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商代禳祓之祭与红山文化玉崇拜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鄢国盛
石丹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18-122,共5页
-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红山文化玉器与华夏礼制文明起源研究"(W2015245)
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海考古实践教育基地项目(10165201502)
-
文摘
甲骨文■,是红山文化被俗称为"玉猪龙"的玉器所示形象的象形字,此字释为,有病情好转之义。通过对字相关卜辞梳理考察,可以管窥商代禳祓之祭的诸多方面,为我们探讨作为商文化源头之一的红山文化玉崇拜观念提供线索。
-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甲骨文
禳祓
-
Keywords
Hongshan culture
oracle inscriptions
Ying
exterminating disaster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臤鼎铭文考释——兼论王东巡在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鄢国盛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出处
《邯郸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6-59,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周代黄淮地区夷夏政治地理格局研究”(项目编号:18FZS009)
-
文摘
臤鼎记载穆王在鲁举行大射礼之事。铭文中参与射礼的左、右之人其身份是师氏,地名鲁即鲁都曲阜,而非河南鲁山。此次大射之礼可能是平定东夷后,穆王东巡庆功之举。鲁是周代天子东巡驻跸和会集诸侯百官举行大型礼仪活动之地。
-
关键词
臤鼎
穆王
东巡
-
分类号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卜辞淮夷说”商兑
被引量:9
- 3
-
-
作者
鄢国盛
-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8,共8页
-
基金
南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KZXA1001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自陈梦家先生以来,学界多认为卜辞中已有"隹夷"之词,并读作"淮夷",因此将淮夷的历史上溯商代。事实上,所谓"隹夷"之"夷",应该是"匕"字,当读作"比",其词性为动词,表会同之义。所"比"之对象,则为卜辞中习见之人物"失"。商代是否已有淮夷之族,目前尚缺乏明确的史料依据,须谨慎对待。
-
关键词
商代
淮夷
卜辞
匕
比
-
分类号
K87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曾侯與编钟“君庇淮夷说”献疑
被引量:4
- 4
-
-
作者
鄢国盛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1,108,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周代黄淮地区夷夏政治地理格局研究”的经费资助(项目编号:18FZS009)
-
文摘
周初淮夷居于淮河中下游,与曾国所在的随州相距较远,曾国势力无法及于淮夷而实施有效统治。曾侯與编钟称曾国始封君南公"君庇淮夷",与史实不符。实际上西周早期分封曾国的目的是经营江汉,扼制荆楚,与淮夷无关。春秋时期,淮河中上游有淮夷,与鄂北的曾国邻近,此时人们将山东以及江淮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国族统称为东夷,追述周初历史又以淮夷为东夷集团的主体,淮夷为患时代遂被提前到周初,周初淮河上游有淮夷也就成为共识,"君庇淮夷"这一有悖史实的说法遂具备了合理性。
-
关键词
周代地理
曾侯與编钟
淮夷
-
Keywords
the geography of the Zhou dynasty
Chime-bells of Marquis Yu of Zeng State
Huaiyi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师卫器丰公、郐师小考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鄢国盛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出处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166,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周代黄淮地区夷夏政治地理格局研究”(批准号“W2015244”)资助
-
文摘
传世文献记载周代有姬姓之丰,此丰氏在以往发现的相关金文材料中不易辨别,吴镇烽先生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所收师卫诸器铭文中的丰公,应当就是文王之后姬姓丰氏,他驻军的会师在今河南新密,而员卣中被周人征伐的会则是东夷国族,其地望或在鲁东南的临沂,西周中期以后南迁至淮河流域。
-
关键词
师卫鼎
师卫簋
丰公
郐师
-
Keywords
Shiwei ding
Shiwei gui
Feng Gong
Huishi
-
分类号
K
[历史地理]
-
-
题名说《左传》中的地名“夷庚”
- 6
-
-
作者
鄢国盛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5-127,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周代黄淮地区夷夏政治地理格局研究”(项目编号:18FZS009)资助
-
文摘
关于《左传》地名"夷庚",以往学者多训"夷"为"平",训"庚"为"道",认为夷庚通谓平道。实际上"夷"当读如字,指东夷,"庚"读作"康",为四通八达之大道。联系春秋地理,夷庚当是以宋国彭城为枢纽的交通网络专称。
-
关键词
夷庚
彭城
春秋地理
左传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师卫器地名■及相关问题
- 7
-
-
作者
鄢国盛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0,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辽海地区夏商周时期石构墓葬和青铜器视域下的多元文化互动研究”(批准号:2IVJXT009)经费资助。
-
文摘
师卫簋记载师卫奉丰公之命祭祀嫡考、监临召公举行大射礼之事。举行射礼的地名比较特别,它应当读作祝其,即春秋著名的夹谷之会所在,其地在今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春秋时期属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标绘的祝其依据的是晚近志书,其地在鲁,与史实不符。祝其之名来源于商代举族分支棘族的一位首领名号。它位于淄水流经的古莱芜谷中,连结齐鲁两地,是商周时期重要的军事据点。
-
关键词
师卫簋
祝其
莱芜谷
-
分类号
K877.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論■鼎的■與西周夷夏觀念
- 8
-
-
作者
鄢國盛
-
机构
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
出处
《青铜器与金文》
2017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
文摘
■鼎相傳爲上世紀20年代軍閥党玉琨在陝西省鳳翔縣盗掘古墓所得。此器後來輾轉流傳到美國,藏於舊金山市亞洲美術館。銘文所記周公東征之事,涉及先秦夷夏關係、商周東土地理、周代軍禮等問題,歷來爲學者所重視,亦多有考釋。[1]而對於鼎銘所涉夷夏觀念問題,目前仍少有專門討論,筆者不揣謭陋,欲在前輩時賢相關研究基礎上,結合甲骨。
-
关键词
問題
軍閥
記周公
觀念
夷夏
銘文
陝西省
基礎
-
分类号
K877.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