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漓江流域中下游无机碳通量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何若雪 孙平安 +6 位作者 何师意 于奭 莫建英 覃新行 张态成 郭雅思 张陶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为讨论岩溶地表河中等流域尺度无机碳通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于2014年1月至12月对漓江流域桂林断面及阳朔断面河水进行为期一个水文年的采样观测,每月定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这个过程主要受水循环过程控制,除岩溶水化学特征... 为讨论岩溶地表河中等流域尺度无机碳通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于2014年1月至12月对漓江流域桂林断面及阳朔断面河水进行为期一个水文年的采样观测,每月定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这个过程主要受水循环过程控制,除岩溶水化学特征沿途发生变化之外,水体SIc和SId值也逐渐偏正,溶蚀能力逐渐降低,所产生的无机碳通量仍然不断增加,且呈现出旱季低雨季高的特征。通过计算,桂林断面无机碳通量为7.42×10~7 kgCO_2·a^(-1),阳朔断面为27.9×10~7 kgCO_2·a^(-1),其中桂林断面碳酸盐岩风化所产生的无机碳通量和硅酸盐岩风化所产生的无机碳通量分别占总通量的72.67%和5.21%,阳朔断面分别占87.51%和2.89%,表明硅酸盐岩风化的贡献率沿途不断减小,碳酸盐岩风化的贡献率不断增加。桂林断面以上流域碳汇强度为2.69×10~4 kgCO_2·km^(-2)·a^(-1),桂林到阳朔断面流域碳汇强度为9.89×10~4 kgCO_2·km^(-2)·a^(-1),相差近5倍,除沿途大气降水、支流补给、水生生物可能产生的有机碳埋藏等原因外,外源水补给所形成的混合溶蚀作用对岩溶区无机碳通量的增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 无机碳通量 动态变化 影响因素 碳酸盐岩
下载PDF
桂林市酸雨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雅思 于奭 +2 位作者 黎泳珊 孙平安 何若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97-2905,共9页
对桂林市2008~2011年共396个降水样品p H值统计表明,桂林市酸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夏季酸雨污染程度较低,冬春两季最为严重;对其中44个降水样品做离子分析,通过计算中和因子(NF)分析2008年酸雨程度低主要是NH_4^+和Ca^(2+)等碱性离... 对桂林市2008~2011年共396个降水样品p H值统计表明,桂林市酸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夏季酸雨污染程度较低,冬春两季最为严重;对其中44个降水样品做离子分析,通过计算中和因子(NF)分析2008年酸雨程度低主要是NH_4^+和Ca^(2+)等碱性离子中和所致,相对酸度FA达到0.006,表明有99.4%酸性离子被中和;通过富集因子(EF)分析降水中主要离子来源,CI^-和Na^+主要为海洋来源,Ca^(2+)主要为地壳来源,K^+、SO_4^(2-)、NO_3^-主要为人为来源;最后通过Hysplit后向轨迹模拟分季节对2010年强酸雨水汽来源进行追踪,聚类,分析桂林市酸雨受区域输送的影响,确定致酸物质的3个主要源地:1东北向的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省份的工业集中、人口密集地区,来源于这些地区的气团春季占到19%,夏季26%,秋季19%,冬季由于盛行东北风,占到36%;2东南方向的广东省尤其珠三角地区,来源于西太平洋的气流经过此地到达桂林,春季占到19%,秋季占到33%,冬季占到36%;3西南向的南宁、柳州等本省城市,春季所有的强酸雨水汽气团都汇合到桂林的西南侧,经南宁、柳州抵达桂林,夏季直接受西南季风的控制,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径直抵达桂林占到75%,秋季途经该地的西南向气流占到14%,冬季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岩溶 酸雨 水化学特征 离子来源 后向轨迹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