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杀伤T细胞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郭赛群 张颖 +1 位作者 王丽峰 邱文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2-1324,共3页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病机制的作用及其与分期的关系。方法I~Ⅳ期EMT患者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及腹腔积液内NKT含量,用ELISA法检查细胞因子IFN-γ及IL-4的含量,并选取同龄段的20例...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病机制的作用及其与分期的关系。方法I~Ⅳ期EMT患者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及腹腔积液内NKT含量,用ELISA法检查细胞因子IFN-γ及IL-4的含量,并选取同龄段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Ⅳ期EMT患者外周血NKT、IFN-γ及IL-4均明显降低,且外周血及腹腔积液内以上三者的含量均呈现Ⅰ〉Ⅱ〉Ⅲ〉Ⅳ的关系,两组间的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KT、IFN-γ,及IL-4当中任意一个因素均与I、Ⅱ、Ⅲ及Ⅳ的任意一期呈显著负相关性(r均大于0.06,P均小于0.05)。结论NKT及其细胞因子IFN—γ及1L-4在EMT发病机制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与EMT的分期密切相关,可能是该病的一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自然杀伤T细胞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郭赛群 张颖 +1 位作者 王丽峰 邱文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IR、非IR的Pcos患者及同龄段正常妇女各20例,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治疗IR与非IR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数量、细胞因子转...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IR、非IR的Pcos患者及同龄段正常妇女各20例,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治疗IR与非IR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数量、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B1(TGF-B1)及白介素10(IL-10)的含量,并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HOMA—IR)、性激素水平及I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IR组Treg、TGF—B1及IL-10均显著高于非IR组(t=3.261~15.822,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三者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IR组t:2.374~8.534;非IR组t=2.894—10.292;均P〈0.05),但IR组仍显著高于非IR组(t=3.561—8.658,均P〈0.05)。IR组治疗前后的HOMA—IR均明显高于非IR组(t=2.463,2.037;均P〈0.05);治疗后,IR组的HOMA—IR明显低于治疗前(t=2.572,P〈0.05),但该水平仍高于非IR组(t=1.723,P〈0.05)。治疗后,两组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IR组t=3.632,1.726;非IR组t=2.017,1.246;均P〈0.05),但治疗后IR组LH水平仍高于非IR组(t=2.024,P〈0.05)。治疗后,两组的多毛(F—G)评分、腰围/臀围(WHR)及体重指数(BM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IR组t=1.286~1.653;非IR组t=1.065~2.774,均P〈0.05),且IR组的F—G仍显著高于非IR组(t=1.241,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reg与TGF—B1、IL-10、HOMA—IR、LH及F—G评分6项指标的变化具有良好的-致性,呈显著正相关性(,=0.060-O.079,均P〈0.05)。结论Treg在PCOS患者佩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与IR的程度、性激素代谢及临床指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调节性T细胞 性激素 免疫因素
下载PDF
子宫角妊娠诊断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郭赛群 罗赛华 +2 位作者 王丽峰 温都苏 谭春燕 《黑龙江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子宫角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均治愈。二维 B 超诊断符合率50%,三维彩色超声符合率87.5%。开腹手术治疗17例,宫腔... 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子宫角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均治愈。二维 B 超诊断符合率50%,三维彩色超声符合率87.5%。开腹手术治疗17例,宫腔镜手术4例,宫、腹腔镜联合手术1例,足月妊娠剖宫产术2例。从2005年12月份之前,开腹手术占治疗的64.7%,从2005年12月份开始,药物治疗或者阴道 B 超引导下介入治疗,成为我院宫角妊娠主要的治疗方法,所占比例高达42.9%,而开腹手术则下降至28.6%。结论:宫角妊娠误诊率高,危害大,三维彩色超声明显提高早期确认率,指导临床治疗。药物治疗以及阴道 B 超引导下介入治疗效果满意,可作为宫角妊娠常规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角妊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三维彩色超声
下载PDF
Th17/Treg平衡与葡萄胎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郭赛群 张颖 +4 位作者 王丽峰 邱文山 温都苏 谭春燕 杨岚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Th17/Treg平衡与葡萄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葡萄胎患者60例(轻中重各20例),同时收集20例绒癌患者作为阳性对照,并且收集同龄段的20名健康女性作为阴性对照。对葡萄胎患者继续清宫并获得蜕膜组织,并集采外周血,采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Th17/Treg平衡与葡萄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葡萄胎患者60例(轻中重各20例),同时收集20例绒癌患者作为阳性对照,并且收集同龄段的20名健康女性作为阴性对照。对葡萄胎患者继续清宫并获得蜕膜组织,并集采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蜕膜内Th17细胞及其胞内细胞因子IL-17、IL-23,及其功能因子RORγt的含量;同样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及其胞内功能因子IL-10、TGF-β1及Foxp3的百分含量。结果葡萄胎患者仅IL-23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Th17、IL-17及RORγt均显著低于正常人及绒癌患者(P<0.05)。绒癌患者Treg、IL-10、TGF-β及Foxp3均显著高于葡萄胎患者及正常人(P<0.05)。三组间的Th17/Treg平衡以葡萄胎患者最低,显著低于另外两组,三组间差异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严重程度加重,葡萄胎患者外周血及蜕膜内Treg数量递增,而Th17及Th17/Treg递减;外周血及蜕膜Treg均与病变程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性;而Th17及Th17/Treg均与分级呈显著负相关性,其中相关程度最大为Th17/Treg平衡与重度的关系(以上所得r值的绝对值均大于0.7,P值均小于0.05)。结论外周血及蜕膜内Th17细胞减少、Treg增多,从而导致Th17/Treg比值变小从而向Treg倾斜,是葡萄胎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现象,并且与葡萄胎的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胎 Th17/Treg平衡 流式细胞术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葡萄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平衡特点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郭赛群 张颖 +1 位作者 王丽峰 邱文山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8期1265-1266,共2页
目的探讨CD8^+CD28^+/CD8^+CD28^-T细胞平衡(Tc1/Tc2)在葡萄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葡萄胎患者28例,选择子宫肌瘤患者及健康女性各20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CD28^+及CD8^+CD28^-T细胞及其胞内TNF-α及IFN-γ... 目的探讨CD8^+CD28^+/CD8^+CD28^-T细胞平衡(Tc1/Tc2)在葡萄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葡萄胎患者28例,选择子宫肌瘤患者及健康女性各20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CD28^+及CD8^+CD28^-T细胞及其胞内TNF-α及IFN-γ的百分含量。给予葡萄胎患者口服米非司酮并复查以上指标。结果 1)葡萄胎患者CD8^+CD28^+T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及健康组(P<0.05);而CD8^+CD28^-T细胞及CD8^+CD28^+/CD8^+CD28^-T细胞比值明显低于子宫肌瘤组及健康组(P<0.05);葡萄胎患者IFN-γ含量明显低于子宫肌瘤组及健康组,但葡萄胎及子宫肌瘤患者TNF-α含量均高于健康人(P<0.05)。2)服用米非司酮后,两组患者CD8^+CD28^-T细胞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CD8^+CD28^+T细胞以及以上比值不同程度下降(P<0.05),且均以部分性葡萄胎患者的变化幅度较完全性葡萄胎显著(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部分性葡萄胎患者IFN-γ均高于完全性葡萄胎患者(P<0.05)。结论 CD8^+CD28^+/CD8^+CD28^-T细胞失衡是葡萄胎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米非司酮可有效纠正该平衡,可能是治疗葡萄胎的一个新的免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胎 米非司酮 Tc1/Tc2平衡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中ER、PR分布情况研究
6
作者 郭赛群 罗赛华 +2 位作者 王丽峰 温都苏 谭春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各部位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 receptor,PR)表达有无差异,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切除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门诊宫腔镜下观察异常子宫出血须诊刮及部分... 目的观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各部位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 receptor,PR)表达有无差异,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切除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门诊宫腔镜下观察异常子宫出血须诊刮及部分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宫腔内不同部位的子宫内膜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PR含量,采用LeicaQ500IW图像分析仪进行测定,应用光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腔内各部位内膜增生情况不同:ER、PR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宫底>子宫体部>子宫角部>宫颈峡部;ER、PR在子宫腔内各部位分布情况的不同具有相关性。结论对于宫底部高ER、PR状态,要引起高度重视;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或子宫内膜热球剥脱术(uterine balloon thermablate,UBT)。术中谨慎并彻底处理宫底与双侧宫角部的子宫内膜组织,破坏其内膜的结构,避免复发和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 受体雌激素 受体孕激素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葡萄胎恶变的作用
7
作者 郭赛群 张颖 +1 位作者 王丽峰 邱文山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研究在葡萄胎恶变过程中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27例葡萄胎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含轻中重度各9例),以15例恶变葡萄胎患者作为阳性对照(B组,含侵袭性葡萄胎7例及绒癌8例),并以15例同龄段健康女性作... 目的:研究在葡萄胎恶变过程中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27例葡萄胎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含轻中重度各9例),以15例恶变葡萄胎患者作为阳性对照(B组,含侵袭性葡萄胎7例及绒癌8例),并以15例同龄段健康女性作为阴性对照(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三组外周血Treg及其功能因子白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叉头蛋白p3(Fox p3)的百分含量。结果:A组Treg含量(8.79±3.74)%,B组(13.28±5.43)%,C组为(4.29±1.33)%,以上三组当中任意两组间Treg含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2)。三组间TGF-β1及Foxp3的变化趋势与Treg一致;而A组患者IL-10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但A组患者IL-10显著低于B组(P<0.05)。轻度葡萄胎患者的Treg及TGF-β1百分含量均显著低于中度及重度组(P<0.05),且重度患者的Fox p3显著高于轻度及中度(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胞内因子TGF-β1及Fox p3可能参与葡萄胎恶变的发生,且与葡萄胎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葡萄胎 恶变
下载PDF
氟乙酰胺中毒合并外伤误漏诊10例
8
作者 郭赛群 罗赛华 《临床误诊误治》 2002年第3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氟乙酰胺中毒 外伤 误诊 诊断 漏诊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60例 被引量:7
9
作者 邱文山 郭赛群 谭春燕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80-1581,共2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不同临床分型、子宫大小、B超检测大小的治疗效果。结果桂枝茯苓胶囊对不同临床分型子宫肌瘤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浆膜下肌瘤...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不同临床分型、子宫大小、B超检测大小的治疗效果。结果桂枝茯苓胶囊对不同临床分型子宫肌瘤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浆膜下肌瘤总有效率达90%。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子宫肌瘤 中药制剂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62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郭赛群 《西南军医》 2007年第4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Cordis 4F Cobra导管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先将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HPYM)乳化后进行栓塞,再用明胶海...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Cordis 4F Cobra导管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先将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HPYM)乳化后进行栓塞,再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主干。术后观察病人痛经程度,月经量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62例病人栓塞后56例(90.3%)术后2月痛经症状完全消失;4例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四月痛经消失。52例患者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全部病例子宫体积及病灶呈进行性缩小。结论介入法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创伤小,安全性好;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动脉栓塞 平阳霉素(PYM) 超液化碘油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病人溶栓前后缺血半暗带相对弥散系数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赛华 肖绍文 +3 位作者 郭赛群 阮玉山 梁仔 邱兵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探索急性脑梗死(ACI)病人溶栓前后缺血半暗带(IP)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按照PWI/DWI错配原理入选具有IP的ACI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动脉介入溶栓及静脉溶栓。根据DWI异常信号的高低选... 目的探索急性脑梗死(ACI)病人溶栓前后缺血半暗带(IP)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按照PWI/DWI错配原理入选具有IP的ACI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动脉介入溶栓及静脉溶栓。根据DWI异常信号的高低选取梗死核心区、核心区边缘、梗死核心区与边缘之间、梗死区外周4个点,并测量手术前后4点的rADC。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将术后NIHSS评分及住院时间与rAD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两组病人以上4点的rAD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ADC从梗死核心区到梗死区外周呈单调递增。除梗死核心区外,术后实验组其余3点的rADC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实验组的NIHS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少或短于对照组(P=0.016,P=0.000)。术后rADC与NIHS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呈显著负相关性(均P=0.000)。结论 IP区的rADC越高代表脑细胞生命力越强,rADC可量化评价溶栓的疗效且表明动脉介入溶栓效果优于静脉溶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介入溶栓术 相对弥散系数
下载PDF
尿激酶对非老年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相对弥散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赛华 杨柳明 +3 位作者 陈立一 郭赛群 梁仔 邱兵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评价尿激酶对非老年性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相对弥散系数(rADC)的影响。方法 80例18~59岁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尿激酶组与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各40例,均进行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动脉溶栓手术前后rAD... 目的评价尿激酶对非老年性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相对弥散系数(rADC)的影响。方法 80例18~59岁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尿激酶组与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各40例,均进行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动脉溶栓手术前后rADC变化、血管再通、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缺血半暗带内4个感兴趣点的rADC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rADC从a^d点呈明显单调递增趋势(P<0.05);治疗后两组4个感兴趣点的rADC均高于治疗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管再通、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与rt-PA对非老年性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rADC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尿激酶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rt-PA应用于该类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相对弥散系数 动脉内溶栓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尿激酶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与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赛华 戴世学 +4 位作者 梁仔 肖绍文 郭赛群 阮玉山 邱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CD8+CD28-调节性T细胞在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确诊未破裂动脉瘤患者20例,破裂者17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含量;并选择16例正常人及12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对照。对未破裂... 目的探讨CD8+CD28-调节性T细胞在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确诊未破裂动脉瘤患者20例,破裂者17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含量;并选择16例正常人及12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对照。对未破裂的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观察CD8+CD28-T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健康对照组的CD8+CD28-T细胞含量为27.82%±3.59%,胶质瘤患者的含量为23.71%±8.21%,未破裂动脉瘤患者为13.87%±4.17%,而破裂者为6.93%±2.08%。破裂患者的CD8+CD28-T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未破裂者(t=-1.865,P=0.041),且两组动脉瘤患者均低于正常人(均为P<0.01),但胶质瘤患者与正常人与无统计学差异(P=0.117);经过2年随访,共有5例患者失访,在余下的15例患者当中有3例发生破裂(分别在第16、18及22个月发生破裂),此3例患者第1年末的CD8+CD28-T细胞含量已明显低于随访前(P<0.05),且发生破裂后该细胞的含量显著低于第一年末(P<0.05)。结论 CD8+CD28-调节性T细胞减少可能与动脉瘤发生破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CD8+CD28-调节性T细胞 免疫反应
下载PDF
大黄对脑外伤并发急性肾衰患者近端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赛华 郭赛群 孙永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24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对脑外伤并发急性肾衰(ARF)患者近端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6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黄煎液,对照组50例患者单纯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α1-微球蛋白10(α1-MG)含量,同时观测尿素...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对脑外伤并发急性肾衰(ARF)患者近端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6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黄煎液,对照组50例患者单纯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α1-微球蛋白10(α1-MG)含量,同时观测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尿β2-MG及α1-MG呈不同程度下降;血BUN及Scr的变化与尿β2-MG及α1-MG平行;治疗后上述4项指标均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以Scr为自变量,β2-MG及α1-MG均与Scr呈正相关性(分别为rp=938,P=0.001;rp=965,P=0.000)。结论大黄可能是通过改善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促进恢复肾小管的修复,从而发挥治疗AR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脑外伤 急性肾衰竭 肾小管 重吸收
下载PDF
子宫肌瘤剔除术28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邱文山 王丽峰 +1 位作者 郭赛群 谭春燕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90-191,共2页
目的:评价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0a间子宫肌瘤摘除术2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5例手术患者术后经过均良好,无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随访251例,术后月经恢复正常者为94.1%(176/187例),术后... 目的:评价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0a间子宫肌瘤摘除术2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5例手术患者术后经过均良好,无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随访251例,术后月经恢复正常者为94.1%(176/187例),术后妊娠率为71.6%(78/109例),有27例术后肌瘤复发,复发率为10.8%。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可解除症状,保留年青患者的生育功能,更重要的是维持卵巢-子宫的内分泌功能,保障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在生育期妇女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外科学 回顾性研究 卵巢功能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应用乙酰唑胺致代谢性酸中毒
16
作者 罗赛华 郭赛群 《临床误诊误治》 2002年第1期65-66,共2页
乙酰唑胺致代谢性酸中毒(代酸)时有报道,在老年人其发生率甚至高达50%[1].但因临床表现多以疲乏、头晕、抑郁或兴奋等为主,容易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我院神经外科1997年8月~2000年8月应用乙酰唑胺治疗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137例,引起代酸2... 乙酰唑胺致代谢性酸中毒(代酸)时有报道,在老年人其发生率甚至高达50%[1].但因临床表现多以疲乏、头晕、抑郁或兴奋等为主,容易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我院神经外科1997年8月~2000年8月应用乙酰唑胺治疗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137例,引起代酸24例,发生率17.5%.24例中误诊17例,误诊率高达70.8%[2].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6例,女11例;年龄12~65岁,平均35.2岁.17例均因脑外伤经治疗后意识转清,遗留颅内压增高,而应用乙酰唑胺.其中合并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3例,眼压增高、继发性癫NFDA1及脑积水各2例.17例用药前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无腹泻、脱水、糖尿病等引起代酸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唑胺 颅内压增高 药物疗法 酸中毒 神经系统创伤
下载PDF
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闭经患者CD8^+CD28^+/CD8^+CD28^- T细胞平衡及其与性激素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必 郭赛群 杨佩娴 《现代医院》 2014年第7期25-26,29,共3页
目的从免疫学角度及性激素分泌角度探讨CD8+CD28+/CD8+CD28-T(杀伤性/抑制性)T细胞平衡与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闭经患者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导致原发性闭经患者32例,选取同龄段健康女性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 目的从免疫学角度及性激素分泌角度探讨CD8+CD28+/CD8+CD28-T(杀伤性/抑制性)T细胞平衡与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闭经患者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导致原发性闭经患者32例,选取同龄段健康女性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CD28+及CD8+CD28-T细胞及其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2(IL-2)的百分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雌二醇(E2)、睾酮(Tor)、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含量并分析以上几者的相关性。结果 1性激素指标:与健康组比较,原发性闭经组患者的E2显著降低(P=0.000),而Tor及LH则显著高于健康组(P=0.008及0.010),但两组的FSH无统计学差异(P=0.066)。2T细胞平衡:原发性闭经者的CD8+CD28+T细胞及IFN-γ显著低于健康组,但CD8+CD28-T细胞及IL-4显著高于健康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CD8+CD28+T细胞与CD8+CD28-T细胞呈显著负相关性(P=0.000);CD8+CD28-T细胞与Tor及LH呈正相关性(P=0.023,0.016)。结论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闭经患者的免疫平衡向CD8+CD28-抑制T细胞倾斜(导致过度免疫抑制),该细胞数量的升高与睾酮及促黄体生成素含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经 T细胞平衡 性激素 相关性
下载PDF
CA125下降幅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患者术后随访的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18
作者 杨伟梅 郭赛群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42-243,共2页
目的探讨CA125下降幅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致不孕患者术后随访的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患者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CA125是否下降1/2将患者分为>1/2组及<1/2组,分别在术后3月... 目的探讨CA125下降幅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致不孕患者术后随访的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患者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CA125是否下降1/2将患者分为>1/2组及<1/2组,分别在术后3月、6及12月随访,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含量,并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术后6月及12月>1/2组的NK含量显著高于<1/2组(P=0.031,0.023)。<1/2组患者的EMS复发及卵巢囊肿破裂发生率显著高于>1/2组(P=0.027,0.033),而1年内妊娠率显著低于>1/2组(P=0.036)。两组的卵巢癌变率无统计学差异(0.078)。结论 CA125下降幅度与EMS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且对妊娠、复发及卵巢囊肿破裂等预后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CA125 自然杀伤细胞 预后
下载PDF
绝经过渡期患者性激素代谢紊乱与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19
作者 陈必 郭赛群 杨佩娴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4期2051-2053,共3页
目的从T细胞免疫角度探讨绝经过渡期(MTP)患者激素代谢紊乱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方法收集35例MTP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及其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频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性... 目的从T细胞免疫角度探讨绝经过渡期(MTP)患者激素代谢紊乱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方法收集35例MTP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及其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频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性雌二醇(E2)、孕酮(P)及催乳素(PRL)含量;以35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法分析以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TP患者Treg及其胞内TGF-β1、IL-10明显升高(P<0.05),而E2及T降低(P<0.05),但PRL患者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reg、TGF-β1及IL-10三者均与E2及P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PRL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外周血Treg、TGF-β1及IL-10升高是MTP患者的一个重要细胞免疫学表现,并且与性激素代谢异常存在重要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过渡期 性激素 调节性T细胞 衰老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存裕 郭赛群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54-156,共3页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新的多样性的学习方式。本文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并且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三种具体方法。
关键词 新课程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