,诊断年龄为7.3(4.5,10.0)岁,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为21.4(9.7,47.7)×109/L,CBF-AML患儿第1个疗程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及病死率与非CBF-AM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1.0%(172/189)比78.0%(308/395),10.1%(19/189)比18.7%(74/395),13.2%(25/189)比25.6%(101/395),均P<0.05]。CBF-AML患儿中CBFβ-MYH11亚组与AML1-ETO亚组相比,初发白细胞计数≥50×109/L的比例更高,髓外浸润比例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5.7%(23/35)比14.9%(23/154),2.9%(1/35)比16.9%(26/154),均P<0.05],AML1-ETO亚组容易发生附加染色体异常(75/154),其中性染色体缺失最常见(53/154)。与B组相比,A组附加染色体异常及使用减瘤方案的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0%(67/134)比29.1%(16/55),34.3%(46/134)比18.2%(10/55),均P<0.05]。CBF-AML组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5年总生存率(OS)均优于非CBF-AML组[(77.0±6.4)%比(61.9±6.7)%,(83.7±9.0)%比(67.3±7.2)%,均P<0.05]。CBF-AML患儿中AML1-ETO亚组与CBFβ-MYH11亚组的EFS及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ML1-ETO亚组患儿多因素分析显示第1次完全缓解率和初始白细胞计数高(≥50×109/L)均是影响EFS[HR=0.24,95%CI 0.07~0.85;HR=1.01,95%CI 1.00~1.02;均P<0.05]及OS[HR=0.24,95%CI 0.06~0.87;HR=1.01,95%CI 1.00~1.02;均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CBF-AML以AML1-ETO为主,有更高的髓外浸润,容易发生附加染色体异常,尤其是性染色体缺失,AML1-ETO与CBFβ-MYH11患儿预后相当。针对白细胞计数高及附加染色体异常患儿,选择诱导方案FLAG-IDA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类 白血病 髓样 多中心研究 儿童
原文传递
初发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特征及首次治疗反应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连珠兰 葛丹丹 +1 位作者 王玥 郭碧赟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3年第5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讨初发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及首次治疗反应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9例初发B-ALL患儿资料,获得患儿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初发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及首次治疗反应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9例初发B-ALL患儿资料,获得患儿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等数据。按照儿童ALL诊疗规范(2018版),进行基因分型和首次诱导化疗后临床危险度分层及化疗方案制订。分析B-ALL患儿不同基因分型与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临床危险度分层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49例患儿中位年龄3.0岁(四分位数间距:3.2岁),男性32例(65.3%),女性17例(34.7%),男女比1.88∶1。治疗前基因突变35例(71.4%),无突变14例(28.6%)。基因突变35例中,E2A-PBX15例(10.2%),其中伴费城染色体(Ph)样1例;IKZF1缺失8例(16.3%),其中伴Ph样4例,伴Ph阳性1例,伴MLL重排1例;MLL重排3例(6.1%);单独Ph样12例(24.5%);TEL-AML16例(12.2%),其中伴Ph样2例;单独Ph阳性1例(2.0%)。临床危险度分层高危7例(14.3%),中危28例(57.1%),低危14例(28.6%)。诱导化疗前基因突变患者临床危险度高、中危患者比例[20.0%(7/35)比0.0%(0/14)、62.9%(22/35)比42.9%(6/14)]及诱导化疗第33天基因突变情况发生改变患者比例[42.9%(15/35)比0.0%(0/14)]均高于治疗前基因未突变患者(均P<0.01),诱导化疗前是否基因突变与性别、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激素敏感性、诱导化疗第15天至第19天骨髓微小残留病(MRD)、诱导化疗第33天MRD均不相关(均P>0.05)。患儿临床危险度分层与初诊时白细胞计数(r=0.392,P=0.005)、中性粒细胞计数(r=0.453,P=0.001)、淋巴细胞计数(r=0.418,P=0.001)、单核细胞计数(r=0.359,P=0.017)、血尿酸水平(r=0.378,P=0.007)、治疗前(r=0.316,P=0.027)和诱导化疗第15天至第19天(r=0.399,P=0.005)及诱导化疗第33天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r=0.408,P=0.028)以及诱导化疗第33天骨髓MRD≥0.0001患儿比例(χ^(2)=15.42,P<0.001)、治疗前基因突变患儿比例(χ^(2)=9.10,P=0.005)均相关。结论B-ALL患儿初发时血液中高水平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幼稚淋巴细胞、血尿酸以及化疗第15天至第19天,第33天幼稚淋巴细胞、化疗第33天MRD、基因型与治疗反应不佳可能相关。临床危险度分层与基因突变情况相关,基因突变可能是B-ALL患儿治疗反应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B细胞 儿童 细胞遗传学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