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郭致飞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18期161-164,共4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包括强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利用多种手段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临床实习教学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下载PDF
颅底肿瘤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致飞 赵兵 +2 位作者 吴德俊 李德坤 孙锦章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59-664,共6页
目的筛查颅底肿瘤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开颅颅底肿瘤切除术的159例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 目的筛查颅底肿瘤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开颅颅底肿瘤切除术的159例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9例患者中81例发生术后颅内感染,颅内感染率为50.9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5 h(OR=3.438,95%CI:1.371~8.625;P=0.008)、术中失血量≥400 ml(OR=2.308,95%CI:1.115~4.777;P=0.024)、术中开放额窦或乳突气房(OR=16.817,95%CI:3.689~76.658;P=0.000)是颅底肿瘤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多、术中开放额窦或乳突气房的颅底肿瘤患者开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较高,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颅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 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郭致飞 赵兵 +6 位作者 吴德俊 李德坤 江涛 王少华 仰鹏志 孙锦章 沈杰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521-1524,共4页
目的:总结伴有颅内血肿的大脑中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技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的患者手术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18例患者全部一期夹闭责任动脉瘤并清除血肿,术后 CT 血管... 目的:总结伴有颅内血肿的大脑中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技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的患者手术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18例患者全部一期夹闭责任动脉瘤并清除血肿,术后 CT 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复查有2例动脉瘤颈残留复发,术后随访3~50月,按格拉斯哥结果量表(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12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应积极早期显微手术,对于缓解颅内压,防止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临时阻断技术,具备娴熟手术技巧,确保载瘤动脉及分支血管的通畅是手术成功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动脉瘤 破裂 大脑中动脉 脑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5
4
作者 郭致飞 赵兵 +2 位作者 江涛 沈杰 宗钢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17例多发性动脉瘤中,13例(共27个)动脉瘤Ⅰ期手术夹闭,1例分期夹闭,3例部分治疗(包括处理责任动脉瘤)。3例... 目的探讨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17例多发性动脉瘤中,13例(共27个)动脉瘤Ⅰ期手术夹闭,1例分期夹闭,3例部分治疗(包括处理责任动脉瘤)。3例巨大动脉瘤完全夹闭后,切除动脉瘤解除占位效应,包括1例颈内动脉-眼动脉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术后CTA或DSA复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随访1个月~5年,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15例,轻残4例,重残1例,无死亡。结论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复杂动脉瘤效果显著,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需采取充分显露、血管临时阻断、瘤颈缩窄、瘤体成形等综合措施,方能达到满意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复杂 夹闭术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郭致飞 赵兵 +6 位作者 吴德俊 李德坤 王少华 江涛 仰鹏志 孙锦章 沈杰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0期1673-1675,共3页
目的总结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对40例应用三维塑形钛网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修补颅骨缺损40个,2例发生皮下积液,平均手术时间约2 h... 目的总结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对40例应用三维塑形钛网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修补颅骨缺损40个,2例发生皮下积液,平均手术时间约2 h,塑形钛网和颅骨缺损正确对合,患者及家属对颅骨修补结果 100%满意。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技术修复颅骨缺损简单、快捷,可节约手术时间,并发症少,塑性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修补 钛网 三维重建塑形
下载PDF
内窥镜下经鼻筛窦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郭致飞 万经海 +5 位作者 冯春国 徐培坤 程宏伟 汪宇扬 张圣邦 吴德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相关的鼻窦前颅底区域应用解剖学,为鼻内窥镜前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10具(20侧)成人湿尸头标本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开放前后组筛窦,暴露并磨开前颅底,并对涉及的结构进行鼻内窥镜解剖学观察、测量和拍照。选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相关的鼻窦前颅底区域应用解剖学,为鼻内窥镜前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10具(20侧)成人湿尸头标本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开放前后组筛窦,暴露并磨开前颅底,并对涉及的结构进行鼻内窥镜解剖学观察、测量和拍照。选15例临床垂体腺瘤患者头颅CT导航数据导航下进行该入路相关的骨性结构测量。结果鼻小柱基点及基线与各解剖结构的平均距离和夹角分别为:筛前动脉58mm±4.0mm,52.0°±5.5°;筛后动脉65.8mm±3.5mm,41.5°±3.5°;筛板中部53.4mm±3.6mm,50.0°±4.5°;蝶筛交界处68.2mm±5.5mm,38.5°±3.5°;视神经管颅口76.4mm±3.3mm,33.5°±5.5;两侧眶内侧壁之间距离22.4mm±4.5mm;两侧视神经管颅口之间的距离17.3mm±2.4mm;额窦口与鞍结节之间的距离40.3mm±3.6mm。结论内窥镜下经鼻筛窦入路可以完全在内窥镜下比较容易到达前颅底区域,能够很好地暴露两侧眶内侧壁之间前达额窦口和后达蝶鞍的前颅底区域,能够充分显露和切除前颅底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窦/解剖学和组织学 颅底肿瘤/外科学 自由词鼻内窥镜
下载PDF
B淋巴细胞瘤-2结合抗凋亡基因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致飞 汪超 +1 位作者 马春春 赵兵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949-1953,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1,BAG-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SP二步法,检测2009年9月至2021年9月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12例人...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1,BAG-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SP二步法,检测2009年9月至2021年9月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12例人脑胶质瘤标本以及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BAG-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检测到BAG-1总体的阳性表达率为61.3%,BAG-1在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和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4%和71.1%(P=0.001)。BAG-1表达阴性和阳性的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0个月和17个月(P<0.001)。BAG-1表达阴性和阳性的高级别胶质瘤病人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个月和11个月(P<0.001)。BAG-1阴性和阳性表达的病人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个月和8个月(P=0.001)。结论BAG-1在人脑胶质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病人生存时间呈负相关,BAG-1可能成为预测胶质瘤预后及化疗疗效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抗凋亡基因1 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结合手术演示在颅底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郭致飞 赵兵 +1 位作者 吴德俊 李德坤 《科教文汇》 2021年第14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手术演示在颅底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我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40名,分为传统教学组和新型教学组,每组学生20名,传统教学组采用多媒体及手术录像进行教学,新型...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手术演示在颅底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我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40名,分为传统教学组和新型教学组,每组学生20名,传统教学组采用多媒体及手术录像进行教学,新型教学组在传统教学组的基础上引入3D打印的实体模型进行教学,比较分析两组学生培训前后的成绩,并调查学生对新型教学法的满意度和评价情况。结果:新型教学组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并且对新型教学法满意度较高。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手术演示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颅底肿瘤手术的理解,值得临床教学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手术演示 颅底肿瘤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扩大经蝶窦入路显露斜坡区的内镜解剖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汪宇扬 万经海 +6 位作者 王卫红 冯春国 徐培坤 程宏伟 郭致飞 吴德俊 张圣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索内镜下经扩大蝶窦入路显露斜坡区的可行性,为切除斜坡区病变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0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上,模拟内镜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显露斜坡,观察有关显微解剖结构;收集40例成人头颅神经导航影像学资料并在神经导航仪中测... 目的探索内镜下经扩大蝶窦入路显露斜坡区的可行性,为切除斜坡区病变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0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上,模拟内镜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显露斜坡,观察有关显微解剖结构;收集40例成人头颅神经导航影像学资料并在神经导航仪中测量相关解剖距离。结果扩大经蝶窦内镜入路在硬膜外可显露从鞍后到斜坡、枕骨大孔前缘的中线附近结构;在硬膜下可显露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后交通动脉及其与大脑后动脉汇合处、动眼神经、脑干腹侧等结构。在神经导航仪中测得以下数据:前鼻棘至蝶窦口、鞍底、颈内动脉隆突、视神经管隆突、咽结节、枕骨大孔前端的距离分别为(57.61±5.18)、(72.83±6.75)、(67.27±6.27)、(68.89±6.51)、(78.27±5.74)、(91.08±5.20)mm;双侧破裂孔间距、颈静脉结节间距、颈静脉孔间距、颈内动脉管外口间距、内耳门水平岩枕裂间距分别为(21.12±4.78)、(21.37±2.16)、(38.26±3.45)、(50.14±5.54)、(24.27±4.31)mm。结论内镜下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可清晰显露鞍后-斜坡的解剖结构,适用于此区病变的手术治疗。神经影像导航系统可应用于颅底解剖测量,简单、精确,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蝶窦/外科学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急性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永胜 孙锦章 +4 位作者 李德坤 吴德俊 郭致飞 仰鹏志 赵兵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22-123,共2页
目的总结急性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4例急性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予以清除挫伤脑组织及血肿,去除碎骨片,无害化处理额窦,修补硬脑膜,采取带蒂骨膜瓣和(或)颞肌筋膜重建颅底,骨瓣首选Ⅰ期复... 目的总结急性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4例急性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予以清除挫伤脑组织及血肿,去除碎骨片,无害化处理额窦,修补硬脑膜,采取带蒂骨膜瓣和(或)颞肌筋膜重建颅底,骨瓣首选Ⅰ期复位,部分Ⅱ期行颅骨修补术。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人,无脑脓肿、额窦囊肿、癫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例脑脊液漏对症处理后痊愈。Ⅰ期骨瓣复位7例,Ⅱ期颅骨缺损修补17例。术后随访3~12个月,GOS评分4~5分。结论急性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应早期诊断,规范手术,硬脑膜严密缝合与修补、颅底重建能够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开放性 颅底重建 颅骨缺损修补术 额部
下载PDF
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锦章 赵兵 +2 位作者 李德坤 吴德俊 郭致飞 《安徽医学》 2018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手术的6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手术的6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激素改善、肿瘤切除率及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47例(78.33%),次全切除6例(10.00%),大部切除6例(10.00%),部分切除1例(1.67%)。共55例(91.67%)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分泌型腺瘤共有12例(20.00%),其术后功能性激素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共13例(21.67%)。其中,7例(11.67%)出现尿崩症,4例(6.67%)脑脊液鼻漏,1例(1.67%)鞍上池出血,1例(1.67%)新发垂体功能低下。随访3个月~3年,2例(3.33%)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经蝶入路 神经内镜 神经导航
下载PDF
可调压分流管在成人外伤性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仰鹏志 赵兵 +6 位作者 吴德俊 李德坤 江涛 王少华 郭致飞 孙锦章 沈杰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1143-1145,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可调压侧脑室-腹腔分流管治疗成人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应用可调压分流管对49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时期有31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使用固定压力分流管手术,比较并分析使用这两种分流管的治... 目的探讨使用可调压侧脑室-腹腔分流管治疗成人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应用可调压分流管对49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时期有31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使用固定压力分流管手术,比较并分析使用这两种分流管的治疗效果。结果可调压力组首次手术成功率达89.7%,固定压力组首次手术成功率为61.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调压力组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3%,固定压力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4.8%,两组间出现硬膜下血肿或积液的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可调压分流管能有效提高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首次手术成功率,并在减少分流过度方面优于固定压力分流管,安全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脑室腹膜分流术/方法 导管 留置
下载PDF
额窦颅腔化技术在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洁 吴德俊 +4 位作者 李德坤 郭致飞 孙锦章 沈杰 赵兵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额窦颅腔化技术在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病人15例,采用经额骨入路,切除额窦后壁,刮除额窦黏膜封闭额窦及鼻额管,清除颅内血肿,修补硬脑膜,带蒂骨膜瓣重建颅底,二期修复颅... 目的探讨额窦颅腔化技术在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病人15例,采用经额骨入路,切除额窦后壁,刮除额窦黏膜封闭额窦及鼻额管,清除颅内血肿,修补硬脑膜,带蒂骨膜瓣重建颅底,二期修复颅骨缺损。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人,无脑脊液漏、脑脓肿、额窦囊肿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GOS评分4~5分。结论额窦颅腔化技术在处理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额窦颅腔化 颅底重建
下载PDF
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至岩斜区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德俊 万经海 +5 位作者 冯春国 徐培坤 程宏伟 汪宇扬 张圣邦 郭致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7-530,共4页
目的在部分岩斜区侧方入路基础上,对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至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力求取得良好显露的同时,使手术入路更加简便、安全、实用,降低创伤,减少并发症。方法10%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10例,漂白的颅骨干标本10例... 目的在部分岩斜区侧方入路基础上,对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至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力求取得良好显露的同时,使手术入路更加简便、安全、实用,降低创伤,减少并发症。方法10%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10例,漂白的颅骨干标本10例,模拟手术操作,对入路涉及重要结构进行观察、测量、拍照。结果在4cm×3cm大小骨窗范围内完成所有手术操作,入路涉及重要解剖结构包括Labbe静脉、岩骨内部结构等,可较好的显露脑干腹侧间隙、岩骨背侧及桥小脑角区。结论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能取得和Kawase入路、乙状窦前入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PLPA)入路等侧方入路相似或相近的显露,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切开术 颞骨岩部/解剖学和组织学
下载PDF
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圣邦 万经海 +6 位作者 冯春国 徐培坤 程宏伟 李长元 吴德俊 汪宇扬 郭致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可行性及其显微解剖学关系。方法应用显微外科解剖学技术,对经甲醛固定、动静脉血管内分别灌注红、蓝乳胶的10具(20侧)成人尸头标本,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手术径路中颞下窝、翼腭窝、蝶... 目的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可行性及其显微解剖学关系。方法应用显微外科解剖学技术,对经甲醛固定、动静脉血管内分别灌注红、蓝乳胶的10具(20侧)成人尸头标本,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手术径路中颞下窝、翼腭窝、蝶筛区、前颅底、中颅底等区域的显露情况及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翼突、中鼻甲、上颌神经是经上颌骨翻转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的三个重要解剖标志,此入路对颞下窝、翼腭窝、前、中颅底、斜坡区显露满意,有充足的手术操作空间切除颅底沟通肿瘤。结论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手术可行,从颅外暴露颅底,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小。熟悉此入路的显微解剖学关系,对开展此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外科学 上颌骨/外科学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江涛 汪宇阳 +5 位作者 计伟 沈杰 宗钢 赵兵 孙锦章 郭致飞 《科教文汇》 2018年第18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3D printing technology)结合PBL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在神经系统肿瘤临床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级到2012级临床专业的实习生各3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名,分为传统教学法组...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3D printing technology)结合PBL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在神经系统肿瘤临床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级到2012级临床专业的实习生各3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名,分为传统教学法组及新教学法组。传统教学法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新教学法组采用3D打印技术及PBL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通过比较分析两组学生的神经外科医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成绩以及对3D打印技术联合PBL教学法的满意度及其评价情况。结果: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新教学法组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综合能力自我评估分数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1)。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中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自我评估分数,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PBL教学法 神经外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内镜下扩大经鼻蝶入路至斜坡区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宇扬 万经海 +6 位作者 王卫红 冯春国 徐培坤 程宏伟 郭致飞 吴德俊 张圣邦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索内镜下经扩大鼻蝶入路显露斜坡区的可行性,为切除斜坡区病变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在10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上,内镜下模拟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显露斜坡区,观察有关显微解剖标志。结果扩大经鼻蝶内镜入路可磨除从鞍后到斜坡、枕骨... 目的探索内镜下经扩大鼻蝶入路显露斜坡区的可行性,为切除斜坡区病变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在10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上,内镜下模拟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显露斜坡区,观察有关显微解剖标志。结果扩大经鼻蝶内镜入路可磨除从鞍后到斜坡、枕骨大孔前缘的骨性结构;可显露斜坡区腹侧硬膜下的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后交通动脉及其与大脑后动脉汇合处、动眼神经、脑干腹侧等结构。此入路的手术标志主要包括:蝶筛隐窝、蝶窦开口、视神经隆突、颈内动脉隆突与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咽结节、枕骨大孔前缘。结论内镜下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可充分显露鞍后-斜坡区的腹侧硬膜下结构,适用于此区病变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鼻蝶 内镜解剖 斜坡
下载PDF
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患者去留骨瓣手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仰鹏志 赵兵 +6 位作者 吴德俊 李德坤 江涛 王少华 郭致飞 孙锦章 沈杰 《安徽医学》 2017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手术保留骨瓣与去骨瓣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5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患者31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幕上脑叶出血量均超过30 m L。31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 目的探讨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手术保留骨瓣与去骨瓣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5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患者31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幕上脑叶出血量均超过30 m L。31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清除血肿加去骨瓣组(DC组,12例)和单纯清除血肿并保留骨瓣组(HR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GCS评分、术前脑叶出血量、中线偏移程度、手术距发病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预后、运动与认知改善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GCS评分、术前脑叶出血量、中线偏移程度、手术距发病时间、术后运动及认知改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C组住院时间长于HR组,HR组术后3个月的预后优于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幕上脑叶出血患者,如果手术能够彻底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可能并无必要。保留骨瓣可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高血压 脑叶出血 幕上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郭致飞 赵兵 +2 位作者 江涛 沈杰 宗钢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5年11月.采用翼点或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57例。采用电话或者门诊随访.对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5年11月.采用翼点或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57例。采用电话或者门诊随访.对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一期共夹闭70个动脉瘤.其中11例伴有脑内血肿。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均夹闭完全。术后复查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均未见动脉瘤颈残留或者复发,术后随访3个月.5年,按格拉斯哥结果量表评定预后,恢复良好52例,中残4例,重残1例.无死亡。结论显微手术夹闭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效果确切。疗效满意,术前仔细参考CTA或者DSA等影像学资料.了解动脉瘤颈位置及与分支血管的关系。确保载瘤动脉及分支血管通畅,运用临时阻断技术.同时具备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致飞 赵兵 +7 位作者 吴德俊 李德坤 江涛 王少华 仰鹏志 孙锦章 沈杰 王洪亮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9期2965-2968,共4页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额颞顶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手术,观察组给予直切口小骨瓣加骨瓣复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2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65.70±11.79)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242.80±17.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25.15±1.90)d]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29.95±1.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4例,对照组颅内感染12例,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GCS评分观察组为(8.00±1.12)分,对照组为(6.55±1.01)分,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死亡2例,ADL评定为效果良好17例,不良1例,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ADL评定为效果良好9例,不良7例,观察组患者ADL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大骨瓣开颅,直切口小骨瓣开颅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患者时具有快速解除脑疝、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预后较好、无需二次手术修补颅骨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较好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脑疝 小骨瓣开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