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协状元》百年研究史 被引量:1
1
作者 都刘平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49-56,共8页
《张协状元》是存世的最早南戏剧本,从1920年被叶恭绰先生带回国至今,学界对它的研究呈现出门类众多、异彩纷呈的盛况。本文对这近百年的研究成果作一全面系统的整理与爬梳,以期为日后更科学更深入的研究指明道路与方向。已有的研究大... 《张协状元》是存世的最早南戏剧本,从1920年被叶恭绰先生带回国至今,学界对它的研究呈现出门类众多、异彩纷呈的盛况。本文对这近百年的研究成果作一全面系统的整理与爬梳,以期为日后更科学更深入的研究指明道路与方向。已有的研究大体分五个层面:一是版本考订与文献整理;二是时代考证;三是曲调曲律曲韵考察;四是艺术体制研究;五是语言词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协状元》 文献整理 时代考证 曲学研究 艺术体制 语言词汇
下载PDF
曲选:中国古代曲学的新视域——以《南音三籁》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都刘平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第4期94-101,共8页
中国古代曲学包括散曲学与戏曲学两个方面,向来对这两个领域关注的焦点在曲学论著、曲作序跋及戏曲评点上,而对曲选则较为忽略。本文以凌濛初《南音三籁》为例,试从曲选这一角度为古代曲学提供新的视域。该书集曲论、曲选、曲评于一身,... 中国古代曲学包括散曲学与戏曲学两个方面,向来对这两个领域关注的焦点在曲学论著、曲作序跋及戏曲评点上,而对曲选则较为忽略。本文以凌濛初《南音三籁》为例,试从曲选这一角度为古代曲学提供新的视域。该书集曲论、曲选、曲评于一身,其本身即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由该书,我们可以知道凌氏的整体曲学观,即韵部从《中原音韵》,曲辞尚本色、新变,在全局的观照下评论曲作即重视曲作的整体性,传统与时俗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选 曲学 新视域 《南音三籁》
下载PDF
姚鼐古文创作中的墓志铭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都刘平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8-41,共4页
墓志铭是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极为重要的体裁之一,它起于东汉,盛于唐代,衰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姚鼐作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运用这一传统文体写下了许多篇章。其中部分落入俗套,成就不高,但更多的篇章是自发新意,... 墓志铭是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极为重要的体裁之一,它起于东汉,盛于唐代,衰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姚鼐作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运用这一传统文体写下了许多篇章。其中部分落入俗套,成就不高,但更多的篇章是自发新意,不蹈古人。写同一类型者的墓志中少有雷同,在具体手法的运用上千变万化;写不同类型者又总是能找到最适合表现墓主风采特征的方法,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同时,在这些为数众多的墓志铭中,也或多或少暴露出姚鼐思想的矛盾面与保守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鼐 古文创作 墓志铭
下载PDF
“宋元南戏与北杂剧同名剧目”拾遗
4
作者 都刘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71-73,共3页
宋元南戏与北杂剧存在诸多同名剧目。前辈学人中曾做过这一工作(改为"统计")的,有(改为"有,")青木正儿、谭正璧和俞为民。青木正儿氏在其(名)著《中国近世戏曲史》中,第一次对此进行了统计(改为"做了此工作,&q... 宋元南戏与北杂剧存在诸多同名剧目。前辈学人中曾做过这一工作(改为"统计")的,有(改为"有,")青木正儿、谭正璧和俞为民。青木正儿氏在其(名)著《中国近世戏曲史》中,第一次对此进行了统计(改为"做了此工作,")得出数目37种;谭先生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到96种,其中有6种戏文是明代的,实际是90种;俞先生则统计出剧名相同或情节相同的分别有89和96本。目前(改为"现在"),(我们)在前辈基础上,又新增2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南戏 北杂剧 同名剧目 拾遗
下载PDF
《白兔记》创作年代新证
5
作者 都刘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3期15-17,共3页
《白兔记》为明人称为"四大传奇"之一,在南戏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关于它的创作年代,学界一般认为是元代,然也有学者认为它或成书于宋。经考证,《白兔记》不可能早于元灭南宋、统一南北,即公元1279年。一是《白兔记》的情节内... 《白兔记》为明人称为"四大传奇"之一,在南戏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关于它的创作年代,学界一般认为是元代,然也有学者认为它或成书于宋。经考证,《白兔记》不可能早于元灭南宋、统一南北,即公元1279年。一是《白兔记》的情节内容完全承袭《刘知远诸宫调》而来;二是"刘知远故事"自北宋始一直在北方流行;三是《白兔记》中的爱情套路与《拜月亭》《琵琶记》等如出一辙;四是《寒山堂曲谱》《白兔记》中的"刘唐卿改过"的小注,恰暴露了南戏改编者借鉴了刘氏的同题材杂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兔记》 创作年代 刘知远 南戏 杂剧 作家 书会才人 编剧者
下载PDF
曲选:中国古代曲学的新视域——以《南音三籁》为例
6
作者 都刘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31-36,共6页
中国古代曲学包括散曲学与戏曲学两个方面,向来对这两个领域关注的焦点在曲学论著、曲作序跋及戏曲评点上,而对曲选则较为忽略。本文以凌濛初《南音三籁》为例,继续关注曲选这一中国古代曲学的新视域。该选集曲论、曲选、曲评于一身,其... 中国古代曲学包括散曲学与戏曲学两个方面,向来对这两个领域关注的焦点在曲学论著、曲作序跋及戏曲评点上,而对曲选则较为忽略。本文以凌濛初《南音三籁》为例,继续关注曲选这一中国古代曲学的新视域。该选集曲论、曲选、曲评于一身,其本身即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由该选我们可以知道凌氏的整体曲学观,即韵部从《中原音韵》;曲辞尚本色、新变;在全局的观照下评论曲作即重视曲作的整体性;传统与时俗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选 曲学 新视域 《南音三籁》
下载PDF
白朴行迹考
7
作者 都刘平 《唐都学刊》 2017年第5期89-94,共6页
南宋江州守将吕师夔于至元十二年(1275)降蒙元军队,白朴在次年即至九江结识吕氏,自此两人过从甚密,若如故人重逢再遇。一为北人,一为南人;一则文士,一则武将。对于这种常情不好理解之处,前辈学者多有指出,或就其缘由进一步做出自己的推... 南宋江州守将吕师夔于至元十二年(1275)降蒙元军队,白朴在次年即至九江结识吕氏,自此两人过从甚密,若如故人重逢再遇。一为北人,一为南人;一则文士,一则武将。对于这种常情不好理解之处,前辈学者多有指出,或就其缘由进一步做出自己的推测,即白朴可能曾随侵宋的蒙元军队一道南下。这些意见很有启发,根据已有的各种文献材料,综合排比考证可以认为,白朴在至元十年左右正是在南下攻宋的蒙元军中,其至襄阳、九江、岳阳等地的原因在此,其与宋重要将领吕文焕、吕师夔叔侄相识且与后者关系笃好的最主要原因也在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朴 蒙元军队 吕师夔
下载PDF
嘉靖、万历朝戏曲的“尚侠”精神研究
8
作者 都刘平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2期89-91,共3页
明代嘉靖、万历两朝的不少戏曲带有"崇尚侠士、渴望英雄"的特点。此发现有助于丰富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的"情感"说或"情理交融"说。本文分三部分叙述。第一部分,依据侠士自身的行为特征对所选作品进行分类,... 明代嘉靖、万历两朝的不少戏曲带有"崇尚侠士、渴望英雄"的特点。此发现有助于丰富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的"情感"说或"情理交融"说。本文分三部分叙述。第一部分,依据侠士自身的行为特征对所选作品进行分类,并对侠士们的不同归属作总结;第二部分,就明代这一时期出现此类"尚侠"精神的戏曲的原因作合理解释。第三部分,结语。其中,原因解释部分又分两点。一是,从剧作家所处时代特征考察;二是,就作者自身思想精神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万朝戏曲 “尚侠”精神 时代特征 文人“侠士梦” writers' DREAM of" Xia-shi"
下载PDF
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关捩问题——宋元南戏与北杂剧先后之争
9
作者 都刘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2-37,88,共7页
中国戏曲何时成熟及成熟的标志是中国戏曲史研究的第一关键问题,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首次提出元杂剧始为中国"真正之戏曲"。后来因《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发现,学界多对王说提出质疑与反驳,认为南戏实在北杂剧之先,是中... 中国戏曲何时成熟及成熟的标志是中国戏曲史研究的第一关键问题,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首次提出元杂剧始为中国"真正之戏曲"。后来因《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发现,学界多对王说提出质疑与反驳,认为南戏实在北杂剧之先,是中国第一种成熟的戏种。然也有学者对此新说表示异议,重建王国维的"北剧先熟论"。时至今日,这一论争仍悬而未决。而这个问题又必须回答,故而有对以往的研究作学术史的梳理的必要,这也是该文的目的及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成熟 南戏先熟 北剧先熟 先后之争
下载PDF
《析津志·名宦》条勘误四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都刘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3-233,共1页
元熊梦祥《析津志》原书已佚,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佚本中《名宦·杨采亭》条载:"杨采亭,玉田人,号慵斋,字春卿。中统建元(1260)之初,辟卫辉劝农抚使,道不行,谢去。至元四年(1267)起兴文署丞校雠。得疾,卒于家,年六十四。先生仕... 元熊梦祥《析津志》原书已佚,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佚本中《名宦·杨采亭》条载:"杨采亭,玉田人,号慵斋,字春卿。中统建元(1260)之初,辟卫辉劝农抚使,道不行,谢去。至元四年(1267)起兴文署丞校雠。得疾,卒于家,年六十四。先生仕我朝,官至奉训大夫、集贤待制,终于蓟州知州。子名述祖,字孝达,号泾溪。循理博学,能诗,今居蓟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误 北京图书馆 辑佚 善本 校雠
下载PDF
元杂剧“折数”辨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都刘平 《文化遗产》 CSSCI 2018年第1期55-62,共8页
元杂剧是否分折,是曲学界的老问题,时至今日仍未彻底澄清,各方观点分歧很大。元杂剧有"折"的概念,其本义是特指主要由主唱的正末或正旦以外的其他脚色所表演的独立完整的科白戏。而以"套"为单位对元杂剧进行分折的... 元杂剧是否分折,是曲学界的老问题,时至今日仍未彻底澄清,各方观点分歧很大。元杂剧有"折"的概念,其本义是特指主要由主唱的正末或正旦以外的其他脚色所表演的独立完整的科白戏。而以"套"为单位对元杂剧进行分折的观念始自元周德清,其后,钟嗣成借鉴并发挥了这一观点,并形成了"宫调—韵部—折数"的分折理论。但其时钟氏对"楔子"是否应独立为一折,并没有完全确定。至明初的曲学家朱权,元剧体制的理论真正完成,元杂剧"一本四折"外加"楔子"的体例结构被构建起来。周、钟、朱等人虽仍借用元杂剧本身既有的"折"的概念,但已完全抛开其本初的意思,而将散曲中"段数"、"套数"的概念内含赋予杂剧身上,其着眼点是在杂剧以宫调统摄曲牌的唱辞上,而将已成定例的科白忽略在外。我们以现存的《元刊杂剧三十种》来检视周氏等人的分折理论发现,现存的三十种元刊杂剧中,并非全部与其理论相合。只能说,"一本四折"的体制规划是理论家们的设想,实际的杂剧创作是可以突破这一藩篱的,元杂剧的结构体式并非死板一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折数 新解
下载PDF
徐琰行实交游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都刘平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2期59-78,共20页
本文在吸收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徐琰生平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新发现的若干新材料,对来源诸方面文献材料的不同记载予以历史时间上的确认,对过去不甚明晰甚至有认识错误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辨析与澄清。以其所任不同官职为单元,依时间先... 本文在吸收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徐琰生平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新发现的若干新材料,对来源诸方面文献材料的不同记载予以历史时间上的确认,对过去不甚明晰甚至有认识错误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辨析与澄清。以其所任不同官职为单元,依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同时将其各时期的交游情况纳入其中,以期还原立体化与动态化的历史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琰 行年 交游
下载PDF
河北地方赛戏中诗词的功能探析——以邯郸东填池赛戏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久洋 都刘平 《戏剧之家》 2022年第11期21-23,共3页
河北省邯郸市东填池赛戏是一种传承久远的民间小戏,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诗词作为这一古老戏曲中的重要语言形式,在赛戏中发挥着各种功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东填池赛戏中诗词的类型分析和渊源探讨,指出东填... 河北省邯郸市东填池赛戏是一种传承久远的民间小戏,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诗词作为这一古老戏曲中的重要语言形式,在赛戏中发挥着各种功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东填池赛戏中诗词的类型分析和渊源探讨,指出东填池赛戏的诗词乃源于元杂剧之诗词传统。并且发现,诗词在赛戏表演中具有自报家门、形象刻画、推动剧情等多种功能,对于地方赛戏表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戏 诗词 元杂剧 非遗
下载PDF
元代西夏遗裔孟昉行迹征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都刘平 鲁玥含 《西夏学》 2019年第1期93-108,共16页
元代西夏遗裔孟昉是著名古文家,生前结集刊行文集两部,虞集、苏天爵等当世名流为之作跋,其拟古文"实开后来李梦阳、何景明一派"(陈垣语)。同时也是散曲家,隐括李贺《十二月乐词》而创作的十三首[天净沙]小令,影响深巨,诗总集... 元代西夏遗裔孟昉是著名古文家,生前结集刊行文集两部,虞集、苏天爵等当世名流为之作跋,其拟古文"实开后来李梦阳、何景明一派"(陈垣语)。同时也是散曲家,隐括李贺《十二月乐词》而创作的十三首[天净沙]小令,影响深巨,诗总集自来将其收入。近人编《全元散曲》《全元诗》也各自作散曲或诗收录。是元代西域人华化的典型代表之一。陈垣先生依据《元史类编》最先对其作过考述,但《元史类编》的记载不仅简略,且记其仕宦履历有严重的错误,致使近人所编总集在介绍孟防生平时都沿袭此错误。现综合诸方面文献,对孟昉的身世生平作一次实证性的考察,以还原这位历史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昉 西夏遗裔 古文家 散曲家
下载PDF
元剧结构理论的建立与悖谬
15
作者 都刘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108-114,共7页
"一本四折"外加"楔子"是认识元杂剧结构的基本术语,似成为常识。但这其中却存有疑问。检核《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关于"折"的用例发现,元人"折"的本义是仅针对正末正旦之外的其他次要角色扮演的... "一本四折"外加"楔子"是认识元杂剧结构的基本术语,似成为常识。但这其中却存有疑问。检核《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关于"折"的用例发现,元人"折"的本义是仅针对正末正旦之外的其他次要角色扮演的科白表演,与以套曲为单元划分的"折数"并非同一概念。运用"宫调—韵部—折数"的理论链条,对元剧结构进行规划的是周德清、钟嗣成、朱权等元末明初曲学理论家。现存元刊本杂剧的创作实践与此理论设想之间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结构体制 折数 悖谬
下载PDF
《白兔记》研究三题:故事流变、版本及南北同名剧考原
16
作者 鲁玥含 都刘平 《保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86-94,共9页
刘知远故事自北宋以来即以“说话”形式流传,先后出现平话、诸宫调、杂剧、南戏等不同体制的故事文本。在不同时期、不同伎艺样式的文本中,故事的情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异,刘知远本人发迹变泰的传奇内容在减少,而关于他与李三娘曲折波澜... 刘知远故事自北宋以来即以“说话”形式流传,先后出现平话、诸宫调、杂剧、南戏等不同体制的故事文本。在不同时期、不同伎艺样式的文本中,故事的情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异,刘知远本人发迹变泰的传奇内容在减少,而关于他与李三娘曲折波澜的爱情关目在增多。现存的《白兔记》南戏,在时间上晚于元人刘唐卿同题材杂剧,剧本在口语、押韵诸方面存留有改编、因袭杂剧的印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兔记》 故事流变 版本 同题材杂剧
下载PDF
《杀狗劝夫》杂剧编者及与同题南戏关系研究
17
作者 都刘平 鲁玥含 《中国文化论衡》 2021年第1期30-42,共13页
《杀狗劝夫》杂剧的编者是否为《录鬼簿》著录之萧德祥,学界存在争议。从杂剧文本提供的内证以及目录文献著录的情况,可以判定其编者系元初无名氏。而同题南戏的作者乃萧德祥,从现存的唯一全本汲古阁刊本来看,由角色排场、韵部及具体曲... 《杀狗劝夫》杂剧的编者是否为《录鬼簿》著录之萧德祥,学界存在争议。从杂剧文本提供的内证以及目录文献著录的情况,可以判定其编者系元初无名氏。而同题南戏的作者乃萧德祥,从现存的唯一全本汲古阁刊本来看,由角色排场、韵部及具体曲辞,可以确定南戏是在沿袭同名杂剧故事轮廓基础上,拼凑其他相类杂剧文本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狗劝夫》 杂剧 南戏 萧德祥
下载PDF
元散曲家赵世安事迹钩沉
18
作者 都刘平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9年第1期50-59,共10页
赵世安是元代中后期政坛上的重要人物,因其名见于天一阁本《录鬼簿》,孙楷第以之为散曲家的身份曾对其生平作过考证,但很简略,现我们在孙先生的基础上,检得若干新材料,可大致勾勒出赵氏的一生。他生于至元二十一年,或因门荫关系,成宗时... 赵世安是元代中后期政坛上的重要人物,因其名见于天一阁本《录鬼簿》,孙楷第以之为散曲家的身份曾对其生平作过考证,但很简略,现我们在孙先生的基础上,检得若干新材料,可大致勾勒出赵氏的一生。他生于至元二十一年,或因门荫关系,成宗时曾拜江西行省左丞。武宗朝供奉禁廷,成为亲信。英宗、泰定帝两朝,追随文宗潜居金陵,成为文宗身边的信赖之人。故在文宗一朝,仕途腾达,历任中书省左丞及御史中丞等要职,权势炙手可热。同样因他曾是文宗身边的中坚人物,在顺帝朝的政治斗争中,成为了历史的殉葬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臣 散曲家 赵世安 钩沉
下载PDF
元代蒙古散曲家阿鲁威佚文辑存及生平新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都刘平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6-143,共8页
阿鲁威的生平,孙楷第最先作过考证,后来陆续有学者增补。文章在新材料发现的基础上,对其中若干问题的澄清解决又有进一步的推动:其一,据新发现的佚文《〈续轩渠诗集〉序》,知其任泉州路总管至迟在延祐五年(1318)。在该任上,阿鲁威与莆... 阿鲁威的生平,孙楷第最先作过考证,后来陆续有学者增补。文章在新材料发现的基础上,对其中若干问题的澄清解决又有进一步的推动:其一,据新发现的佚文《〈续轩渠诗集〉序》,知其任泉州路总管至迟在延祐五年(1318)。在该任上,阿鲁威与莆田文人洪希文交往甚密,后者有一诗一词赠与阿鲁威。其二,孙楷第曾引《元史·泰定帝本纪》所载之吏部员外郎阿鲁灰,认为与曲家非同一人,然据阿鲁威本人的小令及洪希文的诗,可证此阿鲁灰实即曲家。其三,学界对《辍耕录》所记阿鲁威曾任中书参政一职颇怀疑,现据陈旅所撰《李侯去思颂序》所存阿鲁威篆额的署款,该问题则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鲁威 佚文辑存 生平新考
原文传递
《张协状元》编剧于元代新证 被引量:3
20
作者 都刘平 《戏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32-153,共22页
一 问题的再次提出 《张协状元》(以下简称《张》剧)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对于它的编剧年代的确认意义重大,直接关涉到戏曲史上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中国古代戏曲究竟何时成熟,这个问题由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提出。第二个问题由... 一 问题的再次提出 《张协状元》(以下简称《张》剧)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对于它的编剧年代的确认意义重大,直接关涉到戏曲史上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中国古代戏曲究竟何时成熟,这个问题由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提出。第二个问题由我们提出,即南北曲交叉时,本生“共有”曲凋孰源孰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协状元》 编剧 《宋元戏曲史》 元代 中国古代戏曲 王国维 南北曲 剧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