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曲“活化石”的神采——记辰河目连戏演出及目连戏学术研讨会 被引量:1
1
作者 里逊 兆阁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5-67,共3页
湘黔川鄂四省毗连的沅水中,上游地区,古称“五溪蛮地”。因辰洲,(今湖南沅陵)是旧时这一地域的门户,人们以“辰河”泛称。这里流行的辰河高腔,擅演目连戏。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目连戏,有着特殊的艺术研究价值。辰河艺人则称目连... 湘黔川鄂四省毗连的沅水中,上游地区,古称“五溪蛮地”。因辰洲,(今湖南沅陵)是旧时这一地域的门户,人们以“辰河”泛称。这里流行的辰河高腔,擅演目连戏。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目连戏,有着特殊的艺术研究价值。辰河艺人则称目连戏为“戏娘”、“戏祖”。40年前,洪江傅大德堂的木刻本《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辰河戏班人手一册。演唱目连戏,成为衡量戏班、艺人水平最重要的标准。建国后,辰河目连戏因种种原因停锣歇鼓。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地区的戏曲工作者,对历史上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戏 辰河戏 辰河高腔 五溪蛮 上游地区 排练演出 青阳腔 木刻本 李慧娘 滑油山
原文传递
无悔的生涯——记“老戏改”文忆萱
2
作者 里逊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9-82,共4页
一三十年代初,地处湘西的洪江码头景象繁华,号称“七冲八巷九条街,四十八个半戏台”。对此,洪江人引以为自豪。那些戏台下,常有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踮起脚,仰着小脑袋,目不转睛地望着台上的演出,如痴如果。熟悉内情的老人呶着嘴轻声... 一三十年代初,地处湘西的洪江码头景象繁华,号称“七冲八巷九条街,四十八个半戏台”。对此,洪江人引以为自豪。那些戏台下,常有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踮起脚,仰着小脑袋,目不转睛地望着台上的演出,如痴如果。熟悉内情的老人呶着嘴轻声说:“喏!文家屋里的细妹子,外公当过会同知县,如今破落了。”细妹子单薄而瘦削,是因为早逝的母亲没有给她足够的爱抚;通晓文墨的父亲,却给她取名“忆萱”,让母亲在她的记忆中长存。细妹子在神庙、会馆的戏台前发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辰河高腔 文忆萱 地方戏曲 八个半 辰河戏 黔阳专区 彩楼记 邵阳花鼓戏 衡阳湘剧 破窑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