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演化视角下电子废弃物处理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以华南G镇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子浩 朱竑 郭隽万果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79-2795,共17页
电子废弃物处理产业的特殊性体现在循环利用的资源再生性与拆解污染的破坏性二者的矛盾统一中。研究依托路径依赖理论,围绕集群与政府两者交互所构建的共同演化关系,将知识的生产与对新知识的选择作为划分集群演化阶段的参照,对G镇电子... 电子废弃物处理产业的特殊性体现在循环利用的资源再生性与拆解污染的破坏性二者的矛盾统一中。研究依托路径依赖理论,围绕集群与政府两者交互所构建的共同演化关系,将知识的生产与对新知识的选择作为划分集群演化阶段的参照,对G镇电子废弃物产业集群演化机制进行探究。研究发现:G镇电子废弃物处理产业路径形成之初,企业在对新知识的探索和保留中强化联系,形成了产业链完整的拆解集群。随后当新知识再次出现并且需要较高迭代成本时,源于利益驱动的企业选择采用新知识的积极性有限,表现出内部的自我强化。当集群陷入锁定,僵化的认知使集群难以依靠自身实现路径解锁。外部行政力量的介入,刺激并加速了集群新路径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现有演化经济地理学实证研究,同时为电子废弃物处理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经济地理学 路径依赖 共同演化 电子废弃物处理产业
原文传递
国际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发展与启示——基于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论文统计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竑 郭隽万果 吴伟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81-1996,共16页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简称为SCG)是国际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旗帜性刊物。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辅助运用Citespace、Histcite等分析软件,在讨论社会文化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关系的基础上,从发文作者、研究区域空间、研...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简称为SCG)是国际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旗帜性刊物。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辅助运用Citespace、Histcite等分析软件,在讨论社会文化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关系的基础上,从发文作者、研究区域空间、研究热点、研究理论基础、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及展现形式等方面,对SCG创刊以来所有文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发现:SCG作为一个国际性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刊物,其载文量持续上升且研究区域与文章来源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在研究热点方面,由空间、地方、文化等传统话题向物质文化地理学、少数群体及公共政策等方面的转向较为明显,权力、认同、记忆、家、流动性、种族、宗教、性别、音乐、食物、教育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主要采用访谈、民族志(人种志)、参与式观察与焦点小组等资料收集方法和文本分析、分析性比较、例证法等资料分析手段。在资料佐证形式表达方面,相比于中国,西方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中资料表现更趋于多元,文字资料、照片、地图等都是使用较多的佐证资料。希望通过对西方经典杂志相关文献梳理,从研究热点到研究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能够对中国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提供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Citespace软件分析 Histcite软件分析法 研究启示
原文传递
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社会文化地理”国际高级研修班在云南举办
3
作者 郭隽万果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2015年7月16日至20日,由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地理学会'社会文化地理'国际高级研修班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
关键词 中国地理学会 青年 社会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 社会地理学 华南师范大学
原文传递
中国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空间格局形成机制及综合效应 被引量:31
4
作者 袁振杰 郭隽万果 +1 位作者 杨韵莹 朱竑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8-331,共14页
教育关乎一个国家人口素质的提升和综合实力的发展,也是塑造国家和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因素。通过回顾并反思中西方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教育资源配置研究,总结当前中国相关研究的不足。借鉴当前西方教育资源空间格局研究中所采取的"... 教育关乎一个国家人口素质的提升和综合实力的发展,也是塑造国家和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因素。通过回顾并反思中西方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教育资源配置研究,总结当前中国相关研究的不足。借鉴当前西方教育资源空间格局研究中所采取的"资源格局-影响机制-社会效应"的主流路径,本文利用多种空间分析和机制研究方法,对中国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空间格局、形成机制和综合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优质小学基础教育资源和优质中学教育资源的区域格局和强度虽各有差异,但都体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特征,特别是在区域尺度上,体现出明显的东西部差异。此外,中国几大城市群,如京津冀,沪宁杭,珠三角,武汉都市圈以及成渝都市圈等,是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势区域;②优质小学教育资源的形成和规模增长与城市居民经济自由度以及城市专任教师规模两个因素高度相关;优质中学教育资源的形成和规模增长和城市本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高度相关;③在多元相关机制作用下,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空间结构在当下及未来必定处于复杂动态变化之中,并将更为深刻地塑造着城市与城市、城市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有助于理解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空间结构不平衡的现状,同时反思和探索教育资源结构所蕴含和产生的政治意义和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 空间结构 基础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