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淮海平原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春燕 黄冠星 +3 位作者 荆继红 刘景涛 张英 郭维轩 《中国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05-1719,共15页
【研究目的】地下水是保障黄淮海平原生产、生活所需的主要水资源之一。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深入探究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可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 【研究目的】地下水是保障黄淮海平原生产、生活所需的主要水资源之一。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深入探究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可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将黄淮海平原分为山前平原、中部平原、滨海平原三个水文地质单元,综合运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从山前平原到中部平原再到滨海平原地下水中TDS含量逐渐升高,由淡水逐渐演化为微咸水、咸水、盐水、卤水;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从山前平原的44种增至中部平原的74种,而后下降至滨海平原的22种;其中,山前平原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Mg、HCO_(3)-Ca为主,主要受控于一个4因素模式,相比之下,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地下水化学则分别受控于3因素模式。【结论】黄淮海平原地下水化学特征呈明显分带性,从山前平原到中部平原到滨海平原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_(3)型逐渐演化为HCO_(3)·SO_(4)型、HCO_(3)·Cl型、SO_(4)型、SO_(4)·Cl型,最终演化为Cl型水。研究区地下水化学在空间尺度上主要受控于多种自然因素(岩石风化、蒸发浓缩和阳离子交替吸附、海水入侵),其在时间尺度上明显受多种人类活动(地下水超采、土地利用变化、生活污水、化肥、动物粪便)的影响。针对山前平原至滨海平原各区不同的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人类活动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管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形成机制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黄淮海平原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Simulation的水泵叶轮结构静力学仿真分析
2
作者 郭维轩 栗金钊 刘兴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18年第A01期44-45,84,共3页
水泵在农业灌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叶轮是其运行的核心部件。基于在设计过程中,传统计算方法无法反映出叶轮复杂的受力情况等原因,利用Solidworks/Simulation软件创建了水泵叶轮的三维模型,对其结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得到了叶... 水泵在农业灌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叶轮是其运行的核心部件。基于在设计过程中,传统计算方法无法反映出叶轮复杂的受力情况等原因,利用Solidworks/Simulation软件创建了水泵叶轮的三维模型,对其结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得到了叶轮的应力分布以及径向应变情况。研究的仿真结果对水泵叶轮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 叶轮 有限元 静力学 仿真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