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吉林省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孟婷玉 赵艳玲 +5 位作者 黄艳智 田玉玲 贺岩 张远 都田芳 孙利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6期1039-1040,共2页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1],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甚至死亡,约10%的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需要住院治疗[2]。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流行病学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病例 支气管肺炎 syncytial 下呼吸道疾病 下呼吸道感染 公共卫生
下载PDF
秋菊丸化学成分鉴定及靶向GLUT9-OAT3尿酸转运体介导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代谢和肾保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努尔玛娜提·胡安别克 周子虔 +8 位作者 王春 麦丽克姆·麦图如孜 哈木拉提·哈斯木 都田芳 祖力皮卡尔·吾斯曼 蔡晓霞 霍仕霞 李治建 斯拉甫·艾白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1201-1213,共13页
目的初步明确秋菊丸化学成分,研究秋菊丸对慢性高尿酸血症(HUA)模型大鼠尿酸(UA)升高及肾脏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初步鉴定秋菊丸的化学成分。48... 目的初步明确秋菊丸化学成分,研究秋菊丸对慢性高尿酸血症(HUA)模型大鼠尿酸(UA)升高及肾脏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初步鉴定秋菊丸的化学成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苯溴马隆(5.45 mg·kg^(-1),阳性药)组和秋菊丸低、中、高剂量(1.31、2.62、5.24 g·kg^(-1))组,除对照组外,通过ig腺嘌呤和乙胺丁醇制备大鼠慢性HUA模型,造模同时每天ig给药1次,连续28 d。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大鼠血清UA、肌酐(CRE)、尿素氮(BUN)水平;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家族蛋白3(OAT3)、ATP结合盒亚家族G成员2(ABCG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SMAD蛋白3(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水平。结果秋菊丸中共鉴定出41个成分,包括黄酮类(9个)、有机酸类(5个)、生物碱类(3个)、苯丙素类(7个)、香豆素类(1个)、酚类(3个)、呋喃类(2个)、脂肪酰类(6个)、醌类(2个)、萜类(1个)、内酯类(1个)、脂肪酸类(1个)。给药28 d后,HE染色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肾损伤的病理学改变明显恢复,减轻了肾小球萎缩、肾小管扩张、肾纤维化及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其中秋菊丸高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组肾脏损伤最轻。与模型组比较,秋菊丸高剂量组的CRE、U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各剂量组BUN水平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高、中剂量组肾组织中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胶原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0.01);高剂量组GLUT9 mRNA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0.01),各剂量组OAT3、ABCG2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0.01);中、高剂量α-SMA mRNA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0.01),高剂量组TGF-β1 mRNA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各给药组Smad3的mRNA表达量有减少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初步明确秋菊丸化成成分,秋菊丸具有增强UA代谢、减轻HUA所致肾脏损伤及肾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GLUT9-OAT3尿酸转运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菊丸 成分 黄酮类 有机酸类 生物碱类 苯丙素类 尿酸 高尿酸血症 肾损伤 转运体
原文传递
复方薰衣草颗粒镇静催眠及改善认知障碍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都田芳 赵军 +6 位作者 窦勤 霍仕霞 王春 努尔玛娜提·胡安别克 周子虔 李治建 斯拉甫·艾白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11期2215-2223,共9页
目的 观察复方薰衣草颗粒(CLG)镇静催眠及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CLG镇静催眠和抗抑郁、抗疲劳作用研究:以旷场训练结果为主要条件、体质量为次要条件,随机将79只ICR小鼠分为对照组、地西泮(3 mg·kg^... 目的 观察复方薰衣草颗粒(CLG)镇静催眠及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CLG镇静催眠和抗抑郁、抗疲劳作用研究:以旷场训练结果为主要条件、体质量为次要条件,随机将79只ICR小鼠分为对照组、地西泮(3 mg·kg^(-1),化药阳性药)组、复方枣仁胶囊(12.3 mg·kg^(-1),中药阳性药)组和CLG低、中、高剂量(2.36、4.72、9.44 g·kg^(-1))组。采用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旷场和转棒实验,观察CLG对小鼠的一般状态、睡眠潜伏期、30 min内入睡比例和总睡眠时间以及行为学的影响。(2)CLG改善MCI作用研究:将60只昆明小鼠以Y迷宫实验训练结果为主要条件、体质量为次要条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多奈哌齐(3 mg·kg^(-1),阳性药)组和CLG低、中、高剂量(2.36、4.72、9.44 g·kg^(-1))组,每天1次,连续ig给药14 d,给药第9天起,给药1 h后,除对照组外,ip 3 mg·kg^(-1)东莨菪碱制备MCI模型。于末次给药20 min后进行Y迷宫实验;第15天进行跳台实验;解剖取脑,称取脑质量并计算脑系数;HE染色后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取海马,ELISA法测定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CLG各剂量对体质量无明显影响;地西泮组和CLG各剂量组入睡率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地西泮组和CLG高剂量组入睡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各给药组睡眠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2)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和CLG各剂量组跳台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CLG各剂量组Ach有升高趋势,多奈哌齐组和CLG中、高剂量组AchE有降低趋势;CLG各剂量组SOD显著增加,MDA显著降低(P<0.05);CLG中、高剂量组小鼠皮层和海马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CLG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其改善MCI的作用可能与调节胆碱能系统和抗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薰衣草颗粒 镇静催眠 认知障碍 行为学 胆碱能系统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罗布麻叶水提物镇静催眠作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何伟 王莉 +6 位作者 黄景凤 刘磊 刘小愉 都田芳 李治建 马丽 买买提·艾力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274-280,共7页
目的探讨罗布麻叶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Apocynum venetum leaves,AVLWE)镇静催眠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将ICR小鼠分为对照组、右佐匹克隆(阳性药,0.40 mg·kg^(−1))组和AVLWE低、中、高剂量(0.58、1.17、2.34 g·kg^(−1))组... 目的探讨罗布麻叶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Apocynum venetum leaves,AVLWE)镇静催眠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将ICR小鼠分为对照组、右佐匹克隆(阳性药,0.40 mg·kg^(−1))组和AVLWE低、中、高剂量(0.58、1.17、2.34 g·kg^(−1))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4周,每周称体质量;于末次给药前1 d给药60 min后,应用旷场视频分析系统检测各组小鼠5 min自主活动;于末次给药45 min后,各组动物ip 1%戊巴比妥钠(35 mg·kg^(−1),阈下催眠剂量),记录30 min内入睡潜伏期、入睡动物数、睡眠时间;结束后麻醉处死动物,取脑称质量并计算脑系数。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右佐匹克隆(阳性药,0.27 mg·kg^(−1))组和AVLWE低、中、高剂量(0.40、0.81、1.62 g·kg^(−1))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4周,每周称体质量;除对照组外,给药第28、29天ip对氯苯丙氨酸(PCPA)制备大鼠失眠模型,给药结束称取脑质量并计算脑系数,取下丘脑,ELISA试剂盒法测定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结果小鼠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第1~4周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1);右佐匹克隆片和AVLWE中、高剂量组睡眠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5、0.01);右佐匹克隆片和AVLWE中、高剂量组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5);AVLWE低、中、高剂量组脑系数均显著升高(P<0.01)。大鼠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AVLWE高剂量组第1~4周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AVLWE高剂量组脑系数显著升高(P<0.05);右佐匹克隆片组、AVLWE高剂量组DA水平显著降低(P<0.05)、5-HIAA水平显著升高(P<0.01),AVLWE低、中、高剂量组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AVLWE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下丘脑5-HT水平、下调D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叶水提物 镇静催眠 神经递质 5-羟色胺 多巴胺 5-羟吲哚乙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