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非乐思想到音声佛事(上) 被引量:5
1
作者 释昭慧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6-94,共9页
佛教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包括佛教、道教在内的传统宗教音乐的研究,在众多音乐学家的关注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应看到,这方面的研究一则刚刚起步;二则不少音乐学家对研究相系的宗教尚缺乏全面、深入的... 佛教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包括佛教、道教在内的传统宗教音乐的研究,在众多音乐学家的关注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应看到,这方面的研究一则刚刚起步;二则不少音乐学家对研究相系的宗教尚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在研究成果上还存在着许多“圈外人”难以避免的不足,一些著述往往停留在纯音乐形态的介绍及分析上,而带有“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缺憾。本文的作者昭慧法师,是台湾一位精擅佛门教理及戒律研究的比丘尼。祖籍广东梅县,1957年出生于缅甸,1978年出家,1979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现为福严佛学院教师。她又是位素养不凡的音乐爱好者,出家前曾是台湾广播电台业余合唱团成员。本文是她的近作,围绕佛教戒律非乐的态度,而佛教界又倡导音声佛事的“矛盾”现象,结合佛教史的演进,从一个“圈内人”的宗教和美学角度,对佛教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前景作了比较充分而精辟的阐述,很值得研究佛教音乐的同仁参阅。此文原载作者《如是我思》一书,本刊在转载时作了部分删节。文中涉及佛教的一些常识性名词或术语,因篇幅有限,读者可查阅有关的佛教辞典,本刊不予另行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乐 佛教音乐 思想 比丘尼 宗教音乐 《四分律》 传统音乐 佛教戒律 佛教界 美学角度
原文传递
从非乐思想到音声佛事(下) 被引量:5
2
作者 释昭慧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5-90,共6页
从非乐思想到音声佛事(下)释昭慧四、梵呗之历史,功能及其特色(一)声呗之起源与发展《铜牒律》中有名为“bhanaka”者,汉译诸律或音译作“呗”、或简称“呗”,或加意译而作“声呗”。“呗”的起源很早,诸部派干音乐之设... 从非乐思想到音声佛事(下)释昭慧四、梵呗之历史,功能及其特色(一)声呗之起源与发展《铜牒律》中有名为“bhanaka”者,汉译诸律或音译作“呗”、或简称“呗”,或加意译而作“声呗”。“呗”的起源很早,诸部派干音乐之设限宽严不等,但都听许声呗,而且都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音乐 梵呗 根本说一切有部 《高僧传》 《增一阿含经》 装饰音 宗教音乐 旋律型 自由节奏 非乐
原文传递
原始佛教对身心保健与疾患防护的看法——以《阿含经》与《佛说佛医经》为主 被引量:2
3
作者 释昭慧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97,共6页
身心健康是修道过程中自利利他的要件,因此维护身心健康的医药保健之学,自然会受到佛教的重视。在本文中,依《阿含经》"苦、集、灭、道"的四谛总纲,将病苦归诸四谛中的苦谛(八苦之一),依此一生命哲学的架构,来论述佛教对疾病... 身心健康是修道过程中自利利他的要件,因此维护身心健康的医药保健之学,自然会受到佛教的重视。在本文中,依《阿含经》"苦、集、灭、道"的四谛总纲,将病苦归诸四谛中的苦谛(八苦之一),依此一生命哲学的架构,来论述佛教对疾病预防、医药保健的看法,亦即善知疾病之苦(现状)、苦集(原因)、苦灭(目标)与苦灭道(方法)。生命是物质和精神的统合,也是身与心的统合。疾病即是"四大不调",须要对症下药,调和四大以治身。而"四大不调"虽是生理现象,但是生理现象的形成,依然是因缘生法,有着身心交感、环境影响、业力牵引等等复杂因缘。环境牵涉到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且大都无法操之在己。但身心交感、业力牵引,就与个人的作为有密切关系。情绪因烦恼而起伏,身体因嗜欲而伤损。病从身出,身依业起,业由惑生,惑唯心造,因此,心为病本。治本就要治心。依三增上学、八正道以治心,这正是佛教医学的精华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谛 五明 五蕴 五取蕴 四大 大医王 三增上学 八正道
原文传递
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观要义--“七觉分”的完满开展
4
作者 释昭慧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8,共5页
本文依《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的止观要义而作诠释分析。"毘钵舍那"与"奢摩他"有共通性与差异性。共通性在于,两者都能因专注于所缘境而得三昧,证身心轻安;差异性则在于对此所缘境的有分别作意与无分别作意。禅... 本文依《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的止观要义而作诠释分析。"毘钵舍那"与"奢摩他"有共通性与差异性。共通性在于,两者都能因专注于所缘境而得三昧,证身心轻安;差异性则在于对此所缘境的有分别作意与无分别作意。禅者不但要修止,也要修观。修止可以得定,也可以打下修观的基础。慧证来自修观,必须修观方能得慧。但倘若没有修止工夫,那么观力是十分微弱的,无法达到对法(实相)的"胜解"(印证)。反之,倘若行者不先行于十二分教闻思熏修,系念法义,而只是一味锁定所缘境而修止,那么即使止成就而映现定中影像,依然无法印证实相。初期瑜伽行派的禅观学理,还是十足的"定慧综合修行观",从头到尾紧扣佛陀的"十二分教",作为修习止观的基础。若配合《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以观,这可区分出四种所缘境事:以契经的蕴、处、缘起等相应教,作为"善巧所缘"的范畴;当然还可依于对治麤重烦恼的需要而修"净行所缘";修止不脱此诸范畴,是为"事边际所缘境事",修观亦然;因圆而果满,止观成就的境地,就是"所作成办所缘境事"。这正是不共世间的出世道"净惑所缘境事"。这完全符应《杂阿含经》中定慧综合的禅观教学,也是"七觉分"的完满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瑜伽行派 奢摩他 毘钵舍那 三摩地 十二分教 七觉分
原文传递
禅定与神通
5
作者 释昭慧 《法音》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23,共6页
关键词 禅定 佛教 习定 神通 修行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