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净土教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佛教文化》
1990年第2期49-52,共4页
-
文摘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的弟子慧远(334-416)在江西庐山,与刘遗民、周续之等123人,在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东魏昙鸾(476-542)修习净土法门,昼夜专诵《观无量寿经》,并作《往生论注》二卷,阐明净土教义,奠定了后世净土宗的基础。念佛一法,普摄群机,全收利钝。古德称念佛法门:“城径中之径路,方便中之方便,圆顿中最极圆顿。”明代蕅益大师赞扬《大乘无量寿经》说:“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印光大师亦说:“九界众生离此法。
-
关键词
圆融
往生
圆顿
大乘无量寿经
念佛法门
慧远
净土宗
印光大师
佛教传入
华严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评《禅外说禅》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佛教文化》
1993年第1期12-17,共6页
-
文摘
《佛教文化》期刊(1992.1—2)中,载有张中行先生写的《禅的禅外说》一文,他举出禅外说禅的四点理由:一、有怎样想就怎样说的自由,没有在禅堂参禅的麻烦。(不求参究但要弄清开悟所得是怎么回事?)。二、禅,作为文化史的一种现象,记述事实,分析因果,评定是非,只能站在禅外。三、禅境迷离恍惚,难于理解,必须使常人清晰易解,容易接受。四、有关史料问题,去伪存真,应站在禅外。其中心思想,如他说:“说禅,我站在禅外,以科学常识为依据,解释、衡量看似难解的种种。”他如何以科学常识解释禅。
-
关键词
禅外说禅
根本智
圣言量
实相
大乘经
太虚大师
往生净土
张中行
出世间
佛菩萨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深切怀念恩师王恩洋先生
- 3
-
-
作者
释惟贤
-
机构
重庆市佛教协会
-
出处
《佛学研究》
1998年第0期71-75,共5页
-
-
关键词
王恩洋
内学院
佛学院
阿赖耶识
圆成实性
东方文化
法相唯识
佛教
诸法实相
儒佛是宗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13,共3页
-
-
关键词
人间佛教
精神
玄奘
东方文明
中印文化
西方科学
物质文明
军备竞赛
净化心灵
佛教文化
人心
恶行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药师法门与人生佛教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佛教文化》
2010年第1期32-36,共5页
-
文摘
各位居士:
今天因为伏龙寺的琉璃宝殿及天王殿奠基,我才有机会到慈溪来,与大家见面,这个因缘非常殊胜、非常难得!
-
关键词
人生佛教
法门
药师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参访尼泊尔杂诗(选登)
- 6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0-40,共1页
-
-
关键词
《蓝毗尼园敬礼》
《谒阿育王石柱》
《谒摩耶夫人庙》
《中华寺即景》
中国
当代
诗歌
释惟贤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参加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观感
- 7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38-41,共4页
-
文摘
1990年10月21日到28日,我参加中国佛教协会访日学术团去日本访问,参加第三次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学术会议在日本文化名城京都的佛教大学举行,会场设在京都三菱银行二楼的“学术中心”。京都佛教大学与中国佛教协会关系密切。学术会议系1982年由该校提出与中国佛教协会联合举办。每两年一次,在两国轮流举行。这次我国访日学术团组成人员共六名。其他五位是。
-
关键词
中国佛教协会
学术交流会议
灵岩山
日本净土宗
延历寺
观音殿
日本佛教
鉴真和尚
三菱银行
知恩院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悼念赵朴老
- 8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0-10,共1页
-
-
关键词
《悼念赵朴老》
释惟贤
中国
当代
诗歌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悼念隆莲法师
- 9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2,共1页
-
-
关键词
隆莲法师
二谛
五台
密乘
道寻
峨眉
三关
蔬食
-
分类号
B949.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纪念朴老逝世十周年
- 10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2,共1页
-
文摘
末世沧桑邪见横,人间佛教指迷津。
朴老继承传大业,长夜暗暗路明灯。
-
关键词
逝世
纪念
人间佛教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和谐世界一颗心
- 11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8,共1页
-
-
关键词
光明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佛法是世界之光
- 12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佛教文化》
2010年第4期6-9,共4页
-
文摘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护法居士、来宾们:今天是佛诞节,释迦牟尼佛降临人间的喜庆日子,过去有人把佛陀的诞生称为“亚洲之光”,意谓亚洲东方文化的光明。从现在发展的趋势来看,佛教已经普及到全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包括许多文化和慈善团体。所以,
-
关键词
世界
佛法
释迦牟尼佛
专家学者
东方文化
慈善团体
多文化
亚洲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 13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佛教文化》
2010年第2期6-12,共7页
-
文摘
诸佛正法贤圣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 为利有情愿成佛尊敬的夏林长、尊敬的各位师父、尊敬的各位林友、居士们:今天有这个法缘到居士林来,跟大家见面,很难得,很殊胜!居士林在我的心目中,早已心向往之。
-
关键词
居士
修行
八十年代
士林
尊敬
皈依
菩提
开示
-
分类号
B949.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金刚经精义
- 14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佛教文化》
2010年第6期6-9,共4页
-
文摘
《金刚经》为《大般若经》的精华,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多字,但是已经涵括修行要旨,体现了真空妙有的佛法中道思想。现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阐述。
-
关键词
《金刚经》
《大般若经》
中道思想
修行
佛法
-
分类号
B942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殊胜的净土法门
- 15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佛教文化》
2010年第3期22-27,共6页
-
文摘
慈云寺每年冬季为纪念弥陀诞辰都要举行念佛七。今年的佛七到今天已是第三天了。来参加法会的居士不少,据说有二百多人。天气很冷了,能有这么多人冒着严寒来到寺院念佛,很殊胜,也很难得。希望同修们珍惜这个机缘,好好念佛。
-
关键词
净土法门
念佛
法会
寺院
-
分类号
B94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纪念朴老逝世十周年
- 16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佛教文化》
2010年第3期37-37,共1页
-
文摘
末世沧桑邪见横,人间佛教指迷津,朴老继承传大业.长夜暗暗露明灯。
-
关键词
逝世
纪念
人间佛教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慧日西沉忆朴老
- 17
-
-
作者
释惟贤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8,共2页
-
-
关键词
赵朴初
中国
佛教事业
思想品德
工作业绩
-
分类号
D63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