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找灯绳的旅途——论苏童的散文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学昕 鄂晓萍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108-111,共4页
苏童散文所使用的语言材料,主要有童年、世态、关于写作本身三个方面。苏童以散文的形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他的倾诉欲和呈现欲,调动了他全部的材料和情感,全方位地描绘出了他自己的心灵史。他一定会凭借天才的灵感和勤奋,洞悉生活和世界... 苏童散文所使用的语言材料,主要有童年、世态、关于写作本身三个方面。苏童以散文的形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他的倾诉欲和呈现欲,调动了他全部的材料和情感,全方位地描绘出了他自己的心灵史。他一定会凭借天才的灵感和勤奋,洞悉生活和世界的真谛,寻找到进入艺术殿堂的那根灯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 散文 小说家
下载PDF
流离人生情态——苏童小说心理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鄂晓萍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1-53,共3页
苏童抑郁型的写作姿态产生了小说的唯美、神秘、忧伤的风格和焦灼、偏执、惊惧、眩惑的情绪与心态。在剔除了当下普遍存在的文艺作品市场化运作的影响以及时代整体风尚等干扰因素后,仍能清晰地显示出苏童个人化的写作支点:偏执心理和宿... 苏童抑郁型的写作姿态产生了小说的唯美、神秘、忧伤的风格和焦灼、偏执、惊惧、眩惑的情绪与心态。在剔除了当下普遍存在的文艺作品市场化运作的影响以及时代整体风尚等干扰因素后,仍能清晰地显示出苏童个人化的写作支点:偏执心理和宿命意味。苏童关注人的生存,因而生存的焦灼感与挫折感充斥于其作品中,成为解读苏童小说的线索和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 逃亡 焦灼 偏执
下载PDF
马头琴:英雄灵魂的倾诉 被引量:1
3
作者 鄂晓萍 《民族论坛》 2006年第7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家园 灵魂 旋律 马头琴 倾诉 英雄 情结 眷恋
下载PDF
票友:中国贵族性情的纪念碑
4
作者 鄂晓萍 《民族论坛》 2006年第9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贵族 纪念碑 性情 中国 票友 黄金时代 帝制
下载PDF
鲁日格乐:达斡尔人的狂欢盛典
5
作者 鄂晓萍 《民族论坛》 2007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达斡尔人 日常生活 艺术形式 原生态 鲁日格乐
下载PDF
翻译过程中的人际互动研究
6
作者 鄂晓萍 《西安翻译学院论坛》 2020年第2期53-58,共6页
本研究将翻译过程中的人际互动作为翻译活动的一个要素,尝试从翻译公司的内部互动与外部互动两个角度探讨翻译运营管理者、译员、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构成的翻译互动的形式和内容,及其对翻译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归纳成功的翻译互动模式... 本研究将翻译过程中的人际互动作为翻译活动的一个要素,尝试从翻译公司的内部互动与外部互动两个角度探讨翻译运营管理者、译员、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构成的翻译互动的形式和内容,及其对翻译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归纳成功的翻译互动模式及其特点,提出翻译实名制这一举措是改善翻译公司运营状况、突破翻译行业人才瓶颈的一个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中的人际互动 翻译实名制 中介式运营
下载PDF
“反常的忠实”翻译策略在狄金森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7
作者 鄂晓萍 《西安翻译学院论坛》 2020年第3期54-58,共5页
“反常的忠实”(abusive fidelity)强调在译文中突破常规语言的束缚,体现原文本身具有的实验性、开拓性、多重价值、多重声音,主张译文以反常规表达更接近原文主旨。狄金森的诗歌语言和表现形式带有明显的“反常规”特点,因而对其采取... “反常的忠实”(abusive fidelity)强调在译文中突破常规语言的束缚,体现原文本身具有的实验性、开拓性、多重价值、多重声音,主张译文以反常规表达更接近原文主旨。狄金森的诗歌语言和表现形式带有明显的“反常规”特点,因而对其采取“反常的忠实”翻译策略,一方面可以丰富中文诗歌语言,另一方面可以传达原作本身的独特魅力。笔者认为有必要更多地从语言本身而非文化差异、文化顺应与文化抵抗的角度去理解这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常的忠实 狄金森诗歌翻译 文学移植
下载PDF
《野草》审美意象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闫长红 鄂晓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分析《野草》中一些典型篇目,可以发现《野草》的审美意象深层的情感脉络以及其普遍意义和价值。《野草》是一部侧重审美意象和心灵探索的散文集,它生动体现并探索了心灵世界的无穷律动与复杂景象。广而言之,文学表现的层面和限度是无... 分析《野草》中一些典型篇目,可以发现《野草》的审美意象深层的情感脉络以及其普遍意义和价值。《野草》是一部侧重审美意象和心灵探索的散文集,它生动体现并探索了心灵世界的无穷律动与复杂景象。广而言之,文学表现的层面和限度是无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象 心灵探索 文学表现
下载PDF
博荣手记——纪念我生命的发源地
9
作者 鄂晓萍 苏伟伟 《民族论坛》 2012年第3期53-57,共5页
清早,村里还刚刚飘散几缕炊烟,牛倌就骑着高头大马吆喝着从村路上走来。他的吆喝可以看作是一种符号,调子悠长而婉转,久久回荡在村庄和山谷里,穿透黎明。他策马经过的沿途,主妇或一些半大的孩子会把自家的牛悉数从牛栏里放出院门... 清早,村里还刚刚飘散几缕炊烟,牛倌就骑着高头大马吆喝着从村路上走来。他的吆喝可以看作是一种符号,调子悠长而婉转,久久回荡在村庄和山谷里,穿透黎明。他策马经过的沿途,主妇或一些半大的孩子会把自家的牛悉数从牛栏里放出院门,让它们慢吞吞、懒洋洋汇入牛倌的队伍中。如果间或某家主人睡了个懒觉或因别的什么事而没有按时打开牛栏和院门,那牛便会躁动不安,又踢又叫。如果主人还是没有动静,那牛倌便果断地跳下马背,动手解开院门和牛栏,让牛跟着他走出院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源地 生命 纪念 手记 主人
原文传递
《书写本色》的原生态写作
10
作者 鄂晓萍 《骏马》 2014年第2期69-72,共4页
"原生态"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时尚,被看作是后现代的标志而受到热捧。当今的少数民族作家,在写作中采取原生态策略,使用本乡本土尤其是本民族题材的,最容易取得成功。这无可厚非。但是,在什么样的"原生态"才是本乡... "原生态"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时尚,被看作是后现代的标志而受到热捧。当今的少数民族作家,在写作中采取原生态策略,使用本乡本土尤其是本民族题材的,最容易取得成功。这无可厚非。但是,在什么样的"原生态"才是本乡本土和本民族的本色这个问题上,读者存在着简单化的看法和猎奇的心理,少数民族作者也在迎合这种简单化的看法和猎奇的心理,因而出现了一大批津津乐道于奇风异俗,惯于描写"未开化民族"或"落后民族"生存状态的作品,人为地形成了一种"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作家 奇风异俗 后现代 生存状态 非母语 写作策略 文学书写 时代话语 多民族国家 风情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