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供肝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作者 鲁欣翼 滕飞 +5 位作者 傅宏 赵渊宇 朱鲤烨 董家勇 毛家玺 郭闻渊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3-468,共6页
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不断突破与成熟,肝移植受者和移植物存活率显著提高,供肝短缺已成为限制肝移植临床发展的主要阻碍,如何扩大供肝来源也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龄供肝、脂肪变性供肝、病毒性肝炎供肝、心脏... 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不断突破与成熟,肝移植受者和移植物存活率显著提高,供肝短缺已成为限制肝移植临床发展的主要阻碍,如何扩大供肝来源也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龄供肝、脂肪变性供肝、病毒性肝炎供肝、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等常见边缘供肝在临床肝移植中的使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进展,但边缘供肝的使用仍存在较多限制。因此,本文对边缘供肝的定义,几种常见边缘供肝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目前边缘供肝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临床肝移植供者池的扩大提供参考,造福更多终末期肝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边缘供肝 高龄 脂肪变性 病毒性肝炎 劈离式肝移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机械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抑制库普弗细胞活化减轻肝脏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闻渊 滕飞 +4 位作者 宋少华 刘芳 王正昕 丁国善 傅志仁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4-648,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SV)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的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NS)组和SV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小鼠仅接受开腹及关腹操作,NS组和SV组小鼠建立IR模型...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SV)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的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NS)组和SV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小鼠仅接受开腹及关腹操作,NS组和SV组小鼠建立IR模型。IR术前1h,SV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SV60mg/kg,NS组小鼠注射等量NS。再灌注6h,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清及肝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肝脏标本内库普弗细胞特异性抗原F4/80的表达情况,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库普弗细胞表面分子CD11bmRNA的表达水平。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脂多糖(LPS)作为活化剂,TNF-α作为巨噬细胞活化指标,检测体外培养体系中SV能否抑制巨噬细胞活化。结果与NS组相比,SV组再灌注6h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01),血清TNF-α和IL-6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值分别<0.05、0.01),肝组织内TNF-αmRNA和IL-6mRNA表达水平亦显著降低(P值均<0.05),肝组织内F4/80阳性库普弗细胞的浸润显著减少(P<0.05),肝组织内库普弗细胞表面分子CD11b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V体外抑制腹腔巨噬细胞活化实验显示,SV组的上清液内TNF-α水平显著低于NS组(P<0.05)。结论 SV对肝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再灌注后库普弗细胞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肝脏 丹参多酚酸盐 库普弗细胞
下载PDF
重症肝病肝移植术后精神状态异常原因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郭闻渊 王正昕 +5 位作者 傅宏 马钧 倪之嘉 于勇 丁国善 傅志仁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引起重型肝炎或终末期肝硬化病人肝移植术后精神状态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重型肝炎或终末期肝硬化行肝移植病人36例,选择性别、年龄、术前并发症(肝性脑病、感染及肾功能衰竭)、术前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肌酐、血氨... 目的:探讨引起重型肝炎或终末期肝硬化病人肝移植术后精神状态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重型肝炎或终末期肝硬化行肝移植病人36例,选择性别、年龄、术前并发症(肝性脑病、感染及肾功能衰竭)、术前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肌酐、血氨以及手术方式和术中出血量等临床因素,并用Richard镇静-激越评分系统(SAS)对病人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SAS评分在5级以上者诊断为精神状态异常。用Logistic回归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肝性脑病、术前血氨水平及手术方式与术后精神状态异常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性别、术前血氨水平及手术方式与术后精神状态异常的发生有关。男、女术后发生精神状态异常例数之比为71∶,无明显差异。术前血氨水平与精神状态发生呈正相关(r=0.495,P=0.002),采用背驮式肝移植术与经典原位肝移植术病人术后精神状态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7%(10/27)和66.7%(6/9)。结论:术前血氨和手术方式为重型肝炎或终末期肝硬化病人肝移植术后发生精神状态异常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肝硬化 肝移植 精神分析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CBL与LBL结合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郭闻渊 罗逸潜 +2 位作者 张凤琴 王来根 傅宏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3期610-613,共4页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医学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医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日显突出。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LBL),以病例为基础(CBL)两种教学模式的相互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普外科教学的自身...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医学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医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日显突出。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LBL),以病例为基础(CBL)两种教学模式的相互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普外科教学的自身特点,发现C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结合,是一种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LBL 普外科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16
5
作者 宋少华 郭闻渊 +3 位作者 傅志仁 刘芳 王正昕 丁国善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质量浓度丹参多酚酸盐(0.5、1、2mg/ml)与肝癌细胞共培养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JC-1)检测线粒体膜电...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质量浓度丹参多酚酸盐(0.5、1、2mg/ml)与肝癌细胞共培养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比色法测定1.0mg/ml丹参多酚酸盐作用后肝癌细胞内caspase-8、caspase-9及caspase-3的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体系内加入caspase-9抑制剂(z-LEHD-fmk)或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癌细胞内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丹参多酚酸盐显著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P<0.05),同时线粒体膜电位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加剧下降(P<0.05)。1.0mg/ml丹参多酚酸盐处理肝癌细胞24h后caspase-9与caspase-3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caspase-8的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当培养体系内加入caspase-9或caspase-3活性抑制剂后,丹参多酚酸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丹参多酚酸盐处理组前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结论:丹参多酚酸盐(0.5~2.0mg/ml)剂量具有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且有剂量依赖的趋势,其机制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肝癌细胞 凋亡 线粒体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滕飞 傅志仁 +4 位作者 孙克彦 郭闻渊 刘芳 王正昕 丁国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丹参多酚酸盐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小鼠仅接受麻醉、开腹及关腹操作;丹参多酚酸盐组及对照组小鼠建立肝脏90min...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丹参多酚酸盐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小鼠仅接受麻醉、开腹及关腹操作;丹参多酚酸盐组及对照组小鼠建立肝脏90min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前丹参多酚酸盐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丹参多酚酸盐60mg/kg,对照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4h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及肝、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荧光定量PCR检测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IL-10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肺组织内核因子(NF-)κB亚单位P65磷酸化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无明显病理性变化。与对照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脏、肺脏损伤明显改善(P<0.05),肺组织湿/干重比明显降低(P<0.05),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内TNF-α、IL-6、IL-1β、IL-10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转录因子NF-κB活化程度明显减弱。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够减轻小鼠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内炎症介质释放及炎症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肝脏 再灌注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炎症
下载PDF
供肝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减轻受体大鼠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 被引量:9
7
作者 宋少华 郭闻渊 +5 位作者 傅志仁 傅宏 沈筱芸 刘芳 王正昕 丁国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供肝对受体大鼠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供体肝脏保存方法,受体大鼠随机分为UW液组、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组(UW液+0.4 mg/ml丹参多酚酸盐)、生理盐水对照组(UW液+等量生理盐...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供肝对受体大鼠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供体肝脏保存方法,受体大鼠随机分为UW液组、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组(UW液+0.4 mg/ml丹参多酚酸盐)、生理盐水对照组(UW液+等量生理盐水)。大鼠行胆道持续外引流肝动脉化原位肝移植,观察移植术后1、6、24 h胆汁流量及胆汁酸盐分泌量。大鼠行肝动脉化大鼠原位肝移植,移植术后2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胆汁酸盐及总胆红素水平,观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肝脏移植物内胆汁酸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UW液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组大鼠术后早期胆汁流量及胆汁酸盐分泌量明显增加(P<0.05);术后2周血清碱性磷酸酶、胆汁酸盐及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胆汁淤积等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肝脏移植物内BSEP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UW液内加入丹参多酚酸盐保存供肝可明显减轻受体大鼠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降低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其促进移植肝内BSE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移植预处理 肝移植 胆道损伤
下载PDF
改良腔门静脉半转位肝移植术(附二例成功报告)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正昕 傅志仁 +5 位作者 丁国善 马钧 郭闻渊 宋少华 李卫东 石学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腔门静脉半转位肝移植术治疗门脉系统广泛栓塞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2例门脉系统广泛栓塞患者进行改良的腔门静脉半转位肝移植术(采用腔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吻合+辅助性门静脉脾静脉吻合重建门脉血流),观察术后肝功能恢... 目的:探讨改良的腔门静脉半转位肝移植术治疗门脉系统广泛栓塞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2例门脉系统广泛栓塞患者进行改良的腔门静脉半转位肝移植术(采用腔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吻合+辅助性门静脉脾静脉吻合重建门脉血流),观察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门脉血流灌注、术后肾功能不全、下肢水肿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结果: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门脉血流灌注良好,无肾功能不全、下肢水肿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的腔门静脉吻合半转位肝移植术是治疗门脉系统广泛栓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腔门静脉半转位 门脉系统 栓塞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正昕 傅志仁 +9 位作者 丁国善 付宏 马钧 张建军 李先兴 倪之嘉 郭闻渊 张明 施晓敏 曹晓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20-921,共2页
回顾性分析 6 7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 ,其中 4例术后早期出现腹腔内出血 ,2例为肝动脉吻合口出血 ,1例为受体肝下腔静脉壁处出血 ,1例为受体右肾上腺处创面出血 ,均正确诊断、及时再次剖腹探查并止血成功。提示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 回顾性分析 6 7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 ,其中 4例术后早期出现腹腔内出血 ,2例为肝动脉吻合口出血 ,1例为受体肝下腔静脉壁处出血 ,1例为受体右肾上腺处创面出血 ,均正确诊断、及时再次剖腹探查并止血成功。提示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多由于外科因素所致 ,外科技术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术后 早期腹腔内出血 原因分析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姜黄素对小鼠肾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迪英 郭闻渊 +2 位作者 张豪杰 蔡旭东 徐鹏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1-675,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SO)组小鼠仅接受腹中线开腹、游离双侧肾蒂及关腹操作;对照组小鼠制成肾脏IR模型,并于肾脏缺血同时经尾...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SO)组小鼠仅接受腹中线开腹、游离双侧肾蒂及关腹操作;对照组小鼠制成肾脏IR模型,并于肾脏缺血同时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姜黄素低剂量(CM-L)及高剂量(CM-H)组小鼠建立肾脏IR模型,并经尾静脉分别注射5mg/kg及20mg/kg姜黄素。再灌注6h后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组织内Toll样受体4(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透明质烷(HA)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透明质烷合成酶(HAS)1、HAS2、HAS3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内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M-L及CM-H组小鼠再灌注6h血清Scr、BUN水平明显降低(Scr:对照组235.4±28.7μmol/L,CM-L组167.8±17.2μmol/L,CM-H组125.8±13.3μmol/L;BUN:对照组21.6±2.7mmol/L,CM-L组18.1±2.4mmol/L,CM-H组12.5±1.7mmol/L;P<0.05或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情况明显改善(Jablonski评分:对照组2.15±0.28分,CM-L组1.72±0.21分,CM-H组1.42±0.15分,P<0.01);肾脏组织内TLR-4、HMGB1的mRNA及蛋白水平,HA、HAS1、HAS2、HAS3以及IL-6、TNF-α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巨噬细胞浸润减轻(对照组32.4±4.2个/高倍视野,CM-L组24.8±3.6个/高倍视野,CM-H组18.9±3.1个/高倍视野,P<0.01);血清IL-6、TNF-α含量亦显著降低(IL-6:对照组1411.2±150.6pg/ml,CM-L组918.7±113.4pg/ml,CM-H组809.6±108.3pg/ml;TNF-α:对照组154.7±21.1pg/ml,CM-L组135.8±15.2pg/ml,CM-H组125.6±14.6pg/ml;P<0.05或P<0.01)。结论姜黄素对小鼠肾脏IR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脏再灌注后TLR-4信号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再灌注损伤 TOLL样受体4 高迁移率族蛋白B 透明质烷
下载PDF
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与肝移植术后预后的多因素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晓伟 季峻松 +9 位作者 陈婷 郭闻渊 施晓敏 高晓钢 倪之嘉 王正昕 傅宏 马钧 丁国善 傅志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临床病理特征对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72例肝细胞癌行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术后累计生存率曲线,Log-rank检验行生存曲线之间的比... 目的: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临床病理特征对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72例肝细胞癌行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术后累计生存率曲线,Log-rank检验行生存曲线之间的比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影响HCC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包括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甲胎蛋白、肿瘤大小、侵犯包膜、Eggel’s分类、微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多因素分析发现甲胎蛋白(RR:1.459,P=0.002)、Eggel分类(RR:1.617,P=0.004)、微血管浸润(RR:2.631,P<0.001)和MELD(RR:2.194,P=0.011)是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甲胎蛋白、Eggel’s分类、微血管浸润和MELD是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因素,MELD对成人肝癌肝移植预后的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肝移植 预后 病理学 COX比例风险模型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负性调节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其部分免疫功能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少华 郭闻渊 +5 位作者 傅志仁 傅宏 沈筱芸 刘芳 王正昕 丁国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成熟及其部分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BMDC体外培养时加入促成熟剂脂多糖(DCLPS)或同时加入脂多糖及丹参多酚酸盐(DCSV),其中丹参多酚酸...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成熟及其部分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BMDC体外培养时加入促成熟剂脂多糖(DCLPS)或同时加入脂多糖及丹参多酚酸盐(DCSV),其中丹参多酚酸盐设3个浓度:低浓度50μg/ml(SVL)、中浓度100μg/ml(SVM)、高浓度200μg/ml(SVH)。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表面MHC-Ⅱ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的表达;FITC-Dextran内吞实验分析各组DC抗原吞噬功能;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 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DC培养液上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2 p40水平。[3H]-TdR掺入法检测各组DC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s,MLR)刺激同种反应性T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法测定MLR上清IL-10、IL-2、干扰素(interferon,IFN)-γ水平。结果:与DCLPS相比,SVL、SVM、SVH细胞表面MHC-Ⅱ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明显降低,分泌IL-12 p40明显减少,抗原吞噬能力明显升高,刺激同种反应性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DCLPS相比,SVL、SVM、SVH组MLR上清中IL-2、INF-γ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50~200μg/ml)能够抑制体外培养体系中小鼠BMDC的成熟,并对其部分免疫学功能具有一定的负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树突状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外周血CD4^+T细胞的ATP含量与肝移植后早期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家勇 李瑞东 +8 位作者 殷浩 郭闻渊 林峰 邹游 张晓军 吴幼民 丁国善 傅志仁 王正昕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探讨CD4+T细胞的ATP含量与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85例肝移植患者、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全血标本,术前、术后1、2、4周及感染当日和经治疗后体温正常3d各1份;用Immu-KnowTM免疫细胞功能测定试剂盒... 目的探讨CD4+T细胞的ATP含量与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85例肝移植患者、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全血标本,术前、术后1、2、4周及感染当日和经治疗后体温正常3d各1份;用Immu-KnowTM免疫细胞功能测定试剂盒检测CD4+T细胞的ATP值。结果感染组ATP值在术前较低,术后第1周达到低谷,显著低于同期非感染组(P<0.01)。经ROC曲线分析,术后第1周的低ATP值对诊断肝移植术后感染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当截断值为161μg/L时,其诊断感染的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91%。感染当日的ATP含量降低与感染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经抗感染治疗体温正常3d后,其ATP值较感染当日明显升高(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CD4+T细胞的ATP值动态变化与肝移植术后感染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监测肝移植术后患者该指标对评估其免疫状态、预防和诊治感染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感染 CD4^+T淋巴细胞 三磷酸腺苷
下载PDF
大麻二酚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瑞 高晓刚 +4 位作者 张雷 施晓敏 郭闻渊 朱有华 傅志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519,共5页
目的观察大麻二酚(CBD)对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63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MCD组(给予MCD喂养)和MCD+CBD组[给予MCD,同时给予2mg/(kg·... 目的观察大麻二酚(CBD)对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63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MCD组(给予MCD喂养)和MCD+CBD组[给予MCD,同时给予2mg/(kg·d)CBD腹腔注射]。10周后,组织染色法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及纤维化情况,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生化试剂盒检测肝脏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肝细胞自噬活性的变化。结果 MCD喂养的大鼠给予CBD后,肝脏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4.7±1.1 vs.2.2±0.5,P<0.05),血清ALT(214.5±54.1U/L vs.92.1±36.0U/L,P<0.05)和AST(175.9±55.2U/L vs.70.8±24.9U/L,P<0.05)水平明显下降,肝脏/体重比(%)降低(4.2±0.6 vs.3.1±0.6,P<0.05),肝脏中胆固醇(182.4±42.7mmol/mg protein vs.101.0±33.8mmol/mg protein,P<0.05)和甘油三酯(71.4±12.5mmol/mg protein vs.38.7±11.1mmol/mg protein,P<0.05)含量减少;肝脏的纤维化程度降低(1.4%±0.4%vs.0.8%±0.3%,P<0.05),Ⅰ型α1胶原(Col1A1)m RNA水平明显下降(2.9±0.4 vs.1.6±0.3,P<0.05)。CBD治疗后,MCD大鼠肝脏中Ⅱ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比值增加(37.1±10.8 vs.71.2±17.1,P<0.05),可溶性死骨片1(p62)蛋白水平降低(202.4±40.9 vs.125.8±32.7,P<0.05)。结论CBD减轻了MCD诱导的大鼠NASH症状,CBD对肝细胞自噬流的促进可能是其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二酚 非酒精性脂肪肝 自噬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趋化因子MigI、P10I、TAC的变化对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国善 甘树杰 +7 位作者 傅宏 叶寒青 王海梁 倪之嘉 郭闻渊 王正昕 施晓敏 傅志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Mig、IP10、ITAC在肝移植术后的变化,探讨其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2005年449月30例肝移植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检查分为急性排斥组(AR,n=9)(排除3例术后感染患者),非急性排斥组(...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Mig、IP10、ITAC在肝移植术后的变化,探讨其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2005年449月30例肝移植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检查分为急性排斥组(AR,n=9)(排除3例术后感染患者),非急性排斥组(NAR,n=18)。检测患者术前1d及术后1、3、5、7d血清中趋化因子Mig、IP10、ITAC的表达,并与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或肝癌患者(肝癌肝硬化组,n=16)以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n=16)进行比较。AR组患者分别于确诊当天以及经激素冲击治疗后3、7d检测血清中3种趋化因子的表达,并分析确诊当天3种趋化因子表达与肝脏穿刺活检Banff排斥活动指数(RAI)的相关性。结果:肝移植术前1dAR组、NAR组患者血清Mig、IP10、ITAC表达与肝癌肝硬化组无明显差异,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移植术后3d,AR和NAR组Mig、IP10、ITAC的表达水平均有上升,高于术前1d的表达(P〈0.05)。AR组9例患者分别在术后11、12和14d确诊AR发生,术后各时间点患者血清Mig、IP10、ITAC表达明显高于NAR组(P〈0.01);确诊AR当天Mig、IP10、ITAC的表达与RAI呈正相关(r=0.88、0.94、0.80)。与确诊AR当天相比,经)中击治疗逆转后,3种趋化因子的表达也相应下降(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血清中趋化因子Mig、IP10、ITAC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辅助特异、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类 肝移植 移植物排斥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姜黄素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迪英 郭闻渊 +2 位作者 张豪杰 蔡旭东 徐鹏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74-878,共5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Percoll溶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培养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再灌注组、姜黄素低剂量组(5μmol/L)及高剂量组(25μmol/L)...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Percoll溶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培养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再灌注组、姜黄素低剂量组(5μmol/L)及高剂量组(25μmol/L)。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内TLR4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 p65磷酸化;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内IL-6、IL-1β、TNF-α和MCP-1的mRNA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内上述因子的含量。结果分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纯度可以达到95%以上,活性高于93%。与缺氧再灌注组相比,姜黄素低剂量及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细胞内TLR4表达降低(P<0.01),p65磷酸化受到抑制,细胞内IL-6、IL-1β、TNF-α、MCP-1的mRNA水平以及培养液上清内上述因子含量降低(P<0.05或P<0.01)。结论姜黄素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TLR4表达并减轻TLR4所激发的炎性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肾小管 上皮细胞 再灌注损伤 TOLL样受体4 炎症
下载PDF
大麻二酚通过促进自噬流减轻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瑞 高晓刚 +3 位作者 张雷 施晓敏 郭闻渊 傅志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3-588,共6页
目的观察大麻二酚(CBD)对棕榈酸(PA)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考察其与自噬流相关的潜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分别给予1μmol/L和5μmol/L的CBD处理24 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p62... 目的观察大麻二酚(CBD)对棕榈酸(PA)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考察其与自噬流相关的潜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分别给予1μmol/L和5μmol/L的CBD处理24 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p62的表达,考察CBD对细胞自噬的影响。将细胞分为4组并分别给予不同处理:PA组(800μmol/L PA处理细胞)、PA+CBD组(800μmol/L PA和5μmol/L CBD联合作用)、PA+CBD+CQ组[800μmol/L PA、5μmol/L CBD和50 nmol/L自噬抑制剂氯喹(CQ)共同作用]和阴性对照组(加入等体积0.03%DMSO处理细胞),每组作用时间均为24 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C3和p62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考察细胞凋亡情况,q PCR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X盒结合蛋白1(XBP-1)mRNA的表达,Rh123和lucigenin荧光探针分别检测线粒体的膜电位和活性氧簇(ROS)含量。结果 1μmol/L和5μmol/L CBD均不影响肝细胞LC3-Ⅱ/LC3-Ⅰ的比值以及p62蛋白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A组肝细胞LC3-Ⅱ/LC3-Ⅰ的比值和p62蛋白表达增加(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5),CHOP、GRP78、XBP-1mRNA表达增加(P<0.05),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线粒体ROS的生成增加(P<0.05);与PA组相比,PA+CBD组肝细胞内的自噬流恢复,细胞凋亡减少,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失常减轻(P<0.05);同时给予CQ处理可以逆转CBD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 CBD能够通过促进自噬流减轻PA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改善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大麻二酚 棕榈酸 自噬流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巴利昔单抗在预防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倪之嘉 丁国善 +7 位作者 于勇 傅宏 施晓敏 郭闻渊 马钧 王正昕 赵彩 傅志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8-680,共3页
目的:评估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治疗在预防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7例患者术后应用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及三联免疫治疗(巴利昔单抗组).113例患者仅接受常规三联免疫... 目的:评估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治疗在预防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7例患者术后应用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及三联免疫治疗(巴利昔单抗组).113例患者仅接受常规三联免疫治疗(对照组),比较二组间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巴利昔单抗组的急性排斥反应率明显低干对照组(8.5%vs 28.4%.P<0.05);巴利昔单抗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1.9%vs 26.5%,P>0.05).两组间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无显著差异。结论:肝移植术后在常规三联免疫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巴利昔单抗可明显减少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术后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利昔单抗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类巨细胞病毒抗体在肝移植患者术后诊断及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洁 叶寒青 +5 位作者 王皓 侯哓菁 王蕾 谭龙益 郭闻渊 仲人前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23-26,共4页
目的客观评价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抗体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诊断和监测HCMV感染的意义。方法对10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分别用ELISA检测HCMV特异性抗体IgM、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MV低基质磷酸化蛋白(pp65)... 目的客观评价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抗体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诊断和监测HCMV感染的意义。方法对10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分别用ELISA检测HCMV特异性抗体IgM、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MV低基质磷酸化蛋白(pp65)抗原血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CMV DNA,将这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8例患者中,IgM阳性者8例,pp65抗原阳性者10例,DNA阳性者12例。ELISA的敏感性较其他2种方法略低,但3种方法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此外,ELISA检测HCMV IgM阳性者,其结果均在临床症状出现后6~14d检出,而pp65阳性者和HCMV DNA阳性者均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被检出。结论应用ELISA检测HCMV抗体可以用于诊断监测HCMV感染情况,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肝移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PP65抗原血症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游 张磊 +4 位作者 李瑞东 郭闻渊 丁国善 傅志仁 王正昕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5月至2013年4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实施原位肝移植术的48例终末期AILD受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受者的术后累积生存率,分析死亡病例的死因,了...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5月至2013年4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实施原位肝移植术的48例终末期AILD受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受者的术后累积生存率,分析死亡病例的死因,了解术后排斥反应、病毒性肝炎新发感染及AILD复发情况。结果48例AILD受者中,存活38例,AILD受者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为76%。10例死亡受者的死亡原因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移植肝衰竭、脓毒症、肺部感染、出血、肝动脉栓塞、肾衰竭。48例AILD受者中,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9例(19%),有3例分别在术后1~2年内新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受者于术后2年出现原发病复发,经积极治疗均长期生存。结论终末期AILD肝移植受者多数可获得长期生存,应重视肝移植术后早期免疫抑制方案的制定,预防感染及排斥反应和术后新发病毒性肝炎,及时发现原发病复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