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崇明岛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格局 被引量:17
1
作者 罗坤 蔡永立 +1 位作者 郭纪光 左俊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8-913,共6页
绿色河流廊道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生物多样性,提高景观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崇明岛为例,探讨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格局定量研究的方法,针对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绿色河流廊... 绿色河流廊道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生物多样性,提高景观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崇明岛为例,探讨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格局定量研究的方法,针对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绿色河流廊道建设建议。利用GIS处理河流廊道基础数据,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景观格局指数为依据,从崇明岛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构成和廊道网络结构两方面详细分析崇明岛内各行政区域的不同绿色河流廊道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绿色河流廊道总长为952.26 km,廊道建设率基本在80%以上;绿色河流廊道普遍较窄,平均宽度仅为9.96 m,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崇明岛绿色河流廊道比较缺乏,总密度仅0.75 km/km2;各行政区域相比,城镇区域绿色河流廊道建设率高,绿色廊道质量高;农场区域的绿色河流廊道建设不及城镇区域,但绿色廊道较城镇区域要宽。崇明岛河流廊道网络结构简单,网络线点率,连通性偏低,网络中缺乏回路,严重影响滨水生态系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河流廊道 崇明岛 廊道结构 网络结构
下载PDF
上海地区河岸带结构:类型、分布及改进 被引量:8
2
作者 左俊杰 蔡永立 +2 位作者 罗坤 郭纪光 季夏薇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6期24-28,共5页
以河段为调查单元,选取上海地区的222个河段,分别对河道特征、护岸类型、河岸带绿化及周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了河岸带结构类型与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发现有4种类型的河岸挡墙结构,即单级挡墙的结构(D型),两级挡墙的结... 以河段为调查单元,选取上海地区的222个河段,分别对河道特征、护岸类型、河岸带绿化及周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了河岸带结构类型与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发现有4种类型的河岸挡墙结构,即单级挡墙的结构(D型),两级挡墙的结构(S型),特殊结构型(T型)和自然或近自然结构(W型)。老城区的河岸带类型多样,但是使用比例不一,以D型挡墙为主,占76.2%,其次为S型与T型挡墙,均占10%左右;W型挡墙基本不使用。新城区河岸带结构与老城区相似,但W型挡墙的比例较老城区有所增加,占16%;郊区河岸带结构以D型挡墙为主,占53.5%;S型与W型挡墙略低,分别为13.3%和33.4%;农村地区河岸带结构以W型挡墙为主,占86.5%;D型挡墙也有使用,但仅占13.5%。结果表明:不同城市化水平会对河岸带结构与分布产生影响,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如老城区主要使用D型挡墙;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方如农村地区主要使用W型挡墙;新城区、郊区的城市化水平介于以上两者,各类型均有使用,呈现多样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绿化 城市化 河流
下载PDF
基于目标种保护的生态廊道构建——以崇明岛为例 被引量:35
3
作者 郭纪光 蔡永立 +3 位作者 罗坤 左俊杰 刘志国 倪静雪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68-1672,共5页
景观破碎化和适宜生境面积减少是生物多样性降低与物种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态廊道的构建为陆行野生动物扩大活动范围提供了空间途径,从而增加了物种基因交流的机会,提高了种群的生存能力。上海市崇明岛是一个地理上孤立的冲积沙岛,... 景观破碎化和适宜生境面积减少是生物多样性降低与物种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态廊道的构建为陆行野生动物扩大活动范围提供了空间途径,从而增加了物种基因交流的机会,提高了种群的生存能力。上海市崇明岛是一个地理上孤立的冲积沙岛,随着岛上森林斑块的减少与破碎化,依赖林地生境生存的陆行动物个体与种群数量大大减少。本文以崇明岛为例,选择上海市一级保护动物刺猬作为目标种,在分析其生活习性和基质斑块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最小耗费模型和GIS手段,实现了生境斑块之间的最佳连接,建立了以目标动物保护为目的的生态廊道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廊道 最小耗费模型 目标种保护 景观规划
原文传递
2021年滨水空间生态修复研究与规划建设热点回眸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波 陈天 +8 位作者 李小艳 李阳力 李彦军 刘昱 张磊 韩祯 董瑜 李宝军 郭纪光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4-214,共11页
城市更新、韧性城市建设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2021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滨水空间作为城乡“三生”协同发展的重要空间要素,对城乡建设的品质、环境、生态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滨水空间的城市空间、景观建设、水... 城市更新、韧性城市建设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2021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滨水空间作为城乡“三生”协同发展的重要空间要素,对城乡建设的品质、环境、生态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滨水空间的城市空间、景观建设、水生态修复与“双碳”目标紧密相关互相促进。回顾了2021年滨水空间生态修复研究、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新技术运用和技术规范指南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强滨水空间价值提升与生态修复技术和规划建设方法论的研究,加强跨学科的融合和新技术的运用,重视国际先进理念的引进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生态修复 城市更新 韧性城市 陆海统筹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