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清规中看禅寺吃茶的意义与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释戒毓 《佛教文化》 2010年第1期109-115,共7页
讲禅和茶,是现在人的时尚,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人们谈到茶就会联想到禅,谈到禅就联想到茶,禅和茶紧紧的联系到一起。“茶”和“禅”的相结合,茶已不是简简单单的茶,而是赋予禅的精神,把茶提升到文化上,精神层面上,使茶更具有... 讲禅和茶,是现在人的时尚,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人们谈到茶就会联想到禅,谈到禅就联想到茶,禅和茶紧紧的联系到一起。“茶”和“禅”的相结合,茶已不是简简单单的茶,而是赋予禅的精神,把茶提升到文化上,精神层面上,使茶更具有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 “禅” 意义 精神享受 精神层面 联想
原文传递
吉祥人生的哲理与伦理
2
作者 释戒毓 《佛教文化》 2016年第1期10-11,共2页
佛教是从印度传人中国的,是印度和中国两种文化之间的交融,这种交融需要一个过程。它要面临语言的转换、观念的转换、风俗的转换、生活习惯的转换,所以让中国人了解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这种转换的过程当中,有个原则就是契理... 佛教是从印度传人中国的,是印度和中国两种文化之间的交融,这种交融需要一个过程。它要面临语言的转换、观念的转换、风俗的转换、生活习惯的转换,所以让中国人了解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这种转换的过程当中,有个原则就是契理契机。如果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完全和固有的佛教思想没有关系的话,那就不叫转换了;但是如果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话,那也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哲理 人生 吉祥 佛教思想 中国人 两种文化 生活习惯
原文传递
《心经》与智慧人生(二)
3
作者 释戒毓 《佛教文化》 2014年第4期120-122,共3页
《心经》看起来很简单,仅260个字,却又最具备佛教思想的代表性。可以说,这260个字把佛法的核心、命脉都说清楚了。玄奘大师一生受持这部经典。读懂这部经典以后,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就全部流露出来了。这里面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要把佛... 《心经》看起来很简单,仅260个字,却又最具备佛教思想的代表性。可以说,这260个字把佛法的核心、命脉都说清楚了。玄奘大师一生受持这部经典。读懂这部经典以后,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就全部流露出来了。这里面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要把佛教核心的教理、大家最熟悉的经典跟大家分享,并消化和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经》 智慧 人生 佛教思想 玄奘大师 佛法 慈悲 佛陀
原文传递
《心经》与智慧人生(四)
4
作者 释戒毓 昵图网 《佛教文化》 2014年第6期118-120,共3页
《心经》诠释了从凡夫到成佛的途径。成佛的路上,不学习就没有方向,然而一开讲又难免落入只讲理论、讲学说的斛中,会显得有些哕嗦。所以禅宗倡导“不立文字”,虽然不立文字,但又不能离开文字。因为没有讲解大家就不会懂,但是讲解... 《心经》诠释了从凡夫到成佛的途径。成佛的路上,不学习就没有方向,然而一开讲又难免落入只讲理论、讲学说的斛中,会显得有些哕嗦。所以禅宗倡导“不立文字”,虽然不立文字,但又不能离开文字。因为没有讲解大家就不会懂,但是讲解得太多,大家可能又抓不住重点,总之,难以两全。不过,无论怎样,大家都应该做到实践和义理相互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经》 人生 智慧 不立文字 讲解 禅宗 义理 实践
原文传递
两岸佛教界举行白圣长老舍利回奉常熟兴福寺法会
5
作者 释戒毓 《佛教文化》 2010年第3期123-124,共2页
5月4日,“海峡两岸佛教界祈祷世界和平暨白圣长老舍利回奉常熟兴福寺”法会在兴福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觉醒法师、心澄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学法师,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 5月4日,“海峡两岸佛教界祈祷世界和平暨白圣长老舍利回奉常熟兴福寺”法会在兴福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觉醒法师、心澄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学法师,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本性法师等高僧大德;以净良法师为团长,了中法师为名誉团长,净心法师、明乘法师为名誉副团长,圆宗法师、明光法师、心茂法师等为副团长的台湾护送白圣长老舍利回大陆佛教代表团两百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协会 海峡两岸 舍利 法会 常熟 学诚法师 佛教代表团 世界和平
原文传递
《心经》与智慧人生(一)
6
作者 释戒毓 《佛教文化》 2014年第3期118-120,共3页
佛法的宗旨:度一切苦厄我们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当中。追求离苦得乐,追求圆满的生活。有的人一生都在痛苦中无法摆脱,他所有的辛苦都是徒劳,所有忙碌的都是无益,最终还是无法解决最本质最原始的问题。世间的学术、宗教、技巧,莫不... 佛法的宗旨:度一切苦厄我们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当中。追求离苦得乐,追求圆满的生活。有的人一生都在痛苦中无法摆脱,他所有的辛苦都是徒劳,所有忙碌的都是无益,最终还是无法解决最本质最原始的问题。世间的学术、宗教、技巧,莫不是为解除人生痛苦而产生的。然而努力的结果,至多能解除自然界的威胁和少部分的因社会关系所发生的痛苦。只能解决阶段性、或表面的、部分的问题,很难全部地解决,比如说科学、知识、工作、吃喝,能解决我们人类、众生、社会的全部痛苦吗?我们发现世间的方法无法解决我们真正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经》 人生 智慧 社会关系 痛苦 自然界 生活
原文传递
《心经》与智慧人生(三)
7
作者 释戒毓 《佛教文化》 2014年第5期122-123,共2页
《心经》是一本非常简短的佛教经典,但其所彰显的智慧却不可思议。因此对它的理解,也有很多的方式,其汉译诸译本中所呈现出的思想,也各有偏重。下面让我们从其诸译本中,大致了解一下它的思想。
关键词 《心经》 智慧 人生 佛教经典 译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