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smex HISCL5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鄂建飞 刘利洪 +3 位作者 陈宗耀 王登朝 叶敏 袁成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647-1650,共4页
目的评价Sysmex HISCL5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下简称HISCL5000分析仪)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的分析性能。方法用HISCL5000分析仪进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布的EP系列文... 目的评价Sysmex HISCL5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下简称HISCL5000分析仪)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的分析性能。方法用HISCL5000分析仪进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布的EP系列文件对仪器分析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HISCL5000分析仪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低浓度和高浓度两个浓度批内不精密度变异系数(CV)%分别为1.24%、1.05%、2.56%、2.27%、2.19%、1.95%、2.37%、1.43%、2.49%、1.29%;总不精密度CV%分别为2.32%、1.74%、3.12%、2.45%、2.94%、2.96%、3.02%、1.82%、3.21%、1.54%。HBsAg检测线性r^2=0.976 5,HBsAb检测线性r^2=0.951 6,两者r^2均大于0.95。HISCL5000分析仪和e601分析仪HBsAg检测结果比对:r^2=0.982 2,HBsAb检测结果比对:r^2=0.974 8。HISCL5000分析仪与ELISA两种方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9.6%(550/552)、93.5%(516/552)、99.6%(550/552)、94.9%(524/550)、92.0%(508/552)。HISCL5000分析仪检测HBsAg携带污染X=0.070 8,3SD(L-L)=0.106 2,X<3SD(L-L)。HISCL5000分析仪检测HBsAg、HBsAb下限分别为0.006IU/mL、0.213 6mIU/mL。结论 HISCL5000分析仪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精密度、线性范围、比对结果、携带污染、检测下限均达到要求,能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磁微粒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血清学标志物 性能评价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检测在婴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鄂建飞 刘利洪 +2 位作者 孙家祥 徐开渝 曾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4期3309-3310,3313,共3页
目的探索本地区婴儿食物不耐受的主要致敏源,为婴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6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患儿和46例健康婴儿血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结果 106例患儿中,食物过敏原... 目的探索本地区婴儿食物不耐受的主要致敏源,为婴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6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患儿和46例健康婴儿血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结果 106例患儿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阳性者89例,占84%。46例健康婴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阳性者28例,占60.87%。结论牛奶、鸡蛋、小麦是本地区婴儿食物不耐受的主要致敏源,通过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婴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不耐受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婴儿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血清LAC、FFA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鄂建飞 何訸 +2 位作者 贺勇 罗薇 李贵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2494-2497,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乳酸(LAC)、游离脂肪酸(FFA)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NAFLD患者102例纳入病例组;同时,选取10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LAC、FFA及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乳酸(LAC)、游离脂肪酸(FFA)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NAFLD患者102例纳入病例组;同时,选取10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LAC、FFA及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应用Pearson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LAC、FFA与其他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FBG、FINS、HOMA-IR、TG、ALT、AST、FFA、LA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LAC水平与HOMA-IR、TG、FFA呈正相关(P<0.05);血清FFA水平与HOMA-IR、TG、LA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AFLD患者血清LAC与HOMA-IR、FFA呈正相关(P<0.05),血清FFA与HOMA-IR、TG、LAC呈正相关(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LAC、FFA水平升高与IR密切相关,是N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胰岛素抵抗 乳酸 游离脂肪酸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鄂建飞 鲁静 +2 位作者 蒋香梅 文元 张乃丹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2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筘床感染分布及其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42株铜绿假单胞茼和570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筘床感染分布及其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42株铜绿假单胞茼和570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科室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茸的抗菌作用最差,耐药率大于95%;铜绿假单胞茴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多粘菌素敏感性最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其耐药率在15%左右,对多粘菌素的敏感性最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争鲍曼不动杆茼临床分离株多来自ICU病房;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已经不适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芙洛培南、多粘茼素可作为临床经验性用药;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蒯,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交叉感染 耐药性 抗菌药
下载PDF
德阳地区1572例儿童手指血微量元素结果分析
5
作者 鄂建飞 曹莉娟 李敬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760-762,共3页
目的调查本地区的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微量元素的含量,了解微量元素测定的必要性。方法使用BH5100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我院门诊的1572例0~14岁儿童进行末梢全血铜、锌、钙、镁、铁的浓度测定,并将儿童按年龄分为4个阶段,以仪器厂方提... 目的调查本地区的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微量元素的含量,了解微量元素测定的必要性。方法使用BH5100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我院门诊的1572例0~14岁儿童进行末梢全血铜、锌、钙、镁、铁的浓度测定,并将儿童按年龄分为4个阶段,以仪器厂方提供的不同年龄阶段5种元素含量的参考值作为对照进行统计。结果 1572例儿童中铁元素缺乏486例(30.9%);锌元素缺乏358例(22.8%);钙元素缺乏35例(2.2%)。钙元素过多比率230例(14.6%);锌元素过多比率60例(3.8%);铁元素过多比率18例(1.1%)。铁元素缺乏比率最高的年龄段为1~3岁(39.7%),锌元素缺乏率最高的年龄段为1~3岁(25.6%),钙元素缺乏比率最高的年龄段为7~14岁(6.4%);钙元素过多比率最高的年龄段为1~3岁(19.5%),锌元素过多比率最高的年龄段为3~7岁(6.2%),铁元素过多比率最高的年龄段为3~7岁(2.1%)。结论提倡在儿童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注意改善饮食结构,应该在监测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膳食营养调节,从而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 饮食结构
下载PDF
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置管引流术后迟缓埃格特菌血流感染的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 被引量:9
6
作者 蒋舒明 王登朝 +1 位作者 鄂建飞 陈宗耀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88-90,共3页
目的总结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置管引流术后迟缓埃格特菌血流感染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置管引流术后迟缓埃格特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80岁,以右下腹疼痛伴发热入院,经实验室... 目的总结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置管引流术后迟缓埃格特菌血流感染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置管引流术后迟缓埃格特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80岁,以右下腹疼痛伴发热入院,经实验室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腹部CT检查诊断为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接受经皮穿刺阑尾周围脓肿造影及置管引流术治疗,术后以头孢唑肟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4 h患者突发持续性寒战、体温升高、降钙素原升高,判断患者有血流感染表现,更换抗菌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血培养结果提示患者为革兰阳性杆菌,血培养分离菌株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仪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均鉴定为迟缓埃格特菌。患者经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9 d后康复出院。结论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置管引流术后迟缓埃格特菌血流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均可用于迟缓埃格特菌菌种鉴定,但鉴定时间较长,提前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十分必要,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置管引流术后迟缓埃格特菌血流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埃格特菌 血流感染 阑尾炎 阑尾周围脓肿 置管引流术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孙家祥 李艳 +1 位作者 刘利洪 鄂建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654-655,共2页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SLE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进行检测分析,另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D3+、CD4+、CD8+T淋巴...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SLE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进行检测分析,另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采用透射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仪上检测。结果研究组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绝对值及CD4+/CD8+比值、C3、C4明显低于对照组,IgG、IgA、Ig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明显,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病情监测及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补体
下载PDF
1725例血清抗核抗体及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艳 孙家祥 鄂建飞 《西部医学》 2012年第3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ANA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临床价值及相符程度。方法分析1725例标本血清ANA及ANA谱检测结果。ANA和抗双链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NA谱采用欧蒙印迹法。结果 1725例标本血清ANA阳性共768例,阳性...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ANA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临床价值及相符程度。方法分析1725例标本血清ANA及ANA谱检测结果。ANA和抗双链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NA谱采用欧蒙印迹法。结果 1725例标本血清ANA阳性共768例,阳性率为44.52%。荧光模式主要为核颗粒型、核均质型、核仁型等;1725例标本血清ANA谱检测有782例阳性,阳性率为45.33%,大多为抗体二联及以上共同出现阳性,阳性抗体出现较多的是抗SS-A、抗Ro-52、抗SS-B、抗Histone等。结论 ANA和ANA谱联合检测在AID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可提高检出率,对AID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判断和病情随访等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下载PDF
抗核抗体荧光模式及滴度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艳 孙家祥 +1 位作者 刘利洪 鄂建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5期1177-1178,1181,共3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荧光模式及滴度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关系。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对768例抗核抗体阳性患者血清进行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另选取2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抗核抗体荧光模式及滴度进行分组,分别研究各组免疫球蛋白...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荧光模式及滴度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关系。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对768例抗核抗体阳性患者血清进行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另选取2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抗核抗体荧光模式及滴度进行分组,分别研究各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结果①抗核抗体滴度≥1∶100时,血清IgG、IgA明显升高(P<0.01),但升高的幅度与抗核抗体滴度无明显相关;IgM和C3、C4只有在抗核抗体滴度≥1∶1 000时才分别显著升高和下降(P<0.01)。②各种单荧光模式型患者血清IgG、IgA、IgM、C3、C4浓度无显著差异;与各单荧光模式患者比较,二联及二联以上荧光模式型患者血清IgG、IgA、IgM显著升高、补体C3、C4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虽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相关,但并不与病情成平行关系,三项联合检测才能对疾病的诊断与病情发展作出正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免疫球蛋白 补体
下载PDF
情景演练联合行为回放教学法在实习护生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
10
作者 鲁静 王迪 +2 位作者 胡利嫔 李雪 鄂建飞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情景演练联合行为回放教学法在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一2022年3月德阳市人民医院临床实习护生71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情景演练联合行为回放教学法进行职... 目的探讨情景演练联合行为回放教学法在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一2022年3月德阳市人民医院临床实习护生71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情景演练联合行为回放教学法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进行职业防护培训,对2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35名实习护生均未发生职业暴露,对照组36名实习护生发生职业暴露6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职业防护态度、行为、教学满意度得分比较,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演练联合行为回放教学法培训可有效帮助实习护生提高职业防护意识、知识掌握程度和行为依从性,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提高临床带教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职业防护培训 情景演练 行为回放
下载PDF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实验室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茂 袁成良 +1 位作者 鄂建飞 邹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2-778,共7页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具有独特的表型特征和基因型特征,常导致严重的感染。然而,国际上仍无统一的hvKP定义标准,造成不同研究选择的hvKP评价方案不尽相同,基于流行病学分析和感染的快速诊断等...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具有独特的表型特征和基因型特征,常导致严重的感染。然而,国际上仍无统一的hvKP定义标准,造成不同研究选择的hvKP评价方案不尽相同,基于流行病学分析和感染的快速诊断等多方需求,目前迫切需要关于hvKP的客观鉴定方法。本文从hvKP的表型、毒力基因、毒力评估方面对其实验室鉴定方法进行综述,希望对hvKP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定义标准 表型 毒力基因 血清型
下载PDF
耳念珠菌实验室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邹玉 陈宗耀 +1 位作者 鄂建飞 郑茂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5期414-420,424,共8页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可导致人体严重的侵袭性感染,自2009年日本首次报道以来,全球呈快速流行趋势,甚至暴发多次院内感染[1-3]。按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暂定的耳念珠菌耐药折点(...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可导致人体严重的侵袭性感染,自2009年日本首次报道以来,全球呈快速流行趋势,甚至暴发多次院内感染[1-3]。按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暂定的耳念珠菌耐药折点(氟康唑MIC≥32 mg/L、两性霉素B MIC≥2 mg/L、卡泊芬净MIC≥2 mg/L),临床分离的耳念珠菌对这3类常用抗真菌药物往往表现出耐药,甚至泛耐药,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非常有限[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念珠菌 希木龙念珠菌 鉴定方法 表型 MALDI-TOF MS PCR
下载PDF
汶川地震伤员的肝功能、肾功能和电解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胜芳 刘定海 +4 位作者 鄂建飞 薛丽 李敬 袁成良 张茹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肝功能 肾功能 电解质 地震伤员
下载PDF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茂 陈宗耀 +1 位作者 鄂建飞 邹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07-212,共6页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在临床分离株中检出率日益增加,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致病力强,常导致严重的社区获得性感染。通常hvKP耐药率低,临床治愈率高,但碳青霉烯类耐药株(carbpenem-resistant hyper...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在临床分离株中检出率日益增加,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致病力强,常导致严重的社区获得性感染。通常hvKP耐药率低,临床治愈率高,但碳青霉烯类耐药株(carbpenem-resistant 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hvKP)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平衡。CR-hvKP集合高毒力、高耐药等特性,亦有“超级细菌”之称,极易造成致命性传播,迅速引发全球高度关注。该文将hvKP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作如下综述,旨在明确CR-hvKP的形成途径,为遏制CR-hvKP的出现及传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毒力 耐药 质粒
下载PDF
重症暴发性心肌炎并发CR-hvKP感染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茂 邹玉 +2 位作者 陈宗耀 王登朝 鄂建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25-128,共4页
暴发性心肌炎(FM)是心肌炎中最为凶险的类型,为罕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突发的弥散性心脏炎症,伴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病情进展极为迅速,患者常因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或多器官衰竭而死亡[1-2]。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 暴发性心肌炎(FM)是心肌炎中最为凶险的类型,为罕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突发的弥散性心脏炎症,伴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病情进展极为迅速,患者常因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或多器官衰竭而死亡[1-2]。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超级细菌,具有高毒力和高耐药特性,极易造成医院内致命性传播,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极大挑战,亦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研究热点[3]。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重症FM患者并发尿路感染CR-hvKP的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心肌炎 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
下载PDF
血液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鄂建飞 鲁静 +3 位作者 魏伟 陈宗耀 赵黎 袁成良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04-306,共3页
目的探讨BC-5390血液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检测全血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3—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各20例EDTA抗凝全血标本,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对仪器的分... 目的探讨BC-5390血液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检测全血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3—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各20例EDTA抗凝全血标本,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对仪器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BC-539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简称BC-5390血液分析仪)检测CRP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值为2.01%,批间精密度两个浓度CV值分别为2.76%和2.70%。仪器检测线性验证回归方程:Y=0.983X+4.814,r^2=0.995。2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CRP检测结果均在参考范围0~4 mg/L。BC-5390血液分析仪和QuikRead go分析仪检测全血CRP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回归方程:Y=0.833X-3.271,r^2=0.991。室温或冷藏条件保存的抗凝血标本24 h内,结果稳定性良好,相对偏差<3%。BC-5390血液分析仪检测CRP携带污染符合相应要求。结论 BC-5390血液分析仪测定全血标本的CRP性能验证指标合格,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C-反应蛋白 免疫比浊法 性能验证
下载PDF
血清特异性抗体在儿童麸质敏感性肠病的研究
17
作者 鄂建飞 赵铭 +2 位作者 杨浩 詹璐 郑茂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825-82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麸质敏感性肠病(GSE)患儿血清特异性抗体转谷氨酰胺酶抗体(TGA)、肌内膜抗体(EMA)及脱氨基麦胶蛋白肽抗体(DGP)的检出情况,为临床筛查和诊断GSE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该院50例GSE患儿作为GSE组,并按照年... 目的通过分析麸质敏感性肠病(GSE)患儿血清特异性抗体转谷氨酰胺酶抗体(TGA)、肌内膜抗体(EMA)及脱氨基麦胶蛋白肽抗体(DGP)的检出情况,为临床筛查和诊断GSE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该院50例GSE患儿作为GSE组,并按照年龄分为≤7岁组和>7岁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5例、过敏性紫癜10例、炎症性肠病5例共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TGA、EMA、DGP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GSE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腹痛腹泻、贫血、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和焦虑抑郁。GSE组TGA-IgA、TGA-IgG、EMA-IgA、EMA-IgG、DGP-IgA、DGP-IgG阳性率分别为90.0%、66.0%、92.0%、94.0%、92.0%、9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对GSE的诊断效能上,DGP-IgG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97.0%),而TGA-IgG的AUC最小(81.0%),TGA、EMA、DGP的IgA和IgG特异度均大于94.0%,EMA、DGP的IgA和IgG灵敏度均大于90.0%,但TGA-IgG灵敏度较低(66.0%);多项目联用DGP-IgA+IgG的AUC最高(99.0%)。≤7岁组DGP-IgG和TGA+EMA+DGP诊断效能最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均为100.0%;>7岁组TGA-IgA诊断效能最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均为96.2%。≤7岁组TGA-IgA灵敏度为75.0%,>7岁组TGA-IgA灵敏度为9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岁组TGA-IgG灵敏度为45.8%,>7岁组TGA-IgG灵敏度为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特异性抗体DGP-IgG可作为儿童GSE的首选筛查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特异性抗体 麸质敏感性肠病 儿童 临床诊断 无麸质饮食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
18
作者 鄂建飞 陈宗耀 +1 位作者 袁成良 刘定海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914-915,9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在手足口病(HFM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4例手足口病患几分别进行血清NSE和脑脊液生化(糖、氯化物、蛋白)检查,根据血清NSE测定结果将患儿分为A、B、C三组,观察各实验组脑脊液生化检...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在手足口病(HFM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4例手足口病患几分别进行血清NSE和脑脊液生化(糖、氯化物、蛋白)检查,根据血清NSE测定结果将患儿分为A、B、C三组,观察各实验组脑脊液生化检查结果及其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蛋白增高15例(3.90%)、糖增高6例(1.50%)、氯化物增高7例(1.80%)、脑膜刺激征阳性9例(2.30%);B组脑脊液蛋白增高69例(36.10%)、糖增高60例(31.40%)、氯化物增高25例(13.10%)、脑膜刺激征阳性72例(37.70%);C组脑脊液蛋白增高34例(61.80%)、糖增高28例(50.90%)、氯化物增高18例(32.70%)、脑膜刺激征阳性40例(72.70%)。3个实验组脑脊液生化常规结果异常率及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比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SE检查在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早期预警和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值得临床重视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脊液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鄂建飞 李贵星 +2 位作者 聂欣 贺勇 罗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6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12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及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23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12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及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23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清hs-CRP、HbA1c水平的差异,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HbA1c水平与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Hb A1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6.23±1.97)mg/L、(7.96±0.65)%vs.(2.54±0.85)mg/L、(5.21±0.30)%],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08±3.12)分vs. 8.62±3.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Hb A1c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65,-0.564,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和HbA1c水平均明显上调,二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超敏C反应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