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城乡演变:2010—2020年
1
作者 李强 郭雯羽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40,共20页
中国老年人的余寿在过去几十年持续增长,但是健康预期寿命的变动模式尚未达成共识,也缺乏全景式的描绘。利用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自评健康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衡量健康状况,应用Sullivan法计算健康预期寿命,深入考察老年... 中国老年人的余寿在过去几十年持续增长,但是健康预期寿命的变动模式尚未达成共识,也缺乏全景式的描绘。利用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自评健康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衡量健康状况,应用Sullivan法计算健康预期寿命,深入考察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时空演变模式。结果表明,2010—2020年,我国老年人的余寿、健康预期寿命及其占余寿比重整体呈增长态势,以病残压缩模式为主导。健康水平和变动模式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老年人的余寿和健康预期寿命高于镇老年人,镇老年人高于农村老年人。城市和镇低龄老年人的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占余寿比重上升,遵循病残压缩模式,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占余寿比重基本稳定,遵循动态平衡模式;城市高龄老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变化则转化为病残扩张。农村老年人的自评健康预期寿命和生活自理寿命占余寿比重均上升,遵循病残压缩模式。在城市和镇,死亡率下降是老年人自评健康预期寿命上升的主导原因,但是在农村,健康率上升是主要原因。不论城乡,死亡率下降是生活自理预期寿命上升的主要原因。健康预期寿命的城乡差异可能是由于死亡选择性,也可能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进步、健康战略和政策措施的城乡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预期寿命 生活自理预期寿命 病残压缩 病残扩张 动态平衡 老年人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城乡演变:2010—2020年
2
作者 李强 郭雯羽 《新华文摘》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一、引言。我国对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对健康预期寿命的演变模式也没有达成共识。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这些研究使用了不同的数据,关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年龄群体,健康的变动轨迹没有遵循... 一、引言。我国对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对健康预期寿命的演变模式也没有达成共识。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这些研究使用了不同的数据,关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年龄群体,健康的变动轨迹没有遵循固定模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都指向相同的结论:老年人病残状况的变化模式可能不是固定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预期寿命 达成共识 演变模式 固定模式 年龄群体 变化模式 变动轨迹 20世纪90年代初
原文传递
上海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3
作者 李强 郭雯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50-163,179,180,共16页
“老有所为”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主动策略,又融入了深具地方特色的解读框架。在上海,处于“初老期”的老年人占比较高,他们具有良好的教育资源禀赋和健康状况,是未被挖掘的重要人力资源储备。上海60—69岁组的低龄老年人口... “老有所为”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主动策略,又融入了深具地方特色的解读框架。在上海,处于“初老期”的老年人占比较高,他们具有良好的教育资源禀赋和健康状况,是未被挖掘的重要人力资源储备。上海60—69岁组的低龄老年人口规模约由1990年的115.1万增长为2020年的341.4万,占老年人比例超过60%。60—64岁老人中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占比从1990年的9.6%增长为2020年的50%。上海市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都稳居全国领先位置,60岁男性老人的余寿从1990年的21.35岁增长为2020年的24.71岁,健康预期寿命则由18.55岁增长为21.61岁。但是,同一时期,上海就业老年人的规模从29.6万下降为19.7万,其比例从5.45%下降为3.46%,这也反映出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多样性不足。尽管“老有所为”的观念深植人心,但在社会认知、权益保障和就业机会等方面仍面临困境,需要多措并举来推动这一理念的深化和实践。为此,促进“老有所为”观念在社会范围的广泛接受,建立健全法治保障系统,以及提高参与形式的多样性,构成了激活和开发老年人才资源,进而创造银发经济增量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 人口老龄化 “老有所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