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刚柔相济的生命形态──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一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84-86,共3页
文摘
刚柔相济的生命形态──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一郭锡健研究老舍的人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当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掀起狂涛巨澜时,像郭沫若、巴金这样出身于封建剥削家庭的青年都倍受鼓舞,或组织社团,热情创作,或被《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宣传新思想...
关键词
生命形态
人格论
五四运动
文化人格
生命的教育
母亲
人格取向
人格因素
旗人文化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论高校文科学报的精品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5期66-70,共5页
文摘
实施精品战略是现代化建设对出版业提出的必然要求。高校学报应响应现实的呼唤 ,确立精品意识。高校文科学报与其他类刊物相比在追求精品化方面有着不同点。学报工作者要把实现学报价值同确立精品意识密切联系起来 ,把追求学报的精品化纳入学报建设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
精品化
编辑
出版
文科学报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题名 高校学报效益浅论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114-118,共5页
文摘
当今的时代,人们惯常以效益来评判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的价值,尤其喜欢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两项标准来测估各种劳动有无成果,或成果的大小。这是无可厚非的。那么,高等学校的学报,作为作者、编辑、排印工人等的心血的结晶,它有怎样的效益呢?有人说,办学报不赚钱,故无经济效益可谈;也有人说,办学报是为教师等工作人员通过职称晋升关益而铺路架桥,甚至有人把学报看成是获取技术职务的“敲门砖”;还有些人站得高一些,认为学报是展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窗口……等等。
关键词
学报出版
编辑人员
科研成果
职称晋升
人说
技术职务
思想政治工作
出版周期
万不可
《新华文摘》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儒家理想人格对老舍的影响──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二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5,共5页
文摘
儒家理想人格对老舍的影响──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二郭锡健注重自我人格的塑造,是老舍一生孜孜以求的。1937年,他在《大时代与写家》中写道:“伟大文艺中必有一颗伟大的心,必有一个伟大的人格。”“有了人格作根,我们的笔才会生花。”①这是老舍对伟大文艺的向往,...
关键词
儒家理想人格
人格论
儒家文化
生活情趣
温柔敦厚
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
论语
人民文学出版社
“义”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老舍创作的文化底蕴
被引量:1
5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36-39,共4页
文摘
老舍创作的文化底蕴郭锡健提起老舍的创作,人们就会想到幽默、市井百态、古都风情。鲜活的语言……而这一切,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在老舍的创作中,幽默的基调是严肃,人间百态的背后是对民族性格的解析,风俗民情中隐含着对国民素质的评判。可以说。在对国民弱点的揭...
关键词
老舍创作
文化底蕴
人物形象
祥子
封建礼教
《断魂枪》
历史文化
文化因素
生活与生命
文化意识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文化,在开放中走向辉煌
6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73-77,共5页
文摘
任何有生命力的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吐故纳新”状态。一种文化能否化入这种状态,至关重要的是这种文化是否具备开放性的品格。中华文化在自己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凡是处于敞开胸襟、博采众长的时期,它就显得格外昌盛,格外壮美;凡是走入闭目塞听、墨守成规的境地,它就显得特别板滞、特别委顿。汉唐文化的辉煌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辟,清代文化的落伍受累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捆束,就是上述结论的有力印证。那么,在科学迅猛发展、高科技广泛应用的今天,地球上人类的交往已经像过去一个小小村落中的邻人来往那样便利与频繁,我们又应怎样看待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文化的冲撞与交融呢?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又应以怎样的气度去建筑起既不失民族优良传统、又体现当代人类普遍精神的现代化的中国文化呢?
关键词
民族优良传统
闭关锁国政策
化入
小村落
世界文化发展
生产技艺
精神空虚
地区间经济
对外文化交流
反感情绪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7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93-97,共5页
文摘
20世纪初,当马克思主义拨开重重云雾,把缕缕真理的光芒洒向东方古国——中华民族的时候,中华大地上正是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聚讼纷纭之际。例如:早期西方启蒙学派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人权、人道主义思想,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形形色色的无政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如新村主义、工读主义)思想,宣扬阶级调和、和平过渡的基尔特社会主义理论,等等,它们铺天盖地,蜂拥而至,都希望自己的主张成为救世良方,垂芳史册。然而历史事实是:在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倡扬下。
关键词
基尔特社会主义
新村主义
工读主义
阶级调和
东方古国
人民群众
西方启蒙
人类社会
优秀文化成果
倡扬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开掘师专学报稿源琐议
8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60-62,共3页
文摘
丰足的稿源,是办好一份刊物的先决条件。对于一份刊物来说,追求稿源的丰足是无止境的,因为来稿总是多多益善。在此提出开掘师专学报的稿源问题,决不意味着现今师专学报面临着稿源危机。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师专学报的稿源是充裕的,不少享有名气的师专学报还积稿为患。在此提出开掘师专学报稿源问题,主要是因为:1、生长在师专这块土壤上的师专学报在稿源方面存在着某些特殊性。
关键词
刊物质量
副高级职称
青年作者
来稿范围
淘汰率
编辑人员
选稿
校外作者
来稿量
选题方向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论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因素
9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81-85,共5页
文摘
中华文化绵亘数千年而不中断,探究个中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将优秀传统文化同中国各族人民对生养自己的祖国的浓烈感情联系起来分析,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渗透在优秀传统文化其他诸要素之中,爱国主义精神同优秀的传统文化同荣同兴,相互贯通。因此,我们在研究传统文化以弘扬民族精神时,有必要认真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因素,从而为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提供历史的借鉴。
关键词
中国各族人民
民族自信心
民族精神
研究传统
论传统
人民群众
多民族国家
九死未悔
人类发展史
人民根本利益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对高校学报利用率的现实思考
10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文摘
高校学报的利用率是指:社会认识、吸收、运用高校学报上发表的科研成果与高校学报所含有的全部科研成果之间的比例。为使讨论方便,我们不妨用 U 表示前者,用 E 表示后者,用 R 表示高校学报的利用率。显然,当 E 值保持一定时,U 值越大,学报的利用率越高,反之,则利用率较低,即 R=U:E。在此提出高校学报的利用率问题,绝不是想简单地评判现今高校学报的利用率是高是低,而旨在探讨: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高校学报的利用率?目前影响高校学报利用率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哪些?我们应怎样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校学报的利用率?
关键词
科研成果
现实思考
社会认识
办刊人员
发行范围
领导部门
社科研究
图书资料
学术层次
编辑人员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传统文化的扬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1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90-94,共5页
文摘
一、文化与文明迄今为止,人们虽然对“文化”与“文明”的涵义尚无一致的认识,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谁也不能否认“文化”同“文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当我们取“文化”的狭义,即学术界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时,而又将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时,我们就会发现,文化与精神文明可以说是兼容并蓄,相得益彰。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说:“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的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这里,泰勒将“文化”与“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品质
人民群众
优秀文化成果
社会发展方向
反对分裂
现代化建设
批判继承
社会进步
世界历史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刘少奇与华中党校
12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文摘
华中党校于一九四一年四月在苏北盐城创建,它是在刘少奇(当时先后任中原局和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和新四军军分会书记)的首先提议和直接过问下筹办起来的。华中党校成立后,刘少奇亲任党校校长,多次为党校的学员授课,使华中党校成为我们党的历史上对广大党员、特别是干部党员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极具特色的大课堂。
关键词
干部党员
任中原
九四
思想建设
东南局
党的建设
豫皖苏边区
先锋模范作用
刘少奇选集
温仰春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题名 抗战时期刘少奇在苏北主要活动辑录
13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0-15,72,共7页
文摘
从一九四○年十月底到一九四二年三月,刘少奇曾在盐阜区生活和战斗了一年零五个月。在此期间,他的足迹遍布盐阜大地,他到过阜宁、盐城、东台(包括后来析置的建湖、大丰、滨海),住过东沟、建阳、湖垛和盐城的文庙、商会楼、盐城中学正北楼、西门仓头庄及阜宁的汪朱集、张庄、羊寨、单家港等地。当时,抗战烽火连天,斗争艰险,生活困苦,为建立和巩固盐阜抗日根据地、为加强华中党的建设、为“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新生和壮大,刘少奇同志披肝沥胆,日夜操劳。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华中军分会
刘少奇同志
日夜操劳
九四
国民党顽固派
汪朱
羊寨
阜宁
党的建设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题名 南京大学出版社盐城出版中心在盐城师范学院挂牌成立
14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师范学院
南京大学
出版社
盐城
挂牌
揭牌仪式
主要负责人
二级学院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题名 如何选择学术论文的关键词
15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9,共1页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关键词
技术报告
国家标准
编写格式
学位论文
分类号
TU113.666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题名 周克玉上将为盐城师范学院陈毅塑像揭幕
16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8-,共1页
关键词
陈毅
周克玉
盐城师范学院
塑像
雕塑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题名 盐城师范学院喜迎50周年校庆
17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6-,共1页
关键词
盐城师范学院
盐城师范专科学校
盐城师专
办学
分类号
G659.28
[文化科学—教育学]
题名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编辑能力的提高
18
作者
郭锡健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112-114,共3页
文摘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编辑能力的提高郭锡健编辑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很显然,“铅与火”条件下的编辑能力与“光与电”基础上的编辑能力是大不相同的。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一个编辑,如果对信息控制、开发、交流、存储的先进科技手段一无所知,那么,就很难适应...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编辑人员
编辑能力
编辑活动
编辑工作
图书馆
编辑职责
出版物
电子信息
编辑过程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