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蟾素通过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1调控直肠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雄图 龚瑾 +2 位作者 练志明 包真 陈元岩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究华蟾素通过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1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transferase-1,BCAT1)调控直肠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SW480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低浓度华蟾素组(22.5μg/L)、中浓度华蟾素组(45μg/L)、高浓度华蟾素组(90... 目的探究华蟾素通过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1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transferase-1,BCAT1)调控直肠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SW480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低浓度华蟾素组(22.5μg/L)、中浓度华蟾素组(45μg/L)、高浓度华蟾素组(90μg/L),分别处理12 h、24 h、48 h。Q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W480细胞中BCAT1表达水平。采用siRNA沉默BCAT1后,观察SW480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凋亡率。各组细胞处理后,CCK-8检测华蟾素对细胞的增殖影响;Q-PCR检测各组细胞BCAT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BCAT1蛋白表达水平。JC-1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Western blot和Q-PCR结果显示SW480细胞中BCAT1高表达。不同浓度华蟾素作用直肠癌细胞后,低浓度华蟾素处理后就可以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且在不同时间点,华蟾素能够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SW480细胞的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采用不同浓度华蟾素处理SW480细胞48 h后,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显示,低浓度的华蟾素处理后,SW480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且随着华蟾素浓度的增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检测各组细胞BCAT1 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低浓度的华蟾素处理48 h后,BCAT1mRNA、蛋白的表达量出现明显下降,且随着华蟾素浓度的升高,BCAT1 mRNA。蛋白的表达量下降更为明显,呈浓度依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BCAT1后,细胞较正常的SW480细胞增殖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可以通过抑制BCAT1的活性来抑制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支链氨基酸转移酶1 抑制增殖 机制研究
下载PDF
胃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意义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郭雄图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5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M2-丙酮酸激酶、胃蛋白酶原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测定血清中CEA、CA19-9、CA125、M2-PK和PGⅠ的水平选用酶联免疫法,比较这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良...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M2-丙酮酸激酶、胃蛋白酶原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测定血清中CEA、CA19-9、CA125、M2-PK和PGⅠ的水平选用酶联免疫法,比较这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良性胃病组和健康组血清中CEA、CA19-9、CA125、M2-PK和PGⅠ的阳性率比胃癌组低,(P<0.01)。5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0.1%,与单项检测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对胃癌的确诊CEA、CA125、CA19-9、M2-PK和PGⅠ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诊断 癌胚抗原 丙酮酸激酶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9—9 胃蛋白酶原
下载PDF
结直肠非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雄图 胡玉萍 +1 位作者 陈元岩 袁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评估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MBP)在结直肠非急诊手术中的作用,探讨术前不行机械性肠道准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例因结直肠腺瘤或腺癌拟行结直肠手术的患者按1.5∶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MBP组(120例... 目的评估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MBP)在结直肠非急诊手术中的作用,探讨术前不行机械性肠道准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例因结直肠腺瘤或腺癌拟行结直肠手术的患者按1.5∶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MBP组(120例)和非MBP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d内的心血管并发症、全身感染性并发症和手术部位相关并发症。结果 135例患者完成试验,MBP组81例,非MBP组5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良恶性、吻合部位及方法、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30d内心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和1.9%,全身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和13.0%,手术部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6%和1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BP组1例、非MBP组2例发生吻合口瘘,两组各有1例围手术期死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非急诊手术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并不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常规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并非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手术 机械性肠道准备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低位前切除术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雄图 胡玉萍 +2 位作者 陈显国 李天翔 袁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与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两种术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APR和LA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 目的分析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与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两种术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APR和LA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结直肠癌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9(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lorectal Cancer 29,QLQ-CR29)对APR组和LAR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最终有完整问卷的患者有164例(APR组50例,LAR组114例)。AP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LAR组,APR组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线距离显著短于LAR组(P<0.001)。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指数、ASA评分及术前临床分期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排尿情况,APR组在术后1个月明显优于LAR组,术后6、12个月两组无差异。大便情况,术后1个月APR组明显优于LAR组,术后6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但术后12个月LAR明显优于APR组。主观感受术后1、6个月LAR组明显优于APR组,但术后12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APR术式优势在于术后短期内排尿、排便,而LAR术的优势也在于术后短期内主观感觉方面。低位直肠癌患者行APR手术后长期生活质量不逊于LAR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低位前切除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低位前切除术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郭雄图 胡玉萍 +2 位作者 陈显国 李天翔 袁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与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两种术式对直肠癌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接受APR和LAR术式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 目的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与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两种术式对直肠癌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接受APR和LAR术式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结直肠癌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9(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lorectal Cancer29,QLQ-CR29)对APR组和LAR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最终有完整问卷的患者164例(APR组50例,LAR组114例)。AP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57.4±10.3)岁,显著高于LAR组(50.8±6.9)岁(P<0.001)。两组患者在性别、体重指数、术前ASA评分、术前临床分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接受APR手术的患者在排尿和排便方面QLQ-CR29评分优于LAR组,LAR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主观感受方面以及术后12个月大便情况方面明显优于APR组。结论接受APR手术的患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并不逊于接受LAR术式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低位前切除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78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郭雄图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以及急性胆囊炎并发症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在临床上的资料。结果:78例患者中,有74例患者成功完成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其中有4例...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以及急性胆囊炎并发症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在临床上的资料。结果:78例患者中,有74例患者成功完成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其中有4例患者因为腹腔中出现广泛的粘连情况,被中转开腹,没有出现并发症以及死亡病例。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把握好手术的时机,大多数急性胆囊炎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是完全安全可靠的,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郭雄图 袁南贵 +2 位作者 罗卫民 闫雪静 胡玉萍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6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1(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transferase-1,BCAT1)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至2010年间行乳腺癌根治术的74例乳腺癌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肿瘤标本及其癌旁...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1(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transferase-1,BCAT1)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至2010年间行乳腺癌根治术的74例乳腺癌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肿瘤标本及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20例)中BCAT1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乳腺癌组织中BCAT1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BCAT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上调(68.9%vs 35.0%,P<0.05)。BCAT1高表达组中进展期T分期、伴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比例明显高于BCAT1低表达组,而且肿瘤直径较大(分别χ~2=6.228、6.894、7.415、6.210,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CAT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6.9%和82.6%,Log-rank检验提示BCAT1低表达组的术后总体预后明显优于高表达组(χ~2=5.209,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BCAT1的蛋白表达上调。BCAT1高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转移和预后不佳呈正相关。BCAT1是乳腺癌的潜在生物学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1 预后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清扫范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元岩 陈显国 +1 位作者 李天翔 郭雄图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693-369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分析不同清扫范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型及其他临床资料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分... 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分析不同清扫范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型及其他临床资料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分析不同清扫范围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淋巴结转移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P>0.05);肿瘤直径越大、Borrmann分型、TNM分期越高及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D2淋巴结清扫术在淋巴结转移率及3年、5年存活率方面均优于D1、D3清扫术(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的大小、Borrmann分型、TNM分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由于D2根治术较D1、D3根治术在预后有明显优势,且D3根治术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胃癌D2根治术清扫范围较为合理,D3根治术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 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叙事护理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机体康复、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龚阳 陈淑瑜 +2 位作者 刘萍 彭阳欣 郭雄图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机体康复、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普通外科收治的160例行结肠癌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机体康复、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普通外科收治的160例行结肠癌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使用叙事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及出院3个月后机体康复、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感的变化。结果患者的心理韧性、乐观倾向及自我效能之间均呈明显相关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肛门排气、自主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经叙事护理后,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明显升高,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肠癌术后患者心理韧性、乐观倾向及自我效能之间相互影响,叙事管理有利于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可改善患者的心理韧性,减轻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结肠癌 康复 心理韧性 自我效能
下载PDF
胆源性胰腺炎的诊疗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元岩 郭雄图 +1 位作者 谢明飞 李天翔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1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胆源性胰腺炎 症状 临床护理 护理方法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元岩 陈显国 +2 位作者 李天翔 钟俊新 郭雄图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erigeron breviscapus)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灯盏花素组。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缺血6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erigeron breviscapus)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灯盏花素组。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缺血6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并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血清中ALT、AST、TNF-α含量显著增加,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灯盏花素组血清中ALT、AST、TNF-α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但SOD活性及bcl-2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灯盏花素组肝脏炎症反应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轻。结论灯盏花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SOD活性和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缺血再灌注 肝脏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广州市花都区居民低位直肠癌流行现况及生存质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冬云 郭雄图 练志明 《黑龙江医学》 2016年第8期685-687,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影响本地区低位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将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02—2014-02间就诊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67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情况及... 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影响本地区低位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将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02—2014-02间就诊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67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情况及手术至调查时间,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复发及转移、肿瘤距肛门距离及治疗后T分期变化对患者的QOL-30得分差异,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低位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辅助治疗方案、是否复发、肿瘤距肛门距离、术后T分期变化的QOL-30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重线性回归提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X5)、辅助治疗情况(X8)、复发情况(X9)、肿瘤距肛门距离(X10)及术后T分期变化(x11)是影响低位直肠癌患者QOL-30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本地区低位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较低,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辅助治疗、复发、肿瘤距肛门距离及术后T分期变化是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QOL-30 线性回归 广州市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陈元岩 卢绮妮 +1 位作者 郭雄图 任永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乌司他丁组。分别检测胰腺缺血再灌注0h、6h、12h及24h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结果缺血...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乌司他丁组。分别检测胰腺缺血再灌注0h、6h、12h及24h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的各时点上TNF-α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乌司他丁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和乌司他丁组在6h、12h、24h的IL-1β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但乌司他丁组增高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抑制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急性炎性反应,对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缺血再灌注 胰腺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转氨酶1高表达预测结直肠癌预后不佳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雄图 陈显国 +3 位作者 胡玉萍 李天翔 袁南贵 陈元岩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7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转氨酶1(BCAT1)蛋白高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7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比较20例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和72例结直...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转氨酶1(BCAT1)蛋白高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7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比较20例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和7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BCAT1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BCAT1高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总体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BCAT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3%(47/7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76,P=0.005)。位于直肠、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Ⅲ+Ⅳ分期的组织中有较高的BCAT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χ~2=5.296、4.541、11.387、5.091,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CAT1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体预后明显优于BCAT1阳性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2.8%和15.1%(χ~2=9.242,P=0.002)。结论 BCAT1蛋白表达检测阳性提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不佳,预示总体生存预后不良,是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标记物方面的潜在生物学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转氨酶类 氨基酸类 支链 预测 预后
原文传递
全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管理系统正式启用
15
作者 徐纪进 郭雄图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3年第12期40-40,共1页
11月19日,全省安全生产培训资格考试管理系统启用仪式举行,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安监局局长邓立佳委托,省安监局纪检组长张宜红宣布系统正式启用;省安监局总工程师曾胜主持启动仪式。局领导罗德龙、朱崇洲、杨国庆、彭伏桂出席仪式。
关键词 考试管理系统 安全生产培训 资格 安监局 总工程师 秘书长 省政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