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錫良教授題字
1
作者 郭錫良 《文献语言学》 2021年第2期3-3,共1页
下载PDF
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 被引量:107
2
作者 郭锡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郭锡良一“以”字在甲骨文中作和。郭沫若先生把释作“以”是对的,我们赞同李亚农、金祥恒和裘锡圭同志的看法,和是繁简体的关系,象人手提一物①。“以”的本义应是提携、携带,用作具体“提携”义的例证在卜... 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郭锡良一“以”字在甲骨文中作和。郭沫若先生把释作“以”是对的,我们赞同李亚农、金祥恒和裘锡圭同志的看法,和是繁简体的关系,象人手提一物①。“以”的本义应是提携、携带,用作具体“提携”义的例证在卜辞中很难找到,用作抽象的“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字 介词“以” 《论语》 介词用法 “是以” 宾语前置 “以为” 西周金文 构词语素 固定结构
下载PDF
历史音韵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驳梅祖麟在香港语言学会年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锡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共8页
本文从四个方面批评了梅祖麟教授在香港语言学年会上的讲话:1、论述了王力先生如何用谐声系统研究上古音韵;梅氏攻击王力不懂“同声必同部”,是疏于读书使然。2、对比了王力、董同(?)、李方桂三人如何对待古代有无复辅音的问题,指出... 本文从四个方面批评了梅祖麟教授在香港语言学年会上的讲话:1、论述了王力先生如何用谐声系统研究上古音韵;梅氏攻击王力不懂“同声必同部”,是疏于读书使然。2、对比了王力、董同(?)、李方桂三人如何对待古代有无复辅音的问题,指出梅氏杜撰的古音研究中的两条不同路线的说法不当;3、批评了谐声现象反映上古汉语有形态变化的论调;4、认为梅氏在他的讲话中有否定传统的倾向;讨论了怎样对待汉藏语比较研究的问题,对梅氏在汉藏语比较研究中的不科学的作法有所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祖麟 王力 汉藏语 语言学 历史音韵 复辅音 上古汉语 教授 古代 路线
下载PDF
古汉语虚词研究评议 被引量:16
4
作者 郭锡良 《语言科学》 2003年第1期87-98,共12页
中国古代的虚词研究有其不可抹煞的成绩,但是它始终只是训诂学、辞章学的附庸,没有进入语法学的范畴。《经传释词》虽是古代虚词研究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却也不免给训诂式的虚词研究开了失误的先河。《5氏文通》能从语法系统的角度来考虑... 中国古代的虚词研究有其不可抹煞的成绩,但是它始终只是训诂学、辞章学的附庸,没有进入语法学的范畴。《经传释词》虽是古代虚词研究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却也不免给训诂式的虚词研究开了失误的先河。《5氏文通》能从语法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某些论述比现在许多语法论著还要高明,但是《文通》是一部泛时的语法著作,缺乏明确的历史发展观点,难免带来某些不足或失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古汉语虚词专著仍不免杂有传统训诂的影响,但已有某些论文开始把虚词的历时的追本溯源和共时的系统分析结合起来,既关注每个虚词的历史变化,又重视各个时期虚词系统的发展,预示了虚词研究又一个新阶段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词 训诂 辞章学 语法系统 现代语法学
下载PDF
远古汉语的句法结构 被引量:9
5
作者 郭锡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3-21,共9页
远古汉语的句法结构郭锡良远古时期甲骨刻辞的句法结构已经相当复杂,句式已经相当完备,初步具备了汉语句法系统的基本特点和格局。概括起来有四点:(一)汉语主要是用虚词和词序来表现自己的造句规则、语法范畴和句型变化的;(二)... 远古汉语的句法结构郭锡良远古时期甲骨刻辞的句法结构已经相当复杂,句式已经相当完备,初步具备了汉语句法系统的基本特点和格局。概括起来有四点:(一)汉语主要是用虚词和词序来表现自己的造句规则、语法范畴和句型变化的;(二)汉语句子的基本格局是主语在前,谓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刻辞 反复问句 动词谓语句 宾语前置 谓语动词 双宾语句 疑问句 形容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判断句
下载PDF
音韵问题答梅祖麟 被引量:7
6
作者 郭锡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7,共16页
作者去年批驳了梅祖麟对王力古音学说及传统音韵学的攻击后,收到梅氏的来信。梅氏在信中承认一点错误,对两个具体问题作了一些解释,提出三个问题要求回答。本文就是对来信作出的正面答复。文章首先指出来信对两个具体问题的解释无助掩... 作者去年批驳了梅祖麟对王力古音学说及传统音韵学的攻击后,收到梅氏的来信。梅氏在信中承认一点错误,对两个具体问题作了一些解释,提出三个问题要求回答。本文就是对来信作出的正面答复。文章首先指出来信对两个具体问题的解释无助掩饰错误;然后论证了梅氏攻击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和王力的同源词研究的论点是错误的;陈述了双方对历史比较法和汉藏语比较的不同看法,指出目前汉藏语比较中普遍存在的缺陷;分析了古音构拟中的两种方式的优劣,批评了潘悟云采用的古音体系所存在的严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祖麟 音韵学 同源词 复辅音 汉语 汉藏语
下载PDF
马建忠和《马氏文通》——纪念《马氏文通》出版90周年 被引量:3
7
作者 郭锡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简述了马建忠的生平和思想,再次确认《马氏文通》的作者是马建忠,並对这本中国第一部语法专著的学术价值作了具体评价,对现今研究马建忠和《马氏文通》方面的某些看法予以澄清或驳议。
关键词 马建忠 《马氏文通》 马相伯 李鸿章 学术渊源 《文通》 洋务活动 旅顺 语气词 传统虚词
下载PDF
一代语言学宗师——为纪念王力先生逝世二十周年而作 被引量:1
8
作者 郭锡良 鲁国尧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共4页
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从马建忠之后经过三代学人的努力,王力先生是第二代人中的突出代表。他为中国语言学的多个分支学科留下了开创性的学术著作,为国家培养语言学人才勋劳卓著,还对国家的语文建设有很大贡献,诸多方面的巨大成绩,造就了... 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从马建忠之后经过三代学人的努力,王力先生是第二代人中的突出代表。他为中国语言学的多个分支学科留下了开创性的学术著作,为国家培养语言学人才勋劳卓著,还对国家的语文建设有很大贡献,诸多方面的巨大成绩,造就了王先生一代语言学宗师的地位。近些年出现的“扬李抑王”之风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三代人 王力 扬李抑王
下载PDF
也谈语法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郭锡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4,共4页
语法化研究中有不少有内容、有价值的好作品,但研究中存在着概念混淆不清、滥用语法化和理论偏颇的倾向。有些文章及论著以"语法化"作理据,大谈"x标记",混淆了词和词组的界线。有些文章以"语法化"作理据... 语法化研究中有不少有内容、有价值的好作品,但研究中存在着概念混淆不清、滥用语法化和理论偏颇的倾向。有些文章及论著以"语法化"作理据,大谈"x标记",混淆了词和词组的界线。有些文章以"语法化"作理据,通过梵汉对勘和异译比较,做出了错误的推论。我们必须看到,语法化理论有其特定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范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化 话题转移标记 汉语语法史
下载PDF
淹博识断精审——由戴震的“学有三难”谈中国语言学研究应取的态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锡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18,共2页
这是本刊"中国语言学自主创新之路"学术讨论专栏推出的第三组笔谈,共有三篇文章。其中,郭锡良先生的文章从戴震的"学有三难"入手,讨论了中国语言学研究应取的态度,指出中国和西方各有自己的语言学传统,我们学习西... 这是本刊"中国语言学自主创新之路"学术讨论专栏推出的第三组笔谈,共有三篇文章。其中,郭锡良先生的文章从戴震的"学有三难"入手,讨论了中国语言学研究应取的态度,指出中国和西方各有自己的语言学传统,我们学习西方语言学,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理论方法,以用于我们的汉语和其他中国语言的研究实践,而不是邯郸学步,套用他们的教条和研究成果。宋绍年先生的文章点评了《马氏文通》对介词和连词问题的研究,指出马氏的句读理论是在吸收西方语法理论基础上的自主创新,一方面马氏套用了西方语法的标准和结论,另一方面又能根据汉语的特点加以改造,马氏的做法给了我们重要启迪。崔彦博士的文章从"二等字与来母的关系"、"李方桂的二等介音"两个方面评述了上古二等r介音的研究成果,强调从谐声字不能为上古二等韵构拟带l-的复辅音声母,r介音的构拟是虚拟性的,都不是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语言学研究 自主创新 学术讨论 创新之路 专栏 戴震 西方语言学
下载PDF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
11
作者 郭锡良 孙玉文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变调构词 《集韵》
下载PDF
继承传统 博古通今
12
作者 郭锡良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7,27,共5页
一我的祖父名叫郭光璧,是清末的补廩秀才,辛亥革命之后又上了湖南第一师范,与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同在师范二班,毛泽东在预科六班。我从四岁多就跟祖父母一起生活,从那时起,祖父就教我念《三字经》,之后又教我念《五字鉴》,也是押韵的。... 一我的祖父名叫郭光璧,是清末的补廩秀才,辛亥革命之后又上了湖南第一师范,与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同在师范二班,毛泽东在预科六班。我从四岁多就跟祖父母一起生活,从那时起,祖父就教我念《三字经》,之后又教我念《五字鉴》,也是押韵的。不过那时候我年纪小,五个字一句的我都念不好,祖父就把《五字鉴》改成了《四字鉴》。之后又教我《左传》,还有《幼学琼林》。过去上私塾强调背“四书五经”,我就跟着祖父背过一遍《左传》,因此在同龄人中我的古文功底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湖南第一师范 《三字经》 辛亥革命 何叔衡 继承传统 祖父母 四书五经
下载PDF
知难而上,不断创新
13
作者 郭锡良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7-18,共2页
知难而上,不断创新□郭锡良《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是一部认真编写、具有特色的字典。正如吕叔湘先生指出的,编著者所构想的五个特色,有的比较容易做到,有的就比较困难。义项按词义发展脉络顺序排列和标注词性就是不易做到的。汉语词... 知难而上,不断创新□郭锡良《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是一部认真编写、具有特色的字典。正如吕叔湘先生指出的,编著者所构想的五个特色,有的比较容易做到,有的就比较困难。义项按词义发展脉络顺序排列和标注词性就是不易做到的。汉语词类的划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问题,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语言文字 词义发展 汉语字典 简化字 里程碑式的著作 语气词“啊” 大学生 编著者
下载PDF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评析(下) 词典义项处理漫议
14
作者 郭锡良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41,共5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词义 引申义 文化内涵
下载PDF
《〈说文解字〉今释》确非浮泛之作
15
作者 郭锡良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广韵》 《汉语大字典》 文字学 《集韵》 《说文》学 段玉裁 反切 叠韵为训 普通话
下载PDF
具有特色的楚文化专著
16
作者 郭锡良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楚辞集注》 《楚辞章句》 湖湘文化 民族学调查 文学教学 民间文学 文化破译 楚辞学
下载PDF
《王力古汉语字典》音读校勘记
17
作者 郭锡良 《长江学术》 2006年第1期69-79,共11页
《王力古汉语字典》是一部学术价值高、深受读者欢迎的字典,但在注音方面存在一些疏误。本文就该字典古韵归部存在的问题和注音方面一些技术性错误进行了辨析匡正。
关键词 《王力古汉语字典》 注音 校勘
下载PDF
二十世纪的古汉语语法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宋绍年 郭锡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5-46,共12页
本文回顾了二十世纪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历程,总结了各个时期古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文章指出古汉语语法研究经历了构建系统、语法演变的描写研究、重视理论寻求解释三个历史阶段,目前第三个阶段正方兴未艾。[
关键词 语法研究 古汉语 语法演变 描写 文章 解释 历程 经历 历史阶段
全文增补中
先秦语气词新探(二) 被引量:39
19
作者 郭锡良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4-82,共9页
七、常用语气词所表示的语气 先秦最常用的句尾语气词是“也”、“矣”、“乎”、“哉”,其次是“已”、“耳”、“焉”、“尔”、“与”、“邪”、“夫”、“兮”。它们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类是表示陈述语气,包括“也”、“矣”、“已”... 七、常用语气词所表示的语气 先秦最常用的句尾语气词是“也”、“矣”、“乎”、“哉”,其次是“已”、“耳”、“焉”、“尔”、“与”、“邪”、“夫”、“兮”。它们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类是表示陈述语气,包括“也”、“矣”、“已”、“耳”、“焉”、“尔”;一类是表示疑问语气,包括“乎”、“与”、“邪”;一类是表示感叹语气,包括“哉”、“夫”、“兮’。下面简述它们在先秦的使用情况及其所表示的特定语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语气词 感叹语 论语 语气词连用 左传 限止语气 指代作用 陈述语气 祈使 句尾语气词
下载PDF
先秦语气词新探(一) 被引量:50
20
作者 郭锡良 《古汉语研究》 1988年第1期50-55,49,共7页
语气词又称助词或语气助词。这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词类。马建忠说,“助字者,华文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他把助字(语气词)分成两类:传信助字、传疑助字;并比较详尽地讨论了“也、矣、焉、乎、哉、耶、与(欤)”等常用语气词的作用... 语气词又称助词或语气助词。这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词类。马建忠说,“助字者,华文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他把助字(语气词)分成两类:传信助字、传疑助字;并比较详尽地讨论了“也、矣、焉、乎、哉、耶、与(欤)”等常用语气词的作用。后来的古汉语语法著作无不讨论语气词用法的,似乎分歧不大。但是早在四十年代何容先生就提出过如何考察语气词的作用问题,其后王力先生等对句尾语气词作用的分析已显示出不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句尾语气词 古汉语语法 语气助词 助字 马建忠 词类 陈述语气 疑问语气 用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