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超越危机 走向成熟——世纪之交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走向 |
郭祖仪
霍涌泉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6
|
|
2
|
论品德心理结构的社会心理模式 |
郭祖仪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3
|
|
3
|
马克思恩格斯的需要建构思想与心理科学的研究 |
郭祖仪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4
|
|
4
|
巴甫洛夫学说的终结与心理科学的研究 |
郭祖仪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5
|
试论政治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
郭祖仪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3
|
|
6
|
心理学的三次思潮与人类的需要 |
郭祖仪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1
|
|
7
|
从现代神经生理学看巴甫洛夫学说 |
郭祖仪
|
《心理科学通讯》
|
1981 |
1
|
|
8
|
试论公民道德判断的基本原则 |
郭祖仪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9
|
荀子《正名》篇的心理语言思想探析 |
郭祖仪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1
|
|
10
|
略论刘泽如对心理学发展的独特贡献 |
郭祖仪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1
|
对心理学中思维定义的质疑与探讨 |
郭祖仪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12
|
大脑是建立“暂时联系”的器官吗?——答疑与商榷 |
郭祖仪
|
《心理科学通讯》
|
1983 |
0 |
|
13
|
试论孔子思想及道德论的阶级属性 |
郭祖仪
|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4
|
简论思维活动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
郭祖仪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
15
|
从教育诸要素看社会对教育本体应有的关照 |
郭祖仪
|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
2001 |
0 |
|
16
|
刘泽如评巴甫洛夫学说 |
郭祖仪
|
《心理学探新》
|
1987 |
0 |
|
17
|
人脑高级功能理论演变的人文透视——兼与朱法良同志商榷 |
郭祖仪
|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
2003 |
0 |
|
18
|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补的乐观心理思想探微 |
霍涌泉
陈永涌
郭祖仪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9
|
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其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
钞秋玲
郭祖仪
王淑兰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
2000 |
68
|
|
20
|
认知方式与幼儿部分遮挡绘画关系的研究 |
王贞琳
李文馥
方俊明
郭祖仪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