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上海城市居民对城市荒野的认知与景观偏好情况,探究荒野景观构成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为上海荒野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结合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目的】分析上海城市居民对城市荒野的认知与景观偏好情况,探究荒野景观构成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为上海荒野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结合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PGIS)和问卷调研,获取受访者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景观偏好、价值认知、空间定位等数据信息,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公众对城市荒野概念的了解程度较低,但接受程度较高,并对城市中实际的荒野分布有大概的认知。2)公众对城市荒野景观感知偏中立态度,不同自然与人工要素会对公众偏好产生影响。3)公众居住与活动范围可能会对城市荒野接受度产生影响。【结论】应优先对公众认知程度较高和交通便利的荒野区域进行转型更新,综合考量场地内自然与人工要素,分析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保障场地可达性、可视性,使城市荒野景观成为城市生态景观的一部分,为城市荒野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上海城市居民对城市荒野的认知与景观偏好情况,探究荒野景观构成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为上海荒野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结合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PGIS)和问卷调研,获取受访者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景观偏好、价值认知、空间定位等数据信息,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公众对城市荒野概念的了解程度较低,但接受程度较高,并对城市中实际的荒野分布有大概的认知。2)公众对城市荒野景观感知偏中立态度,不同自然与人工要素会对公众偏好产生影响。3)公众居住与活动范围可能会对城市荒野接受度产生影响。【结论】应优先对公众认知程度较高和交通便利的荒野区域进行转型更新,综合考量场地内自然与人工要素,分析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保障场地可达性、可视性,使城市荒野景观成为城市生态景观的一部分,为城市荒野景观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