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建明 李伟 +3 位作者 宋巍巍 郭锋满 陈壮浩 陈海生 《微创医学》 2016年第5期792-794,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EST+LC治疗,对照组采用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目的观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EST+LC治疗,对照组采用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等指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LC和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成功率都较高,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有效达到治疗目的,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下载PDF
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4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壮浩 李建明 +3 位作者 宋巍巍 李伟 郭锋满 常建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年第6期699-702,71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46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经皮胆道造瘘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46例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完全取...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46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经皮胆道造瘘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46例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完全取尽结石者43例(93.5%),术后胆道出血6例(13%),胆漏1例(2.2%),胆管炎4例(8.7%),发热8例,呕吐5例。无死亡病例,随访2年,6例(12.2%)结石复发。结论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取得良好的效果,取石安全有效,且微创,可作为胆道结石治疗手段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经皮胆道造瘘碎石取石术 球囊扩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壮浩 郭锋满 +4 位作者 梁健 李建明 陈海生 李伟 宋巍巍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453-456,共4页
目的评估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原发性肝癌手术规划中应用价值。方法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图像重建(观察组)、常规方法(对照组)进行肿瘤切除,比较两组手术规划、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规划更改率高于对照组(P&l... 目的评估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原发性肝癌手术规划中应用价值。方法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图像重建(观察组)、常规方法(对照组)进行肿瘤切除,比较两组手术规划、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规划更改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入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红细胞悬液输血量、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优化原发性肝癌手术方案,利于术中精细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 三维可视化技术
下载PDF
清胆合剂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胆汁、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文祝 郭锋满 李建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521-1525,共5页
【目的】观察清胆合剂对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胆汁、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肝胆湿热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术后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清胆合剂对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胆汁、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肝胆湿热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术后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清胆合剂治疗,疗程为8 d。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4天、第8天胆汁引流量、胆汁成分(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钙离子、胆固醇含量)及肝功能[包括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1)胆汁引流量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胆汁总引流量为(2701.94±621.20)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88.94±788.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胆汁成分方面:术后第4天和第8天,2组患者的胆汁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含量及观察组的胆汁胆固醇含量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2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时点的胆汁钙离子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功能方面:术后第4天和第8天,2组患者血清AST和ALT含量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下降,其中除对照组术后第4天的血清AST含量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2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时点的血清总胆汁酸和直接胆红素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胆湿热型胆总管结石术后患者,给予清胆合剂治疗,可有效改善胆汁致石性成分,促进肝脏功能修复,对预防术后结石复发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胆合剂 胆石症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肝胆湿热型 胆汁成分 肝功能
下载PDF
耳穴压豆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术后胆汁成分的影响
5
作者 郭锋满 李建明 +2 位作者 陈壮浩 宋巍巍 陈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6期132-136,共5页
目的分析耳穴压豆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术后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66例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均予以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分析耳穴压豆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术后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66例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均予以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胆汁成分、肝功能及术后胆汁总引流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第4天胆汁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钙离子(Ca^(2+))、胆固醇(CHO)分别为(520.46±110.15)μmol/L、(350.36±80.07)μmol/L、(270.45±40.06)μmol/L、(1042.34±130.05)μmol/L、(1.56±0.15)mmol/L、(4.01±0.92)mmol/L,术后第8天分别为(359.47±71.35)μmol/L、(242.24±50.34)μmol/L、(222.16±40.31)μmol/L、(1232.10±150.43)μmol/L、(1.38±0.15)mmol/L、(3.59±0.47)mmol/L;对照组术后第4天胆汁中TBIL、DBIL、IBIL、TBA、Ca^(2+)、CHO分别为(572.93±97.27)μmol/L、(390.52±69.17)μmol/L、(294.78±56.22)μmol/L、(929.48±135.27)μmol/L、(1.76±0.19)mmol/L、(4.47±0.89)mmol/L,术后第8天分别为(495.53±83.86)μmol/L、(344.41±62.06)μmol/L、(264.47±43.36)μmol/L、(1003.87±152.18)μmol/L、(1.57±0.17)mmol/L、(3.99±0.43)mmol/L。术后第4、8天,两组患者胆汁中TBIL、DBIL、IBIL、Ca^(2+)、CHO较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胆汁中TBA较术后第1天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8天,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较术后第1天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胆汁总引流量为(2684.65±252.45)ml,多于对照组的(2135.89±295.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术后予以耳穴压豆治疗,可改变胆汁成分及肝功能,能增加TBA及胆汁排空能力,降低胆红素和Ca^(2+)含量,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T管引流术 胆汁成分
下载PDF
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伟 宋巍巍 +3 位作者 张学峰 郭锋满 陈壮浩 陈海生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882-1886,共5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病例,将其分为造口组(n=128)和非造口组(n=126),造口组患者术后3个月返院行造口回纳术。术后随访6个月,收集相关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病例,将其分为造口组(n=128)和非造口组(n=126),造口组患者术后3个月返院行造口回纳术。术后随访6个月,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造口组与非造口组比较除手术时间较长(181±26)minvs.(169±22)min,P<0.01:外,患者术后排气/便时间(1.6±0.8)dvs.(2.0±0.9)d,P=0.001:、首次进食时间(1.7±0.7)dvs.(2.1±0.9)d,P=0.003:及术后住院时间(9.5±1.7)dvs.(11.5±3.4)d,P<0.01:明显缩短。两组病例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vs.14.3%,P=0.32),但造口组吻合口漏严重程度明显低于非造口组(P=0.036)。在肠梗阻、腹腔出血、腹部感染、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狭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放疗(OR5.05,95%CI2.24~11.40,P<0.01)和吻合口高度(OR3.53,95%CI1.46~8.50,P=0.005)是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不能显著降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在临床上应充分权衡预防性造口的利弊,不建议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造口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吻合口漏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伟 石传科 +4 位作者 郭锋满 陈壮浩 蓝铭年 梁健 李建明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3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79例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将随访中结石复发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无结石复发的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79例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将随访中结石复发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无结石复发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547例患者,平均随访31.7个月,62例(11.3%)胆总管结石复发,中位复发时间27.4个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OR=4.82,95%CI:2.38~9.79,P<0.001)、急性胆囊炎(OR=4.61,95%CI:2.31~9.22,P=0.001)、壶腹周围憩室(OR=9.29,95%CI::4.50~19.19,P<0.001)、胆总管直径>6.5mm(OR=3.46,95%CI:1.70~7.05,P=0.001)、胆囊结石直径≤0.62cm(OR=6.60,95%CI:2.99~14.53,P<0.001)和多发性胆囊结石(OR=6.73,95%CI:3.15~14.40,P<0.001)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较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总管结石的高危患者,需进行密切随访,对复发胆总管结石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结石 术后复发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