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都晓沫 王效增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60-562,共3页
下肢缺血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药物治疗疗效甚微,且有些病人无法行血运重建治疗。干细胞移植促进缺血下肢的血管新生,对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已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下肢 动脉硬化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转染OPN-002-siRNA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OPN、TGF-β1、PC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健 冯丰 +3 位作者 刘闺男 王泰然 张希 都晓沫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7-1112,共6页
目的观察经动脉外膜转染OPN-002-siRNA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骨桥蛋白(OP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前期细胞实验筛选出最敏感的OPN-002-siRNA序列作为动物实验转染基因。72只... 目的观察经动脉外膜转染OPN-002-siRNA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骨桥蛋白(OP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前期细胞实验筛选出最敏感的OPN-002-siRNA序列作为动物实验转染基因。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球囊损伤组、OPN-SCR-siRNA转染组和OPN-002-siRNA转染组。用免疫荧光、HE染色、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情况和OPN、TGF-β1及PCNA的表达变化,以及OPN-002-siRNA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1)球囊损伤术后3天未见明显的新生内膜,7天内膜开始增厚,14天时内膜增厚显著。(2)OPN、TGF-β1 mRNA和蛋白水平于术后3、7、14天时持续升高,而PCNA mRNA和蛋白水平均于术后3天开始升高,7天达高峰,14天时下降。(3)与球囊损伤组、OPN-SCR-siRNA转染组比较,OPN-002-siRNA转染组在各个时间点新生内膜厚度明显减轻(P<0.001),OPN、TGF-β1、PCNA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01)。结论 OPN-002-siRNA可能通过特异性抑制OPN、TGF-β1、PCNA的表达,从而减轻血管损伤后的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N-002-siRNA 血管损伤 内膜增生 骨桥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增殖细胞核抗原 转染 大鼠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都晓沫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5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采用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36/37),高于对照组的78.38%(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LVEF水平,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延长6MWT距离,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曲美他嗪 增强型体外反搏 炎性因子 心功能
下载PDF
sST2、BNP、Mb、Hcy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都晓沫 《黑龙江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942-944,共3页
目的:检测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脑钠肽(BNP)、肌红蛋白(Mb)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CHF患者12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 目的:检测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脑钠肽(BNP)、肌红蛋白(Mb)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CHF患者12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的血清sST2、BNP、Mb、Hcy水平。采用Speaman等级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BNP、Mb、sST2以及Hcy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BNP、Mb、sST2以及Hcy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不断升高,血清BNP、Mb、sST2以及Hcy水平也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BNP、Mb、sST2以及Hcy水平与心功能NYHA分级均呈正相关(r=0.641、0.570、0.392、0.471,P<0.05)。结论:检测CHF患者血清sST2、BNP、Mb、Hcy水平对于诊断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上述血清指标的水平与心力衰竭程度有密切联系,值得临床进行大力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脑钠肽 肌红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慢性心力衰竭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都晓沫 王娇 +2 位作者 张效林 王效增 韩雅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期364-367,共4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为最危险的主动脉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影响该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基因多态性为该疾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主动脉夹层患者可观察到主动脉中膜的退...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为最危险的主动脉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影响该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基因多态性为该疾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主动脉夹层患者可观察到主动脉中膜的退化,当主动脉结构发生改变时,必然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进而影响其功能。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由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组成的,可以保持主动脉管壁的稳定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ECM的代谢平衡有关,降解ECM的酶为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这种酶在主动脉的重塑过程中也发挥作用,与夹层的发生密切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遗传学标记,可以预测该疾病的发生,指导该疾病的临床研究方向,对于易感性较高的患者可进行早期的预防及监测,在AD的预防及治疗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