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塞尔晶格中高斯光束的传输(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鄢曼 覃亚丽 +2 位作者 任宏亮 李伽 薛林林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1-214,共4页
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高斯光束在贝塞尔晶格中的传输特性,贝塞尔晶格是在光折变晶体中通过光诱导产生的。在有晶格和无晶格的情况下,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有很大差别。高斯光束在均匀介质中传输时会呈现出线性衍射和自聚焦现象,当晶体中存... 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高斯光束在贝塞尔晶格中的传输特性,贝塞尔晶格是在光折变晶体中通过光诱导产生的。在有晶格和无晶格的情况下,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有很大差别。高斯光束在均匀介质中传输时会呈现出线性衍射和自聚焦现象,当晶体中存在晶格时,光束可以克服光在均匀介质中的衍射和自聚焦效应,在不同的初始输入条件下,高斯光束在传输的过程中会演变成一个环形孤子或者圆形孤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高斯光束 贝塞尔晶格 光折变晶体 光孤子
原文传递
二阶涡旋光在贝塞尔晶格中的传播(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鲜 覃亚丽 +1 位作者 鄢曼 薛林林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5-259,共5页
研究了二阶涡旋光束在0阶,1阶贝塞尔晶格中的传播。贝塞尔晶格是通过无衍射贝塞尔光束在聚焦非线性介质中光诱导产生的,当晶格深度与外加电场强度相匹配时,在聚焦的0阶,1阶贝塞尔晶格中,能产生不同类型的稳定的环形涡旋孤子。仿真结果表... 研究了二阶涡旋光束在0阶,1阶贝塞尔晶格中的传播。贝塞尔晶格是通过无衍射贝塞尔光束在聚焦非线性介质中光诱导产生的,当晶格深度与外加电场强度相匹配时,在聚焦的0阶,1阶贝塞尔晶格中,能产生不同类型的稳定的环形涡旋孤子。仿真结果表明,二阶涡旋光在贝塞尔晶格中能够形成稳定的单环、多环涡旋孤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二阶涡旋光束 贝塞尔晶格 聚焦非线性 涡旋环孤子
原文传递
二阶涡旋光束在负缺陷晶格中的传输 被引量:1
3
作者 鄢曼 覃亚丽 +3 位作者 刘鲜 任宏亮 李伽 薛林林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8-282,共5页
在自聚焦饱和非线性光折变正方晶格中心通过光诱导一个负缺陷态,研究了输入光束宽度与晶格波导尺寸可比拟时,二阶涡旋光束正对缺陷点垂直入射下的传输性能。数值仿真表明,在晶格深度与光强大小相匹配的情况下,输入光束演变形成类四极子... 在自聚焦饱和非线性光折变正方晶格中心通过光诱导一个负缺陷态,研究了输入光束宽度与晶格波导尺寸可比拟时,二阶涡旋光束正对缺陷点垂直入射下的传输性能。数值仿真表明,在晶格深度与光强大小相匹配的情况下,输入光束演变形成类四极子的强度分布,且束缚在负缺陷处,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点的相位不再保持二阶涡旋状,而是对角相位相同,相邻点相位相反。若改变晶格深度与光强大小的比值都无法形成稳定的局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涡旋光束 负缺陷晶格 光折变晶体
原文传递
低振幅屏蔽亮孤子在光折变晶体中的自偏转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鄢曼 覃亚丽 +2 位作者 刘鲜 任宏亮 薛林林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2-236,共5页
研究了低振幅下的(1+1)维屏蔽亮孤子在光折变介质中的传输特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光束线性传输时会自然衍射;当光束非线性传输时,若忽略扩散机制,可以保持孤子形态且直线传输,若考虑光折变介质的扩散作用,孤子就会发生自偏转,偏转方... 研究了低振幅下的(1+1)维屏蔽亮孤子在光折变介质中的传输特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光束线性传输时会自然衍射;当光束非线性传输时,若忽略扩散机制,可以保持孤子形态且直线传输,若考虑光折变介质的扩散作用,孤子就会发生自偏转,偏转方向及程度与温度有关。最后分析了偏转距离绝对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在某一温度下偏转距离绝对值有最大值,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来改变偏转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亮孤子 光折变晶体 自偏转
原文传递
改进环光纤结构中轨道角动量模式特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桂勇 周守利 +2 位作者 覃亚丽 薛林林 鄢曼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8-11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环光纤结构,在原环光纤中引入一高折射率层,利用模式重组效应,增大了轨道角动量模式之间的有效折射率差,减弱了模式间的简并现象。通过数值仿真,对该改进环光纤结构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最终实现了不同轨道角动量模式间... 提出了一种改进环光纤结构,在原环光纤中引入一高折射率层,利用模式重组效应,增大了轨道角动量模式之间的有效折射率差,减弱了模式间的简并现象。通过数值仿真,对该改进环光纤结构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最终实现了不同轨道角动量模式间约10-3的有效折射率差,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传输过程中的模间串扰,改善环光纤中轨道角动量模式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轨道角动量 环光纤 有效折射率 模式重组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